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上有人问你能借下手机打个电话,为什么说千万不能借?

我有“借过”一次给一个学生,当时她说他手机没电了还是没带,忘记了,总之就是没手机打不了电话,但是又需要给家里人打电话,但我没有直接给他,只是让他报了电话号码,然后开的扩音给他说话。

有句古话叫做“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一般在外面让我扫码或者借个手机啥的,我都会立马警惕起来,现在的手机不同以前,很多人几乎全部钱都在“一个手机里”,一旦出问题,就很恼火,所以即使有那种学生或者真需要手机打个电话的,我也不会假手于人,也会斟酌电话号码是否是常规的号码,保护好自己的手机,就是保护好自己的钱包。




我没有借和被借手机的经历

老伴曾借过手机。那是她上超市买菜,买的多拿不动,让我骑车子去接。一摸兜忘了带手机,她向超市理货员求助。她是借到了手机,给我打了4~5遍,我因号码不熟悉,我没接。后来发现老伴的手机正充电呢。这时我才想来电可能是老伴借别人手机打的,一接果然是。这是人家理货员看我老伴老天八地,慈眉善目,不象个骗子,也许常去买菜多少有点印象。

过去借手机,手机没普及,有些老人确实有急事找儿女,借手机她也不会打,从兜里翻出一个小本记的电话号,她还得求你帮她拨号。这老人能骗你吗?不会的。这种借给手机是与人为善,助人为乐。

现在不同了。老年人只是接打电话,几乎人人持有手机。

多数手机是智能手机。存储个人信息,亲友朋友圈,照片视频,来往微信,收藏珍贵资料,这些是个人隐私。

重要的是现在的智能手机跟过去的手机及老年机不同。己和银行卡捆绑,什么银行卡,支付宝,红包,微信支付等功能。很多人身上不带现金,用手机刷卡支付,手机就等于钱包。坐公交刷卡,上超市购物刷卡,上市场买菜可以刷卡。

在大街上碰到不认不识的人,借手机,能不借就不借。为什么不借?

1.防止被盗,以借为名盗你手机。他以手机没电为由,你可让他向警察借,向门口的保安借,向机关工作人员借,向商场店员借。一旦他假装打电话时间挺长,麻痺你。乘你不备,他离你而去躲的无影无踪,淹没在人群之中。他把手机卖了,使你经济上受损失。你后悔莫及,喊爹叫娘无及与事。

2.防止以借为名,他骗走手机,使你失去储存手机的所有资料。既便买新手机,有的资料无法恢复,无法复制,让你精神上受损失。

3.防止以借为名,“碰瓷”敲诈勒索你钱财。无缘无故赔钱,让你碰恶运倒霉。

4.防止以借为名,窃取你的个人信息,破解帐号密码,进行电信诈骗。把你的银行卡,支付宝,红包,微信支付等等的存款全部转走,让你由富翁变成穷光蛋。

5.防止以借为名,存储你的电话号,对你性骚扰,侵害你的隐私。给你造成精神压力。

6.防止以借为名,获得你的电话号,对你无休止的推销保健品,药品等其他商品,让你日常生活不得安宁。

7.防止以借为名,他打起电话,唠起个没完,耽误你办正事。

8.不能说骗子多如牛毛,小偷铺天盖地。骗子,小偷现在打扮得人模狗样,还是小心点好。真要挨骗了,手机把你银行卡的钱卷走了,你着急上火,轻的上医院打针吃药,重的轻生,真是得不偿失。

不是不想善良,善良要有度。过度就是傻,被坏人利用。我们还是擦亮眼睛,提高警惕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骗防盗防诈之心不可无”。

走你的路,不要自寻烦恼。




大街上有人问你借下手机打个电话,千万不能借的原因是他趁你不紧盯他情况之下偷溜拿走你手机,并找机会解锁你手机帐号,并转帐你的钱进入他设计指定帐户。

他把你手机拿走,你又不及时报警或不去移动公司销号,保住自己帐号。他可以先加你手机微信号,加为朋友字样。然后利用你的微信发红包给他,这样他就收到你红包,你银行卡里的钱就被他全部转帐走了。如果你手机设置银行密码限制,他就无法挪用你银行卡里的钱。但是,利用发红包给对方是很轻松的事。

你能及时报警,警方介入调查,一旦监控、搜索到你手机号码信号方向,并锁定嫌犯准确位置,警方会快速出警把嫌犯一网打尽!

