孩子感冒,拿到血常规化验单如何判断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

这是个好问题,很多家长也应该了解的常见临床问题。

血常规怎么判断细菌感染

1、白细胞往往升高大于1.5万,更有意义。

2、抗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为主,特别大于75%以上。

3、严重感染有时白细胞会严重下降。

4、一般现在医院除了血常规,还化验超敏CRP,CRP大于10以上,甚至更高,往往提示细菌感染。

5、血清淀粉样蛋白A在细菌感染也会明显升高。

血常规提示病毒感染

1、白细胞正常或者稍下降。

2、白细胞分类以以淋巴细胞为主,单核细胞升高。

3、超敏CRP小于8以下。

4、血清淀粉样蛋白A也会升高,比细菌感染升高更明显。

其实不管血常规和超敏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都有它的局限性,一定要结合孩子临床症状,体格检查或者其他化验综合来考虑分析,这样才不会主观判断错误。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必删,请联系本人)

柯大夫为儿科主任医师,临床工作经验丰富,擅长儿童消化,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咳嗽,急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慢性胃炎,功能性便秘,肝功能异常,慢性腹泻,牛奶蛋白过敏等疑难杂症及婴幼儿营养发育及喂养咨询。有关儿科专业咨询请来好大夫在线找柯友建主任。

与健康为伴,与医生为友,欢迎转发点赞、评论关注,点赞分享更是一种美德。有问题可以留言,柯大夫在休息时间会对典型提问针对性回答。




我发现很多家长对血常规有误解,总觉得孩子一生病到医院扎一针,十分心疼。但是我们要知道不是每次感冒发烧都必须使用抗生素的,医生做血常规也是为了不滥用抗生素。

我记得我有次孩子去上海,结果在那里一直发高烧,去医院验血,血象正常,医生就说到了38.5用退烧药,多喝水。当时烧到39度我十分焦急,就问要不吃点消炎药吧快点好。被严厉的批评了,说我身为医务人员这种情况根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不知道吗?结果第二天孩子自己退烧了。

一般来说我们通过白细胞,中性,淋巴,c反应来判断孩子是炎症引起还是病毒引起。

1,白细胞,白细胞其实是人体重要防御细胞,对人体具有保护和防御功能。超出了正常范围不一定只是感染,现在很多医院的正常值大部分是以成人为标准,其实新生儿时期到儿童会有不同的程度的升高。如果医生以此开判断,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2,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如果明显增多,表明细菌感染得可能性很大。这个时候就需要考虑要不要使用抗生素了。有的宝宝抵抗力强,精神很好,其实是可以先观察的,但是如果病情加重,则需要积极复查,发现不对劲,还是需要考虑使用抗生素的。

3,淋巴细胞,如果白细胞正常或者下降伴随着淋巴细胞上升,那么宝宝有可能存在病毒感染,这个时候我们一般是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

4,C反应蛋白,是急性炎症反应最主要最敏感的标志物之一。病毒感染有可能引起轻度增高。但是C反应过高,则提示细菌感染的可能性越大。

作为家长的我们看见孩子生病,肯定很多时候都会失去判断能力,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相信医务人员。生病都是我有一个过程,没有什么药能马上恢复健康。平常还是要加强锻炼,多去户外运动,减少生病的次数。




分享一下我这几天的真实经历吧,这几天正经历了儿子的一场病毒性感冒

我家儿子10月26日开始感冒,早上起来流鼻涕,清的。当时我以为没什么事,到了下午体温直接飙升到39度,我急忙带他去我家附近的省直中医院化验血常规,因为血常规可以首先判断孩子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或者细菌、病毒双重感染

当时化验出来各项指标都还算正常,扁桃体有点肿,医生说是咽炎,叫我们回家吃点小儿抗感颗粒就可以了。

图中可以看到,儿子的C反应蛋白、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都是正常的。

当天晚上回去吃了小儿抗感颗粒后,晚上十点多烧到39.6度,用了美林,降到39度就降不下来,我当时就急了,觉得这绝对不会是轻微的咽炎。果然,到了凌晨四点,儿子烧到40.2度了,急忙带着儿子前往了我市最大的中心医院,这个时间已经是10月27日凌晨四点多。

血常规化验出来后,显示病毒感染,各项指标已经不再像之前那么正常,尤其是淋巴细胞百分率、血清淀粉样蛋白A都明显升高,而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依旧正常,这是典型的病毒感染。


那么,怎样通过血常规来判断孩子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呢?

