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待考上三本院校的学生?


谢邀!

怎样看待考上三本院校的学生?

可以说,高考就是筛选人才的方式,通过高考来区分的层次,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已取消三本批次,二本、三本合并,但是还是存在一本、二本,985,211,国家重点大学,省重点大学,这就是层次等级的区分。

高考进入三本院校,这就说明自己所掌握的文化知识面还是有限的,三本院校毕业生就业选择面是比较窄的,在社会的竞争力不如其他本科大学。

三本院校的学生毕业后找工作,往往比一本、二本的毕业生更加艰难,现在国内有许多知名企业在招聘人才时,明确招聘条件,要求重点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这就说明学历的重要性。毕竟三本大学在教学、师资等各方面和一本、二本大学是有很大的差距。

高考进入什么样的大学,这只是一个起点高低的问题,进入三本院校,那就要面对,不要气馁,给自己以后的人生做出一个正确的规划,自己想做什么?选定目标专业,努力学习,通过四年的大学学习来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竞争力,虽然是三本院校,但也是本科学历,社会还是承认的,可以考公务员、事业编、考研、教师资格证等。与其他本科毕业生没什么区别,在企事业单位,升职、加薪也是有利的一面。

只要自己坚定信心,不断努力,个人的命运始终是由个人的努力,而不是所读的学校决定的。




对于高考上三本(现在没有三本了,与二本合并成本科了)的学生是一个什么定位?我认为应该从多个方面来看。

01 高考本科录取率

2018年全国高校录取率是81.1%,本科录取率是43.3%,一本录取率是15%。从录取率来看,三本学生在全国考生中的位置是中等偏上,毕竟还有56.7%的学生没有考上本科。这一部分学生还是努力学习了的。只是同录取一本的学生相比,在学习上的钻研程度还不够。正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当然,这是全国平均录取率,在不同省市录取率可能有一定的区别。

02 高考本科分数线

2018年全国三本档次(有的省市已经和二本合并为本科)的分数线,不同省市是不一样的。四川省最高,为458分,最低是西藏335分,全国平均分为368.5分。这里排除了西藏少数民族和江苏(总分480分)、海南(总分940分)、上海(总分660分)。其他省市总分为750分,全国得分率为49.13%。也即,平均每科拿到一半的分就可以上本科了。

2018年数学平均分:广东理科78,文科66;江西理科85.68,文科73.44。理综平均分:江西142.16;湖南151;广西126.36;广东148。能上本科的学生,其高考成绩大约相当于省平均分。当然存在个体差异。

03 高考试题难度

这里讲的不是录取难度系数,而是高考试题难度系数。全国高考一般试题难度系数控制在0.62左右。这个难度是根据全国考生的分数统计出来的,也是全体考生的比较结果。

对于考生而言,题目不是很难。之所以录取结果不是很理想,主要是录取率制约。

04 考上本科的学生在高中的学习状态

对于上本科的学生,相比不能上本科的学生,在学习态度上要好很多,基本上能够学习。但普遍表现是在学习上的控制力不够,也就是不能坚持长时间的学习,易受外界干扰影响。如上课听课时断时续,作业普遍比较马虎,不认真。

再就是学习比较浅层次,不爱主动钻研。如一道题做不来,很少翻书,而是喜欢看答案和问同学。错题往往是根据答案看一遍,知道自己怎么错了,但不爱回到课本追究知识的根源。

05 本科线学生的高中学习习惯根源

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育基本上是应试教育。很多人都在反映从小的家庭教育决定了一个学生在学校的层次。在当前教育形式下这是对的。这部分能够考上本科的学生,往往是从小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对,导致许多学习品质没有建立。

我要说的是,这种情况与我国中小学教育密不可分。许多学生,包括可以上本科的这一部分学生以及连本科都不能上的学生,在学校期间是厌恶学习的。上本科的这部分学生相较于考不上本科的学生,老师讲的话基本还能够听进去,其很大的动力,就在于他们自我预知可以上本科,即有一个目标在推动着。当然,成绩很好的学生也有这样的动力,但那些学生往往还有学习的兴趣在驱动。

