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孩子,最好的武器是什么?

开句玩笑,家庭教育讲究的是吃喝玩乐,还是说学逗唱,还是穷养富养?

家庭教育归根结底拼的是什么?当然是教养!

今天给您深扒一下,何为教养,如何教养?

很多父母都无法回避这个问题,怎么样才能教育出好的孩子呢?生而养之,养而教之。教养,一个家庭传承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孩子在街上走,穿着打扮看娘的手艺,说话办事显出爹的教导。“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一个有教养的人是被仰视的高山,是被留恋的美景,人皆向往之!

一个有教养的人,为人处世都会让我们如沐春风,父母最好的爱,是教会孩子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教养,与财富、权利无关,影响孩子的教育问题,不是父母的学历,文化,方法,技巧,而是父母的观念、性格和智慧。

一路坎坷走来的郭德纲,对早早辍学的儿子的教育方面,值得学习、借鉴。

郭德纲家训语录

志向篇

1、“不狂是没有出息的。但如果一直狂,是肯定没出息的。你眼中的你,和别人眼中的你,不是一回事。无限赞美自己,只是一种胆怯。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良。”

2、“笼鸡有食汤锅近,野鹤无粮天地宽”,人不能过得太舒服了,孩子也一样,从小温室里长大的不但没营养,也没有抗风能力。

3、所谓“所谓穷通寿夭为命所系,岂不知造物之报施,全视人之自取”。芸芸众生富贵贫寒,不是谁都可以傲视乾坤。其中有命有运,要知因果懂善恶,我儿且记,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处世篇

1、有人夸你,别信。有人骂你,别听。周围人随意捧骂,不可与之交,因其无至性也。讲道理你不想听,不讲道理你又怕吃亏。

2、对自己要有清醒的认识,不可膨胀、轻浮。一根稻草,扔街上就是垃圾,捆上白菜 就是白菜价,捆上大闸蟹就是闸蟹价。包括脚下的平台,也极重要。

3、钱财要珍惜,但不可看得太重。财乃天地至公之物,假手于人罢了,雨打残花风卷流云。轮番更转而已,穷转富,富转穷,哪有百世富家翁。

4、至于交友,吃点亏也无妨。言语多反复,当防欺诈。忘恩思小过,定会反戈。开口说大义,临大难必变节。逢人称兄弟,即深交也平常。

规矩篇

1、长幼有序,家风严谨,全家人围坐用餐,大人不动孩子不能动。

2、长辈坐正中,其他人依次而坐,可以挨着老人,但坐椅不可高于长辈。

3、不许叉腿待着,不许咋咋呼呼,不许嘬牙花子,不许斜着眼看人,老话说眼斜心不正。

4、不许撸袖子挽裤腿,不许抖腿。与人交谈必须称您,第三人称尊称要说怹(tan)。

教育篇

1、“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间造孽钱。”,第一对他人要有敬畏之心,第二生存要靠自己的手艺和本事,决不能坑蒙拐骗,行不仁不义之事。

2、“可以没文凭,不可以没文化;可以不上学,不可以不读书”,干这种拼文化的活儿,不看书给人家表演,那叫诈骗。

3、“一个猴儿一个拴法。几百个孩子几百个对待方法,不能一样。”教育孩子如果方法不对,可能适得其反,甚至会酿成悲剧。

4、“父子不传道,传道瞎胡闹”,两层意思,一是学艺很苦,古时候奉行的是棍棒教育,就是你学不好就挨打,父亲打儿子下不去手,不忍心打,这样孩子学艺就不精。所以只能拜同行为师。二是开阔眼界,多拜师傅,多学本事。

5、“天下父母,穷养富养,都不如教养”,你穷养,不见得孩子绝境求生。你富养,也不见孩子高人一等。但是孩子必须要有教养,这样的孩子,到哪里都不吃亏,都讨人喜欢。

父母有一个稳重的,开明的性格对孩子的人格影响极其重要,我也见过很多博士,教授甚至心理学专家的孩子有各种问题,因为他们的父母本身脾气暴躁,性格着急不稳重,或者控制欲强,打压孩子。这些对孩子成长来讲都是深入骨髓的不良影响。所以,教育好孩子最重要的是父母成熟,稳重,开明的性格





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所以我们要在孩子成长的路上,给予放手、尊重与同理.但是孩子依然就是个尚未成熟的人,需要我们的教导与引导.


所以在教养的路上,一定要给予孩子很重要的一个准则:『有限制的自由』


在教养规距之内,孩子的行为尚未碰到界线,爸妈观察与提醒即可.最多告知关联性的自然后果,只要没有健康与安全的疑虑,还有不会伤害与影响他人,当放手让孩子面对与承担.


但是当孩子的行为,碰到爸妈教养的界线了,我们一定要介入并给予教导.而此时,面对亲子教养,爸妈最好的武器,就是『温柔的坚持』.


