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在银行存了点钱,当时利息低,现利息增了,该怎么办?

以静制动,不要乱动。


首先,央行近期并没有加息(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不知道你所谓的现在利息增了的新消息从何而来?是否可靠?估计是某银行在允许的范围内,上调了原来没有上浮到顶的调整比例。

其次,即便是加息,幅度应该也不大,如果本金不是很大,存期一年或以下的,就不要折腾了,差不了多少利息。

给你一个公式自己可以算一下

假设上调之前的利率为a%,上调后利率为b%,存期1年,已经存了n天,本金c万元。

方案1:不重新存的利息,c*a%+c*b%*n/365

方案2:重新存利息,c*b%+0.35%(现在活期利息)*c*n/365

自己拿计算器算一下,就知道能差多少钱了,合不合适,再看你有没有为了这点钱,值不值得去折腾,经济学上有个叫皮鞋成本的,原意是指发生通货膨胀时人们为了减少自己持有货币的量而频繁到银行取钱造成的皮鞋磨损,实际上是为了对通货膨胀而牺牲的时间和便利,在重不重新存这个问题上照样可能牺牲时间和便利,就看你怎么想了。




道听途说害死人!

至少在2018年,央行并没有调整过利率,银行的标准利率仍然维持之前的水平没有任何变化,所以不知道你所说的银行利息低了的消息从何而来?



再说,二月份一般都是银行传统的缺钱时间点,今年二月份也是如此,至少相比现在而言,二月份银行更缺钱。即使各别银行或分行自己在央行标准利率基础上进行浮动,也应该是在最缺钱的时候上浮幅度大,在不那么缺钱的时候上浮幅度小。没有道理现在不缺钱了反而上浮幅度大。

央行最近一系列举措向市场释放了大量货币,所以银行现在不那么缺钱,这也是今年货币基金收益持续走低的原因。付给储户的利息对银行来说都是成本,能少花钱谁愿意多花钱?所以现在利息增了一说并没有依据。

当然,我们退一步说,假如真像本题说的这样,存钱的时候利息低,后来利息高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大家都想利益最大化嘛,所以就来算算利益最大化的账。银行活期存款就不聊了,没啥可聊的,就说说定期存款吧。

没到期的情况下把定期存款取出来,是按活期计息的,取出来以后再存定期会按当前利息计算。所以我们就算算把之前存的定期取出来再存的利息收入多,还是一直按之前的利息存到以后利息收益高。



这与存款周期、到期时间、利息增长幅度三个因素有关,不能一概而论。但就一般情况下银行利率浮动比例来看,如果你的存款时间已经过了三分之一,取出来重新存就不划算了,如果只是存了没几天就遇到利息上浮,那取出来重新存还有可能划算。

就本题来看,二月初,现在是十月中,差不多已经过了八个半月时间。除非利息上浮达一倍,而你存款时间又在两年以上,取出来重新存是有价值的。否则还是踏踏实实存着,等到期以后再存吧。利率不会天天变的。




谢邀。好吧,既然邀请我就回答一下。

我想题主提问的核心是,如果遇到存款利率上调,是否值得提出来重新存?

一般情况下,银行是根据央行基准利率的标准,对新存入存款实行新利率的。也就是说银行是分段计息的,存款到期日才是银行调整利率的时间,未到期之前的利率是按照没调整之前利率执行的。

因此是否需要取出来重新存,是与你的存期相关的。按下面的公式计算,“存入天数”是临界指标,存入天数大于它说明转存不合适,反之则可以转存。 存入天数=计息天数×(调整后利率-调整前利率)÷(调整后利率-活期利率)。 计息天数:每月按30天计算存入天数。由于利率上调标准未知,上述参数可以根据实际进行填入。

如果觉得计算麻烦,大家可以关注我的问答。一旦遇到利率调整,我会第一时间将计算结果告诉大家。

我是空谷寒潭,与您分享理财知识。




首先,你有没有弄错,近段时间央行没有加息的通知,

再者,如果真的加了,如果是活期存款,不用去管他的,还是分段计息的。

第二,如果定期存款,那么,其计息是按存入日计算的,加息后可能先存不合算,你是可以办提前支取然后再存,那么二月初到到提取日是按活期的计息,如果利差不能弥补这段时间的利息损失,就没必要换存了。