我觉得只要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就可以了:

1、白细胞:白细胞包括了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细胞和嗜碱细胞。

当中性粒细胞指标升高,白细胞总数升高时,可以判断为是细菌感染。

淋巴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下降时,可以判断为病毒感染。

2、C反应蛋白:C 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期反应物。一般在手术或者受到创伤后,人体感染了细菌或病毒,血液中 CRP 的浓度就会升高。

但由于 C反应蛋白在病毒性和细菌性感染时都会升高,它的数值并不能作为判断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的准确依据。只有当C反应蛋白 高于 20mg/L 以上时,医生会认为孩子受到了细菌感染的可能性比较大,但还是要结合白细胞的变化来综合判断。

最后 ,经过这次儿子这场病,我发现,千万不能滥用抗生素。当时我差点就私自给儿子用了抗生素,结果医生说如果是病毒感染,用抗生素根本没效果,反而还会破坏人体本来的抵抗机制,一定要先化验血常规,判断是细菌还是病毒后,再来针对性用药。还有一点就是,孩子在生病之初,可能血常规的各项指标都没有明显变化,建议24小时后一定要再次复查一次,就像我这次,开始显示正常,但后来才发现原来已经是病毒感染了。










血常规检查如何区别细菌和病毒感染?这是很多人关注的问题。

当一个人出现发热、咳嗽等感染表现的时候,人们都试图通过简单的血常规检查,来分辨到底是细菌还是病毒感染。

龙大夫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觉得确定感染是细菌还是病毒引起的,单纯依靠血常规检查是远远不够的。但是,血常规检查还是有其一定的意义。

大体上,血常规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倾向于细菌感染,而白细胞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升高,可能提示病毒感染。比如说,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一般来说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是升高的;而麻疹、流行性腮腺炎,这样的疾病血常规往往提示白细胞正常、淋巴细胞比例可能升高。

但是,临床中总是有例外的。

比如,肾综合征出血热,也会表现为发热,它是一种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叫汉坦病毒,患者的血常规往往提示白细胞很高。而由沙门菌引起的伤寒,血常规往往表现为白细胞减少。

这样的例子还有一些,就不一一枚举了。

是不是这样就说明血常规完全没有意义呢?不是这样的,血常规当然有意义。

在除外以上特殊的情况下,要确定是细菌和病毒感染,最直接的办法是做细菌培养或者病毒的抗体检测,这才是诊断的最准确的办法。但有时候这些病原学检查,并不能得出阳性的结果,因为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还不能完全保证。

在临床上,如果碰到不能区分的情况,医生就要做其他的检查、详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综合所有的临床资料来分析。提示细菌感染的其他指标有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升高;而病毒感染可能单核细胞会有一些变化。从病程上来看,病毒性感染一般是自限性疾病,而细菌感染如果不进行治疗,可能会继续加重。

临床上,如果怀疑细菌感染的话,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一步找感染源来自哪里。比如说,肺部的影像学检查,能看到是不是有肺部感染的依据,尿和粪便检查是不是能够发现大量的白细胞,扁桃体有没有化脓的迹象,等等。

总之,血常规检查只能一个初步的判断,给医生一些线索,具体还要根据其他的临床资料来综合分析。




(医患家特约回答: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感染病研究所贾医生)

在日常疾病诊疗中,“验血”是老百姓熟知的,在就医诊断时的第一道步骤。在这里“验血”通常指——“血常规检查”,是医生查看患者感染等状况的最基本检测手段。



血常规检验基本包括: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红细胞数、血红蛋白、血小板、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检测(如:CRP、PCT、SAA)等等,不包括:血型、血脂、血流变、血沉、电解质等项目。因此血常规一般用于观察感染、贫血状况与筛查血液病等情况。


那么是否血常规有细胞数的增高就意味着患者有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呢?并非如此,因为感染原因大体上可以分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细菌合并病毒感染三种,不能盲目地使用抗生素治疗。


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血常规最常见的表现是: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的明显增高,白细胞总数>10×109/L(正常值为4~10×109/L),中性粒细胞>70%判定为阳性。但要注意排除生理性增多的情况(如抽血前饱餐、兴奋、运动和女性月经期等),但升高幅度常较小且为一过性。细菌感染后常见发热症状,找到感染灶,早期应用抗生素一般可以明显的降低白细胞值。


病毒感染

现大众对病毒感染不能滥用抗生素已有较广泛的认知,流感、咽峡炎、上呼吸道感染及儿童手足口病由十有八九是由病毒导致。血常规最常见的表现为:白细胞总数无明显升高,甚至有降低,淋巴细胞有明显的升高即>40%,代表比较明显的病毒感染。但要注意的是,有部分患者在病毒感染时也有中性粒细胞增高的现象,合并细菌感染后更会导致白细胞数明显增高,因此不能一概而论。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目前传统血常规项目配合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检测(最常见如:CRP、PCT、SAA)进行感染筛查已被广泛使用。所谓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即人体在炎性反应或(和)应激的状态下,会迅速增高,在病情得到缓解后会显著降低的成分。其共同特点是升高早、升高快,甚至早于白细胞数变化,可以大大提高感染检出率。其中较为常用的项目有:


