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adele的唱功,音色,音域,腔体共鸣等?

T0+,完美唱功,音响、声压、质量、技巧服务于情感的高度统一性。

阿黛尔的理论音域:C3 -E5- A5;

阿黛尔的质量音域:C3-E5-G5;

其实不太想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华语和欧美歌手的唱功,有着起码一代人的差距。他们的声乐理论是最先进的,整体音乐素质和音准认知也是远远高于我们的群众。

在音色、音域和共鸣层次,欧美歌手的整体水准太强。而在欧美歌手之中处于T1的阿呆,以我那一套华语评判标准而言,阿呆是完美的

音色:完美。个人音色体现,不加丝毫阻滞唱法,爆发力完美。

音域:三个八度,占据两个半的质量音域;Eb5-G5手到擒来。

腔体:完美换声点、完美真声、完美弱混、完美强混。

  1. 声带压缩:完美;
  2. 面罩共鸣:基操;
  3. 发音点上挂和稳定:基操;
  4. 声带边缘化:基操;
  5. 声带闭合:基操;
  6. 绝对音准/半音偏差:基操。
  7. 强混、弱混切合:完美;
  8. 头声腔体:基操。

论述她们的唱功,以欧美声乐基本概念评论,显然是不够的。因为最通用的能力,欧美歌手基本上都有,而且很精通。

所以,那一套评论国内歌手的理论,放在欧美歌手这里不适合。他们的段位太高。进化为更加精细的东西:单音质量、音响统一性、音色爆发性。

需要有更高层次的细节要求。简单说说阿呆,也是欧美T1级别歌手的基本功,

1:音响统一性;

这里体现的是一个基本的概念:音高和音响分离。也是阿呆一档次的歌手标配技巧。很值得华语歌手学习。

通常而言,我们的惯性意识之中,音高越高,声音越大。音高越小,声音越小。这是过于外行和错误的观念。但是又因为,知道这个概念的,基本上都是一些专业声和钢琴器乐演奏着,没几个声乐的。

欧美歌手的基本素养细节之一,便是将演唱的声音大小(音响)进行有意识控制。

演唱的声音音响大小在live和CD之中是需要进行自我意识控制,达到一个基础平衡值。在基础平衡值上做到配合歌曲的情感安排,提供张力。具体解决以下问题:

  • 1:避免低音音量过小,听众无法倾听低音部声线。
  • 2:降低高音气息量,使得集中于共鸣腔体。
  • 3:弱混音量应当部分增加。
  • 3:音高和音响分离的独立性意识。

国内歌手的Live水准,T2级别以下的歌手,基本上C3-G3以下音高的主歌部分,很难听清楚。低音声压低,音量小,根本不具备基本的欣赏性听觉。音响统一性解决的问题核心就在于低音听觉。

在演唱低音时,有意识的提高音响程度,提高音量。

在演唱高音时,有意识的遏制音响程度,适当减少音量。

在两种层次之中,加减法的对抗效果下,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共鸣腔体的泛音区,增加声线的内容度。使得情感更加充沛。

声乐的前提,必定是给与清晰可听的声线音轨,以观众的听觉感受为主要核心。音响统一性,必定是歌手的标配技巧。而不是把麦克风拉开一米距离这种浮夸操作。

你能拉开一米麦克风,为什么学着控制气息强度,降低音量的同时给与更多的共鸣泛音,以此提高音色的内容度和质量?

这一点基本细节,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本身中文的咬字文字本身就十分模糊,无法在声乐之中区别同音调的词组,所以无法准确给与具体歌词。而低音如果不保证可听性音量,基本扑街。

观众是无法听清歌词内容的,观众的听觉体验必须是声乐首当其冲的改进核心。同时,声乐艺术,并不是比谁的嗓门大。就如同音域一样,G5以后的音高,实际上不具备太多可听性。

典型例子:刘若英的《后来》。刘若英的《后来》Live版和日文Live版,差别可不是一个档次可以解释的。那是好几个档次。主歌的低音区,本身就低,同时又无法识别歌词词组。显得极为拉胯。

2:音色爆发性;

这和语言有一定关系, 语言因素放在后面讲。先说一声区别核心——发音点意识和面罩共鸣。

对于阿呆而言,英国的普及声乐教育,喜欢唱歌的朋友,必定有着绝对音准和发音点上挂和集中的基本能力。这一部分有语言优势,另一部分就是得益于欧美声乐系统的科学性。

阿黛尔的歌曲,基本上副歌都具有着无与伦比的爆发力。这种爆发力体现的核心是两点:

