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一年多了,没有任何异常症状,是不是好了?

冠心病的诊断是一个非常广义上的诊断,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大类: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梗、缺血性心力衰竭和猝死。

这五种类型其实是一个逐渐进展的过程,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不是像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一样,发病机理和治疗措施完全不一样。或者像03年爆发的非典型肺炎和现在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于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这五种类型发病机理相同,危险因素相似,是一个疾病不同时期发展的不同过程。


一个最为形象的比喻:

我们经常做的一个比喻就是水管中出现了水垢,起初只是薄薄的一层,水流完全没问题,那就是无症状阶段。水垢逐渐增厚,也就是冠脉血管逐渐狭窄的一个过程,然后在劳累、情绪激动等情况下,血管出现了痉挛,也就是相当于水管突然间扭曲,那么水流就断了,心绞痛就开始出现。很快这种扭曲被纠正,水流(血流)恢复,心脏供血改善,疼痛消失。如果血流没有恢复或者突然有一大块水垢脱落,把水管堵住了,那么水流就没了,它负责灌溉的那一片土地就出现了缺水。心梗也是这样,就是血管被堵塞,心肌出现坏死,会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就是在提示你赶快就诊救命。如果出现猝死,心脏那就连呼救的机会也没有,直接停跳,如果没有积极有效的抢救,人就会出现死亡了。

临床上经常把病人分为稳定性和急性冠脉综合征两种类型,就是基于治疗方案的不同。稳定型为慢性病,而急性当然就非常急了!如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等都是非常危急的情况。

隐匿性冠心病

题主描述的情况考虑为隐匿性冠心病,也就是患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是心电图或者心脏超声等检查发现患者有心肌缺血,也称为无症状性冠心病。

这种没有症状出现的冠心病,可能是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比较轻,也可能是患者有比较好的侧支循环。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更可能是糖尿病人的神经病变导致患者的痛阈提高而无疼痛症状。

心电图的变化也能也呈动态的变化,例如患者在静息时没有缺血,但是在爬楼或者平板试验时会出现心电图的异常,有些人可能在做动态心电图的时候发现异常,只要患者符合心肌缺血的表现,能够排除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心肌炎、心肌病、内分泌失调和药物的因素,就可以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

冠心病的发病危险因素

如男性、年龄超过50岁,绝经期女性,抽烟史,血脂高,有糖尿病史等因素的基础上出现的,年龄、性别、绝经期等因素无法改变,长期抽烟、长期的血糖控制不理想等因素造成的损害均无法逆转。

所以对于诊断冠心病的患者,逆转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小,但是如果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延缓病情的进展,防止缺血进一步加重,出现心肌急性缺血或者梗塞的危险情况。

因此没有症状不能说冠心病好了,只是它处在相对稳定的时期,对于糖尿病人,还要注意是否由于糖尿病神经病变导致缺血的症状感知比较差,可以定期进行心脏B超的检查,必要时进行冠脉CT或者冠脉造影,来了解冠脉血管病变或者狭窄的情况,好及时处理以免因为无症状而忽视了病变的进展,直接发展为猝死的严重后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冠状动脉的病变会呈逐渐加重的态势。血管就像一个橡胶水管,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的弹性会逐渐下降,出现硬化的表现,如果存在抽烟、喝酒、基础疾病等,那血管的硬化程度就会明显加快。血液中儿茶酚 胺浓度升高,导致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并诱导继发性红细胞增多致全血黏度增加。

如何防止隐匿性冠心病进一步发展呢?

查体:

对于隐匿型冠心病,这样的患者很多都是在查体的过程中发现的。这是非常好的一个健康的方法。因为它的没有任何症状的特点,很多人不认为自己存在疾病而没有及时注意,就可能导致病情的进一步进展,发展到心绞痛阶段的时候,病情就比较重了,非常容易出现继续加重的情况。

冠心病呈一个逐渐进展的过程,因此动态观察非常重要。要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B超的检查,并留档,这样在就诊的时候,医生就可以根据你的心电图的动态变化过程来估计你的冠脉病变情况,从而来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检查,确定治疗方案。

生活方式的调整: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高血脂、肥胖、抽烟史等,这些都是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所引起的,戒烟非常重要,烟草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研究发现,吸烟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会使血管的内皮损伤明显,加速动脉硬化。可使血液中的儿茶酚胺浓度升高,导致血小板聚集能力增强,使血液粘稠度增加。可使冠状动脉痉挛,缺血加重。

