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多久会说话算正常?如何引导?

宝宝多久说话算正常?如何引导?

宝宝在3岁以内说话都算正常的。

幼儿语言发育分为四个期,发育期、单词期、单句期和完备期四个阶段。

一、发育期:在这个阶段的宝宝,属于0–3月的新生儿宝宝。妈妈多跟宝宝交流,比如给宝宝穿衣服,洗澡等都要告诉宝宝;“宝宝洗澡了,洗干净,睡觉觉”“宝宝穿漂亮衣服”等等。慢慢的宝宝就会把你说的话与动作链接在一起了。

二、单词期:4–10个月的婴儿宝宝,这个阶段的宝宝,可以发出单音节约字。如:啊、嗯、喔等,用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个阶段妈妈要都与宝宝互动交流。

三、单句期:11–18个月的幼儿宝宝。这个阶段的宝宝能说出简单的单句了。如:玩去、出门、我喝、穿衣等单句。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诉求了。这时妈妈可以把宝宝的话,完整的说出来“我们出去玩了”“我们出门去公园了”等

四、完备期:18月以后的宝宝。这时宝宝能够说出自己的要求和意愿了。妈妈可以把宝宝要表达的意思完整的说出来,给宝宝听。

这是宝宝正常发育所经历的四个阶段。

影响宝宝说话迟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妈妈可以检查宝宝的听觉和发音器官是否正常。(可以去医院测试)

二、宝宝的生活环境,如果宝宝生活环境单调乏味,抚育人少言寡语,不与宝宝进行目光语言交流。

三、宝宝长期看电视,与人沟通少,语言也会出现迟缓。

如果超过3岁了,还不会说话,必须去医院做检查,及早进行干预治疗。即便是到了4岁后说话了,也会影响到宝宝的发音语调,以后的人际交往也会跟着受到影响。

(最后,我建议大人吵架,尽量别在孩子面前,有矛盾有问题了,要背着孩子去解决。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很大,以后要注意了)。

因此,在宝宝需要萌发阶段,家长一定要与孩子多交流互动,给宝宝创造好的需要环境!

祝你的宝宝健康成长!

希望此文对你有帮助!你的鼓励将是糯妈写文的最大动力!欢迎关注点赞转发!







跟带的方式是有关系的。

小孩说话是要先听,听得多了才会说。我宝宝之前我妈带的时候都不跟她说,因为我宝宝不会回应,所以都不怎么会说话,后来我自己带,天天跟她说,就算她不回应我也当她是大人一样,跟她说要吃饭了,我们去吃饭好不好,要做什么之前跟她说,慢慢她会开始回应我,自己有时会突然说一句:好累呀!然后打哈欠。

小孩是不会说,如果家人能主动跟他多说他就会学得快,不主动说的话就学得慢。建议你可以看一下那本《父母的语言》里面有详细说明父母跟孩子多说话有什么直接的好处,如果不想看书的话也可以私信我拿读书笔记。

另外,关于大人吵架和孩子生病,研究证明,婴儿期孩子就能感受大人情绪的变化,进而有压力的感受,换句话说,大人吵架的话,也会给孩子带来情绪上的压力,也会间接引起孩子生病,我宝宝之前就有这样的情况。

建议,如果不能避免吵架就尽量不要当着孩子面吵。

如果想让孩子多说话,要多跟孩子交流,找话题聊,比如带他出去,跟他说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千万不要觉得没必要,你觉得很平常的东西,孩子可能没见过或只见过几次,觉得很新鲜,都叫不上名字,慢慢就会了。


关注鱼妈,每天分享实用育儿知识哦

100G资源大放送!包括但不限于:50套英文原版书电子版及音频,幼儿英语全套,儿歌、故事、唐诗、国学等 。关注后回复「领资料」,即可免费获取!!