1:单音底色的尖锐程度;底色基调。

2:高音泛音的衍生程度。爆发力张力。

听起来有点拗口,但实际上很简单。这是不同音区的共鸣腔天然特质。

只要做到演唱音高的变化集中于共鸣腔,不该集中于改变发音点。就具有这种特质。

在阿黛尔演唱的具体细节上,发音点的主要共鸣腔是不断向上衍生的,而位置是恒定的。

而华语歌手的腔体,是整体向下的,而且位置是波动的。

在欧美声乐体系之中,发音点、共鸣腔是分离意识的。

低音也应是发音点上挂的前提下进行的胸腔、咽喉、口腔共鸣为主。

中音也应是发音点上挂的前提下进行鼻腔为主。

高音也应该是发音点恒定的头声共鸣腔为主。

发音点的意识决定着声线的明亮度。比如:黄老板和阿呆作对比,黄老板的发音点意识就是个扑街。CD效果另说。

要想唱出低音的音高,共鸣腔体必将给出低音对于的情绪和频率。只需要简单的引出进而加之个人情感。

要想唱出高音的音高,共鸣腔体必定是具有这更高的频率性音色,穿透力、音色密度、声压强度,必然具有本质性改变。

只需要把对应音色的共鸣腔听觉表达准确,不留瑕疵,就具有本身特质的爆发力。

而发音点集中,必将给与单音质量显著提升。

欧美歌手的单音爆发性和华语歌手的差别,还是在于腔体共鸣上的底子过于薄弱。这和语言有莫大关系,急不来。但是好在如今的年轻一辈,和大量的声乐培训班,开始引入和教导欧美的基本流行声乐意识。

以下简单说一说语言对于声乐的影响。

2:语言体系;

阿呆所代表的的欧美歌手和华语歌手有着本质性不同——语言体系。

不要忘记,英文是线性语言,不具备音调;中文是非线性语言,有天然的音调。音调就是一种音高变化。这对于一个语言音乐是必须多一道工序:去音调化。

简单说,”爷爷“和”夜夜“在声乐之中都是一个音。而除此接触音乐的普通人,往往会无意识的进行归韵闭口转调。这就会造成华语较差的声乐环境。当然这种情况有所改善。

但是英文不同,他们天生就是不需要剔除一种语言习惯,这对于声乐的发展是完美状态的。所以,他们的歌手单音质量,是我们很难达到的。

这不是音域、音色、技巧某一个单一唯独的差距。而是演唱的单音质量。

所以,很多人说英文歌比中文歌好听,不是没有一定的理论支撑。因为在音乐语言层次,的确中文需要解决的问题比英文要多得多。

但是这种问题,并非是不能解决,只是需要时间。

其实有相当一部分歌手已经将欧美的先进声乐能力学习在华语音乐市场,而且做的很好:

1:邓紫棋;HK合唱班学习过;

2:王力宏: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毕业;

3:周深:瑞士利沃夫音乐学院美声专业;

4:单依纯:国内流行音乐教育机构出身,完美乐感和声乐技巧。

具有海外声乐技巧或者国内的声乐性教育机构,会使用大量的欧美声乐系统来进行教学。这说明,中文声乐正在飞速发展。


阿黛尔的音域:两个八度+10音;

阿黛尔的理论音域:C3 -E5- A5;

阿黛尔的质量音域:C3-E5-G5;

这没什么好说的,人家每一个音的质量,都是毫无挑剔的。集中、具有个人特色,而华语音乐歌手还在换声点卡脖子、口吐不清。

长路漫漫,慢慢努力吧!




怎么评价adele的唱功,音色,音域,腔体共鸣等?

adele现场近年偶尔不稳问题出在她的心态上,她有舞台恐惧症,尤其是在格莱美或者全英这样的大型颁奖礼上。

论实力,她的现场确实是够强大的。

若只是谈论在唱片工业中的地位,说实话结石姐连和adele比较的资格都没有。

唱片行业不是单纯的竞技场,它是工业化、商业化的。

不同艺人可以同时存在,可以拥有不同的市场,还可以合作实现共赢。

没有哪一个歌手会得到所有人的喜爱,但总会有艺人得到更多人的喜爱。

adele应该就是这一种。

adele只是音色独特的,推荐看一下康熙来了的一期“拯救音痴大作战”,里面有林俊杰、信和杨丞琳,都是很会唱的大咖,他们授课的重点都在于气息的产生和控制。

(顺便说一句,杨丞琳教人唱歌真的很有一套。)

唱歌最根本的绝对不是各种共鸣方式,而是气息!

共鸣只是手段气息才是根本,当然她的胸声和胸腔共鸣很好让她的声音那么宽厚。

adele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她的气息,也正因为她的气息造就她声音的厚度,会给人起鸡皮疙瘩的感觉

烟嗓是有贡献但是这仅仅是一部分,否则Rihanna和Katy Perry也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以上就是《怎么评价adele的唱功,音色,音域,腔体共鸣等?》全部回答了。

我是鹏城说,热爱明星八卦电视剧电影,励志做一个有态度的吃瓜人~


推荐阅读:

“以为没关系,其实是前任”,盘点那些我们以为没交集的明星们

王思聪初恋曝光!细数20任女友“吸血”史,有人捞10亿,有人真惨

8部R级动作片推荐: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嗨到爆




阿呆是永远的神,我一般不太喜欢欧美女歌手的,最多喜欢歌不喜欢人,她不一样,听她的歌是一种享受,真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音域   音色   共鸣   音高   华语   声乐   唱功   低音   欧美歌手   发音   阿呆   音响   评价   语言   完美   质量   歌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