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痛哭挽救,养了两年的小狗被奶奶10元卖掉,奶奶有错吗?

10元卖狗事件

近日,一段女孩痛哭挽救小狗视频,奶奶却不顾女孩感受,执意卖出,引发众多网友的热议。奶奶这行为有错吗?让我们回顾一下事件起因。

视频中,女孩养了两年的小狗已经被装进了铁笼,女孩在哭着拍打奶奶,接下来,把卖狗的10元钱,递还给了贩卖者。

可是奶奶不顾女孩哭闹,笑着抱住了她,迅速的取回了10元,此时装小狗的车已经调转车头,准备离开。

站旁边的爷爷不言不语,很平静的看着这一幕,留下冷风中痛哭的孙女。片尾,女孩一整夜不吃饭抗议奶奶的卖狗行为。

卖狗风波会出现的情况

相信很大程度上,这个事件会有以下发展。

一、因为网络事件发酵,女孩家长意识到奶奶卖狗的不对,会去把小狗赎回来。奶奶也在网络谩骂中,也遭邻里非议,老年抑郁起来。

二、因为事件走红网络,贩卖者也承担不该有的非议,如果小狗还好好的,很大可能会退还回来,毕竟人言可畏。

三、小狗已经找到,但被屠宰了,女孩阴影无法抹去,奶奶因为网络声讨,也将会失去笑容,家庭氛围变得越来越压抑。女孩性格会很大改变,至少会讨厌奶奶很长一段时间。

留守儿童关爱不要一笑而过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爱的付出,女孩心中都有一个小小的童话世界。感受世界是美好的,这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障。不要一味扼杀了孩子有爱的童年,她有美好的儿童回忆,才是愉快成长的前提。奶奶的行为,做的太过分,没有考虑孙女的感受,10元“”贱卖”了女孩幼小的时间观。在很多网友这里,奶奶至少这行为是不合格的。也一致反对奶奶做出如此不明智的交易。

视频环境在农村,很大可能,女孩属于留守儿童,小狗已经成了她生活的小伴侣。然而,她却守护不了小狗的安全。她的心里会很难过,恨奶奶。奶奶的行为,是欠考虑的。关爱孩子成长不是管饱就可以的,还要有人文营养。

最后,希望小女孩还能找回以前的纯真。




我们远未足够认识到一一童年经历对人一生的深远影响。“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读到这句话时,我们真正认识到了:人在早期的经历对人一生的影响有多大吗?

只有站在“童年经历对人一生的影响”的高度,才能对“奶奶卖狗”一事看得深刻一些。不过,我需先从儿童心理学常识,结合我的经历谈起。

一、儿童心理学如是说:

孩子和小动物的关系是生物性(本能)的,他们天然心灵相通。天真的孩子与淳朴的动物是天然的伙伴,孩子对身高相仿、同样弱小的动物有天然的同情心与同理心。与动物相处,能启发孩子的心智发展,培养孩子尊重、理解和爱等心理品质。

从心理学看,儿童和动物天然是亲密的伙伴关系,这出自孩子的天性。这样的例子很普遍,我们家就有这样的往事。

我爷爷有三个孩子,我爸是老大,手下有二叔和三叔。我二叔上10岁,三叔7岁左右时,二叔从别人家抱了一只狗娃回来养,家里人很喜爱它。

当时是上世纪60年代,又是农村,经常饥荒,吃的都成问题。我爷我奶为了孩子长好身体,吃饭时总是先让孩子吃饱,自己最后将仅剩的锅巴什么的泡点热水对付一下。而两位叔叔不懂事,惦记小狗没吃的,吃饭时,常在墙角将碗里的食物分一些给小狗吃,这让爷爷奶奶更难吃上饱饭。爷爷奶奶于是跟孩子们交待,人都没吃的,不能用饭菜喂狗狗,但两叔叔还是背地里偷偷喂狗狗。

爷爷见说教无效,于是采取了行动。有一天,他要到离家七、八里地的“湖里”做庄稼活,就把狗装在一口麻袋里带着,到“湖里”就把狗放出来扔了。晚上放学,两叔叔回家找不到狗狗,就问奶奶,奶奶经不住他们的死缠硬泡,告诉他们实情,两叔叔急了,坐在门口守着。