引言

0-3岁是宝宝语言发展最快、也是最为关键的阶段,宝宝在这个时期的语言发展速度相当惊人。宝妈们可以通过下面《家庭自测0-3岁宝宝语言发育能力》表进行检查一些自己宝宝的语言发育情况。


《家庭自测0-3岁宝宝语言发育能力》

新生儿

能啼哭,会用哭声表达饥饿和疼痛;

所反映出来的哭叫声在音响度、时间,音节上有所差别,妈妈能区分其中的不同。

2个月能发出和谐的喉音,如“啊”、“咦”、“唔”等。

3个月

能咿呀发音,朝发出声音的方向扭头。

4个月

开始模仿一些声音;
大声发笑,听到妈妈的声音会微笑。

5个月
能喃喃地发出单音节。

6个月
能发出单音“妈”、“爸”等;
对自己的名字有反应;
开始对“不”有反应。

7个月

能发出“爸爸”、“妈妈”重复音节;
通过音调辨认感情;
对声音有反应时发出声音;
利用声音表达喜悦和不高兴;
开始一连串音节的咿呀学语。

8个月

能重复大人发出的简单音节;

能发出双字重音“妈妈”、“爸爸”,但是无意识。

9个月

能听懂“再见”、“把手给我”等词语。

10~11个月

能用很多单词表示各种仪式。

12个月能叫出物品的名字,如“牙”、“眼”、“灯”、“碗”等;岁时才会叫“爸爸”、“”妈妈“,对说话的注意力日益增强;
能听懂大人的吩咐,对简单的语言要求作出反应;
对”不“字有反应;
能利用简单的姿势,如摇头表示不;
开始反射性咿呀学语。,

15个月
能说出自己的名字。

18个月

能认识和指出身体各部分的名称;
能讲2-3个字的词组;
能辨认出熟悉的人和物体;
能说出几个单独的词;
能用代名词”你“、”我“等;
说话时反复使用熟悉的单词。

2岁
会用2~3个字组成的句子;
在2岁末听到某个物体或图画的名字时能指认;
能听懂简单的命令。

3岁

会说短的歌谣;
能够认出并分辨出几乎所有的常见物体和图画;
听从2~3个词语的指令;
能说出自己名字、年龄和性别;
理解身体的关系(如”在上面“、”在里面“、”在下面“);
陌生人能听懂宝宝大部分话语;
理解500~700个字;
会用名词、形容词和副词;
会唱歌。



宝宝说话晚 警惕3因素

遗传因素

父母小时候开口晚,宝宝学会说话的时间也较晚。

环境因素

父母的文化程度及对宝宝的关心程度也影响着宝宝的语言发育。平时大人与宝宝很少说话,使宝宝很少得到练习说话的机会因而影响宝宝语言的发育;另外有些家长对宝宝过于溺爱和迁就,总是根据宝宝的手势、眼神来满足其要求,忽视了对宝宝语言的训练,致使逐渐养成用手势代替说话的习惯,从而延缓了宝宝语言的发展。

疾病因素 

临床上所见小儿聋哑症是因自幼双侧耳聋,从而不能说话所致。分先天和后天两类,先天性多由遗传、近亲结婚、母亲怀孕期患风疹等病毒感染性疾病引起;后天性者多由使用耳毒性药物(如氨基甙类抗生素)流行性脑膜炎等疾病引起。再如大脑发育不良(智力低下)可以影响宝宝语言发育。

  

有的宝宝1岁多开始说话,但到2-3岁后却逐渐不讲话了,这可能是得了孤独症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属于病态表现。此外,宝宝长期营养不良、体弱多病,或听力不好,也都可能造成语言发展延缓。


宝宝语言发育3个原则

1.宝宝说话的早晚是与父母的教育、关注分不开的。婴儿满月时,即使妈妈在其他房间,他也可以辨认出你的声音。在宝宝清醒时,大人多和他说话时,他会感到安全、舒适和愉快;当他咯咯笑时,他可以看到你脸上的笑容或喜悦,并认识到谈话是一种双向交流。这些最初的会话将使他学会许多精细的东西,例如轮流说话,音调、模范和语速等。一般来说,独生子女要比生长在多子女大家庭中的孩子说话早。

  

2.女孩倾向比男孩说话早。现有调查数据显示,会说50个词的平均年龄在女孩为18个月,在男孩为22个月。家有男孩妈妈应更重视早期语言开导和训练。

3.孩子长到1岁半还不会说话,应该带宝宝到专科医院首先检查听力,这是因为听力丧失的宝宝,无法学习说话,最终会成为哑巴。其次检查发音器官如上腭有无隐性腭裂,舌系带短否,舌体能否灵活运动,牙齿、悬雍垂、咽后壁有无问题等。再次,要检查宝宝神经精神发育情况,有无智力障碍,因为智力低下的儿童往往伴有语言发育迟缓。若去除以上原因后,家长的态度和做法尤为重要,此时应积极教他张口说话,并在专家指导下进行语言训练。


怎样对宝宝进行语言启蒙?

