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中国男子乒乓球为什么会被欧洲压制?

如果不是站在中国球迷这个角度,我要说上世纪末是世界男子乒乓球历史上的最好时代。


(瑞典:瓦尔德内尔)

1989年的世锦赛中国男乒就已经失去了团体、男单和男双冠军,1991年在日本千叶八进四的比赛中更是早早就败给了捷克斯洛伐克,而欧洲球队则以包揽男子团体前五名的成绩宣布强势崛起。此后,以“欧洲三虎”瓦尔德内尔、萨姆索洛夫和普里莫拉茨为代表的欧洲运动员以发球技术为突破口,把近台快攻和中远台两面拉弧圈的打法结合的丝丝入扣,再加上特有的身高优势,几乎能覆盖球台的每个角落。

相比之下中国乒乓球队的应变明显不足,除开前三板还有少许优势,在相持球和进攻能力上已经被对方的技术革新拉开了差距,马文革、陈志斌和王涛在男子单打上的保守被无限放大。


(白俄罗斯:萨姆索洛夫)

欧洲能够取得如此进步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经历了20多年失败的阵痛,乒乓球这项运动本来就始于欧洲,在经历中国砍瓜切菜般的统治后,他们被迫放低姿态转入了防守,把自己放在挑战者的位置上,开始全面创新技战术打法,比如“横拍直握”,除开“欧洲三虎”,彼时水平接近的高手还有德国的罗斯科普夫,法国的盖亭,比利时的大小塞弗,瑞典的佩尔森、捷克的施拉格……记得曾经看过一期男单排名,前10运动员分别来自不同的10个国家。而在号称乒乓球三大比赛的奥运会、世锦赛和世界杯所产生的将近10个单打世界冠军里,中国仅仅由马文革火中取栗拿了两个。

中国男子乒乓球队在经历了90年代前期被欧洲彻底压制的黑暗后开始反思和求变,以孔令辉拿下95年世锦赛、刘国梁和王涛包揽1996奥运会男单决赛权为标志,90年代后期成为中国与欧洲互有攻守的一段岁月。




1990年代,中国乒乓球男队处于历史最低谷,从1989开始连续三届世乒赛失去了分量最重的男团和男单金牌,别说冠军了就是决赛也进不去,而欧洲的乒乓球实力却大放异彩,究其原因就是我们传统的直拍打法技术落后了,他们的快攻加两面弧圈打法对我们形成了全面压制。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中国乒乓球男队就遭遇了滑铁卢,江嘉良、陈龙灿、许增才三人参加的男单无人进入四强,预示着中国乒乓球男队进入了青黄不接的局面。果不其然,1989年第40届世乒赛上,中国乒乓球男队遭遇大溃败,男团决赛中0-5惨败瑞典队,男单、男双也一无所获。1991年第41届世乒赛,中国乒乓球男队遭遇了更大的挫折,团体只获得了第七名 。1993年世乒赛中国男队已逐渐有起色,男团闯入了决赛但实力上的差距还是1-3输给了东道主瑞典队,也成就了对手的男团三连冠。男单和男双也已经连续三届没有冠军入账了。

这段时期欧洲队除了技术领先中国队之外,还出现了一大批实力悍将对中国队形成了全面压制的局面,中国队在面对他们时占不到一点便宜,比如瑞典的瓦尔德内尔和佩尔森、法国的盖亭、比利时的塞弗、克罗地亚的普里莫拉茨、德国的罗斯科夫、白俄罗斯的萨姆索诺夫等,他们几乎包揽了所有世界大赛的单打冠军,瓦尔德内尔还成为乒乓球史上首位大满贯选手。他们技术全面相持能力强,而我们除了前三板稍占优势外,已没有夺冠的资本和绝对实力。

1995年天津世乒赛,中国男队和瑞典队在男团决赛相遇,双方的实力势均力敌,而瑞典队还是略战上风,而中国队这边除了马文革和王涛外,秘密武器削球手丁松起了重大作用,可以说他起了扭转战局的关键,当双方大比分打成平手时,最后一个出场的王涛发挥出色赢了几乎没有胜过的佩尔森,最终中国队3-2战胜瑞典队,夺回了阔别三届的团体冠军,孔令辉获得了男单冠军,王涛/吕林获得了男双冠军,中国队大获全胜实现了翻身。尽管1997年世乒赛和1999年世乒赛瑞典又夺回了男单冠军和男团冠军,那已经是强弩之末泛不起多大浪花了,因为中国乒乓球队已经走向了巅峰。