学生厌学的根源,在于学校教育从小就忽视了学生的生命体验,而是靠老师的强迫。所以,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痛苦的,是迫不得已的。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老师的强迫效果就会越来越弱。以至于,现在很多老师呼吁需要惩戒才行。

我国目前的新高考改革正是希望从高考开始来改变当前的教育现状的。




感谢邀请。

三本院校在全国各地已经基本取消的差不多了。不过还是有许多过去的和未来的三本学生,背负着三本这样一个不太值得炫耀的大学背景。

之前我说过一个案例,我朋友家的孩子,三本院校工民建本科毕业,交给我带实习。实习的过程之中,我让他帮我计算一段塑料管道的重量,他竟然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计算。

这样一个使用中学物理公式的简单计算,一个本科毕业生居然不会。更加让我愕然的是,当我告诉他使用哪个公式,并且告诉他塑料产品的密度时,他居然不知道水的密度是1,真的是让我的眼镜和下巴同时掉到了地下。

我不知道这样一个孩子是如何考上大学的,而且是如何学的工民建,又是如何毕业的。我当时和他开玩笑,我说会有人敢让你帮他造房子吗?你造的房子能站得住吗?



现在上大学非常容易,实在考的不好,可以上一个三本。

但是三本不是低能的理由,三本不是你不学的理由。即使是只上了三本,你也依然应该认认真真的,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掌握本领,为你将来就业,为你将来为社会为家庭做贡献积蓄能量。



当高考结束,当报考结束,当录取结束,一切已经尘埃落定,希望每一个孩子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未来,不管你是身处985的高殿堂,还是处于三本的低领域,你没有理由心高气傲,更没有理由妄自菲薄,认认真真,踏踏实实,读好你的专业。

如果每一个三本的孩子都这样做,你的学校将来会以你为荣,你的学校将来会晋升为二本一本,反过来给你增加更多的荣耀。




三本院校以前多半都是民办高校或者独立学院,因此三本院校的收费一般比较二本院校要高的多,关键原因就是他本身的‘身份’不同,按照国家培养大学生的标准,一名大学生一年的培养花费是按照1.5万的标准,而二本及以上高校,由财政向学校每年拨款一万左右,因此二本类院校的学生就只有5000左右了,而三本院校,因为身份的特殊性,没有享受拨款,因此学费较高!但是并不代表三本院校就不好,好好也提到,三本院校的由来,既然是独立学院或者民办院校,那么肯定要有点实力,或者有当前所需的热门专业,而且学校也愿意出大价钱请高学历的教师任职,因此从某些层面上讲,三本院校在师资配备上还略胜一筹!近些年,某些省市取消三本的录取,直接并入二本批次,或多或少也可能有担心三本院校实力超过二本院校的考虑在里面!因此,在家庭情况能够负担得情况下,上三本院校也是不错的!




三本怎么了,那也是要分数达到本科线上才可以上的,就本科学历已经压住了全国三分之二的人,凭什么瞧不起三本,提这个问题脑子进水了




让我来告诉你,独立院校也有本科一批录取的,并且我以前就是三本的,好几年前我是达到了本科线超40来分,进的学校,我忘了12的线了,我高中是花18000多进的私立学校,因为成绩很差,直到高二还是年级最后100来名,总共学校也就700来人,不过我就用了一年半,从平常200多分,到高考492,理科,你骄傲个啥?我们班以前有个富二代,我现在在他们家工作,他硬请我来的,你能比?我就这水平还考上了交大研究生,你更气不气?我不知道你们有什么好骄傲的。我现在月工资不高,成都天府新区上班,税前12500多,不算年终奖,三本很丢人吗?还有有很多孩子或许跟我一样,初中青春叛逆,有可能学坏了,但能立马改过来,就很不错了,为啥瞧不起他们?你有多厉害?





