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女性生育价值的认可度低,是不是现代社会生育率低的首要原因?

是的,对女性生育价值认可度低,没有保障。

一旦生孩子发生意外或者风险(又不给要高彩礼做担保),女性是得不偿失,女性的家庭更是经济损失,亏本的事谁都不愿意!这也是很多家庭不愿意生女儿(重男轻女)的原因。

还有婚姻离婚率高,不稳定,首先单身率高,一个人怎么生?哪怕生了孩子,婚姻发生问题,孩子就是负担,而大多数情况下,由于生孩子女人付出那么多,所以女人也不会轻易舍弃孩子,那么对孩子的养育和牵挂就更成了女人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而许多保障都是表面上的,落到实处会很难,女人生孩子多就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如果男人负责任,就是一起负担,但是很多男人都是避重就轻(人性如此)的,所以最后大多数是女人来承受。




对生育的女性保障太少了,生了孩子照顾孩子,工作事业可能要放弃,没有经济保障,担心被丈夫抛弃,被单位放弃。现在大部分女性都是想着靠别人不如靠自己的观念,在事业和家庭的取舍,很多女性抛弃了传统的思想,选择事业不结婚不生或是结婚少生。




生育率的下降,不是因为女性的生育价值认可度的问题,这是社会的“个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我年轻的时候,过的提心吊胆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不会生孩子。

我无法向你描述,在九十年代初期,一个不孕不育患者的悲哀。那就是“轰轰烈烈”的爱情,“凄凄惨惨”的婚姻。谁会娶一个不会生孩子的女人呀!

因为这,我前夫一家子跟我闹,没法子,我就是厚着脸皮在婆家也待不下去了。离婚!

离婚之后,我就想,以后我可咋办!我年轻的时候倒不怕,实在要是找不到对象,就一个人过吧,就怕以后老了……

我对我当时的男朋友说:“我就怕我以后老了,人家骂我‘老绝户’!我们老家人,就这么骂那些没儿子的人,可我连个闺女都没有,还不得让人骂死?”

我这位男朋友是一个经济学家。他是耶鲁的高材生呀!他姓李,英文名称叫: 本。我给他起了一个日本名字叫:“李大本事”(他很喜欢这个名字)。

李大本事正色的告诉我:“你一点都不用担心,到了2000 年(我们那会儿觉得2000 年特别遥远呢,没想到这都过了),好多人会主动放弃生育的。‘老绝户’这个词会消失的,因为‘小绝户’遍地开花!”

我惊异的问:“她们都是怎么当绝户的?好多女性都不孕不育了,吃了克隆猪中毒了!”

李大本事说:“是因为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到来了。工业化带来的城市化,让人们处于一种‘个体状态’。生孩子,养孩子的收益,是不合成本的。因为,父母既不能得到孩子的精神回馈,也得不到孩子的经济回馈。养儿防老的前提不存在了。养孩子就是奉献社会价值,丰富人生体验,根本收不回成本。所以,好多人都会选择放弃的!”

李大本事的话,我当时一个字都听不进去!

我觉得他就是在安慰我,到现在我有时都会觉得恍惚,那个本事极大的“李大本事”一定会作法,他魔力无边的给人们洗脑了,让她们放弃 主动生育,就为了陪我,一个真正的不孕不育患者!

当然,这是我的胡思乱想!

可最近的一件事让我颇具感慨。

我们家族里一个堂弟的媳妇。含辛茹苦的培养了我们家族唯一的一个清华生,儿子上清华呀!多么不容易呀!这要跟过去就相当于儿子中举了,当娘的,是要讨个“老封君”当当的。我在家族聚会中,大力表扬了这位成功女性。

没想到,一个妯娌阴阳怪气的说:“老四媳妇不算什么成功,她自己要事业没事业(她是全职妈妈),要家庭没家庭,老公现在都想休了她了,她还成功?”

我认为,这位是妒忌的!她儿子现在正在美国的一个社区大学里胡混呢?她怎么能这么评价一位女性呢!这是成功的妈妈呀!

气的我一拍桌子,大喊一声:“我告诉你,只要有我在,老四要是能离了婚,我就不是你们家姑奶奶!”