爷爷回来了,却没看到狗狗,两叔叔气得要哭,就坐在门口不吃饭。没想到的是,天擦黑的时候,狗狗竟然自己跑回来了,两叔叔一见,瞬间由悲转喜,一起抱着狗狗,大哭起来……这只狗就这样留在了我家,在那艰苦的岁月里,伴随着俩叔叔的童年,直到它老死。

二、鲁迅的散文《风筝》写什么:

这篇曾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的文章,写“我”小时候以兄长自居,认为小弟对风筝的热爱完全是贪玩,所以不许小弟放风筝,还粗暴折断小弟糊的蝴蝶风筝。到中年读了儿童心理学时,“我”才认识到: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我”悔恨不已,觉得自己对小弟的行为是“精神的虐杀”。

《风筝》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不理解不尊重孩子的天性(或合理意愿),就可能给孩子造成精神上的伤害。我就有一次“受伤害”的经历。

我十岁左右时,家里也养着一只狗,很温驯。那年很奇怪,发了“狗疯”,传言狗普遍发了某种狂躁病,有咬人的倾向,还出现了致命的事件,一时间有点人心惶惶的味道,一些人开始打狗杀狗。我三叔当时是村小校长,可能听到某些信息,并高度重视,决定杀死我家的狗。当我对这个决定表示不解和不愿意时,家里很淡然地忽视了我的态度。

叔叔请了同村的一个朋友帮忙,中午时分,朋友来了,带着两柄特殊的小刀,家里开始烧水。狗嗅到了死亡的气息,它也不往外跑,就只悲伤地蹲在我和我弟面前,用乞求的眼神看着我们一一它的伙伴,希望我们能救它。

我们家是个家长很严厉的家庭,我从小是个听话的孩子,弟弟还小。我和弟弟徒然地对视一下,我们是真想保住狗狗,却只有绝望。头脑里闪过一些想法,但也只是不敢付诸行动的想法,甚至于我都不敢再跟叔叔说我们的想法。那份纠结是一种极度的压抑,是一种那个年龄承受不起的压力……

最终他们把狗用绳吊挂在墙上,不断地灌水,直到狗狗断气……这件事我一直埋在心里,从没有再和谁提起过,因为我一刻都不愿回首。我永远忘不了狗狗蹲在我面前的那个眼神,这是我心头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是一次再也无法治愈的心理伤害。虽然时光流逝近乎忘记,但偶一触及就是揪心的难受、沮丧和负罪感。

三、对“奶奶卖狗”一事我怎么看:

回到问题中的这件事:

1.奶奶的行为是对小女孩的不尊重

前面的引述告诉我们:儿童和小动物是心灵相通的天然伙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而老奶奶显然并不理解这些,毫不顾忌孙女的感情和想法,觉得小孩子的态度无所谓。这种不理解造成了对小女孩的不尊重。

2.奶奶的行为对小女该是一种精神伤害

在说到儿童与动物的关系时,心理学的表述中还有:在心理或身体有病的时候,孩子的感受性有着不可思议的敏锐,从而可以体验到与动物之间意想不到的交流,甚至达到相互治愈的效果。

这个农村的小女孩很可能是留守儿童,父母的关爱一定程度上是缺失的,精神上是孤独的一一这导致她对小狗的感情比一般孩子更深,可以说那个小狗就是能让她缓解孤独,获得陪伴与关爱的忠实伙伴,成为她精神上的一个寄托。这样的话,奶奶卖狗必定给小女孩带夹精神上的伤害。

3.考虑“童年经历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奶奶的做法危害大

说到最后,我要强调本回答开头的那个话题一一童年经历对人一生的影响有多深远: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一个人的性格在十岁左右,思想,情感,行为就会定型,而且会这样使用一辈子。”事实上,童年经历即使忘了,也潜藏于人的潜意识中,悄无声息地影响着人的身体、性格、心理,塑造人的一生,伴随一生。

而儿童经历的“负面创伤”事件,因发生在大脑快速发育的敏感时期,相较于成人而言,影响更为深远,往往是以后人的疾病、心理障碍、自我否定,甚至加速衰老的根源……

之所以我强调“童年经历对人一生的影响”,是因为,我觉得只有站在这个角度,才能对“卖狗”一事作出最客观的判断,或者说对前两个结论的理解不致于太肤浅一一奶奶卖狗,可能有一些考虑,如养狗增加开支负担,影响孩子卫生,影响孩子学习等,但若从童年经历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来看,这些都是次要的,也是可以克服的。相反,不尊重孩子,感情上伤害孩子,危害很大,做法完全不可取。