竞技赛场此消彼长,欧洲那一批队员已过了巅峰期,他们的先进打法我们也进行了学习和模仿,而我们自己也进行了励精图治的革新,像刘国梁和孔令辉一直一横的打法都非常先进,再加上蔡振华的执教有方,乒乓球我们已经引领世界了。如今刘国梁已接过师傅的接力棒,继续带领中国乒乓球创造辉煌。




这个问题非常简单,直拍打法是中国队传统打发,也是致胜法宝,欧洲横拍打法被压制的时间太久了,穷则思变,从未停止过对直拍打法的研究。欧洲率先创新把直拍打法的优势前三板融入到了横拍打法中,这叫取长补短。

与此同时,针对直拍打发攻强守弱以及反手推档的弱点,以当时瑞典男队代表的一代欧洲选手:瓦尔德内尔,佩尔森,林德,阿佩依伦们,均针对直拍打发正手侧身攻求时,用横拍反手防受突击推到攻方正手位,一方面争取到变被动为主动的机会,甚至直接得分,另一方对直拍进攻选手侧身进攻产生巨大的心理牵制作用。

这一直横技术的此消彼长,就拉大了中国队和欧洲的差距。形成了九十年代中国男队被欧洲压制的格局。

从1989年世锦赛团体赛决赛,瓦尔德内尔,佩尔森,阿佩依伦出场,5:0战胜了中国队的江嘉良,陈龙灿,藤毅,中国队完败。

从此中国队直拍没落,横拍选手除马文革单打独斗外再无一流选手,中国队连续被瑞典及欧洲强队压制了三界世乒赛,最差成绩在郗恩庭当主教练时,没进世锦赛团体前四名,位列第七。

直到1995年天津世青赛中国队主场才打了翻身仗,几年卧薪尝胆,中国队发展横拍技术,培养棚拍选手,1995年靠马文革,王涛,丁松三个横拍选手战胜了瑞典队的瓦尔德内尔,佩尔森,卡尔松夺得冠军,重回巅峰。也就是哪一届直拍横打技术代表刘国梁横空出世夺得单打亚军,此后陆续出现马琳,王皓,许昕一代代直拍顶尖选手的代表。中国队直横结合,依然保持对世界其他协会的压制,一度孤独求败,把混双冠军让给外国选手。期间以蔡振华和刘国梁为核心的两代教练团队功不可没。




这是个老题目,三年前就有人答过了,看过之后有两点感受:一是题目不准,90年代欧洲选手压制国乒?不存在的。二是答非所问,答案基本不准。首先题目得改,欧洲选手强大之时在80年代晚期到90年代初期,有那么一段时间是占据优势,但自92年成都公开赛刘国梁爆冷击败老瓦,形势就发生了变化。其次,我的答案如下,与他人答案明显不同。

即使在欧洲选手占优的情况下,88年汉城奥运会金牌仍被韩国选手刘南魁夺得,当时中国队的江嘉良、陈龙灿已是强弩之末,马文革、王涛等已明显被老瓦、佩尔逊压制,但90年代,随着孔令辉、刘国梁、丁松的崛起,加上马文革、王涛,男乒总体是占优的。

标志是三个,一是95年天津世锦赛,中国乒乓球包揽7项冠军,空前绝后,此后团体与单项基本分开(?)。刘国梁再次战胜老瓦,孔令辉夺男子单打冠军。二是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黄文冠淘汰了老瓦,刘国梁淘汰了黄文冠,并且决赛中出人意料地战胜克星王涛,3:2夺冠,决胜局21:6,分差之大,不知是何种原因?是王涛心态崩了,还是受伤及其它原因,不得而知。而后紧接着的世界杯,刘国梁在决赛中3:1再次战胜老瓦而夺冠。三是99年荷兰埃克霍因世锦赛,刘国梁战胜马琳夺冠,完成大满贯,至此,从92年算起,到99年为止,中国队绝对比欧洲选手强,决不存在被欧洲压制的情况:事实胜于雄辩。