基准利率近段时间没有调整。

一年期为例,基准利率1.5,上浮30后是1.95,部分银行可能通过一定手段上浮到2.11,目前我所知道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合理利率最高是2.13。

如果“利息”真的涨了,请一定要仔细核对,您持有的到底是不是正规的定、活期银行存款。




前提是必须确定是银行利息增了,比二月份涨高了,再一个前提是你存的是定期,是活期就没意义了,那么,你不用纠结,干脆把二月初存的取出来,重新再存定期,这样更划算一些。因为你是二月初刚存的,现在是三月初,才不足一月,应该取出来再存。但如果你存的已好长时间,而这次增的又不多,那就要考虑权衡,提前支取损失的利息与增加后多得的利息抵消后,划不划算。而你是二月份刚存的,损失的利息很少,取出来再存是上策。




你好!谢谢邀请!

1、首先,大兄弟,虽然之前前任央行行长说过低利率时代即将过去,但是截止目前,我国的基准利率并未有上调,所以你这个利息增加了的消息,从何而来?如果不是基准利率上调,难道是商业银行自己上调了上浮比例?



2、目前一年期的存款利率为1.5%,上浮30%为1.95%,商业银行即使调整上浮比例,也不会一次调整太高,假设A银行2月份一年期的存款利率为基准上浮30%即1.95%,3月份调整为基准上浮35%即2.025%,存一万元,以2月份的利率一年195元,以3月份的利率,一年202.5元,相差7.5元,为了这7.5元,再跑一趟银行,也没那个必要。当然如果是100万、1000万的,那可以多跑跑,毕竟基数大了,差距就大了。



总结:目前央行的基准利率并未有变化,而商业银行的上浮比例也不会轻易更改,所以你这个消息的来源很不靠谱,建议你自己去银行进一步核实确认,不要被骗了。否则到时没有得到利息,还把本金给亏掉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希望以上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有其他任何疑问欢迎留言提问,有空我将一一回复。




不请自来。首先,要告诉题主的是,但是截止目前位置央行并未上调存款利率,所以不知道题主说的增加了的这个消息是从哪里得到,是以讹传讹吗?

先按题主的假设。假设利率增加了,你要考虑的是存款时间的问题,如果你提前取出原有存款,则前面的时间都是按照活期利率来结算的,这个是相当亏的。除非是定存利率至少上浮50%以上取出才有可能赚钱,而很显然是不可能有那么高的上浮空间。

所以,得出结论,还是让他去吧,满一年了以后,再根据利率的变化,另行操作吧。




谢谢邀请,题主的意思应该是原存款利息上浮了吧。这种情况经常有,利息上升或降低,也是朋友们比较关心的问题。我给朋友们提供几种建议,供大家参考。(1)象题主这种情况,完全可以将钱取出,更换利息更高的产品。因存款时间不长,原利息改为活期利息损失不大。(2),如果是即将到期或原存款半年以上的不适合。因为提前取款原利息是按活期利息计算的,得不偿失。(3),不要因每次利息的上升都要去更改。比如每月都去提前支取按活期利息计算,一年到头自己实际得到的是全年活期利息,损失很大。(4),注意一下自己的原存款是否是与银行约定的利息和约定的到期时间。属于这种情况的是无法提前支取的。希望这样的回答对题主有所帮助,谢谢!




我们在银行存钱的时候,最好要搞清楚未来一段时间是在加息周期还是在降息周期。

如果是在加息周期,那么咱们在存钱的时候,尽量就存一年期的定期,反之,就存三年或五年期的定存。

二月初,在银行存了点钱后来赶上加息了,该怎么办?

如果刚存不久,果断取出,再重新存一下就好。

看时间点应该是在降息周期内存的,赶上利息增了,可能是中小地方银行为了揽储,特别推出的存款产品,定存时间长点吧!

其中有几点需要注意:

1,利息增了,是不是银行存款,有的银行推出的是银行理财品种,能不能达到预期收益率是个未知数。

2,是不是有起存条件。有的中小银行有时会给出高利息,但是可能是二十万起存,对比一下,能不能达到条件。

如果二月初存的是一年定期,已经存了半年以上,就别折腾了,差不了几个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利息   商业银行   银行   活期   本金   央行   天数   利率   存款   周期   幅度   基准利率   损失   比例   时间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