向你借手机用的人都是“诈骗犯”。这些人胆大包天,不单一人作案,他们是分工合作。比如一人借你手机打电话,另一人假装找你问路,另一人开车等待机会逃走。跟人贩子如出一辙,都是以“骗”为主,趁主人不备,就拿主人手机消失于人海,驾车逃走。




大街上有人问你能借下手机打个电话,千万不能借

我同事的儿子上初中时跟同学走在大街上,突然遇到一个年龄差不多的人近前说手机借一下打二分钟电话。

同事的儿子不疑有他就把手机递过去,谁知对方接过手机就跑,同事的儿子和同学赶紧追过去,街上行人多转眼就不见借走手机的人的身影了。

这事有十年之久了,当时同事给他儿子买的是名牌手机,花了三千多,才使用不到半年。

现在的手机是智能手机,能进行网贷,如果遇到不法分子通过借手机之名抢走手机,然后网上进行网贷再把资金转走。

现在手机都是实名制,绑定身份证信息,放贷方不管是不是你真实贷款,总之就找手机主人还款,而你只能通过报警来撇清自己没有贷款事实,后面面临网贷公司追债官司。

手机现在有微信支付,支付宝。等同于你的钱包,钱包被人拿走,上街买菜坐车都不方便。

手机还存有个人资料,通讯名单,相片等。现在没有人去记电话号码,上次回老家,我的一顿误操作把手机恢复成出厂设置,手机里面所有个人重要资料,联系电话,微信,QQ,相片等全没了。

以前出门常在兜里放个一百元,那天恰好没放,坐车都是用微信付款,害得我从母亲那拿了十元车钱,回家后立马去银行求钱上手机店买了个新手机,把微信,QQ重新登陆,心里不安才完全放下来。

可惜以前手机微信,QQ聊天记录却无法恢复了,一些朋友家人的联糸号码也没有了,手机里存有的重要资料,相片也无法恢复回来。家人的电话好办,朋友的电话只能等他们给我打电话再存进手机里。




1他们为什么不去店里借。也就是附近周边的商店去借手机打电话。可能怕麻烦,也可能怕店里有监控。

2她们为什么不向周边警务室,小区值班门卫求助,我在车站附近遇到过一个大妈,我没借给她,告诉她200米左右有一个警务室,可以去找警察。附近也有一个小区大门,门口就是安保室。她不说话了,扭头就走。过了一会儿,身边又出来一个大妈。

3如今的手机里面存储了太多的个人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盗用。对我们自己产生的时间和财产上的损失,可能得不偿失。懂点法律常识都知道,你就算被骗了,立案也是有标准的。农夫与蛇,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现实中也不少。所以大家提高警惕没有错,这不是冷漠,是现实就是如此。

最后我说一个真实故事,一个女生把手机借给一个大妈,大妈打电话很久,女生这时候去上了趟厕所,出来这大妈人就不见了,结果虽然是一个乌龙这大妈找共享充电宝去又回来了。但是也更加提醒我们要注意自身财产安全,不要给一些坏人可乘之机。









曾经有一回在马路上散步,过来一个四五十岁的女人说手机忘带了,想借一下打个电话。我说,我出来散步,也没带。她就嘟嘟囔囔的说,怎么能不带呢,出来散步也得拿着的吧。

拿是拿着的,就是不借。社会陷阱太多了,防不住的,尽可能的保护自己安全吧。




一年前的一天,走在路上,迎面过来一位戴金丝边眼镜的帅哥,走到面前对我说:“美女,我的手机没电了,着急联系一位朋友,能把你的手机借我用一下吗?”我说:“可以,告诉我电话,我替你拨。”然后,他就抬头望天,说了句,我忘了,然后就走了。我当时也没多想,因为除非是经常联系的,换作是我,也未必会记得。

过了一段时间,跟同事说起这事儿,同事说那个人或许是骗子。

骗子不骗子不知道,但是手机有时比金钱还要来得重要,还是谨慎点儿好,不要把手机落入陌生人手里。







确实不能借,因为你手机里边有很多重要信息:微信、支付宝、银行卡等,他如果利用你的手机验证搞一些支付、贷款、甚至违法活动怎么办?

我也遇到过一次类似情况。一个陌生美女在一个暂时停业的手机店门口说她在这个手机店买的手机,耳机坏了,要借我的手机打电话给店主。我一看就有猫腻,你耳机坏了并不影响你打电话啊,你为什么不自己打呢?于是,我就直接拒绝了她,让她自己打。她还表现的有点生气,说不借就算了。后来仔细想想还有点后怕,假如自己一时疏忽借给,可能就会损失惨重!