CRP——C反应蛋白,感染4-6h显著升高,除感染外,创伤、心梗、肿瘤等情况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升高。与血常规联用,可以比单独检测白细胞数(感染阳性率在50%左右)提升感染阳性检出率至80%左右,但区分细菌、病毒感染能力较低。


PCT——降钙素原,感染2-6h可升高,严重细菌、真菌感染及脓毒症时其数值显著增高,自身免疫病、过敏和病毒感染时则不会升高,因此PCT可以辅助鉴别细菌、病毒感染。


SAA——血清淀粉样蛋白A,感染4-6h显著升高,伴随病情的好转而迅速下降。在感染疾病中,其升高幅度显著高于CRP,且在病毒感染时,SAA升高要比CRP更为常见,因此也可以辅助鉴别细菌、病毒感染。


综上,应用血常规,联合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检测对医生判断感染性疾病具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可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但最重要的还是要确定感染灶,结合病人其他症状指标综合判断才能做到准确诊治。




单纯依靠血常规当然不能判断是否为细菌或者病毒感染。否则的话,临床对于判断细菌或者病毒感染就太简单了。

血常规中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以及单核细胞等常与细菌或病毒感染有关。但是这些指标的升高或降低并不是指向单一的疾病,有许多疾病也都可能引起它们的变化。


医生只能将血常规作为判断感染的辅助参考,却不能根据这些指标就断定是否为细菌或者病毒感染。所以需要结合临床体征,血常规,以及其他实验室检查来相互印证,才可以大致做出可能的判断。


我们看一下血常规中常与感染相关指标的变化可能提示哪些疾病:

白细胞:

高于正常值:常见于细菌性感染、中毒、白血病等。其减小常见于病毒性传染病及严重败血症、某些血液病。

低于正常值:白细胞减少症,造血功能障碍,骨髓抑制, 病毒感染,副伤寒。


中性粒细胞计数

高于正常值:可见于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急性出血、败血症、粒细胞白血病、心肌梗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小于正常值:见于伤寒、副伤寒以及病毒性感染。粒细胞缺乏症、化学药物中毒、化疗药物的使用,疟疾、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单核细胞计数  

大于正常值:可见于一些细菌感染以及单核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小于正常值:没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计数 

大于正常值:可能见于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以及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以及一些病毒感染,;

小于正常值:可见于长期化疗或者X射线照射后,以及免疫缺陷者。


我是无名药师,点击关注,我会与您分享更多的健康知识。




不必判断,因为根据血常规是无法确定到底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

首先,为什么要确定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

感冒通常说的是普通感染,全部是病毒引起的,不存在细菌性感冒一说,所以从根儿上就不应该做血常规,这是滥用诊断。

在普通感冒中,细菌也会扮演一定的角色,但这时候出现的细菌性感染是继发的,通常是寄生在人体的正常细菌因为病毒感染发生后出现过度增值,等病毒感染消失了,人体免疫功能正常后,这种细菌正常繁殖就会得到抑制,因此是不必担心的。

其次,血常规根本不能判断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

现在作为判断细菌感染的指标都是非特异的,病毒感染也会出现这些指标升高,根本就不能做为判断细菌感染的根据。

诊断细菌感染要靠细菌培养。

之三,判断细菌感染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有必要的

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一大区别是细菌感染起病要缓,通常会有一定时间,所以孩子发烧后没有必要赶紧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可以观察一段时间。

目前孩子生病主要是病毒性感染,所以不要太焦虑。

之所以要判断细菌感染,其实就是为了滥用抗生素找借口罢了。血常规是中国医疗特别是儿科滥用诊断的一大表现,绝大多数情况下完全没有必要。




怎么根据孩子的血常规化验单来判断是细菌感染还是病素感染,自己之前也不知道,后来孩子感冒上医院医生让化验,回家后就专门抽空学习了一下,我们要看的主要有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看懂自己就可以做出一个粗略的判断。


1. 白细胞

白细胞是身体的卫士,当细菌或病毒袭击身体时,白细胞就会去冲锋陷阵、保卫身体。

白细胞是 5 种细胞的总称,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细胞和嗜碱细胞,每种细胞的作用方式各有不同。

孩子生病感染来源通常是细菌或病毒,医生主要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变化情况。

中性粒细胞

当人体被细菌偷袭时,身体就会快速产生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派遣它们到患病的地方上阵杀敌。由于中性粒细胞短时间内急速增多,白细胞总数也会升高。

