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杨元庆离开联想,去到华为、格力等公司,那么他会被接纳吗?

谢谢邀请。

杨元庆被华为接纳的可能性为零。

当年柳传志很头疼的一件事,就是摆不平杨元庆和郭为。因为这件事,满门忠烈柳传志先生把联想一分为二,杨元庆掌舵联想,郭为掌舵神州数码。

现在掰扯联想“技工贸”和“贸工技”谁对谁错,有人说满门忠烈柳先生路走错了,其实不能这么说,神州数码就是“贸工技”的尝试。联想是做了这样的尝试的。这个我们要实事求是。

但是神州数码并没有做好。它筐筐里的高管都是做销售的,什么是技术?压根没有人懂。不懂技术却要做技术,利润当然也非常薄了。如果说联想当时的利润是开水龙头放水,那么神州数码的利润,用柳传志的话说就是干毛巾拧水。

至此联想衣钵之争落下帷幕,杨元庆当仁不让做稳太子位。杨元庆还有一个好处,虽然自己是太子监国,但有大事,都听柳传志的。

杨元庆有没有能力?客观地说,能力是有的,在人才队列中甩火腿没问题。但他和郭为的短板是一致的,那就是缺乏对高科技的理解。

那么什么是高科技?

高科技说起来很简单,睁着眼睛往地上砸钱,看能不能砸出坑来。阿里做云是怎么做的?外部没人看好,马化腾说这是一个比较超前的概念,可能要过几百年一千年,内部人对马云说云是骗局。

那么马云为什么敢砸钱?

因为马云在阿里才有7%的股份,砸钱不心疼啊!联想不一样,股改以后联想其实就是高管自己的提款机,没有肉眼看的到的好处,谁愿意砸钱?有这几亿几十亿几百亿,大家分了不好吗?

小米澎湃芯片研发为什么停下来了?芯片应该是投了超过一百亿,没砸出来。雷军也没辙了,毕竟你对大股东是要有交代的。

任正非在华为,只有1%的股份,钱留着干嘛?当然是往地上砸。

不同的企业心态,造就了不同的经营风格,也造就了高管们不同的管理能力。杨元庆的技能树在联想点成了自耕流,跑到华为能干什么?华为要的是星辰大海中的舵手,哐哐哐砸钱的能手,你一个耕地的到华为能干啥?经营理念这东西,是一次次的实践结晶,不是说你听了两天企业文化课你就具备这个能力了。关键是杨元庆的管理思维早在二十年前就定型了,联想几十年如一日就是明证。

说杨元庆跑格力去,董明珠会要他吗?

不可能的事情。你杨元庆能干的,老娘的部门经理也能干,部门经理干不了,副总经理也能干!生产型企业骨干队伍都是自己培养的,谁闲着没事用空降干部?




可以明确的说,华为是不会收这种垃圾的。

不过类似的事情在国外还真的发生过。

还记得曾经一个伟大的手机公司-诺基亚么?

在2010年之前,诺基亚是手机行业的绝对霸主。2009年诺基亚手机全球市场占率达37.7%,远高于第二梯队;三星、索爱紧随其后,分别占到9.6%和8.7%,摩托罗拉为7.3%。

就在这一年,一个特洛伊木马出现了。

2010年9月21日,曾经担任过微软企业部门总裁、主管信息工作者、微软企业解决方案和统一通信组的史蒂夫・埃洛普受邀来到诺基亚,成为新任CEO。

2010前后,是传统手机到智能手机转型浪潮的关键几年。2007年第一部智能手机苹果 iPhone问世,随后谷歌推出Android平台。各大手机厂商开始生产智能手机。

对诺基亚来说,“是建造、促成还是加入某个生态系统”是决定诺基亚未来命运的抉择。很明显史蒂夫・埃洛普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他终止了诺基亚和谷歌的合作,反倒选用了现在市场份额较低的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

从2012年开始,诺基亚的塞班业务开始亏损,越亏越多。

2013年9月3日,微软和诺基亚双方达成协议,将以72亿美元收购诺基亚。值得关注的是,在协议中,史蒂夫・埃洛普回归微软。这简直就是完成任务,光荣回归。

2016年富士康宣布以3.5亿美元从微软手中收购诺基亚的相关资产。诺基亚手机终于消失在历史进程中。

有些人看起来很风光,其实是平台厉害。真的要让他去干点事情,可能连门都看不好!




