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不教孩子写字和算术,上了一年级真的会学的很吃力吗?

说一下我的切身体会,女儿上的是公办幼儿园,公办幼儿园是不允许提前教育的。别的孩子都开始算20-100加减时,我家还在掰手指算10以内的加减。别的孩子背30.40首古诗时,我家还在捣腾我私下教的那10首。因为我觉得小盆友不痴不傻,肯定能学会认字和加减乘除。提早学会,上课容易不听讲。

后来我发现,这个应该根据孩子的性格来决定。我家女儿胆小,内向,理科思维不是很好。适度的提前教学有助于增强她的自信,她在上课会积极举手发言,得到老师表扬后,会更喜欢这么课,更用心去学。

在举一个盆友家孩子的例子,男孩,活泼好动,思维迅速。她提早一年给孩子上了各种幼小衔接。大班时5分钟做完100道 100以内的加减。上了小学后因为上课调皮捣蛋天天请家长,盆友问孩子为什么上课不听?孩子说都是我会的,没必要再听了。我每个问题最快解答出来,举手老师不请我,我直接说出答案,老师又批评我。

所以我觉得可以根据每个孩子都性格和能力因材施教,但是提早一年开始学习,个人觉得没有必要(英语除外)。可以在幼升小的暑假给孩子报个拼音,逻辑数学班上上。一来给孩子预习将要学习的知识,二来让孩子熟悉小学的上课模式,养成好的课堂纪律。三、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以后的作文一般都要靠大量的阅读和积累,幼儿园可以带着孩子进行大量的阅读。




我是一名小学老师,带过两届新生,我感觉孩子多少还是要学一点的。

首先,大多数孩子会接受学前教育。现在国家虽然三令五申,不允许小学教育提前化,但从我带过的新生班级来看,一点学前知识不会的孩子几乎没有,即使幼儿园不教,家长也多多少少会教一点,语文的拼音可能难一些,但是数学10以为的加减法,家长都教的了,在平时生活中就可以给孩子渗透一些。所以在带一年级新生的时候,虽然数学第一单元是认识10以内的数,但是课上我也不会太多的讲,更多的是纠正他们的书写。一是他们都会,二是没人会听,小朋友就是这样,他都会的东西你再教给他,他就会没兴趣。这样的话,如果孩子一点儿没学就会比较吃力,课下需要老师或者家长单独的给补习一下。

其次,小学教育与幼儿教育的不同。幼儿园的小朋友主要是健康开心的成长,有阿姨来照顾他们,但是小学是要学习的,一节课40分钟,中间10分钟休息,这40分钟是要专心的听讲和做练习,所以很多小朋友刚开始上一年级不适应,不知道上课要听讲的,下课是用来休息和上厕所的,这些都需要提前让孩子适应,就如同大人上班前进行岗前培训一样,上幼儿园大班即使不学拼音和计算,也要开始锻炼小朋友坐好认真听讲,说话要举手,下课才可以去洗手间,这些上学最基础的要求。

最后。如果孩子一点儿没学。那么在读小学以后,家长一定要多关注孩子的学习,老师在刚接手新生班的时候,会非常的忙碌,除了教学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处理。家长每天回家要问一下,今天学的怎么样啊?通过孩子的作业来了解孩子听课的效率,如果发现听不懂,跟不上,或者听课效率低,一定要积极的跟老师联系,让老师多关注孩子课上的情况,课下家长可以利用写作业的时间帮孩子辅导一下,以防落下。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你解答疑惑。


我是陈知了,小学一线教师,在我的个人主页,有关于如何给孩子养成学习习惯的文章,欢迎围观讨论。




分享一下我的真实感受。

我女儿现在上小学一年级现在,当时上的幼儿园时提倡素质教育,并没有实际得教孩子很多东西,包括汉语拼音,数学是在玩中学习,会一点,但是老师从来没有布置过作业,数学或是语文都没有。

刚上小学时,语文要学习汉语拼音,那段时间真的很痛苦,因为没有接触过,老师进度很快,教的也很马虎,因为班里其他的孩子都已经学过了,就我们个别几个幼儿园的孩子没有学过,所以,那段时间家里经常鸡飞狗跳,孩子学不会,家长教的也要崩溃,老师也不耐烦,认为其他孩子都会就你家不会,这样会拖班级后腿。

