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癌症会传染?平时怎样避免被传染?

第一个问题:什么癌症会传染?

首先明确告诉大家,目前没有研究证据说癌症会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染,也就是说,癌症不会从得癌症的人直接传给没有得癌症的人,所以,你不要害怕和癌症病人接触,什么握手、拥抱、共餐等等,统统都没有问题,不然的话,肿瘤科的医护人员岂不危险至极?这当然很可笑。不要再问“家里有人得癌症,要不要分开住,或者分开吃饭”之类的无知问题。

当然,有限的研究发现,某些肿瘤有可能在某些动物之间传播,比如有研究认为一种软壳蛤可能会相互传染白血病,导致它们因白血病成片成片地死去,像得了瘟疫一样。另有研究发现,得了某种面部肿瘤的袋獾和没有得这种肿瘤的袋獾之间,为争夺食物或交配权相互撕咬可能会传染这种面部肿瘤。人与人之间呢?在某些极端的情况下,比如免疫力缺陷的人(艾滋病人发病期),由于免疫力缺陷,一切皆有可能。

总之,癌症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染,也就谈不上什么癌症会传染这个问题了。有的人会说,宫颈癌会传染,所以才要打宫颈癌疫苗,这完全是误区。宫颈癌的一个重要发病危险因素是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如果能预防这种病毒感染,就能降低得宫颈癌的风险,而这种病毒是可能通过性生活等途径传播的,感染了这种病毒并不是一定会得宫颈癌,这正像:感染了乙肝病毒的人,更容易得肝癌,但不是一定会肝癌,肝癌不会直接传染,但乙肝病毒有可能传染,HPV病毒也一样,不是宫颈癌会传染,而是这种病毒会传染,这在本质上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说宫颈癌会传染,就是说宫颈癌会从病人身上传染健康人身上,太可笑了。有的人就是说,既然HPV会传染,而后者会导致宫颈癌,这不和宫颈癌会传染一样吗?当然不一样。感染HPV的人多了去,可以说大多数女性在一生中都感染过这种病毒,感染了病毒就是得了宫颈癌?一样的道理,感染了乙肝病毒,就是传染上了肝癌?当然不是!

第二个问题:平时怎样避免被传染?

既然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也就是说癌症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染,也就是谈不上什么“怎样避免被传染”的问题了。如果你的家人,亲朋好友不幸得了癌症,请多陪伴他们,不要无知地认为癌症会传染,握手,接触,拥抱,共餐……等等都没有问题。有的人会说,可以共毛巾吗?这个问题问得好奇怪,难道没有得癌症的人就可以共毛巾?共牙刷?这是基本的卫生问题,没得癌症的人,个人卫生用品也应该分开,当然,你如果不小心共了,也不会传染上癌症,但从卫生角度,不要共这些个人用品。

另外,前面说了,像HPV、乙肝病毒这些可能增加宫颈癌、肝癌风险的病毒是可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染的,所以,我们要去防控这些病毒,比如注意个人卫生,性卫生,进行疫苗的预防接种,从而降低风险,但不是保定你一定会得癌症,而是降低风险。

(图片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很多人都认为癌症是不会传染的,确实,绝大多数癌症是无法传染的,但女性第一大杀手—宫颈癌却实实在在由传染源造成的癌症。确切的说,宫颈癌本身是不会传染的,但宫颈的诱因是HPV,宫颈癌HPV感染导致的,而HPV病毒具有传染性。

HPV病毒是会感染的,而且从感染人数来看,HPV的感染率是非常高的,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将近八成的女性一辈子至少感染一次HPV,HPV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大传染疾病了。HPV一般是通过性行为传染的,但接触不干净的卫生洁具和用品后也可能造成感染。当然不是说一旦感染HPV就会引起宫颈癌,因为大部分HPV是可以通过自身免疫清除的。

HPV有130种多类型,根据致病因素将HPV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低危型会引起生殖器湿疹等皮肤病,而高危型HPV除了会引起生殖器疣外,甚至很可能会引起宫颈癌,高危型有HPV16、18、31、33、35、45、51、52、56、58型和HPV61型。当然也不是感染高危型HPV就一定患宫颈癌,还有两个条件:一是高危型HPV,阳性的;二是持续感染:连续两年检查都是阳性!