从现在联想频上社会负面新闻的情况看,杨元庆团队是否具有领导现代企业的能力受到许多人的质疑,但受疫情居家上班影响,电脑销量大增,联想这二年业绩还不错,加上柳董的全力支持,使杨有了继续干下去的底气。去华为格力,年薪能有现在的十分之一吗?不是接不接纳的事,而是人家就没有一丁点跳槽的想法。




不请自来,很高兴能和大家分享关于这一问题的看法。

关于楼主的这一问题,在回答之前,我们不妨先看另一个例子:2015年4月份,58同城宣布战略入股最大的竞争对手赶集网!随后58宣布,双方将成立58赶集集团,58老板姚劲波和赶集老板杨浩涌将会担任新公司的联席CEO。

只不过在一年之后,杨浩涌就带领原来大部分赶集团队进入二手车市场,并最后成立车好多集团,专注于二手车和新车业务。

好了,看完这个例子,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楼主的问题。杨元庆虽然不是联想的创始人,但是不可否认,正是在杨元庆的带领下,联想成为全球前三的PC厂商。在一定程度上杨元庆就是联想。

而华为,和我们普通人接触最多的就是消费者业务,而现在负责这一块业务的是余承东余总,正是在余总的带领下,华为的消费者业务做到了全国第一世界前三的规模,可以说要是没有制裁,现在华为消费者业务已经是全球第一了。

先不说杨元庆的能力怎么样,一旦他进入到华为公司,凭借着他的资历,能够相对应的职位也就是余总的消费者业务总裁这一职务了。

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杨有足够的能力带领华为消费者业务继续创造辉煌!我认为原因有二:

一:首先就是企业文化相悖。华为(更准确地说是华为手机)之所以能有现在的辉煌,是华为上万名工程师技术人员不断努力的结果,刚开始的时候,华为手机可是没少被大家嘲笑。但是他们忍受住了这些,然后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技术,这才在十多年之后把华为手机做到了中国第一。但是反观联想,大家可以去搜一下他的发展历史,在联想成为全球前三的过程中,主要依赖的就是不断地收购。并购日本NEC公司个人电脑业务、德国Medion公司、美国Stoneware公司、巴西CCE公司、IBMx86服务器业务以及摩托罗拉移动业务等等,这些才是联想成功的关键!从这一点上看,杨的企业理念和华为并不合拍。

二:个人性格。有人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但是在经营企业的时候,有时候外来的和尚念不了经!

在联想,杨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公司一言九鼎,但是到了华为,和他同级别的是余承东,在杨之上还有任正非等一干主席团成员,这些可都是能够命令他的,作为长期发号施令的一把手来说,杨肯定不愿意甘于人下,这一点可以参考刚开始举得那个例子。格力也是一样,董小姐可不会允许自己的手下忤逆自己的。

所以,基于以上两点,我认为杨如果离开联想,去华为这些公司,是不会被接纳的。哦对了,还有第三个原因,那就是华为格力这些公司,也不会接纳他,因为付不起他的年薪!




你认为这些公司接收垃圾吗?




格力董小姐。一山不容二虎,做过鸡头的也不甘做凤尾。何必为难自己及格力?

任先生。科研人员不优先选择清华北大的学生,考虑的有部分原因就是人员的稳定性,这个稳定指的是国内和国外的选择。像那种自诩国际大企业的操盘手而且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私利至上,估计任先生都没有见面的想法。

柳家用过的金手套,一线企业一般没人搭理他。




不会!品德第一




从杨元庆执业联想这么多年看,绝不适合当老板,而且私心很严重。对于高科技企业,杨元庆更不适合了。离开联想,杨元庆什么也不是,清醒的董事长绝不会利用这样的人去掌舵一个要有大发展的企业,所以杨元庆剩下的恐怕只有失业一条路。但人家杨元庆早已不缺钱了,离开联想就去养老享福去了。[大笑][大笑][大笑]




我觉得杨元庆的本质和风格适合去小米,跟卢伟冰组成哼哈二将,天作之合,其它任何地方都不行!




去饿了么送快递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8

标签:三星   华为   诺基亚   掌舵   微软   高科技   公司   智能手机   能干   神州数码   消费者   能力   业务   手机   科技   企业   杨元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