所以学拼音的那段时间,写作业时间是最压抑的时候,不过这种时候也就2个多月,等到孩子拼音学会了,基本上也就没什么差别了,慢慢的孩子会跟得上老师的步伐。

这里最主要的一点是要,在一年级开学的初期,家长做好心理准备,别着急,也别太焦虑,拼音在学校学是一部分,主要还是这段时间在家里辅导,帮助孩子赶上老师的步骤,帮助孩子度过这个人生的一大难关。

总体来说,幼儿园不教语文和数学,在开学初期确实影响很大,孩子学过与没学过的之间差别很大,但是也仅限于初期,过段时间拼音学完了,也就没这么大的区别了。数学呢,幼儿学不是没交,而是换种方式,这个不必焦虑,一年级的数学很简单,孩子们大多跟的上。




我要郑重告诉您幼儿园不教写字与算术,上了一年级真的会吃力!

一、您的孩子不会写字与不会算数,那您真的就输在起跑线上啦!

现在的大多数孩子,上一年级之前都会正确的握笔熟练的写字和会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真如你说的是在这样幼儿园上学,你的孩子进入了一年级还不会写字,还不会算数,那你只能成为一名差生。

大家不会忘记2019年底最火的当属青岛的王恒屹,2岁可以自己看书,3岁时已经认识2000多个汉字,准确识别出200多个国家的国旗和国徽,一首歌曲只需播放一秒钟的前奏他就能准确地说出歌名,5岁能够完整背出460首唐诗宋词。从一开始就当差生孩子就会厌学,会产生不可预料的结果。

二、在实际生活中,父母已经做到了第一位教师的责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大多数父母已经从小教孩子学习识字和数数,在孩子呀呀学语时就让孩子下意识写字✍️在绘本中识字,刚会走路就教画一二三呀!学生活中的数学数手指,算手指上的数学。一般的孩子在父母那里就学会了几百字。孩子成长父母永远不是看客!初为人母幼儿园也要学会择校!

三、教师教学是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学习

一年级可能很多家长都不知道这样一条规律:一年级的成绩,决定三年级的分数;三年级的分数,决定高考的水平。一年级是道坎,二年级是个坡,三年级是座峰!因为一年级所学的知识最少,分量最轻,好多孩子不用怎么学,孩子就可以轻松考100分。就是因为在幼儿园三年把小学一年级的知识都学了,感到一年级轻松。老师讲课也往往快,不会翻来覆去的去重复。如果开始就吃力,你的孩子就可想而知了!




我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1——6年级都教过,加上我家中也有一个将要上学的外孙,因此,针对题主的问题我来谈几点自己的意见。

第一,一点儿基础也没有的孩子,上一年级确实会吃力。

我家侄子的儿子大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正上一年级。在上学前,侄子听从了幼儿园老师的,什么也没教给孩子,包括基本的上课习惯、怎样拿笔、认拼音、认字等,都没有学习。

结果上了一年级后,因为老师领着上课,基本是一天一课,没有基础的孩子根本消化不了当天学习的内容,加上又刚开始拿笔写字,上课要坐上40分钟,孩子各种不习惯。学习上,基本是倒数一二名。

可我带了他几次课,发现他不是学不会的那种,只要给他时间,慢下来陪他学习,他也学得不错。

所以,大铖的表现,完全是因为没有一点儿基础所致。


第二,一年级上学前,应该做哪些准备呢?我的建议不是去报什么班,只要家长有心,在家也能稳妥地让孩子度过衔接期。

我家的大外孙,今年也要上一年级了,我和女儿陪孩子做了这样一些准备。

1.有效陪读,保证阅读时间和效率。这一方面,可以很好地培养孩子认真做一件事的习惯,与孩子上学后每节课40分钟的时间做衔接。

每天晚饭后,我们会拿出一定时间来陪孩子读书,一般读40分钟至一个小时。这几年在读书的过程中,孩子已认识了1000多个字,大部分绘本他都能自己读下来,偶尔有几个不认识的字,他就随时问陪在身边的我们。

2.多种方法,培养孩子坐姿和握笔姿势。这一方面,可以很好地与上一年级后的写字做好衔接。

如果单独地让孩子练坐姿和握笔姿势,练一会儿他一定就不愿练了,因为这样太枯燥。可以尝试下面几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让孩子涂鸦。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爱画画,无论他们画什么,都给予肯定。照着画,想象着画都可以。在画画过程中,培养他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第二种方法是控笔练习。我们给孩子买了一摞控笔练习纸,上面有简单的线条、数字、图形等,让孩子每天练习一页,一是培养姿势,二是练习肌肉,尽量做到用力均匀,笔划流畅。