想要知道自己是否感染HPV或者感染HPV的类型、阴性还是阳性,只需要做一次HPV检测或者TCT检查,为了保险起见最好两个都做。在检查报告上都会有HPV的类型、阴性或阳性等详细的报告单。虽然说大部分HPV可以通过自身免疫功能清除,但还是有多于15%的女性有持续感染的情况发生,一旦持续感染后则得宫颈癌的概率会很高。

那哪些人群更容易感染HPV?HPV感染的方式又是什么呢?

像一般结婚过早的女性,或者生过好几胎的,私生活比较混乱的,或者其老公性生活混乱等,都有可能是HPV感染的对象,总而言之,宫颈癌是由于HPV病毒引起的,如果男性婚外性伴侣越多,则携带致病因子的几率也就越高,越容易使对方感染。当然性接触是HPV传播的主要方式,而不是唯一方式,感染HPV也有可能是接触HPV患者的生活用品如衣物、牙刷、马桶等。

所以为了自身以及家人的健康,要做到洁身自好,尽量让自己远离混乱的性生活。另一方面建议21岁以上或者有性生活的女性每年做一次TCT刮片或者HPV检测,如果检查发现宫颈正常,那么以后可以一年半或者两年做一次即可,发现病情及时治疗。如果检查出现阳性并且持续感染的话,注意一定坚持药物和食疗同步进行,能够更好清除HPV,但切记食疗虽有一定效果,但并不能代替药物。

食疗:补充硒200微克、叶酸400微克,每天坚持从食物中补充一定量的叶酸和硒,坚持下去!

每天补充硒可以食用一些比如葡萄、大蒜、桑葚、鱼虾等富含硒的食物,食物补硒只有长期坚持才有效果,食补见效会比较慢,如果不想这么麻烦,也可以直接吃硒维康口嚼片,一次嚼两颗,一天三次,坚持三个月就可以了,因为它的成分是易于人体吸收的麦芽硒,吃它三个月就可以达到体内所需的硒含量200微克的标准了。

流行病学研究证明,体内硒含量的增多可以使HPV感染率下降,硒能抑制和清除HPV病毒,另外缺硒会在HPV感染和宫颈病变中起到协同作用,体内缺硒会引起HPV持续感染。另外硒也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长期体内缺硒也会容易引起各种疾病的发生,而补充一定量的硒可增强人体免疫,减少疾病的发生,无论对健康人还是患者而言都有好处。

在日常膳食中可以每天吃些富含叶酸的食物,比如菠菜、花椰菜、猪肝等动物类的肝脏,当然食物中的叶酸遇光遇热就容易失去活性,所以可能从食物中摄取的叶酸会比较有限,食疗补充叶酸的基础上也可以吃点叶酸片。

叶酸是能够逆转HPV的mRNA的表达,能抑制宫颈病变,同时叶酸也直接参与DNA合成和DNA的甲基化,如果体内缺叶酸会引起DNA合成异常而更容易发生宫颈癌,补充叶酸可以控制这些情况。




如今癌症患者越来越多,甚至出现家族聚集现象,即一个家庭中多个成员患同样或者不同肿瘤,很多家属会有疑惑,癌症病人会不会传染呢?

传染是什么?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通常这种疾病可借由直接接触已感染的个体、感染者的体液及排泄物、感染者所污染到的物体,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水源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母婴传播等。比如肺结核通过空气传播,细菌性痢疾通过食物和水源传播。

所以可以肯定的回答,癌症本身是不传染的,肿瘤细胞脱落母体即失去了活性无法生存。肿瘤患者出现家族聚集现象主要是两个因素所致,其一是家族遗传基因;其二是共同的不良生活习惯,比如抽烟,家族成员会被动吸二手烟。

虽然肿瘤不传染,但有几类肿瘤是与传染性病毒或细菌息息相关。

乙肝病毒

原发性肝癌与乙型病毒性肝炎有关,中国80%肝癌都是慢性乙肝所致,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号称肝三部曲。乙型肝炎属血液传播性疾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另外还有母婴传播和性传播,一般的学习、工作、生活,包括握手、拥抱、共用计算机、办公用品,甚至包括共同用餐是不传播乙肝的。对于乙肝患者的配偶,防护措施一定要到位,乙肝患者的配偶一定要进行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双重免疫接种,这样才能确保万无一失。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需多次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病毒阻断,在孩子出生后按计划接种乙肝疫苗,同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这个称之为联合免疫。临床上遇到一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才30岁,因为被母体感染乙肝病毒,患者20岁即出现肝硬化,所以阻断乙肝病毒非常重要。

