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低下的孩子会随着年龄增加一点点增长智力吗?

谢邀,智力低下在医学上也称为精神发育迟滞,根据患者的智力缺损的程度和社会功能适应不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但精神发育迟滞是大脑功能先天发育障碍,是不可逆的损伤,病人通过后天的康复训练可能恢复简单的社会功能,但智力水平不会有明显提高。



精神发育迟滞是一组由生物、心理、社会多种因素引起的以智力发育明显落后于正常水平和适应生活能力缺陷为主要特征的一组发育性疾病。它是导致人类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精神发育迟滞不仅是精神医学上的问题,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轻度精神发育迟滞,经标准化智力测验其智商为50-70,也是最常见的一类,占全部精神发育迟滞的80%-85%;因其智力缺陷程度较轻,不容易被发现。在学龄前期,除走路,说话发育较晚,其躯体及神经发育大多无明显异常征象。随着年级的升高,病人会越来越感觉学习困难,甚至无法跟上教学进度,有时这样的孩子会在学校被人嘲笑,戏弄,所以常有逃学或者躲避考试行为。日常生活能够自理,工作后可从事简单的工种,但对操作性较高,计算或者抽象思维等方面的工作病人很难适应。



中度精神发育迟滞,标准化智力测验其智商为35-49,占精神发育迟滞1/10-1/5,这类患者在语言,运动功能发育,其他运动技巧能力比同龄正常儿童明显落后。学龄前期,虽然能一般说话,但不能表达较复杂的内容,不易和同龄小孩建立伙伴关系。生活自理较困难,需要家人护理,理解能力较差,少数患儿可以学会自理生活,从事一些简单的劳动,但是成年后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要别人指导照料。

重度精神发育迟滞,其智商为20-34,占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1/10以内,自幼就发现有躯体及神经系统的异常,运动功能很差,有些呈愚蠢面容,言语表达差,理解能力也较差,无法正常学习,只能学会一些简单的词语,且在监护下生活,不能生产劳动,很多患者伴有畸形或者先天疾病。



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较少见,智商在20以下,约占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1/100以内,出生时即有明显的躯体畸形和神经系统异常,一般不能学会走路和说话,口齿不清,对周围事物全然不理解,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完全依靠别人照料生活。

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学习能力与需要具有极大的个体差异,轻度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训练内容除了计算、语文等文化知识之外,还包括大运动,精细动作,感知觉,沟通,社会适应,感知功能,实用技能等等;中度精神发育迟滞的训练包括自理,沟通,社会适应,实用技能等;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着重进行生活自理技能的训练。




不管怎样,孩子永远都是你的孩子,这是不争的现实。因此,家长无论如何都不可以放弃。

对孩子多一些关爱,进行一些有关训练,智力能提高多少是多少,不要期望值太高,孩子每进步一点点对你来说负担减轻一点点。

孩子长大成人之后走上社会,能自理,能去福利厂工作,能够从事基础工作,不危害社会,这对父母来说就是成功。




问医生,当然家里人要不放弃的教他,按摩刺激各种穴位,或许能创造奇迹。




搬来现在的新家以前,我们住在开发区的时候,对门邻居家有个二十岁的女孩儿,她属于智力低下那种,听她妈妈说是四岁的时候发烧大人没在意导致的,四岁之前孩子完全正常。

但是这个孩子和别的智力低下的同龄人不一样,她会做家务,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能照顾姐姐家的孩子,并且出去赶集或者上超市买东西会算账。

这和她妈妈的教育和引导有关系,孩子的社会功能虽然不健全,但是完全能自理,简单的社会活动可以参加。其实智力低下就相当于智力发育迟缓,比如十岁的孩子可能只有三岁孩子的智力,但是后天的努力和刻意培养,加上随着年龄增长,大了以后会有不小的变化。

有时候奇迹是人为创造的,这个孩子的妈妈从小就锻炼她,让她干活做家务,还让孩子上了几年的小学,所以家里买菜做饭洗衣服的事情都会,和别人交谈的时候很少插话,偶尔也会说一两句,但是不显得突兀。