从现代孩子教育的角度来看,这个奶奶的行为大概是极不妥的一种行为。

据说,孩子已经有10岁了,算是一个已经记事的年龄了,大概奶奶的这个行为,会被孩子当作一个负面印象记住一辈子了。现代教育是以孩子为中心的一种教育模式,也就是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合其成长的环境。现在奶奶的这个行为,大概率是对孩子的一种负面冲击,非常不符合现代教育的观点。这种冲击都是在孩子潜意识中潜伏,对孩子未来的性格和心理塑造一定是减分的行为。

但从奶奶的角度来看,大概奶奶到现在也没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妥,甚至在网上舆论的压力下,或许会对孩子道歉,但从骨子里,奶奶大概一直会认为自己没做错。因为,这个奶奶是典型的“中国式”家长,那种“妈妈觉得你冷”的长辈。

这种典型的“中国式”家长,实际上还在被中国上千年的封建礼教影响着,也就是大家口里的那种“家长”作风浓重,只要是一句“为你好”,就可以专横地左右孩子的一切了。

实话实说,学语言实际上就是在学文化,而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这种封建礼教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比如,现在被推崇的什么蒙学经典如《三字经》、《弟子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仔细看过?里面全是这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东西。如果从小认真教孩子这些传统文化的东西,大概孩子长大了,就是下一个“奶奶”了。没办法,谁让中国文化的根子就是“孝”文化呢?中国的这个“孝”,可是全方位不留死角的“孝”。

如果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这个奶奶可就没做错什么。因为她就是在“为你好”嘛!这绝对符合古代长辈对孩子的态度,做到了“父父子子”!反而是孩子的痛哭挽救,是在违反传统文化了。

至此,一句话。从现代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奶奶做的不妥,甚至有极大问题。但从中国传统文化来看,奶奶做的没毛病,长辈就应该替孩子做出决定,提前解决掉风险!所以,你觉得这个奶奶有没有错,就要看你是从哪个角度来看事情了。反正,那些现在还一心让孩子去学原汁原味“国学”的人,大概就没办法说奶奶做的事情有问题吧!因为这个奶奶做的就是“国学”你强调的那些东西嘛!




看到这个问题,特别想和大家探讨下:家里有小孩的,适不适合养宠物?

我个人非常喜欢猫狗的,但小时候有个经历,让我很难忘却。在小的时候,家里从亲戚家领养一个两个月的小黄狗,我超喜欢,它的喂食都是我负责的,培养了很深的感情。

记得放学回家,还没到家门口,小狗就屁颠屁颠地跑出来迎接我,狗真的很有灵性。可等狗长大后,对外人是有点凶的,记得三年后,狗狗差点咬到邻居的小孩,这让我爸妈大动肝火,坚决要把他送人。

当时,我嚎啕大哭,拉着父母死活不让送,但胳膊拧不过大腿,最后同意我亲自送它到别人家,我还很天真的叮嘱对方要对它好一点什么的。

后来,家里又养了一只猫,还是不到2年,送人了,重复的伤心欲绝。

自从那以后,我就不再领养猫狗了,因为有了感情,最终被送走,太过伤心。

所以,现在有了小孩,总想领养只小猫小狗作为宠物,但又担心孩子和宠物有了感情,宠物万一有个闪失,担心孩子过度伤心,影响心理成长。

所以,既然养宠物了,到最后被送走,很难决定是谁的错,可能是大人忽视了小人的心理感受,因为大人觉得没什么,是因为生活阅历的缘故,但对小孩的心灵创伤真的是一辈子的。




有错,不管奶奶是因为什么原因要卖掉小狗,但奶奶的做法太直接了,直接伤害了小孩的心灵,如果真想卖换个方式也可以嘛,提前跟小女孩商量一下或者不要当着小孩的面然后再给她编个美丽的童话嘛,这样当着面卖太可恶了[泣不成声][泣不成声][泣不成声]




10元卖掉狗狗对于这件事我也想到了自己小时候,小时候我养了一只京巴狗,这个京巴狗之前是我婶子家养的,因为我经常喂它吃的后面就跟定我了一样,然后我婶子和我叔就说你这么喜欢它就送给你了,所以从那之后我的身后总有它的存在,吃饭的时候跟着我,我出去玩的时候跟着我,下雪天打雪仗它跑的最欢。我爸妈弟弟妹妹他们平时喂它吃少的,只有我是好吃的都要给它分点,不喜欢吃的我也分给它了[捂脸][捂脸]因为我小时候比较挑食而它刚好不挑食[呲牙][呲牙]说到这里可能大家会觉得我也带有私心的,实话就是我吃饭的时候会把青菜啥的都给它肉也只吃瘦的,其实它跟着我也算能吃到撑的。


