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于淑珍有哪些故事?

于淑珍老师,有名女高音、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歌剧演员、老艺术家。

“月光啊下面的凤尾竹哟,轻柔啊美丽像绿色的雾哟,竹楼里的好姑娘,光彩夺目像夜明珠,听、啊,多少深情的葫芦笙,对你倾诉着心中的爱慕。”当时年逾古稀的于淑珍每天都要画国画和写书法,这已成为了她晚年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首《月光下的凤尾竹》伴随她走过了人生许多美好时光,清亮甜美的歌声曾经迷倒了几代的人。

于淑珍她呢,是从小就喜欢,喜欢看戏、喜欢听唱歌,她在8岁、9岁的时候她就回农村了,后来解放那年、1949年冬天,她回到天津、她父母都在天津,她回来以后呢,那时候也没有继续上学,她已经13岁了、没有上学,到14岁的时候,她就开始做工,现在叫童工吧,开始出去做工了,后来到16岁的时候正式进的一个工厂。

封闭的工厂生活没有能够影响到正处在花季的于淑珍对外面世界的遐想,在当时于淑珍和工友们一天中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收听电台广播,这也是他们获知外界讯息的唯一渠道,但于淑珍从来未曾想到,正是广播给她的命运带来巨大的转变。他们那时候就是一个私营厂子,它就比较随便,所以在做活的时候,大家也听着收音机,听见那里边就说、和平区文化馆招生,他们就属于和平区,所以她们几个小姐妹、四个人一共,她们就一块去参加那个考试去了。她记得她们四个人去考试最后通过的就自己一个人,所以就进了和平区文化馆。从此,于淑珍的人生舞台拉开了新的大幕。频繁奔走于工厂和文化馆之间的于淑珍虽然忙碌,但很快乐。可以参加演出、可以唱歌给大家听,都让她无比兴奋,也就在这时一次演出让于淑珍有机会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歌唱演员。

大概1956年年初的时候农民调演,叫工人给农民示范演出,就叫工人得奖的演员给农民调演的示范演出,当时在艺术馆,她去了,歌舞团的人也去了,他们也有个演出,就是那场演出、叫歌舞剧院,现在叫歌舞剧院吧,那个时候叫人民艺术剧院歌舞团,就看上她了,看上以后就把她调过来了,她就开始走向了专业,那时候不到20岁,19岁多。进入专业团体成为专业歌唱演员的梦想变成现实,这让于淑珍异常喜悦,然而这种喜悦的心情没能维持多久,很快就被第一次独唱演出的失败打击得荡然无存。前面很顺利,自己唱得也挺美,到最后两句,第三、第四段,最后两句的时候就是觉得这个词是不对的、打住了,打住了、没关系、没关系、重来,然后重来第四段,唱两句以后又打住了,唱了三次就下不去,哎呦,自己就说实在对不起,我忘词了,结果就跑下去了。难过极了,因为第一次让自己到歌舞剧院来、搞专业第一次唱嘛,这个下马威啊,多少年以后自己都紧张,一上台唱独唱就紧张,就害怕忘词。有了这次教训,让业余歌手出身的于淑珍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从此每次演出前要做认真的准备工作成为了她一直保持的良好习惯。她以后特别注意,上台以前一定要默默地背这歌,把歌再背两遍,然后才上台演出,从来不敢在后台说话、玩儿啊什么的,上台的时候再上,那绝对不敢那样,都是提前几个节目在后台安安静静地背词。

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地音乐教育,这让于淑珍在成为歌唱演员的最初几年遇到了不少的困难,缺乏练声技巧,甚至看不懂乐谱,这都严重阻碍了她个人的发展。面对这些,于淑珍寻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独特的学习方法。根本不认识谱子,然后就人家唱自己也听,白天人家教她一句,她就学一句,找了她周围的很多老同志,不管男的女的,自己抓住谁是谁,她就跟人说,你听听我这儿行吗,你听听我那儿行吗,那时候也比较好学,因为自己知道不学的话那肯定就要被淘汰,可是这些同志们也特别好,只要她问到谁,他绝对一心一意地教她、帮她。被于淑珍这种对知识的强烈渴求所感染,时任天津歌舞团团长的作曲家曹火星主动当起了于淑珍的老师,于淑珍说曹火星是她人生中的一位贵人,曹火星教她识谱,教她演唱技巧,甚至在于淑珍对于自己的演唱风格迷茫的时候,曹火星亲自请自己在北京的朋友帮忙指导。去北京找到了李波,就咱们歌剧表演艺术家李波,就演《黄牡丹》那个,歌剧院的李波、王稼祥、郭兰英,找了他们三个人来听她们的唱,他们听到她的唱呢,就有三种意见,一种意见、李波同志意见就说,她这嗓子是唱洋的,让她去唱洋的去吧,因为自己演歌剧吧、自己不能说完全用真声,因为它也很高,自己就得结合假声,所以李波同志就说,她这声音既然演歌剧,叫她去学洋的;郭兰英同志说,她可以唱民族的,她是唱民族的;王稼祥同志就说,她能够唱民族的、也能够唱洋的,但是他跟她个别谈话,你最好那个屁股坐在民族这边,你的声音很适于唱民族的。