对宝宝的语言启蒙必须做到随时随地,有耐心的反复重复。在胎宝宝时期可以选择给宝宝听故事或者是诗歌等,语言清晰缓和的内容。妈妈们也可以对着胎宝宝说话。这个时期内容不限,可以随意一些。

宝宝出生以后语言启蒙工作就更加具体了。一开始是呼唤宝宝的名字,靠近宝宝面对面的给宝宝讲话。当你需要宝宝学会某一个词语的时候就应该反复的重复。比如对着两个月的小宝宝:宝贝,笑一个。请你笑一个,给妈妈笑一个,笑一个真棒。这时候笑一个是你想传递的信息。

当宝宝再大些,喜欢指着某个食物咿呀说话的时候是他们想知道这个是什么,爸爸妈妈们应该抓住机会教宝宝。比如宝宝到超市指着棒棒糖:宝宝这个是棒棒糖,棒棒糖很甜,宝宝喜欢吃棒棒糖。当他们指着某样东西的时候不一定是想要,他们实在问你这是什么。

总之对宝宝进行语言启蒙要有耐心多重复,尽量配合夸张的肢体语言让宝宝更加感兴趣。

  

我是一位早教园投资人兼特教,感统,早教老师。“孩子专注力不行”,“孩子脾气暴躁”“孩子不够自信”“孩子社交能力弱”等等育儿知识、“感统”知识,我会在往后持续不断更新!记得关注哦!




宝宝正常应该在一岁开外会讲话为正常,也有不到一岁就会讲话的,也有两岁多还不会讲话呢。按照蒙氏的敏感期学说来说的话,应该是0~6岁都属于孩子的语言敏感期。可以说在这一段时间内是学习、接受语言的能力最强。但要说讲话早和讲话迟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孩子5个月大的时候,在听力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已经有接受语言信号的萌动。孩子会从最亲密最常接触的人那儿看到的口型,听到的音调进行处理,然后模仿着“呀,呀”发声。这是孩子想讲话最早给我们发出的信号。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及时的介入,不厌其烦的和孩子说话,孩子得到的语言训练就会很多,很全面,孩子讲话就会很早。在这个5个月开外,孩子出现的第一时段语言敏感期非常重要,错过了这个黄金时段,孩子讲话就会很迟,就要花大功夫,在孩子一岁半到两岁半这个敏感期时段,和孩子进行大量语言沟通、会话,而且讲话频率要慢,一个字一个字咬清楚了和孩子说话,来弥补前期的失误,进行补救,孩子也能慢慢的学会讲话。

孩子会讲话以后我们正确的语言示范很重要,要么都讲方言,要么都讲普通话,不能让孩子在学讲话的时候无所适从。我们成人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吐字一定要清楚,语速不能太快。对孩子没念准确的错字发音,一定要及时纠正,不能任由其不标准的发音成为以后的吐词和用语习惯难以纠正。

先易后难,先单音字,后双音字,然后3字4字逐步递升,宝宝的词汇量也会越积越多。





您好,很高兴有机会回答您的提问,并且希望我们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有的孩子开口早,周围人都夸“聪明” ; 有的迟迟不会说话,大家安慰说“贵人开口晚”有的孩子会说话了,但是只会说单音节,复杂的句子不会说,急的直哭。孩子说话的过程,看似是成长的一个普通阶段其实学问大着呢。芽芽妈今天就来给各位宝爸宝妈普及一下宝宝学说话的知识。

宝宝语言发育的四个阶段

0-8个月,前语言理解期,简单发音:会发较多的元音,如:a/ai/ou/和少量辅音m/h等。连续音节:会发的辅音增加;而且出现重复的连续音节。宝宝发生ma-ma,pa-pa的声音,这是前言语阶段的发音现象。

9-12个月,语言理解期,学话萌芽:会发更多的声音和不同音节的连续发音,变换音调,还能模仿成人和学习新的发音,有时可以对着物品发出正确的读音。

12-16个月,口语萌芽期,开始吐字:一般都是“爸爸”,“妈妈”等。通常女宝宝学说话比男宝宝快一点儿。可能1岁半,甚至两岁才会开始说比较多的语汇。

24-36个月,主题语法掌握期,语汇叠加:语汇增加的速度也变得很快,他们可以理解几百个词汇,也可以听懂一些复杂句子的意思,他们还会将一些会说的语汇加以组合。词汇短剧:这是人一生中语汇学习最快速的阶段,宝宝的词汇可能从200个增加到1200个。宝宝也能将词汇组成简单的句子,开始有了动词或副词的使用。语法学习:大部分的宝宝都可以了解长的句子及复杂的句子,并且能正确反应或回答。因为他的说话方式已经开始发展文法规则,句子里会有副词或形容词出现。他们也会说从两到三个简单指令。这时,家人都可以百分之百了解他所说的话,一般陌生人也可以了解七八成左右。




宝宝多久会说话算正常?