看电视的规范时间到了,爸妈坚持就是关掉.

有在咳嗽了,孩子还在要求吃糖果,爸妈坚持就是不能吃.

一生气就动手打人,爸妈抓住他的手,坚持要求孩子要与对方道歉.


此时的孩子,肯定会又哭又吵又闹,爸妈不用打也不用骂,甚至不用多说一句话.只要坚持孩子要去做的事情,毫不妥协,时间一久,孩子知道爸妈的界线是不会动摇的,多试几次之后,孩子就会减少踩线的次数,还有故意哭闹的频率,因为他知道,这些行为,面对爸妈的坚持,都是无用的.

--

泽爸(魏玮志),工程师,专业亲子教育讲师,亲子专栏作家。《转念:从命令式吼叫到亲密陪伴》一书作者.




言传身教




如何教养孩子,主要看父母。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

“言传”孩子前需要思考,自己是否真的做到了?

而“身教”更需要创造出一个稳定安全的环境给孩子学习。

只有言行一致的父母,才能培养出有教养的孩子。


我曾经在网络上看到很多关于孩子教养问题的帖子,有好也有坏。

例如:

  • 有的孩子看到爸爸在地铁里吐了,他会在一旁默默帮助收拾呕吐物;

  • 有的孩子会为了贪图方便,直接往车窗外扔塑料杯子。但他的父母会阻止他,告诉他这是不对的;

  • 有的孩子则是乘坐交通工具时,踩在椅子上玩,父母在一旁看着;

  • ...

其实,在生活中这样类似的小事,才是体现一个孩子教养程度最好的方式。

从这几则帖子里,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家庭对孩子教养问题的处理方式:

  • 处理呕吐物的孩子平时在家里一定是受到父母相关方面的良好教育;

  • 扔塑料杯子被父母阻止的孩子,他可能平时有坏习惯,但父母的阻止能让他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不是应该做的;

  • 而最后踩凳子的孩子,尽管做错了事情,但父母却没有进行阻止,这会让孩子觉得这件事是可以做的,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这些处理事情的方式就是一个教养的过程。

这就要靠父母自己的言传和身教,特别是身教。因为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教和养是最为重要的。

言传身教的概念不是说要怎么做给孩子看,更多的是你创造了一个环境,在创造的过程中展示了你跟他人相处合作的关系模式,从而成为孩子的榜样,让孩子去成为你超越你。这才是言传和身教最终的意义。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好是坏,都在孩子身上一一体现。

所以当我们日后要求孩子或别人去做些什么的,或许我们应该先思考并询问自己一句:

“我自己做到了吗?”

——by 胡慎之


作者介绍
胡慎之,知名亲子关系专家,向日葵心理创始人,向日葵爸爸。新书《陪孩子度过生命第一个三年》、《父母的教养,孩子的成长》京东当当热销中。




近年来,问题青少年,越来越多。究其原因并不是经济上,不是聪明不聪明,也不是知识够不够的问题,而是文化教养的问题。

英国是个"高福利、高薪酬国家,学习型社会"。有比较保守的社会风气,严谨的家庭教育和学校(幼儿园)治学精神,注重培养"温良恭俭让"的学子风度、绅士风度。所以,英国的孩子"文质彬彬且彬彬有礼、举止文雅且善于言谈,潇洒不俗气,严谨不拘束。

古人日"举其多者,有此父斯有此子,人道之常也"。

从教子成才的角度来说,教养孩子,最好的武器是提高自我教育素质,加强自身修养。为什么?

①如父母爱读书、好学习,注重家教(关于品德和礼节的教育),提高自我教育素质,勇于自我批评,生活检点……

孩子就会有自知之明,能严格要求自己,尊敬老师,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在家也是样,该读书时读书,该玩时玩。

父母正确对待工作,生活有规律、作风有检点,朴实大方,不贪图享受,不追求奢华。

子女就不会把精力放在吃喝玩乐,追求时髦上而是把精力投入学习中去…














1、父母的言传身教;

2、父母的恩爱和睦;

3、父母的鼓励陪伴。




《教子吟》

自古雄才多磨难,

从来纨绔少伟男。

自教自律须趁早,

以身示范胜言传!