HPV病毒(人乳头瘤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诱发宫颈癌的直接原因,也是目前人类所有癌症中唯一病因明确的恶性肿瘤。该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是一种常见的病毒。世界范围内,超过三分之二的宫颈癌病例是由高危的HPV 16型和18型引起的。大多数新发的HPV感染可自愈,只有持续存在感染才可能引起癌前病变,如仍未接受治疗,可能会发展成为癌症。如今宫颈癌疫苗已在国内上市,对于未接触病毒及未有性生活的女性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EB病毒

EB病毒是最早被识别的人类肿瘤病毒。该病毒主要通过人类唾液传播,其感染期较早,约3~5岁已达高峰,在发展中国家,80%以上的3~5岁儿童EB病毒血清学阳性。EB病毒基因可整合到人宿主细胞基因组,从而诱发癌细胞恶性转化,导致肿瘤发生。EB病毒与鼻咽癌、淋巴瘤的发生有关。鼻咽癌是我国华南地区多发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可使鼻咽癌患者的存活率大大提高。EB病毒相关标志物的检测有助于鼻咽癌的早期诊断。

幽门螺旋杆菌(HP)

幽门螺杆菌被认为是胃癌发生的启动因子和促进因子,它是癌前病变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的重要病因和促进因素。在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中,幽门螺杆菌被定位为一类致癌因子,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和进展均显著相关。原发性胃MALT淋巴瘤中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非常高,因此认为胃MALT淋巴瘤的发生可能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变激活大量炎症性T细胞,在T细胞的作用下B细胞增殖,形成类似MALT的淋巴组织,最终导致淋巴瘤的发生。临床上清除HP后,部分胃MALT淋巴瘤获得缓解,但仅对早期黏膜和黏膜下层的MALT有效。HP是一种能够传染的致病菌,它的主要感染途径就是通过唾液的方式来感染的,所以在日常的时候,很容易会通过亲密接触以及碗筷的方式而导致患病,分餐制是个很好的预防途径。如果检查发现有HP感染且出现反酸、胃部不适等症状,最好及时进行抗HP治疗。




答:癌症不会传染,但引起癌症的病因会传染。想要避免被传染而致癌,就需要知道,生物感染其实是三大致癌因素之一。

1. 和肝癌直接相关的肝炎病毒的感染。日本的丙肝病毒感染、中国的乙肝病毒感染,是这两个国家成为世界肝炎大国,同时,由肝炎病毒慢性感染损伤肝细胞,又引发连带发展为世界肝癌大国!因此,这两种肝炎病毒的感染就要预防!

乙肝病毒的传染主要有血液、体液、母婴传播为主,这些渠道规避了交叉感染,那么,就会有效预防!

2. 引发宫颈癌的HPV病毒感染。宫颈癌的病因已经明确,就是HPV病毒的感染,是所有癌症发病中唯一一个十分明确的病因,因此,医学界也称宫颈癌也许将是世界上第一个可以预防癌症!

HPV是通过性传播接触传染,男女都可以感染,因此使用安全套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次,与感染者的衣服分离、避免交叉也是必要的。

注射HPV疫苗也是很有效的方法!

3. 引发胃癌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称为胃癌发生发展的启动因子,不做任何干预,感染人群中发展10-20年概率性发展为胃癌,但由于尚无大规模人群验证,具体比率不详,有报道15%、30%甚至更多的!

其感染就是饮食交叉感染。中国的夹餐、妈妈口对口喂食、使用同一餐具等等,均是传播机会!分餐制,在中国亦应该提倡!




关于癌症传染问题,介绍以下方面。

第一,任何癌症不会传染。

癌症是自身体内因为致癌伤害,而适应性改造机体细胞,推出的新生组织。癌细胞离开宿主不能存活。

除非做移植手术,严格符合移植操作,有可能把一个别人的癌症移植到自己身上,其他日常接触,甚至你和癌症病人做任何亲密接触,都不可能有成功的传染。

这一点无需任何置疑。

第二,乙肝病毒能够传染。传染后可能令人罹患乙肝。乙肝进展有可能到肝硬化肝癌。

但是,这和癌症传染是截然不同两个机制。——况且乙肝的癌变几率很低。

第三,人乳头瘤病毒能够广泛传播,非常容易传染,女性感染率75%以上。

据说感染HPV的女性能罹患宫颈癌。但是,临床宫颈癌发病率非常低,不到千分之一。说明宫颈癌和感染之间没有必然联系。顶多是一个协同因素。

第四,幽门螺杆菌被认定胃癌元凶,又有说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口口、粪口传播。但是,和乳头瘤病毒一样,感染幽门螺杆菌者60%以上,罹患胃癌的千分之二左右,说明它们之间也没有必然性联系。

