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员退休,不是教师岗位的工人应按企业人员退休吗?

这个问题,涉及到国家相关政策,很多人没弄清楚,我谈点看法。

现在国家的退休政策是:不管你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还是企业,个体经营户,今后退休,都是一把尺子来领退休金。

这把尺孑就是社保。

以前我国的退休方式未采用社保,公务员退休,事业单位退休,都由国家供养,领取的退休金相差很大,从公务员到事业单位,企业人员退休,领取养老金(退休费)简直是三六九等。

取消这种政府供养方式后,保公职人员,一律转入社保供给,领取养老金不再有公务贤,事业单位,企业人员之分,统一按你缴费高低,年限,个人帐户来用一把尺子核算,领多领少,按统一标准计算后该多就多,该少就少。

目前,公务于,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已经使用这个政策,只是目前处于政策交替期,政府在用一些方式给这段时间退休的人员进行贴补,缩小领社保费而达不到前期退休人员领去的退休金的差距。

当然,公务员工资高,缴纳社保基数高,个人帐户资金积累多,今后领取的待遇都高。

从以上情况看,如果题主现还未退休,你退休时与你是不是教师或企业人员来处理没什么利害关系。

只要目前你的缴纳社保的基数是按教师就享受教师待遇,是企业基数缴,就只能享受企业待遇。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您好,事业单位人员退休不是教师岗位的工人应该按企业人员退休吗?这个问题是很简单的,如果说你拥有事业单位编制的情况,那么就不会按照企业人员的条件去退休。实际上在2014年10月份之后,我们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在计算自己退休金的方式上是有一个很大的改变,也就是它采用新办法和老办法将结合的原则去计算自身的一个退休金待遇。

如果说你的新办法或者是老办法高于另外一种办法的话,那么将采用这种办法来计算你的退休金,但是你的退休金可能没有达到,在2014年完全按照事业单位人员计算退休金标准的时候,那么它会以这种过渡性养老金的方式补偿给你本人,根据你退休的年限不同,它的补偿比例也是有所不同的,所以说这是事业单位人员所带来的一个不一样的地方。

并且从2024年以后,那么所有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在计算退休金的过程中,都采用和企业单位职工相同的计算办法,也就是自己的累计缴费年限,平均缴费指数和社会平均工资来计算退休金的待遇,在2014年之前的工作年限,将采取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办法,来集团自身的退休金待遇。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事业单位人员退休,不是教师岗位的工人,也就是事业单位的工人!

既然是事业单位的工人,在过渡期内退休,仍然是按照事业单位人员退休,这几年,就有陆陆续续的学校工人退休,他们享受的是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

所不同的是,退休养老金是在社保领取!没有原来的退休工资的说法。

说退休工资和退休养老金,以前争论过很长的时间,一些细心的人,采取多种方式,希望能够维护退休工资的待遇……

在没有成立社保以前,退休工资由单位发放!成立了社保以后,退休工资由社保发,于是就改为养老金啦!

过度期以后,就是按照缴费的档次和年限领取养老金,没有行列退休的说法了吧?




不然,现在基本上,单位分三类,企业,事业,机关!这三类人员,工资结构不一样,退休时间也有差别!如学校,若拿工人工资,和普通教师比是有差距的!但和企业还是不同的!比如说死亡抚恤,企业只有十个月,事业有二十个多,而机关是四十个月加两年可支配收入!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挤着想考公务员,都样相对来说收入较高,当然也比较稳定!




如果你是事业单位编制人员,那肯定还是按照事业单位规定标准来退休,不可能按企业人员退休。如果你是在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那很有可能就是按企业方式退休。

在编的老师按职称划分,后勤工作人员按普工、初级、中级、高级技术工人划分,退休了也是按相应的岗位和职级享受不同的退休待遇。

以前是企业才需要缴纳社保,事业单位人员不需要,但从2014年10月份开始,企事业实行养老保险制度并轨,事业单位人员也要缴纳社保了。退休待遇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政策,中人逐步过渡”的方式,具体的解释是这样:

  • “老人老办法”:对改革前参与工作并退休的"老人",维持原有待遇,并参与日后的待遇调整。

  • “新人新政策”:对改革后参加工作的“新人”,将来退休时领取的养老金为基础账户养老金加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中人逐步过渡”:对于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其改革前的工作年限可作为“视同缴费年限”。除了基础账户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之外,还可以领取过渡性养老金。

其实,实行了企事业养老保险并轨制度后,大家计算养老金的公式都是统一的:

  •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当然,一般事业单位退休还会多一个职业年金部分,也因为社保缴费基数高,所以在缴费年限(或视同缴费年限)一致的情况下,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待遇比企业要好一些。

总的来说,题主你首先要分辨你是否事业单位在编人员,这个你应该是清楚的,如果是的话那肯定是按事业单位体系退休的。如果不是,那就正常按公式,结合地方规定享受退休待遇即可。实在对自己的退休事宜有疑问的,不妨带上自己的身份证,亲自到当地社保局跑一趟,问个清楚,反而来得直接。

感谢阅读,不妨添加对我的关注,有什么职场问题方便随时交流!