之后老瓦找到了克制刘国梁的办法,在00年悉尼奥运会上3:0战胜刘国梁,但决赛输给了孔令辉,刘国梁在季军争夺战中战胜佩尔逊,三大满贯选手,中国占2人,后来因改大球,刘国梁被迫退役干起了教练,而此时二王一马崛起了,欧洲选手虽然还很强势,但比国乒还是略输一筹,到张继科、马龙崛起时,老瓦、老萨、老佩都已是走下坡路了,欧洲的战将与国乒比已不可同日而语了。













我是不请自来,只是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有说的不当之处,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上世纪90年代中国不是被欧洲压制,而是被瑞典压制。

一般说中国乒乓球的在1991年千叶世乒赛上陷入低谷,实际上颓势早就出现了。1988年奥运会,乒乓球首次作为正式比赛项目进入奥运会,结果象征着世界最高水平的男子单打,中国男单选手竟无一人进入前三。

到了1989年的世乒赛,中国男团更是以0比5惨败瑞典队,一代名将江嘉良黯然退役一。


两年后的千叶,中国男团更是创记录的下降到第七位。

千叶世乒赛瑞典队全面崛起,除蝉联男团冠军之外,佩尔森和瓦尔德内尔分获男单冠亚军,

卡尔松和冯舍还获得男双冠军,中国的直板近台快攻,被欧洲人的左右大力弧圈球全面压制,

瓦尔德内尔、佩尔森、格鲁巴,阿佩伊伦成为中国队一道道难以逾越的大山。



直到几年后,中国的刘国梁和孔令辉全面崛起,发明了直板横打,中国队才在瑞典队的阴影下走出来。




女子乒乓球,则是由于中国乒乓球队流失人才太多。

在1994年广岛亚运会,中国选手何智丽改名小山智丽披上日本战袍,并疯狂的叫嚣:我一定要打败中国人,果然在决赛中,小山智丽击败了中国的邓亚萍,夺得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


中国外籍军团在后来比赛中,屡屡给中国女子乒乓球队制造麻烦。成为当年一道独特的风景。




关键是教练员,蔡振华指导由国外回来执教,很快成绩就上去了。现在刘国梁指导离开国乒,男乒又要大滑坡。许绍发指导说的好,国外运动员和我国运动员没多的差距,关键是教练员的临场指挥。




主要是欧洲出现了以老瓦、阿佩伊伦为代表的几个非常有天赋的高水平运动员,而中国当时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候,无论是运动员还是教练员都处于历史上偏弱的时代。




上世纪九十年代是世界乒坛蓬勃发展的时刻,无论是人才还是打法,那才叫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瑞典的瓦尔德内尔和佩尔森、法国的盖亭、比利时的塞弗、克罗地亚的普里莫拉茨、德国的罗斯科夫、白俄罗斯的萨姆索诺夫等,尤其是老瓦,多少人的记忆,对他又爱又恨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

至于中国队被压制,连续丢失重大比赛冠军,马文革,王涛等也只能偶尔得一冠军,以致蔡振华从国外回来,中外结合,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欧洲人才断层严重,才出现了如今中国一家独大的局面。

其实,就乒乓球的发展而言,乒乓球比赛不过是一场体育人的游戏,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大家都有的玩,游戏才好玩。大家有赢有输,快乐游戏,也好!







我不同意这种观察,中国的乒乓球技术和打法,在世界上是有明显优势。我国的乒乓球技术和打法也是一代一代继承下来的。而欧洲也是在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自身乒乓球技,他们在实践中也有创新打法,若你对这种打法不了解或不适应就会被压制。因为热爱所以执着,因为热爱所以坚持,也因为坚持所以才有进步和提高呀!要相信自己的实力,也不能害怕别人,同台竞技交流,展现各自精湛球技,赢得观众的认同,体现体育拼搏精神,给人类留下精神食粮。




欧洲当时有瓦尔德内尔统治世界乒坛。

相比之下中国乒乓球队的应变能力非常欠缺,从而导至被欧洲人的压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欧洲   男队   乒乓球   中国   中国队   直拍   男团   瑞典   世乒赛   男单   单打   打法   选手   决赛   年代   男子   冠军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