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i混动这么火,为什么新势力只敢造电动车,不敢造混动?

当然是因为技术,现在国际上只剩下三种混动技术,丰田,本田和比亚迪。

为什么说只剩下呢,因为技术水平太高,别的厂家要追上,那投入就大了,他们不愿意。

可能有人觉得很假,但是每次车展,比亚迪技术展台都会出现日本人和德国人,要是对比亚迪技术不认可,有什么必要去参观?

所以没有混动技术的他们都转去发展纯电了,那纯电的就没技术么?当然不是,只是相对来说,汽车用电动机和车载动力电池都有现成的解决方案,例如日本电装和德国博世的电动机,宁德时代和日本松下的动力电池。

有现成的技术又不用研发,对于没新能源技术储备的车企,那是真的香。




应为技术混动技术绕不过去,比亚迪掌握混动90%的专利,用比亚迪的技术要交专利费,这就是大众放弃研发混动直接上电动的原因。




混动只是一个过度车型,最后发展的还是新能源车,这就是弯道超车,要实现碳中和,混动车也得淘汰,所以就不会有人再花大把的时间和金钱去研发混动,把钱都用在新能源研发上,不是更好吗




造车新势力蓬勃发展的原因是,它见证了特斯拉在电动汽车方面的巨大成就,特斯拉还发布了所有专利,并让所有汽车制造商都可以获得这些专利。这导致许多梦想制造汽车的互联网员工投资汽车行业。显然,制造汽车的新力量的初衷是为了电动汽车。燃料汽车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考虑范围,所以所有推出的车型都是纯电动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拥有两套完全不同的动力系统。无论是丰田、本田还是国内比亚迪,能够做好混动车,都意味着精通发动机电喷管理(ECU)、变速箱控制(TCU)、驱动电机控制(HCU)、电池管理(BMS)和整车控制(VCU)等核心技术。这可比纯电动汽车技术复杂了不止一倍以上。

此外,从成本的角度来看,纯电动汽车的制造成本要低得多,还有各种补贴。

所以,新势力只敢造电动车,不敢造去碰技术壁垒更高的混动车。




电动车的门槛非常低,不是现在又有造手机的去造电动车的吧? 不是很奇怪吗?

其实是因为电动车整体零件数和手机的元器件是数量级非常接近的。

主要掌握了供应链和制造管理,造手机和造电动车难度并没有想象那么大,反而好用互通的部分。行业相关标准和认证又极其成熟,照着搞就可以了。

而混动就不同了。混动现在还处于发展期,除了丰田混动,其他都不算是什么成熟技术。无论是否真的环保,是否成熟,混动整体方案在业界只有共识,并没有标准。

说白了,只有业内头部+新锐才会搞这个。

你看bba造混动了吗? 一个是真不会,另一个是真没必要。

人家油车继续赚钱,电车对冲中国双积分政策,不香吗?

# 用油和用电分开的不算混动,不讨论。




因为他们没有技术尤其是油车发动机。比亚迪十几年才搞到热效率四十多。刚开始的发动机匹配一点也不省油的。所以混动门槛还是很高的。其实像这些大众之类的老油车企应该二十年内主要搞混动。




混合动力这么火,为什么新势力只敢造,电动车不敢造混动。因为混动的技术含量非常的高,一般的企业没有这样的技术,是做不出来这种汽车的就是做出来也是会有很多毛病出来。做混合动力是需要非常大的经验积累的。半路出家造车的企业是一般做不出来的。电动车呢。是个小厂都能做出来。没有什么多大的科技含量。只要用好的电池,好的车况,再加上一系列的什么GPS定位了摄像系统了,视倒车系统啦之类的东西,加上之后就把这些东西已经做起了营销,再加上品牌影响力就可以OK了。总体来说造电动车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是个小厂都能做出来。朋友,你赞同我的观点,请点赞加关注。




比亚迪DMi车型所用的零部件,质量也稳定可靠,不容易出小毛病


现在车企采购零部件,基本都是规模化采购,这样既可以降低成本,也可以提高采购议价能力。参考比亚迪汉的供应链,玻璃是福耀的,制动系统是博世的,发动机冷却模块是马勒的,刹车卡钳是布雷博的, Esp模块是采埃孚的……基本是知名大厂的产品。采购知名大厂的零部件,质量是可以保证的。


而其他的零部件比如12.8英寸可旋转大屏,发电机,发动机,电动机,电池,空调系统,减震系统等等,都是比亚迪旗下的子公司产品,比如弗迪科技,弗迪动力等子公司。这些自产自销的零部件,可以契合车型特点进行制作,一旦出现故障,修正的速度也快,免得跟供应链扯皮,可以不断的优化质量,把质量做得更好。关于这点,可以参考日系的丰田,韩系的现代。这些质量不错的车企,旗下都有自己的零部件公司。


比如丰田的电控系统,是丰田的亲儿子《电装》做的。爱信是专门造变速箱的,也是丰田的亲儿子,为几乎所有的日系车提供变速箱。此外还有丰田纺织,丰田合成,丰田自动织机等公司,都是丰田自家的子公司,为丰田提供零部件,共同筑起了丰田质量好的口碑。


总的来说,比亚迪新出的DMi车型,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质量好,油耗低,小毛病少。虽然价格比同级别的国产车贵了一二万,但是比亚迪DMi车型不要购置税,后期油费也低,实际买车成本只差一万块左右,是一台值得购买的!

比亚迪优势太明显了!




技术要求更高, 不但要会电动机 还要有发动机经验, 并且把他们整合在一起,新势力 电动方面大家起步差不多 差别不大, 发动机方面重0开始 投入大。 理想增程方式也算混动的一种,直接买别人发动机装配。




各种公司都来造车的根本原因是碳积分,因全球变暖等,世界各国达成共识,控制碳排放

1.生产一辆油车扣分

2.新能源加分

3,分数没达到巨额罚款。全球都一样

4,碳积分是可以买卖的,如果油车造太多,可以买别人用不完的分来完成碳排放指标

所以重点就是卖碳积分了,特斯拉一年碳积分卖出收入,比卖车高3倍的样子

五菱mini,那个看起来像个玩具的车,靠卖碳积分的一年的收入是五菱集团卖车好几年收入的总和,去年还在亏,mini一出收入直接翻n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电动车   特斯拉   油车   丰田   汽车   日本   变速箱   电动机   新能源   零部件   发动机   车型   新势力   积分   质量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