肥胖和高血脂等也会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出现,最后堵塞血管,出现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可能。

保持情绪平稳:

长期的压力过大,或者有焦虑、抑郁等情绪,会增加冠心病的发病几率,并增加死亡率。当人愤怒、激动的时候,身体会分泌大量的皮质醇和肾上腺素,这些激素分泌的增加,会增加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血糖的风险,所以保持情绪稳定非常重要。

心理平衡是健康的四大基石之一,很多心梗的病人在发病之前很多都存在情绪的异常,如激动、愤怒,相信很多人在电影、电视或者一些文学作品上都看到了,这确实是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的。

不过饱,不便秘:

当吃得过多的时候,身体为了消化的需要,就会分配大量的血液到消化道,这样心脏的供血量就会相对的减少,这对于本已经相对狭窄的冠状血管来说就是雪上加霜,就会导致心肌的缺血。

便秘的患者由于大便秘结,会在排便的时候用力,这样就会导致心脏的需血量增加,而出现心肌的缺血。

对于老人来说,饮食和排便习惯就非常重要,要保持每餐7、8分饱的习惯,多吃蔬菜等纤维素丰富的习惯,规律排便,当出现大便秘结的情况,可以使用缓泻剂进行调节,切不可用力导致危险出现。

保持血糖、血压、血脂等的平稳:

这些都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当出现血糖、血压、血脂异常时,动脉硬化的进程会加速,并引起冠状动脉的广泛性病变和细小动脉的粥样硬化及板块形成,非常容易出现缺血。

由于长期的血糖控制不理想,会出现交感神经的病变,当出现心肌缺血时,表现为无痛性心肌梗死,而被忽视失去抢救的时机。

综上所述:

无症状的冠心病称为隐匿性冠心病,是冠心病的一种类型,继续发展,会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等危急情况,甚至导致死亡。性别、年龄、抽烟、疾病等都是心血管的独立危险因素。冠心病不能逆转,只可延缓疾病的进展。因此,尽早进行查体发现冠心病非常重要,并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心理平衡,不过饱,不便秘,保持血糖、血压、血脂等的稳定,来延缓心脏缺血程度的进展。

我是孙医生,关注孙医生讲糖,持续了解更多优质健康知识,有帮助请点赞,有疑问请留言,必复!




有网友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冠心病一年多了,没有出现异常症状,是好了吗?

通常说来,之所以能够确诊冠心病,都是因为心脏出现了不适症状,或者经过医生全面检查评估的前提下才确认的。什么冠心病,冠心病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病理基础的一系列相关疾病的总称,一般以冠状动脉狭窄超过50%为标准,如果达到了这个水平,一般都称之为冠心病的问题,而急性心梗,由于冠状动脉狭窄导致的心脏疾病,心衰等问题,都属于冠心病的范畴。

冠心病没有症状,不等于已经彻底治愈

了解了冠心病的定义,我们就能够明白,对于冠心病这样的慢性心血管疾病问题,是不存在“痊愈”之说的,通常冠状动脉狭窄超过50%以上,就应该开始影响心肌的供血了,冠心病初期的患者,可能没有特别明显的或急性的症状,只有在过度疲劳时,才可能会出现胸闷胸痛等心肌供血不足的相关症状。

当医生诊断您为冠心病时,都会提醒您做好生活上的调理改善,注意健康意识,合理适度运动锻炼,保持良好作息,保持平和心态等,同时也会开具一些治疗和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等方面的相关药物,来减少心绞痛发生几率,控制三高问题,延缓和控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预防急性的心血管事件(如心梗等)的发生等。

如果您遵循了医嘱,在生活上做好调理干预的同时,也积极合理的使用药物来控制病情,一年多没有出现任何异常和不适症状,说明我们的生活调理和药物干预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并不代表我们的动脉粥样硬化已经得到了逆转,原本已经狭窄超过50%以上的冠状动脉血管,也不可能完全恢复弹性和健康,因此,如果就此就认为是冠心病已经痊愈了,已经好了,这是一种大错特错的想法。而如果因为认为已经痊愈了,而生活上的调理控制也不做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又成了大鱼大肉胡吃海喝,抽烟喝酒也都恢复了,原来该吃的药也都停了,这样的情况如果继续狭窄,本来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就可能会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再次出现心绞痛等不适症状,甚至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发生急性心梗等急性心血管疾病,这样的做法,就更是错上加错了。

冠心病到底应该怎么办?