如果遇到一些确实需要帮助的,可以让他把电话号码告诉你,你帮他拨,或者直接让他去找警察帮忙!




虽然我们都提倡与人为善。给人方便,自己方便的正能量。但要做好事之前,也得好好掂量一下自己所做好事,会不会带来什么风险?

2001年8月,我从广州火车站下了火车,由于初到广州,所有的东西都是那么的陌生。路也不知道怎么走。所以我就只能走几步,再东张西望的望望。看看指示牌。指示牌显示坐汽车要到马路对面的流花车站。过马路最安全的做法就是走地下通道。在走到地下通道中间的时候,那里有一个很大的一个地图。我为了更清晰的了解到,等一下要走的路线。我就驻足观看。并默默记住那些标志物。


这时候从后面走来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子。肩上背着一个书包模样的双肩包。她怯生生的走到我的面前,向我借手机打个电话。她说她的父亲送她来广州上学,在火车站走散了,求我借手机打个电话给他父亲,告诉他父亲一下她的位置。

都是外乡人,我也没考虑太多。我顺手从包里拿出我那刚买没多久的诺基亚蓝屏手机解锁递给了她。看见她拨了号码,然后一个劲的喂喂喂,好像信号不好。她一边着急的走着,一边对我说:“大哥这里信号不太好,我们赶快走出地下通道吧。”我也不疑有他,提着大包小包跟着她就走。她看着我提的大包小包,也没有想要帮我提的意思。一个劲的着急的喂喂喂,越走越快。

等到我气喘吁吁的跟着她的背影走出地下通道时,他已走进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当中,再也看不见她的身影。我在一个小店用公用电话打我这个手机号码,系统里已经出现了冰凉的提示音:“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这个诺基亚手机可是我积攒了好几个月的钱买的。就是为了方便给家里打电话,这下完了。刚买没多久就被人给骗走了。好多人就是把你这种善心当成了你傻,好骗的理由。

“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中国人。”——鲁迅

我们在做任何好事之前,首先都要考虑自己会不会被一些假象所蒙蔽。“防人之心不可无!”老祖宗诚不欺我也。

现在有人想借我手机打电话。我都是让他报号码,我拨通了然后开免提让他通话。手机始终紧紧的握在我的手上,不是我小气,而是我再也不敢相信其他的人了。

不以恶小而为之

这句至理名言也只能是约束自己而不能去考量别人的所作所为。

现在手机的普及量已经是很大很大的了。贵到上万元的高端机,便宜到几十块钱的老年机。真正的文盲也早已销声匿迹。不会买手机的人也是寥寥无几。试问又有几个人会去借别人的手机打电话?

如果碰到真正需要借别人手机打电话的人,要么就用我的方法把手机仅仅掌握在自己手上,要么就让他去找警察叔叔。

关注我,更多人生阅历与你分享。




就是怕被骗。不过我觉得应该不能如此绝对,有骗子、也有实际需要的。

前几天国庆节,我就连续两天在街上和公园被借电话。第一次是一个大约30岁左右,带着一个小女孩的女子,在一个公园里拦下我,说是她的电话在车上,车钥匙在她老公身上,她找不到她老公。当时我也没有多想,让她报了电话号码,拨完号码后就把电话递给她了,她打电话时我看着她,她挂了电话就还我了。

第二次是我去逛街,也是一个年轻的女子,说是她电话没电,找不到她朋友了 让我把电话借她打,我也是帮她拨完电话,就把手机递给她,她打完就还我了。

好多年前就听说过,有一位同事在街上,有人借她的电话打,打着打着人就消失在同事的视线里,最后同事的电话就被她骗走了。

今年遇到两次被借电话打时,自己完全没有去想可能会被骗,手机里有自己许多重要信息等等,只想着她们需要帮助,而我也能给予她们帮助而已。

所以 ,关于这个事,我觉得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不能因为怕被骗而拒绝需要帮助的人。

那我们怎么防止被骗或者对方盗用我们手机内的个人信息和财物呢?我觉得可以让他告诉我们对方的电话号码,我们帮他们拨通,电话自己拿着,让他们对着电话说事情,说完我们自己挂电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卡里   手机   老伴   智能手机   大妈   银行卡   骗子   电话号码   钱包   着急   同事   号码   电话   社会   朋友   资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