不过生气归生气,这话在如今也是有市场的。

今天的社会就是趋于“个体化”了。

一个女性的成功,不在是因为孩子有多优秀了。成功来自她自己的事业和家庭。

在当今这个工业化的城市中,家庭的概念越来越小。它只包括自己和配偶。而孩子,只是未成年时的养育,一旦成年,孩子和父母就剥离了。

孩子有自己的生活,父母不能介入。养老问题也主要是靠父母自己解决。孩子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在当下越来越多。

一方面,进城工作的年轻人,要有自己的生活。除了最初的育儿时需要父母帮忙以外,大部分时间里,父母与孩子三世同堂的传统生活方式,越来越少见了。

老人们也相互告诫着,不要参与孩子的生活,不要指手画脚,要得体的退出。中国传统的,以老人为中心的家庭形式,正在改变。

我冬天去弟弟家里养病。弟弟家的保姆和另一家的保姆相好。那家的保姆阿姨就问她:“你们家先生的大阿姐,怎么老住在你们家里呀!媳妇儿干吗?在我们上海,连婆婆都不和儿子住一起了!”

弟弟家的老保姆不高兴了,怼回去说:“我家先生乐意接姐姐来家养病,一家个一样!”

她回来跟我说,好像很不高兴的样子。“人家亲亲香香的一家人,她们看着别扭什么?先生在北京就是和老太太住一起的,媳妇就是要伺候婆婆的,这有什么奇怪的!”

其实,真的,如今这样的家庭是不多了!

家庭的个体化现象势不可挡。孩子的家就是孩子的。父母的家就是父母的。一旦成年后,父母即得不到孩子经济上的回馈,也不能和孩子在一起生活了。

在上海,和老人在一起居住的年轻人,一般都是因为居住条件所限,都是被动的。条件好的家庭,像弟弟家这种两三百平米的大房子里,好多就是小两口,再加上孩子。

四世同堂的四合院,只能在老舍先生的小说里找去了……

即有没钱,又不见人。孩子像蒲公英一样,到了季节,飘然而去,不见踪影!

好多丁克都说:“我以后只要有钱,就上养老院,那些辛辛苦苦养孩子的父母,还不是一样要去养老院吗?那我还花大力气养孩子干什么?”

其实,这也谈不上谁对谁错,这就是工业社会的一种现象。进而一步的是,干脆,有的人连婚都不接了。因为,婚姻中的配偶,也带不来保障和回馈了。那我还结什么婚。就我一个人的家也挺好!在城市里,一个人也可以生存呀!

李大本事说的话,如今都应验了。但是,他已经作古了!

“爱和新生命,是工业化社会的稀缺事物!”这是他的原话!

唉!说着说着,我想他了……




对女性的保障从法律还是道德层面都太低了!只要有点觉悟的女人都不愿再多生或者不生!人赤条条来,赤条条去,何必给自己找罪受呢?我支持女性不婚不孕!




这个问题分性别。

对男性来说,是经济压力大(尤其房价、教育),养不起家养不起孩子,可归结为“生不起”;

对女性来说,多生孩子会影响事业,影响个人的社会价值,而女人的生育价值则得不到社会和家庭的认可,可归结为“不愿生”。

总之,男人“生不起”,女人“不愿生”,社会生育率能不低吗?




对,这个是根本原因!我认为如果公平,就应该女人生男人养!

既然生孩子,男人做不到,那么就女人生男人养!女人挣的钱,只给女人自己,私人财产 !如果离婚了,应标注共同抚养!女人不用出赡养费并且孩子有赡养义务,男人如果出赡养费到成年孩子就有赡养义务,如果男人不出赡养费,就没有对他的赡养义务 !因为女人生孩子,身体的损失,是一辈子不回来的 !




是的,无论从国家还是社会、部分家庭,都想多生孩子,但是却很少有人说过给生育孩子的女性保障。一方面是对生育的鼓励,一方面是对生育者的变相伤害。生育一胎的时候,女性就业就困难,生育多胎可想而知了。而没有稳定职业和收入的女性,大多数在家庭中没有尊严和地位,一旦患上重大疾病或者家庭破裂,往往生存困难,无法争取孩子的抚养权,所以女性才不敢生育,更别说多胎了。




对,关键没有哪个女性希望自己生起来没完,耽误工作牺牲身体,最后孩子不见得孝顺,丈夫不见得是自己的丈夫,生了十几个人家需要的是soulmate




怀个孕落下腰痛的毛病,生孩子从鬼门关走了一回,现在经常腰痛难忍,男人总觉得我是矫情,来例假还得躺床上休息两天,说我偷懒不干活。我好好把孩子带大孩子好好的也是一种安慰吧?可是孩子说如果离婚的话她跟爸爸,因为爸爸能给她更好的物质条件。女人把所有一切都献给家庭和孩子,殊不知人家根本不在乎你。




法律只保护财产价值,不保护生育价值。导致拥有生育价值的人,不愿意更多的发挥生育价值,而是在把更多的时间精力用于工作,以获取财产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绝户   生育率   价值   个体化   女性   赡养费   现代社会   首要   保姆   本事   儿子   父母   原因   事业   孩子   家庭   男人   社会   女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