在学校不是教师岗位的工人,学校是事业单位,按事业单位的工人岗退休。前提必须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和医疗保险费,方可办理退休手续。




以什么身份办理退休?实际上主要看的是参加的属于哪种养老保险。如果退休前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那么就应当按照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方式办理退休。如果是不在编的人员参加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那么肯定要按照企业方式退休了。

企业退休和工人身份实际上是不相关的。并不是说在企业工作的都叫工人,而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都是干部。

像机关工作过去主要分为行政编制人员和工勤人员;事业单位工作可以分为管理岗位工作人员,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人员和工勤岗位人员。每一类人都会对应着不同的工资表,走不同的工资路线。

比如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看的是单位级别,专业技术岗位看的是职称,工勤岗位看的是职业技能等级。

2014年10月,国家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将逐步向企业基本养老保险靠拢。

大家缴纳养老保险形成的养老金待遇,都只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而且这两种养老金计算公式全国统一,都是跟退休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本人的平均缴费档次、缴费年限、个人账户余额、退休年龄等等因素挂钩。

不过,机关事业单位由于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比较晚,养老金水平较高。国家专门建立了职业年金制度,作为补充养老保险机制。同时针对2014年10月之前没有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之前的缴费年限,采取视同缴费年限。

机关事业单位的视同缴费年限,会根据退休时本人级别确定视同缴费指数。将视同缴费指数和实际缴费指数,平均后就是本人的全年限平均缴费指数。由于视同缴费年限没有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职业年金,会通过计发过渡性养老金作为补偿。

所以,总体来看还是作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比较合算。未来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人员之间的流动障碍将会进一步打破,养老保险是可以接续的。




这些人按事业单位的工人岗位发给退休金待遇,与企业单位退休工人不一样。





感谢你的提问。

这个问题应该不难,下面是我的建议

1.去单位问管人事的领导,我想他一定会清楚而明确地告诉你

学校都有专门管理人事的干部,职工的身份以及退休的办理都是他负责,而且他对上级的有关文件也比较熟悉,所以,你只要找他一问,就能得到你的问题答案。

2.学校正式在编人员,其身份只有教师和工勤人员这两大系列

只是学校的正式在编人员,其身体只有两类,一类是教师系列,其工资水平和退休金发放要高一些;第二类是工勤人员系列,工资水平和退休金发放要比教师系列低一个档次。当然,象我们学校还合同聘任人员,其工资水平可能差额发放,财政发一部分,自己创收一部分。

3.即使学校按工勤人员退休,其退休金的发放水平也不会很低

只是你是学校的正式在编人员,即使是工勤人员,退休后发放的退休金也不低,按我们这儿的标准,如果你是高级工(相当于教师系列的中级职称)工作了30年左右,每月的退休金也要发5000多元吧,这个要比企业退休人员高很多,在企业每月也就发2000多元。




事业单位人员退休,不是教师岗位的工人应按企业人员退休还是按事业人员退休要看什么编制,和那一条工资晋升路线。

目前事业单位分为三种编:一是全额事业编,工资由国家或地方财政列支。如中小学校,乡镇站、所等等。二是差额事业编,工资一部分由财政列支,不足部分由单位自筹资金列支,如医院、大学等等。三是自收自事业编,工资由单位自筹资金中列支,如自来水公司,煤气公司等等。

事业单位的岗位有管理岗,技术岗,工勤岗,临时岗等。工作人员按事业人员退休还是按企业退休最直观的方法是看2014年10月1日养老金并轨之前是否交社保。如果缴社保就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职工。退休时就按事业单位工资标准由原晋级渠道退休,退休后养老金由社保支付。

2014年10月1日养老金并轨后,事业单位职工和企业职工一样由原来工资晋级路线退休,养老金由社保统一支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事业单位   岗位   工人   人员   教师   退休金   企业   养老金   养老保险   年限   社保   待遇   机关事业单位   工资   方式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