因为住对门,经常来往,觉得那孩子除了人情世故处理得不太好,别的还可以,当然这和家庭的教育管理有关系。

去年夏天有事情回了一趟开发区,得知那个孩子成家了,嫁给了一个腿有残疾的年轻人,两个人生了个女儿,孩子检测过,据说完全正常。




这个应该是停留在某个阶段,不会有大增长。




对于智力低下的孩子,如果放任不管让他自行发展的话。他的智力是绝对不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加一点点增长的。

孩子的智力发育能力与年龄增长不成正比。因此抓住小儿智力发育的关键期至关重要

小儿智力发育的关键期

0-5岁是孩子的基本发育特征不断地出现,各种感觉都特别敏锐的发展能力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一旦疏忽,就将永远地失去发育的敏感性。因此这一时期,也是对智力低下的孩子早期干预的最佳时期。

0-5岁是各种感觉都特别敏锐的发展能力的关键时期。此时期多做智育游戏有助于提高宝宝的综合能力

针对智力发育低下的一类特殊孩子

智力低下的孩子,自己是没有力量去发展智力的。因此只有采用医教结合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对他进行早期干预的训练,帮助他促进智力的发展。才能够达到让他的智力,能随着年龄增加不断地增长的目的。

一般做法是由医生测评出孩子的智力水平,提出合理的干预意见。提供针对视、听、皮肤、运动、平衡等,感觉器官的适当而丰富的刺激方法,以促进其的感知觉及各种能力的全面发展。


早期干预可以在家庭、医教机构、或家庭与专业机构等不同的地方进行,主要以孩子的智力落后的程度来选择实施。

针对不同能力的孩子,制定出个别化的干预方案。无论是行为矫正还是教育内容,都要由简入繁,反复练习,不断强化。

家长应该多参与到和宝宝互动的环节中。重点在沟通,自理,听、看、触摸、和自身感觉以及运动协调等

  • 让孩子掌握穿脱衣服,洗手洗脸,学会自己吃饭等方面的技能,能学会生活自理。其次,训练孩子用简单的语言与人交往和沟通。学会听别人说话,能理解语言和肢体动作的意思,会表达出自己的意愿。
  • 再进行认知训练,通过听、看、触摸、和自身感觉来认识,形状,颜色、大小、质地、以获得对事物特征的初步认识。
  • 可通过运动训练,提高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协调方面的能力。
  • 父母参与在家里训练时,父母最容易观察到孩子的细微变化情况,可随时调整干预方案的训练内容。

对孩子智能发育的主要观察要点:

婴儿可通过看物、追视、伸手抓物、表情和语言等方面,体现出智力发育的情况。供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参考用。以便能够及早地发现孩子异于正常的智力发育情况。

宝宝的只能发育特点可从婴儿看物、追视、伸手抓物、表情和语言等方面,如有发现异常,尽早求医咨询。


此外:

孩子生长发育的过程,受本身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其智力的高低,与两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有密切的关系。要帮助这类孩子,尽可能多地参加同龄人的一些活动,这种做法也有助于提高智力低下的孩子的智力水平。智力低下干预的基本原则是: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才能够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取得理想的效果。




可以,就要看家长怎么对待这些孩子了。

人脑的遗传因素只是智力发展的生物前提,如果是生下来智商就高的孩子,缺乏父母对他们高频率的互动,他们的智商就会受到严重的消极影响。比如狼孩和孤儿院的孩子们。

即使是智力有缺陷的孩子,如果对他们进行早期的训练和教育,其智力缺陷也会得到很大的纠正。

大脑质量的大小只是一个先决的条件,如果没有后天的训练和学习,再好的大脑也是枉然。

现实中有很多脑袋大大的,说起话来也很精明的人。却什么事情也做不了,一生一事无成、穷困潦倒的人,可不在少数。

有的生来智力平平,可是经过后天努力学习。在各个领域独领风骚的人也不少。这是因为他们在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智商和生活技能都在提高。

真的不要再让大脑智商的先天论,来毒害我们的青少年了。这样的言论直接束缚和阻碍了,青少年学习的热情和发展。




会增加但是增加的小,正常的小孩每年增加智力50%,咱的这个可能只会增加10%,特别的慢,还是得去做康复刻意去训练她的智力!




不是智商从小做起纯真善良可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智力   低下   孩子   智商   缺陷   后天   大脑   患者   年龄   能力   语言   感觉   精神   简单   功能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