因此,包括把知道的能传染的微生物算在内,癌症的传染是不能成立的概念。大家完全可以放心接触癌症患者。




社会上经常会发现聚集性患同一种癌的情况,比如,同一个地方的人容易得食管癌,夫妻间容易同时患肺癌、肝癌、胃癌,家族中聚集性出现肠癌等现象,就让缺少医学知识的家庭非常恐惧!癌症会传染吗?还有就是如何避免被传染患癌?是很多人非常担心又迫切想知道的问题。下面我就告诉大家所有真相:

癌症不会传染的。

癌症,是人们对恶性肿瘤的俗称。科学研究证实,癌细胞是身体内正常细胞受外部因素刺激发生基因突变后,形成的一种不受身体控制,能够不断地分裂并浸润周围组织或通过血液、淋巴等途径转移浸润身体其他部位组织器官的细胞。它分裂形成的肿块叫癌症,它在身体其他部位发生发展出现的肿块就叫癌转移。由此可见,癌症是人体自身细胞基因突变产生的,它自然是不会传染别人的。

致癌症因素是会传染的!

由上我们知道,癌症是不会传染的。但致癌因素则完全不一样,它们是完全有可能在人之间传染的。

比如,肝癌不会传染,但导致肝癌的乙型肝炎病毒是通过在人体之间进行传染的。

宫颈癌虽然也不会相互传染,但导致宫颈癌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是可以通过性生活等途径传播的,并且,如果能预防这种病毒感染,就会显著降低得宫颈癌的风险。

还有胃癌也是不会传染的,但导致胃癌的主要因素:幽门螺杆菌是会传染的。

另外,比如蠕虫、华支睾吸虫等有传染性寄生虫也会导致人体患癌。

家族性患癌不是传染,是遗传!

遗传因素是家族性聚集患癌的主要原因,并且家族性患癌人群中,能发现相同的基因缺失或基因突变情况。比如,有肠癌家族遗传史与家族性肠息肉病的人就容易得肠癌,而且科学研究已经证实,肠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步骤、多阶段、及多基因参与的细胞遗传性疾病。还有有其他癌症家族史的人群,也容易得同样的癌。

地区聚集性患癌不是传染,是地区环境因素造成的。

地区聚集性患癌很多是地区环境因素造成的。比如,日本是全世界胃癌的高发区,而美国则很低。大行山南段的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地区的食管癌发病率最高。比如长期饮用污染水、藻类异常繁殖的河沟水的人群或粮食受黄曲霉毒污染严重的地区的人群,都是肝癌高发病地区人群。比如,大气污染严重的地区的人或与长期大量吸烟的人在一起,都是肺癌的高发因素。

平时如何避免被“传染”癌症?

避免被传染致癌因素是防止被传染癌症的有效措施。常见的措施有以下方面:

  • 避免肝炎、幽门螺杆菌与HPV感染是避免肝癌、胃癌与宫颈癌的有效措施。
  • 离开癌症高发地区,是减少地区环境因素致癌的关键。比如,日本人来到美国以后,生活在美国的第二、三代日裔移民胃癌发病率逐渐降低。
  • 减少相同不良饮食生活习惯的家族致癌因素,比如,避免高脂高蛋白与低膳食纤维饮食导致的肠癌风险,减少酗酒造成的肝癌等风险,减少抽烟等造成的肺癌风险。减少污染水饮食或霉变食物饮食造成的肝癌风险,等。

总之,癌症是不会传染的,但癌症的致癌因素是会传染的。平时要想避免被传染癌症,就要做好避免致癌因素的接触。




上海科技报科普问答主持人:主任记者 吴苡婷

癌症是人体内部细胞的突变导致的,是一种内源性的疾病,不会传染,不用担心。

当然有一些癌症与基因突变有关,有家族性遗传性的情况。比如女性乳腺癌的发生带有很强的遗传性,还与父系方面前列腺癌的发生有一些关联。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切除乳房和卵巢,也是因为其家族有乳腺癌的遗传史,为了保全生命,她提前进行了干预。此外,结直肠癌、肺鳞癌、子宫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等也有一定的遗传性; 而恶性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更是带有强烈的家族性倾向。这些家族性的遗传病,看起来有相关性,一家人在一起,所以会被怀疑成为传染病。