我们只要明白了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的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疾病问题,就应该能够明白,有了冠心病问题,就一定要做好长期进行调理控制的心理准备。

关于“治好”,我们可以有两种理解,对于感冒、急性细菌感染等疾病问题,我们经过合理休息,药物治疗,彻底治愈,是一种“治好”;而对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慢病问题,如果我们能够积极的控制疾病,尽量的减缓疾病的进展,减少因为这些疾病导致的重大健康损害的发生,这也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治好”,这种治好,更多的是控制好,减少健康风险。

因此,对于冠心病,我们更多的应该做的是做好疾病的控制,从而达到减缓病程发展,降低心血管风险。要想做到这一点,这几个方面的调理和治疗,往往就必不可少——

第一,生活上保持健康良好的生方式。健康生活方式的保持,饮食、运动、戒烟酒、作息、心态,这些方面都保持好,对于身体和心血管的健康获益是多方面的, 也是最安全的冠心病调理干预措施,是任何药物和治疗手段都无法替代和达到的。

第二,做好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慢病的控制。三高问题,不管是高血压高血脂,还是糖尿病问题,都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风险慢病,如果冠心病的同时,还有相关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问题,就要积极的对这些慢病进行控制,高血压患者建议血压控制在130/80以内,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控制在7.0%以内,而高血脂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建议控制在1.8以内,如果这些指标都能够达标,就能够大大的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变慢了,冠心病的发展自然也就变慢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就得到了明显的控制。

第三,心梗等心血管急性事件的预防,对于已经有了冠心病问题的朋友,发生心梗的风险就属于极高危的情况了,对于这样的情况,除了积极控制三高,特别是血脂水平的达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8)以外,一般也都需要进行抗血小板药物的预防性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我们常谈到的药物都属于这类药物,这类药物的作用在于,能够在冠状动脉血管不稳定斑块破裂时,抵抗血小板的聚集,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达到减少心梗发生几率的效果。




【专业医生为您做解答】

冠心病一年多了,没有任何异常症状,是不是好了?这样的认识是极其错误,更是相当危险的。

前几天家里洗菜池的下水很不通畅,之前也有发生过,经过清洗下水管又基本恢复了正常下水。可这次再进行疏通时,下水管竟然因为疏脆破裂了,只能丢弃重新换一个新下水管。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在于,下水管用久了材质已经老化变得不能再耐受外力了,不动它还好,一动就破裂了。

用这个例子来说冠心病可能并不是很恰当,但也能很形象地说明一些问题,比如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并有斑块形成,使得血管管壁变厚、管腔狭窄,当狭窄率超过50%时即可诊断为冠心病。

发生了这样病变的血管是不可逆的,形成的斑块不会消失,唯一能做的是阻止斑块的进一步长大,避免血管狭窄程度继续加重,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从去除斑块形成并稳定斑块的原因入手,比如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坚持服用预防斑块破裂后形成血栓的抗凝药以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而且这样的干预治疗必须终生坚持进行,绝不可随意中断。否则就可能像用久了的下水管一样,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

至于冠心病的症状表现,最主要的是引起心绞痛,是因为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比如情绪激动、过度运动等时,心肌细胞对氧的需求量增加,但因为血管狭窄无法及时通过增加血流量供氧,而心肌细胞对缺氧极其敏感,就会引起剧烈的疼痛,心绞痛发作时立即服用硝酸甘油,就是因为硝酸甘油能迅速扩张血管增大血流量提供更多的氧,起到缓解心绞痛作用的。

所以冠心病没有任何症状表现,只是心绞痛没有发作,但血管病变是无法改变而始终存在的。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冠心病与心肌梗塞是同一种疾病不同的病程阶段,冠状动脉上的斑块一旦发生破裂即会引起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血栓堵塞血管造成心肌得不到氧气发生坏死,就发生了可致命的心肌梗塞。

因此冠心病没有症状表现,不等于血管病变没有了,不坚持治疗不但血管病变会进展,心肌梗塞的风险也将大大增加。那么,该如何做呢?按照医生的医嘱坚持服药是必须的,同时要定期监测各项指标,主要有:

  • 空腹血糖力争小于6.1mmol/L
  • 餐后2小时血糖力争小于7.8mmol/L
  • 血压力争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 低密度脂蛋白必须控制在1.8mmol/L以下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冠心病一年多了,没有任何异常症状,是不是好了?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患者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出现了心肌缺血缺氧、变性坏死的表现,临床上出现以心前区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