三本,属于70%的学生都能上的学校。所以,可上可不上。




谢谢邀请。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他们有他们自己的人生路,他们毕业以后不一定比一二本的大学生差。

三本的学生不一定就是那些差生,我国每年高考的考生都要几百万,但是一二本招收的学生是有限的,他不可能容纳所有的学生,所以这就导致总有人去上三本,即使我国几百万考生都很优秀,那也会有很多的学生去上三本。目前来看,这些去三本的学生大多都是严重偏科,不努力学习和实在学不懂的,这些学生高考失利后就会选择去三本学校,但是他们在三本里也会创造出不一样的精彩人生,我们不应该对这些学生抱有偏见,这些学生更需要大家的支持

现在我国的大学生有三千多万,大学生的数量严重超过了市场需求,所以就算你是一二本的大学生,你毕业之后不一定会有好的发展。现在的高校主要培养的是面向社会的全能高技术人才,你去了一二本不一定就是高技术人才了,大学四年你不努力,你说不上还要比三本的学生差,三本的学生虽然基础差,知识理论方面可能比较薄弱,但是在实践和动手操作能力上要比一二本的学生更强一些,他们毕业以后往往能更快的适应社会。

总的来说,一二本的学生往往更被大众所接受,而且一二本大学和三本大学相比起来,教育环境,学习氛围等很多地方要好很多,但是一二本大学生毕业后往往眼高手低,这一点要比三本大学生差差很多。三本大学出来的学生也是学生,他们的未来不一定比一二本大学的学生差,主要还是取决于自身的努力,三本大学的学生通过努力一样可以完成逆袭,不管怎么样,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选择,我们应该尊重别人的选择




我高考在2001年,超一本线58分,因为是先填志愿后考试,所以进的学校并不突出,211,之后完全出于爱好考取了现当代研究生,之后参加工作,边教书边学习,然后同样出于兴趣考取了985的政治学博士。至于说三本这个概念,首先,一旦离开学校踏入社会,能力是第一位的,但是一定要关注两方面能力,一是口才,而是写作,辅以过得去的电脑操作,基本就能在社会上游刃有余了;其次是考研,强烈不建议,除非你是出于兴趣,如果有留高校,做研究的想法,趁早死心,因为高校和科研院所尤其注重第一学历,此路不通;第三,公务员或事业编制,没有任何影响,只要你基本功过硬,好好复习,其实是和其他人处于同一起跑线的。




三本学院的学生怎样看待,客观辩证地看待呗!为什要要这样看呢?

从学生成绩来看

本科三批当然比一批,二批差点,这个毋庸置疑,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肯定比专科好。有人说:“我也能上三本,但是当时嫌学费贵,没有去上,上的专科,三本有啥好的”。可是你没看到的是还有大多数的专科分数上不了三本。还有就是每个省的高考状况不一样,有的三本分数在别的省份都能上一个好二本。不要单纯从学生层面对比,就比如我们现在的社会,人家有家庭好的专科都比你重点大学研究生混的好,所以不能单纯对比。再者说二本三本也开始合并,不再区分。

从学生努力层面看

三本学生没有一本,二本学生努力程度强,学习成绩好,这只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就是三本中有一批学生很努力,只是成绩不好。我们的未来不是由我们的学历决定,而是由于我们的能力和未来的努力程度决定的。三本中也有很多人才,他们考研有的去了985,211,有些人还都笑话人家。说人家三本考到这么好的学校,我们学校收他们干嘛?你不从另外一方面看,你和人家一个水平线了,你还笑话人家。人家只是后期努力赶上的。


未来发展

三本和普通本科(非985.211本科)基本一样,没有什么差别,都是本科学历。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本科改革,至少三本也可以享受这个变化。其实公司也不看你具体是二本还是三本。工作能力突出,吃苦耐劳,有头脑,懂变通,灵活性对企业公司事物就可以。

人才不是看的,是用的。英雄不问出处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院校   录取率   学生   考生   省市   难度   平均   本科   努力   未来   大学生   学校   人才   全国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