慢慢的养了快10年因为我要到外地去上学了,而它又特别的凶大狗小狗它都不怕的那种,听邻居说有一次来了一只牧羊犬后面又跟了一帮狼狗,它居然也不怕上去就和它们撕咬,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它发疯了一样,但是几只狗根本不管它直接5马分尸一样把它扯起来,后来我家邻居一起去救它才得以还生,只是从那之后它性格更加突变给洗澡是不可能了,身上有跳瘙毛也乱七八糟的,因为被狗狗撕咬腿也严重受伤,也不让我们去碰它后面虽然伤口好了,但是性情变得特别暴躁,虽然看到我回家依然喜欢的不得了,但是想要去摸摸它是不可能的,身上有跳瘙还不让洗澡修剪毛我妈就产生不想要它了的念头,是我一直不答应后面又养了差不多2年,有一天我们都不在家有个来买狗的我妈就把它卖了也是10块钱,等我从学校回家后知道这个事也是半个月之前的事了,当时我心里特难过,事实已经发生也没有办法……其实狗狗对于孩子来说应该是童年回忆,也是生活的小玩伴,到现在我孩子都已经有10几岁了,但是它的模样我还是能模糊记得一点,希望它天堂里得以安宁!





从心理学上看,儿童与动物的关系是天生亲蜜的,我的儿子小时侯特喜欢小狗,小猫,我们当时住的是平房,我特别不喜欢猫狗,嫌它们脏,作为母亲,为了儿子,我允许他养一只小猫,丈夫从邻居家抱回来一只小猫,黄白道相间黑点,颜色跟老虎相似,毛茸茸的,眼睛瞪得圆圆的,面部毫无表情的盯着人看,刚滿月的小猫倒是挺好看,儿子放学回来,欢呼雀跃,小猫在精心喂养下逐渐长大了,也养成了在盆里灰里大小便的好习惯,猫把家里的沙发套挠得一道一道,我不高兴的看着它,小猫很会看人脸色,总躲着我,自然跟儿子最亲,总是依偎在儿子跟前,小猫长大后怀上了小猫,我对猫笑笑,猫慢慢的跟我也亲近起来,我下班回来经常买些泥鳅,小魚和馍煮煮喂它,儿子放学总是抱着猫爱不释手,生小猫的过程我们一家三口围着观看,小猫一只只出来,猫母一只只舔干净,过程激动人心。小猫生下十二天,猫母从外归来突然倒下,望着它的孩子哀叫着,躺下了,我急得六神无主,丈夫刚出差,儿子放学回来去邻居大爷家求救,喂了药不顶事,眼看它看着五只小猫不舍得倒下,说是吃了死老鼠了,十岁的儿子流着眼泪抱起它到外面挖了坑埋了,并做了个小坟,我们用胶管吸牛奶喂小猫,.长到40天全送了人,没有一只小猫后来活下来,儿子悲伤了几天,我和丈夫想再给他抱养一只猫,儿子抹抹眼泪说,我再也不养小动物了。受不了。




其实我是个特别喜欢猫猫狗狗,各种奇奇怪怪小动物的人,譬如公园里经常见到的小刺猬,野生小狐狸。总觉得自己喜欢动物超过喜欢人。有时候,人的薄情寡义真的来的很迅猛,不如一只你从小养大的狗对你忠诚。

可能是人老了,上年纪了就总喜欢回忆小时候的事情,6、7岁上小学的时候,总爱让爸妈买几只市场上的小鸡小鸭,那会儿就是单纯觉得毛茸茸的小生物很可爱,暖绒绒的样子。小鸡一般生命力都不太好,最长养不过三个月,最短也就一个多星期,每次买个三、四只,最后也都活不成,根本养不大其实,涉及不到处理的问题上。小鸭可能活的稍微久一点,记得有那么一次养大了,家里放不下了,趁着我上学,我爸妈就把两只养了很久的鸭子送人了。估计它们的命运也就是做成烤鸭了,这要放现在,很可能我自己都想哪儿整两只不要钱的野生鸭子烤了,但是当年,真的难过了好久。