当然有很多癌症的发生和生活习惯有关系,也会呈现出家族患病的情况,比如喜欢使用腌制食品的家庭,其家庭成员的胃癌发生率就很高;喜欢抽烟的家庭,家庭成员的肺癌发生率就很高。因为呈现家族性,所以被误认为癌症有传染性。

当然也有一些癌症和病毒有关系,这些病毒具有传染性,比如乙肝病毒,带有很强的传染性,大多数的肝硬化和肝癌都和乙肝病毒有关系。所以在一个家族里生活,很可能是因为感染了乙肝病毒,然后逐步诱发癌症的,而不是得了癌症才被传染的。而胃癌的发生也与幽门螺杆菌的长期袭击有关系。而中国人不讲究分餐制,一般是合餐制,传染的幽门螺杆菌的几率很大,所以可能会呈现出家族性胃癌发病的倾向。

所以我们要注重家族遗传史的情况,还要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避免病毒的传染,降低癌症的发生几率。




没听说癌症会传染,但癌症确实会遗传。




传染是指病原体从有病的生物体侵入健康的生物体,并克服健康机体的防御机能,破坏健康机体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性,在健康机体内部生长繁殖,最终引起健康机体染上相同疾病的病理过程。

把一种疾病划分为传染病,必须符合3个特定的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有哪种传播途径可以将癌细胞带入到健康人的体内。也就是说,没有证据表明癌症是传染病。而癌症与遗传因素有关、与生活环境有关、与生活方式有关,这些却是被证实了的。

当然,有些癌症与病毒感染有关,比如肝癌的乙肝病毒、宫颈癌的HPV病毒,鼻咽癌的EB病毒......所以要尽量避免感染这类病毒。

要做到:1.讲究个人卫生,勤洗手。2.不共用个人卫生用品,比如毛巾、牙刷、水杯等。3.碗筷用完必须高温消毒。4.医院对针械或进入体内检查的医疗用品要尽量使用一次性消毒用品,价值昂贵无法采用一次性的器械,必须严格消毒,避免患者交叉感染。




观点:没有能直接传染的癌症!但一些癌症的发生,与一些具有传染性的致癌感染有关!所以要尽量回避这种传染!

怎么理解?

根据现代医学研究,至今没有发现哪一种癌症,可以从一个人传染给另外一个人!

传染病里,并没有癌症!不包括任何一种癌症!

所谓的传染,一般是指一种疾病或者微生物能从发病的甲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给乙,这里甲和乙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等生物!

因此,而癌症,是一个人身上的细胞,由于各种复杂的因素,使正常细胞癌变了,但是,此时的癌细胞依然是这个人身上的“一块肉”!

根据传染的定义,我们可以知道,一个人身上的一块肉,不可能直接或间接从这个人跑到另外一个人身上去!显然不符合逻辑!

首先,我们不可能去吃别人身体上的“肉”!

其次,你身上“癌变的肉”,就算是被他人吃到嘴里了,如唾液接触!在对方身上也不能存活!当然,通过身体外接触,掉在对方身上的脱落物!就更加不用谈了!

传染性的致癌因素有哪些呢?

1.乙肝病毒,临床十年里治疗的肝癌患者中,大多数患者都长期患有乙肝!而乙肝病毒是具有传染性的!所以肝癌本身并不能传染,传染的是患者身上的乙肝病毒!

2.HPV(人乳头状瘤病毒),临床研究表明,宫颈癌的发生,跟这个病毒感染有很大的相关性!而宫颈癌本身不传染,但是若患者有尖锐湿疣等性病,则具有传染性!

……

由此可见,传染的不是癌症,而是人身上携带的有传染性病毒在传染,同时,这个病毒的感染,可能诱发癌症!

我们要防的不是癌症本身的传染,而是具有传染性的可能致癌的病毒!

那如何避免被这些病毒感染呢?

1.及时接种疫苗!如乙肝疫苗,可以预防感染乙肝!宫颈癌HPV疫苗,可以预防感染HPV而导致的相应的宫颈癌!

2.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明知尖锐湿疣等性病有传染性,你依然不能洁身自好!那就没什么办法了!

3.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总之,传染的是病毒等其他生物体,而非癌症本身!预防了癌症,不能代表能预防感染,预防了感染,也不代表能避免癌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癌症   幽门   宫颈癌   叶酸   传染性   胃癌   肝癌   螺杆   乙肝   乙肝病毒   细胞   平时   因素   家族   病毒   发生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