教养孩子,最好的武器是父母自己的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一生中影响最大的老师。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不管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还是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从根本上影响孩子行为习惯的便是教育者本身。

教育是无声的,一个家庭环境的好坏,可以塑造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

父母饱读诗书,孩子自然爱上阅读;

父母努力奋进,孩子自然精神抖擞;

父母萎靡不振,整天沉溺于麻将、游戏中,却指望你的孩子好好学习是不可能的事。


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在她职业生涯最辉煌的时候,她选择了继续出国深造。在暂停工作的这段时间,董卿生下了自己的孩子,做了母亲。

再次回归舞台时,她的爆款综艺《朗读者》成了她人生中的又一座丰碑。

在《面对面》访谈中,当主持人问她为什么会想到去创办《朗读者》时,她这样回答:“因为我的孩子。”

“我觉得我应该很努力地让自己变得更好,让她在未来真正懂得的时候,他对于你,有爱也有尊敬,他可以从你身上学到一些好的品质。孩子不是我止步不前的理由,我想和他一起成长。”

她说,你希望孩子变成什么样的人,很简单,你就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努力的父母,这种潜移默化的改变,孩子看得到,也更会模仿,甚至超越父母。




Hello,亲爱的宝爸宝妈,蜜桃姐姐来咯!

教育孩子哪需要武器,一本绘本就够啦!蜜姐倾情推荐孩子情绪教养绘本-《我的感觉系列

“我不喜欢想念你。我要你现在就在这里!”“难过的时候:什么都不好玩。”“我好生气。”“我好害怕。”这些情绪,一生与我们同在。蜜姐倾情推荐《我的感觉》系列绘本,透过简单的文字,丰富的色彩,生动的造型,让我们也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我的感觉》这套书,内容有深度,不因是儿童书而流于肤浅、失去内涵,它用儿童可以懂的语言把道理讲了出来。孩子有嫉妒、恐惧、愤怒这些情绪是正常的,不必否认它,更不必觉得羞耻;但是要懂得怎么去排解。本书列出的排解方法简易可行,孩子都做得到,父母可以念给子女听,让他想象情境,然后实际体验这些情绪的排解。

这套书最好的地方,在于它把情绪的症状清楚的描写出来,然后告诉孩子,该怎么恢复情绪的平静。这是一套父母、老师都应该读的书,它不但可以应用到孩子身上,对大人也是一个绝佳的反省。

  • 《我想念你》书中的主角小天竺鼠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分享她的思念。即便是短短的分离,也让她感到不安。不论是妈妈离开她去工作、爸爸出差远行,当她一个人留在学校或是保母家时,思念的感觉多么令人难受!随着小天竺鼠孩童般简单直接的语言,我们彷彿也跟着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直接感受小老鼠敏感细腻的情绪起伏。内文和图画充分表达了小主角从一开始面对分离的沮丧,到后来摸索学习到自我独处的方式,因而感到自给自足的愉悦,到最后能快乐地期待重逢。简单的文字,色彩丰富温润的图画,清楚地表达了分离与思念这些孩子最普遍遭遇的情绪主题。让孩子透过图画书认知到自己的情绪,感同身受的态度和语言,提供给孩子贴心的解决方式。正如作者所说,让孩子在“历经反覆、成功的分离经验后,能够说出︰当我想念你,我知道你会回来!”

  • 《我好害怕》这本书中,小宝贝熊描绘让他害怕的处境:象是恶梦、或危险,害怕的感觉,以及如何处理害怕的情绪。以简单的文字和色彩丰富温润的图画,清楚地表达了害怕这个孩子最普遍遭遇的情绪主题。让孩子透过图画书认知到自己的情绪,感同身受的态度和语言,提供给孩子贴心的解决方式。让孩子知道,我们注意他们所有的感觉(不管是正面或负面),所有的人(无论是大人或小孩)都会经历这些感觉,而我们知道如何处理不愉快的情绪。我们要让孩子建立自信,拥有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可以说出:“害怕的时候,我知道怎么办!”《我好害怕》曾经被美国CBS晨间儿童节目当成主题,做为九一一事件之后,帮助孩子处理恐惧的最佳素材。此外,在河岸街书店的书讯中,莎拉.游也赞美这本书:“这本温和的书是针对年幼孩子所写,告诉孩子觉得害怕是没有关系的,并鼓励他们勇敢说出心中感受。”


  • 《我好生气》,这本温馨小书把一只可爱的兔兔放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中,而且都是学龄前儿童或小学生特别能认同的情境。小兔兔和她的朋友用有建设性的方法处理他们的情绪,而不是乱发脾气。随着小兔兔孩童般简单直接的语言,我们彷彿也跟着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直接感受小兔兔敏感细腻的情绪起伏。内文和图画充分表达了小主角从一开始的生气,到后来摸索学习到自处与舒解的方式,并能以不伤害他人的方式解决冲突,让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和谐。简单的文字,色彩丰富温润的图画,清楚地表达了生气这个孩子最普遍遭遇的情绪主题。让孩子透过图画书认知到自己的情绪,感同身受的态度和语言,提供给孩子贴心的解决方式。




教育孩子最好的武器是:温柔而坚定的爱。温柔是允许孩子体验或犯错;坚定是让孩子是非分明。但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让孩子能够感到你爱他。有了这个基石,孩子会健康快乐的学习和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教养   武器   孩子   图画书   言传身教   图画   害怕   生气   情绪   父母   语言   感觉   老师   简单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