在血常规报告中,如果看到中性粒细胞增多,大多可以认定是细菌感染,医生可能会建议孩子使用抗生素治疗。


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能识别出哪些是病毒,把它们包裹起来消灭掉,不让病毒继续捣乱,并且产生相应的抗体,便于下一次直接消灭它们。

在淋巴细胞与病毒战斗的过程中,淋巴细胞会大量复制,数量变多,但中性粒细胞的比例会下降。等到病毒被打败之后,淋巴细胞的数量又会恢复到正常值。


2. C 反应蛋白

C 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期反应物。一般在手术或者受到创伤后,人体感染了细菌或病毒,血液中 CRP 的浓度就会升高。

由于 CRP 在病毒性和细菌性感染时都会升高,它的数值并不能作为判断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的准确依据。

通常当 CRP 高于 20mg/L 以上时,医生会认为孩子受到了细菌感染的可能性比较大,但还是要结合白细胞的变化来综合判断。


总结起来其实很简单:

如果中性粒细胞增多,或者C 反应蛋白高于 20mg/L 以上,那么孩子细菌感染的可能性更大;

如果只是淋巴细胞增多,孩子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更大。


当然,这个也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再做详细的判断,这个只能做为一个初步的参考。我们毕竟没有医生专业,不明白的还是多问医生,两者结合就能更清楚判定自己的答案了。




我见到很多病人在看血常规的时候,看到一些指标上升或者下降了,总是很简单,其实里面很多指标高一点,低一点,如果结合病人的没有不适症状,一般情况,问题都不是很大的。
那拿一份血常规报告单,如何判断是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呢?

A 首先声明一点,必须结合病人的症状状态及其他一些检查如C反应蛋白来判断血常规才有意义,尤其是一些小孩,本身就伴有细菌和病毒共同感染到情况,所以不能单一判断,需要结合实际。

B细菌感染主要看白细胞,中性粒细胞

1、白细胞计数大于正常值有可能是细菌感染,超出正常值越多,表明其感染的情况越严重,但如果是重症感染,白细胞也有可能降低的。而且并不一定白细胞计数增多就一定是细菌感染,有可能是单核细胞增多症等一些情况。

2、中性粒细胞主要针对细菌感染,如果其高于正常值的话,说明其可能出现细菌感染到情况,同样的,超出正常值越多,那就说明体内细菌的数量越多,需要注意,当然也有少数情况。

C 病毒感染主要看淋巴细胞的相关数据

1、淋巴细胞绝对值和百分率高说明病毒感染,化验单上面显示淋巴细胞绝对值和百分率增加其实就是说明淋巴细胞增多,淋巴细胞主要产生抗体来对抗病毒。

2、中性粒细胞低于正常值也可能说明病毒感染,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如果低于正常值的话,同样需要怀疑是病毒感染,其绝对值越低说明病毒感染到情况越严重(一般情况下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在病毒感染时是无明显变化的,但是也有例外)

D 单核细胞无法判断是否细菌还是病毒但是能估计其发热程度,单核细胞增多,并不能说明其是细菌还是病毒感染的,甚至可能是共同感染,单核细胞主要起到吞噬作用,其超出正常值越高,说明其发热的程度越重,当然也可能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 血常规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大多数应该就是寄生虫感染、过敏等疾病的情况导致的,这种情况需要用抗过敏的药物或抗寄生虫治疗,慢慢恢复,当然,如果是没有相关症状的话,观察就行,平时多喝水就可以,注意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蔬菜,适当进行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就可以。

更多健康知识,请点右上角的“关注”吧!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在临床工作中及网络咨询中,经常遇到一些患者说:“医生!这是我的血常规化验,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

血常规检查是身体体检检查里最基本的体检检查,血常规检查可以发现许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可以诊断是否贫血,血液系统疾病,反应骨髓的造血功能等问题。

但血常规检查很难明确区分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血常规检查里一些项目可以提示,可能和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有关,只是一种辅助检查!病毒感染时,血常规表现为白细胞数目正常,中性粒细胞比例正常,淋巴细胞比例升高。但这些都是理论上概念,临床上见到的更多的是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伴有细菌感染或者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单纯细菌感染,比如阑尾炎患者,白细胞显著升高。

感冒百分之八十都是病毒感染,感冒的患者如果化验单显示白细胞数目升高,中性粒数目也升高,这就有可能是在感冒病毒感染的基础上伴有细菌感染。因此怎样分析化验的结果最好还是在专业医生结合临床表现具体分析病情,有时候需要进一步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细菌   孩子   粒细胞   正常值   淋巴细胞   血常规   化验单   白细胞   高于   抗生素   蛋白   细胞   指标   医生   病毒   情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