从概念上来讲,冠心病的诊断必须要有冠脉的粥样硬化、冠脉的狭窄,当冠脉狭窄>50%是冠心病的诊断即成立,因此冠心病的诊断依赖于冠脉狭窄的程度,而非依赖于有没有症状,从这一点上讲“冠心病的诊断一旦成立,就再也摘不掉帽子了”。

冠心病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以分为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缺血性心衰和猝死,隐匿性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或者口服药物控制的比较理想的情况下,患者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其冠脉的病变是存在的,其诊断就不能去除。

冠心病患者在诊断明确后,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改变生活方式(管住嘴、迈开腿、戒烟戒酒、作息规律、减缓压力)或者放置支架、冠脉搭桥等方式进行干预,患者也可以将病情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再发作心绞痛,但这不代表冠心病就好了,一旦放松警惕没有坚持做好上述事情、病变可能会持续进展甚至引发严重后果。

综上所述,尽管冠心病一年多了,没有任何异常症状,但是冠心病没有好,仍然需要规律服药治疗、坚持合理的生活方式。




当然没好!

冠心病确诊初期,没有任何异常症状是很正常的!

1,血液消耗较小

确诊为冠心病的标准是狭窄50%,从理论上讲“患者的心肌供血量少了一半,应该会出现心肌缺血,引发胸痛胸闷等症状”,但实际上没那么简单,我们需要明白血液是能量,它代表着一切活动的基础,冠心病患者的症状其实就是因为心肌缺血所致,一旦消耗无法得到满足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但这种消耗并不是一直不变的,比如说我们跑步时的心跳速度就会远远高于平时,这就是因为身体跑动时消耗了大量的能量,而心脏加速跳动就是为了快速泵血,这时候所消耗的血氧能量也就会变多,一旦血氧的消耗>血氧的供给,自然会出现症状,反之则可能没有任何异常。

2,侧支循环建立较好

我们的身体中存在多个血管,根据部位特点的不同,我们对其的称呼也有所不同,冠脉血管是冠心病认知领域的主角,它可能因为多种原因造成内部的堵塞,血液通行受到阻碍,这就好比堵车一样,在临床上医学上有两种急救手术,一种是支架手术,一种是搭桥手术,二者目的相同,但做法和思路却有所不同,支架手术我们今天暂且不提,主要说下搭桥手术。

搭桥手术就是避开堵塞的部位,从堵塞血管的两端重新建立个通道,让血液可以抄“小道”过去,而先天侧支循环建立较好的患者,就好像天生就做了搭桥手术一样,哪怕“主血管”堵了,依然存在其他“小道”可以保证血运循环,血液的供应充足,自然不会发生胸闷胸痛等症状。

3,感知能力较弱

冠心病早期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心肌缺血,更不会出现心肌梗死,这时候的疼痛突发多为心绞痛,相比于急性心梗,心绞痛的疼痛感较低,而且多为憋闷性的,部分患者由于先天原因,疼痛阈值较高,一般程度的疼痛难以感知,可能只有一些轻微的不适,常常会被患者误认为生理性反应,难以及时发现,此类患者又名“隐匿性冠心病”。

如何才能好?——需要看患者对好的定义是什么!

一、从症状来定义!

冠心病患者的症状是因为心肌供血小于消耗所致,所以为了将症状消除,需要恢复血运循环,不管是内科支架、亦或是外科搭桥都可以暂时性疏通血管,使日常活动的血液消耗得到满足,让症状在短时间内缓解,甚至是消失。

二、从病情来定义!

冠心病的一切根源在于血管的堵塞,那么我们继续深入探索,会发现其致病因素较多,饮食、遗传、年龄、肥胖也并不全面,如果患者的冠脉狭窄完全是由斑块血栓导致,那么确实难以逆转,因为斑块的吸收是及其缓慢的,很难治疗,只能通过药物、饮食进行控制。

但这些冠心病患者群体中,却存在部分“幸运”人,他们的狭窄并不单纯是因为斑块所致,与前者相比斑块并不大,之所以同样狭窄比例较高的原因,在于冠脉痉挛的出现,这类患者是可以通过对因治疗,被治“好”的。

(我是罗民,三甲级医院在职主任医师,有着三十多年临床一线工作经验的“老”医生,我的努力只为收获大家的认同,如果我的回答可以帮助您,希望您能点赞、关注,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评论或私信我,我会尽力帮助大家!)