这趟北京之行让于淑珍如沐春风,确立了自己的发展方向,要在民族唱法的风格中坚持自己的特色,于淑珍重新审视自己,发现自己对民歌的了解少之又少,于是学习民歌的愿望异常强烈起来。在剧团的协调和自己的努力下,于淑珍得到了一次去河北昌黎采风学习民歌的机会。一个老艺人叫曹玉戬,他到天津来,他给她们唱,他们那时候就有印象,就是这个歌啊,那时候叫《绣灯笼》,很有印象,后来领导一说,你就去学河北民歌吧,你这声音也挺适合唱民歌的,就到河北省去了,他们在那儿,没见到这个曹老师,他外出了,结果他的学生、刚17岁的一个学生、他那天晚上有演出,于淑珍她去看了一场他的演出,这样就有他们俩人唱的这个印象,后来自己回来就参加、就唱独唱。

于淑珍从河北昌黎采风回来以后,参与改编演唱了《绣灯笼》,后来这首歌更名为《扎风筝》,被收录到了她的第一张唱片中并获得了1989年的首届金唱片奖。她虽然没有正式进过音乐学院,就是在不断的演出和不断的这种磨炼当中,她觉得她自己确实提高了,那时候一门心思,就是工作还是工作,没有别的想法。

1962年,刚刚过去的三年自然灾害让年轻的共和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走过艰难的人民比以往更需要精神上的鼓励,也就在这时一首歌颂妇女队长的歌曲迅速响遍全国、广为传唱。在当时所有农村啊都会唱这个歌,当时农村大队嘛,大队都有这唱片,到下地的时候都放这歌,她们那时候去农村演出,他们就说,你们知道这歌谁唱的,就是她。是她呀,就这样。农村那歌,农村特别火。《李双双小唱》的成功让于淑珍迎来了事业上的第一次高峰,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和自我塑造,于淑珍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歌唱演员,逐渐在舞台上崭露头角,不仅是演唱单曲,也逐渐开始在歌剧的舞台上担纲主演。第一个演出的是《向秀丽》,通过演那个戏,自己也有很大的提高,因为演戏不可能歌剧就跟你到F或者到G,有时候也到A,到降B,很高的。就通过这个演戏,自己在学习当中慢慢提高,一直到后来,1960年演了《刘三姐》,1961年演的《洪湖赤卫队》,1963年演的《江姐》,就是这几个大戏,就在那几年当中。演了这几个戏以后,对她有很大的提高,后来还演些小戏什么的,都有很大的提高。

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与此同时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脱颖而出。曾经被视为禁区的题材开始出现在一些作品当中。这首《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是电影《甜蜜的事业》中的插曲,歌中对美好爱情的描述在当时看来是大胆和前卫的。吕远说,“自己说咱们想办法加上一些安全因素,就把歌词加了一些现在的“迎着那长征的路上革命的风雨,也是为祖国贡献出青春和力量等等这些,这些就是完全是政治性的了,就不是单纯地写花鸟鱼虫或者单纯写那些个爱情。”那全国人民都新鲜,所以这个歌还没等电影出来呢,已经开始放这歌了,他们已经开始拿这个开始跳舞了嘛,三拍的、拿它跳交谊舞,所以这个歌火的很快,并不是说、到现在她也这样认为,并不是说自己唱的多好,是因为这个歌特新鲜、特阳光。吕远言,就是于淑珍用一个非常合适的音乐形象来表现的,这个音乐形象是指她的二度创作,用她的音色、音域、音乐感,她是表现的这个,这正好是大家非常需要的。《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迅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流行歌曲,于淑珍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女高音歌唱家。她在这一时期演唱的许多歌曲都成为了经典曲目,一直被传唱至今。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这又是她的一个高潮,唱特别多的歌,施光南就有20多首,吕远的、唐柯的这些同志好多歌。她那时候唱歌,只要这歌好听,自己不管你是有名没名,她都唱,甚至有业余作者自己觉得这个内容挺好,自己也唱。吕远说,“于淑珍唱东西亲切,于淑珍声音,她的声音挺干净、挺明亮,但是呢,不给人感觉那种专门唱歌那种把声音搞得很竖起来那种感觉,自己想这个挺好的。”和于淑珍合作过的作曲家有着普遍的共识,都会觉得她是一个很好合作的伙伴。作品经过于淑珍二度创作之后往往会增加许多亮点,变得更加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和平区   火星   文化馆   独唱   河北   天津   民歌   歌剧   歌舞   演员   演出   同志   声音   民族   真实   农村   社会   故事   于淑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