爸妈一来是觉得养这种小动物玩物丧志耽误学习,另一来,是真没地儿搁了。那会儿住在那种很老旧的三层小洋楼里,别多想,就是大家一起群居那种楼,每家每户住其中一两间。其实那会儿爸妈没有当着我的面把它们送走,也只是说送人了,没有透露它们将会成为烤鸭的宿命。也许小时候稍微有点懂事,当然了也很可能是因为惧怕我爸的淫威和非常可能因为我哭闹落下的巴掌,于是我很识时务者为俊杰的没有说啥,只是心里总是有种淡淡的难过,持续了很久。再后来,长大点了,几乎不会再去养这种小动物了。

再后来的一次,是12岁那年小学毕业,一个暑假,我爸整了条纯种德牧,俗称德国黑背,一个月大,妥妥的小奶狗,那叫一个可爱。那会儿搬家了,楼房其实根本没办法养狗,但是这个小玩意儿还是跟我玩了一个月,每天给它喂牛奶和吃的,给它洗澡,每天早晚抱着它下楼溜达,看着它在草坪上跑老跑去各种撒欢儿,我就自己坐在边上,时不时摸摸它的头。对,还是一个命运,它还是让我爸给送走了,不过本来也不是要送我的狗,我爸从北京一个基地搞到的纯种小狗狗,其实是替朋友要的。

总觉得狗狗还是挺通人性的动物,这次伤心多了一点,狗狗被我爸送走的时候,我自己背后还偷偷哭了好几天。其实那会儿也懂的,我们家养不了狗的,因为我妈真的很怕狗。就是止不住的难过。

长大以后,再也没有养过宠物,一次也没有再养这种活生生的物种。

有点不喜欢这种牵挂,对于这种对另一个小生命负责的勇气,其实我似乎先天性缺乏,也是我不婚不育的另一个理由。

讲实话,大城市和经济条件不错的家庭,知识文化水平、工作好一些的父母,处理这种人与自然,人与宠物,人与动物之间各种朴素的细腻的感情,会更顾及子女的心理感受,会更考虑孩子会不会有精神上的需求。

偏远和贫困地区的家长,顾及不了孩子的情感变化,原因不过是因为他们可能还挣扎在生存和温饱的底线上。精神和情感长期都是处于各种麻木状态,把孩子养大别饿死就是他们认知水平的天花板了。

这条新闻,本质上,还是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家长价值观和认知水平的问题。




奶奶有错吗,让我们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吧。

从奶奶的角度来看,那一辈的人有自己的观念,这个不分对错,因为都有其形成的特定历史因素。她一定认为自己没错,在她的眼里两只狗没有10元钱重要,再往大了说孙女的感情也没有10元钱重要。对老一辈人来说,生存的压力一直都在,也就是说在他们眼里没有什么比生存重要,所有的感情需求都可以没有。

从小女孩的角度来看,没有生存的压力,两只小狗应该是她精神生活的需求,毕竟精神追求的需求层次要高一些,她的难过和无助也是真实的。

综合来看,如果两只小狗一直都是小女孩自己负责养,那么这件事情无疑是奶奶不对,但是奶奶心中的价值观也是小女孩所不能理解的,只能说希望教育多一些理解和耐心,希望小女孩为人父母的时候她的孩子不会再被这样对待。




这就涉及一个时代之间接轨必将出现的认知差距了,为什么这么说?

就像我家里养的一只博美宠物狗,在我奶奶那一辈看来就是吃饱了没事干,她们那一辈不像我们这一辈条件那么优越,以前饲养猪牛啥的,都是为了卖钱过生活,所以奶奶的这种行为我觉得可以理解,老人家可能看重的是10元背后的光景生活,考虑不到对孙女的伤害。

就像电脑游戏一样,父母那一辈小时候没有这种东西,所以看到子女玩游戏很专注的时候,就会觉得有成瘾的倾向,实则不懂这已成为社会年轻人消磨时间的一种方式,都是认知上的差距。

再回都主题上,要是换一种问法,在奶奶那个时代,要是孙女10块钱买一只宠物狗回家当人一样养着,会怎么样?

估计能够把你从村头打到村尾,饭都快吃不饱了,还有精力去养一个畜生。

所以奶奶的做法我觉得可以理解,没办法的,这是老一辈接轨需要面对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小狗   奶奶   小猫   女孩   孙女   叔叔   小女孩   童年   小时候   角度   家里   儿子   动物   儿童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