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血管粥样硬化是无法彻底根治的,只能控制其发展,所以,说“好了”自然是不可能的。

不过,冠心病的确可以无症状。

冠心病由于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范围和程序的不同,在临床上分为四个类型,各有其不同的临床表现:

1、隐匿型

此病型,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心肌无组织形态也无改变,但有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

2、心绞痛型

顾名思义,就是存在心绞痛症状的病型,具体情况则依患者情况不同而不同,但总之是有一过性心肌供血不足的问题,心肌多无组织形态改变。

3、心肌梗死型

心肌组织形态出现改变,有缺血性坏死,冠状动脉阻塞,比心绞痛型情况更严重。

4、心力衰竭型

心肌组织形态出现改变,逐渐纤维化,且心脏增大,常有心衰和心律失常的表现。

5、猝死型

又成心脏骤停型,多为心脏局部发生电生理紊乱或起搏、传导功能发生障碍引起的严重心律失常所致。

很多人都知道,冠心病是有分级的,分为四级:

Ⅰ级:管腔狭窄在25%以下;

Ⅱ级:管腔狭窄在26~50%;

Ⅲ级:管腔狭窄在51~75%;

Ⅳ级:管腔狭窄在75%以上。

题目的情况,属于Ⅰ或Ⅱ级,可以无症状,但无症状不等于不需要治疗,更不等于痊愈。隐匿型并不是好事,实际上此病型由于容易使患者粗心大意,猝死的概率要远高于除猝死型外的其他病型。

冠心病,既然发生了,就别幻想着还会好,所以绝对不能放飞自我,还是要坚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对病情加以干预控制。

同时,药也要服。服药是作用是预防。根据医师的指导,服用抗血小板凝聚药物来减轻心脏负荷,以及预防心律失常,尤其是预防猝死。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冠心病给我们带来的,是下降的生活质量和被威胁的生命安全。在猝死的病因中,心血管疾病占据了一半以上的死因,甚至有研究显示在年轻人的猝死中,行尸体解剖也发现了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可见冠心病实实在在的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安全。

但是不是所有的冠心病都有症状呢?是不是没有症状就意味着没有危险呢?怎样才能把冠心病的威胁降至最低呢?今天咱们一起来讨论一下。


一、是不是所有的冠心病都有症状?

当然不是!绝大多数冠心病,在不发病的时候都是没有症状的。而且在冠心病的分类中,还专门有一个叫“隐匿型冠心病”的类型,也就是这类人群虽然有冠心病,但并没有临床症状。这些都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冠心病都有症状。实际上除了隐匿型冠心病,其他的冠心病在不发病的时候,也和正常人基本一样,除非有心功能不全等其他并发症,否则患者和常人基本上差不多。

二、没有症状不等于没有危险?

没有症状不等于没有危险,没有症状不等于治愈。很多医生都会给患者解读,隐匿型的冠心病似乎其预后往往更不好,因为没有一个叫“远程缺血预适应”的过程。但不管是什么原因,没有症状和没有危险都是不能划等号的。对于一个没有症状的冠心病患者,冠心病可能带来的并发症和急性心血管事件,没有症状的冠心病同样都会带来。

三、怎样预防没有症状的冠心病的危险?

很多隐匿型冠心病的患者,或者是没有症状的冠心病的患者,往往都是在体检或者是其他原因偶尔发现的。如何避免这些人群发生急性事件呢?和有症状的冠心病患者一样,进行冠心病的二级预防非常重要。管住嘴、迈开腿、戒烟酒、药吃好、心态美或许是最好的写照和方法,只有做好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才能把可能出现的冠心病风险降低到最小。

看懂了吗?没有症状的冠心病,也同样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没有症状和没有危险,没有症状和治愈是不一样的。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痉挛,引起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发生,继而导致心肌细胞缺血、缺氧和坏死发生的心脏病。在目前医疗条件下,冠心病一经诊断,尚无根治办法,需长期坚持治疗,以稳定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发生。

冠心病包括无症状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型五大类,其中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没有特殊的不适,仅在心电图检查过冠脉造影时发现异常,易被大家忽略,但如果大家早期不进行规范化治疗,随着病情进展,后期可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威胁我们的健康。

冠心病患者要从日常生活中做起,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并注意个体化治疗,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做到合理饮食,以低盐、低脂、低糖为主;要戒烟限酒,最好不饮酒,难以戒酒者需严格限制量和频率;要适当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讲求循序渐进;要控制体重,肥胖者注意减肥;要和规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态。