有的孩子开口早,周围人都夸“聪明”;有的迟迟不会说话,大家安慰说“贵人开口晚“;有的孩子会说话了,但是只会说单音节,复杂的句子不会说,急的直哭。孩子说话的过程,看似是成长的一个普通阶段,其实学问大着呢。来给各位宝爸宝妈普及一下宝宝学说话的知识。

1、宝宝多大开始学说话?

a、其实宝宝出生时的哇哇大哭,代表他第一次进入开始“说话”表达清晰了。开始,他是用舌头、嘴唇、上颚和任何新长的牙齿来发出声音,头一两个月是“哦”和“啊”,不久之后,就能咿咿呀呀了。

b、4—5个月大的时候,宝宝可能偶尔会蹦出第一声“妈妈”或“爸爸”来,虽然肯定会让你无比激动,但他还没有真正把这些词和你们联系起来。这要到他大约1岁左右才能做到。

c、6—9个月宝宝的会说的话更多了。当他喃喃自语或发音时,听上去好像有意义了。这是因为他在使用跟你说话时类似的语调和语气了。给宝宝读书来鼓励他的牙牙学语。

d、12—17个月宝宝可以使用一两个词了,而且知道它们的含义。他甚至会练习变换声调,在提问题时,把语调升高,比如宝宝想要人抱的时候说:‘抱不?’。他渐渐地意识到说话的重要性,以及语言在表达他的需要方面具备的强大力量。

e、1岁半—2岁的宝宝词汇量可能已经多达200个了,其中很多都是名词。在18—20个月之间,宝宝学习词汇的速度为每天10个或更多。有的宝宝每一个半小时就能学会一个新词,所以你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

f、2岁半的宝宝开始会会开始使用“我”和“你”了。在两三岁之间,宝宝的词汇量会增加到300个词。他能把名词和动词连在一起,造出虽然简单但也完整的句子了。

g、到了3岁时,宝宝将能够持续地谈话,并根据谈话对象来调整语调、说话模式、用词等。

2、宝宝语言发育的四个阶段:

不同月龄的宝宝,应如何进行说话训练?

0-1岁阶段语言训练:

说给宝宝听:不会说话的宝宝能通过耳朵接受信息,为他们日后的“说”打基础。如果父母把日常生活中的每件事,通过清晰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相应的动作传达给宝宝,孩子会对你的话很感兴趣,并试图咿咿呀呀地表达。

制造发声的机会:宝宝会用“咿、呀、哈、呜”等声音表达自己的愿望,这恰是培养宝宝模仿发音的好时机。当他们表达要人抱、要喝奶、尿布湿了时,妈妈趁机替他把这些愿望用简单的词语说给孩子听,然后等待宝宝的反应。如此天天重复,就等于在他的头脑中强化了这些语言,最终使孩子的语言模仿变得容易起来。

1-2岁阶段语言训练:

多给予刺激促使孩子讲话:身边物品,是教育宝宝学习语言的好工具。把这些生活用品或玩具指给宝宝看,告诉他这些东西的名称、用途、形状等等,随后再问问孩子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用途如何,这不但能帮宝宝学到一些生活常识,还能帮他积累新名词,促进语言的发展。

满足要求晚半拍:宝宝想要某种东西,往往盯着它或用手去抓。这时妈妈不要马上满足他,而是把它拿在手里,鼓励孩子说出自己想要什么。如果孩子说不好,妈妈可以先做示范,由宝宝“学舌”,再把这些东西给孩子。

重复说过的内容:准备一套动物卡片,在宝宝认识了其中的动物之后,请他给妈妈讲每张卡片上有什么;也可借助简单的图画书,妈妈讲页、宝宝重复一遍,然后再往下进行。总之,利用各种机会让宝宝开口。

祝宝宝健康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宝宝   音节   发音   句子   多久   爸爸   说话   父母   声音   名字   阶段   讲话   妈妈   语言   简单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