我们在规范化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监测病情变化和定期复查,并积极使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同时注意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必要时可行支架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以稳定控制病情。

‏‌‎‌‬‪‮‭⁠‌‪‬‌‮‫‌‌‭‌‫‭‬本文由全科扫地僧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不足之处,敬请指正,文章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疗建议。




有冠心病一年多没有出现任何症状,好的可能性不大。

不管是有症状的冠心病还是没有症状的冠心病,发生逆转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导致冠心病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以现有的技术手段是没有办法治疗好的。

不管是那种冠心病均可以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严重情况直接导致患者突发猝死。



冠心病一年多没有任何症状考虑隐匿性冠心病的可能性比较大。临床上可以没有症状,但心电图有心肌缺血的改变,虽然说隐匿性冠心病没有症状,但现实生活中并不是一点症状都没有,只不过出现冠心病的症状没有发生在胸部,而是出现在其他部位,如老年人在运动(平地行走或者爬楼)或者劳动之后出现胸闷气短甚至喘息憋气,休息后缓解。或者在情绪激动、饱餐、劳累或者天气变冷出现一阵一阵上腹部疼痛、牙痛、脖子疼痛、左上肢或者肩背部疼痛,可以在休息和这些诱因去除之后和不用服药自行缓解,虽然没有心绞痛发作,也要警惕冠心病可能。另外稳定性心绞痛部分患者可以没有症状,但是心电图会有心肌缺血的表现。



结束语:从以上可以看出,有的冠心病一年没有症状,可能的确没有任何症状,也有可能没有心绞痛但是有活动之后胸闷气短的表现或者在情绪激动、劳累的时候出现牙痛、上腹部疼痛而诱发因素去除之后疼痛缓解而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尤其是老年人更容易被忽视,所以遇到患者出现这些表现需要提高警惕,需要进一步检查,尤其是心电图检查。对于治疗则需要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采取冠心病的适合个人的治疗措施。




没有症状并不代表是彻底痊愈,也不代表没有损伤,建议先就医检查。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的心脏病的简称,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冠状动脉狭窄、痉挛乃至闭塞,进而导致缺血缺氧性心脏病。因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又称为缺血性心肌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五种类型,包括隐匿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缺血性心力衰竭、猝死。

冠心病一年多了,没有任何异常症状,是不是好了?

有些冠心病是没有症状出现的,称为隐匿性冠心病。这种冠心病平时没什么不适,也无胸痛、胸闷等典型症状,但是经过专业检查,常会出现有心肌缺血的表现。这种隐匿性冠心病更加凶险,常会给患者留下病情已经好转的假象,但一旦经受过度劳累、寒冷、失眠、太兴奋等刺激,可突然转化成心绞痛以及心肌梗死。

虽然病情看起来很稳定,但实际上导致冠心病的基础疾病,即动脉粥样硬化仍然存在,如果不加控制仍会继续发展。并且,这一时期通常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冠脉狭窄,狭窄可能会加重或者受到劳累、情绪激动等情况诱发,从而引起进一步的症状。

由于绝大多数隐匿性冠心病未能及时得到临床诊断和治疗,因此成为患者最大的隐患。所以王药师在这里提醒患者,没有症状不代表没有损伤,应该经过医生判断后才能确诊。

冠心病患者如何保健?

作为患者一定要重视冠心病的问题,首先要意识到一个问题,即使冠心病病情看似稳定,但仍然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的问题,还需要继续治疗。

第二、及时看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正规治疗,包括生活方式的注意,生活要有规律,饮食以清淡为主,控制好高危因素,比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要戒烟、禁酒。

第三、一旦有冠心病,生活要坚持科学饮食、合理运动的原则。饮食和作息要有规律,不能熬夜、饮酒到半夜,休息不好,睡眠不好;饮食要坚持低脂、低糖、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原则。在正规治疗用药后,有症状要及时看医生,寻求医生的意见。有不同的问题或想不明白的问题,定时看大夫,对自己的身体有益。

我是王药师,坚持用简单易懂的文字传播心脑血管疾病知识,为健康中国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您觉得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留下一个赞吧!另外,如果您还有冠心病的相关问题,欢迎留言,我们共同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冠心病   症状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   心绞痛   心电图   心肌   生活方式   动脉   狭窄   病情   血管   患者   异常   疾病   发生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