第三种方法是抓住孩子的兴趣点,通过“画字”培养他写字的兴趣。“画字”是大外孙自创的说法,他在看到我写字时,看见有简单的字,也想写,他就说“我也画一个”。我就找几个简单的字让他“画”。比如:中、大、小、平、人……

当然,“画字”不能画太多,写多了,他的兴趣也就失去了。只要他不想“画”了,马上就停止。

第三,拼音提前学习策略

小学一年级,拼音是学习的重点与难点。而且因为读法和写法上的要求,好多做家长的与老师教的有出入,因此,上学前,不要求家长过多地去指导学习。

1.玩一玩分清声母和韵母的游戏。家长在孩子上学前可以按拼音字母表,把声音和韵母能够分清就行。当然,最好通过音频的方式让孩子学习,正确发音。那些容易混淆的声母和韵母,也可以用卡片或儿歌的形式让孩子区分,加强记忆。

2.引导孩子找拼读的感觉。我们平时说话时,随意抽出一个字,让孩子练习拼读,如“大家”,你可以指导孩子说“da,jia”。读的时候带上声调。练得多了,上学后,在拼读方面孩子就不会觉得有多么困难了。

3.不建议提前写拼音。大家都知道,拼音的写法是有一定格式的,四线三格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因此,这一方面的学习,还是留到上一年级后,在老师指导下去书写。


第四,关于算术方面的衔接

我认为,不要提前教孩子一年级数学书上的内容,这样孩子上学后认为已学了一遍了,学起来就不认真。

在家可以把数的组成练练,如,9可以分成8和1,1和8合起来是9。练好数组成,一年级的加减法就没问题。

我相信,在前面,我们在读、拼、控笔、数的组成、坐姿与握笔姿势、上课时长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练习与指导,孩子上一年级后,应该不会感觉太吃力。

愿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小孩子学写字首先要准备的基本条件是手指小肌肉发育完善。孩子过小,手指小肌肉发育不完善,就让ta们学写字,一是握不稳笔,写不好字的每一笔每一划,时间一长就酿成不良习惯。二是拉伤小孩子的手指小肌肉,危害ta们的身心健康。三是违背幼儿心理发展规律,本来以玩为中心的幼儿生活,强加他们的学习任务,很容易培养出他们的厌学情绪,打坏他们的胚子,因此,教幼儿写字,是得不偿失的。幼儿语言能力发展快,模仿能力强,记性又好,虽然没有数字的空间概念,但还是能够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的,这个也是学前必要的数学准备。本人认为,幼儿园不教孩子写字,上了一年级不会学得很吃力,反而让ta们学得更轻松,更快乐。而不学会2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对孩子上一年级学习数学肯定是有影响的。以上是我个人从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规律,在这里与你交流,谨供参考。




幼儿园不教孩子写字和算术,而专注孩子的感觉训练(系统的玩),那么,您应该庆幸,这个园长是真正懂得幼儿教育!

一、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说:幼儿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在于形成儿童的智力。

二、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特梭利认为:感觉训练,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唯一途径,孩子的所有智力都是从感觉发展为概念。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高端家庭非常认可蒙氏教育、蒙氏幼儿园的原因)

教孩子写字和算术,不属于智力教育,而是技能型学习。

因此,如果孩子在幼儿园阶段是“从优势出发”的玩(有目的、有要求的玩、感统训练式的玩),孩子在读小学一年级是有所吃力,但是到了三年级之后,这些孩子的学习能力就会像开挂一样。

而在幼儿园时期开始学识字算数的孩子,在三年级之后学习成绩却只能在中等水平了,甚至会越来越倒退,这就是“三年级”现象,也是教育部一直强调,幼儿园不得传授小学知识的理论根据。

个中原因,国内著名的儿童教育家孙瑞雪在《爱和自由》中详细论述,家长们可以阅读之。

我是优势教养教练竹风爸爸,专注于教会宝妈掌握“培养出乐观、坚韧、自律孩子”的教养力技术,太多的案例告诉我,教育部当前要求“幼儿园不得从事小学知识教育”是非常正确的,更是必要的。

另外,幼儿家长特别要掌握:感觉训练与聪明公式:

一、感觉训练是一种自我教育,必须由自己体验、自己经历,最后得出一个结果:概念。这就告诉家长,让孩子玩,有目的地玩。如果把“玩”当作是孩子的“工作”的话,孩子在他自己的“工作”状态时,最专注、最自律。而我们知道,当孩子一旦养成了专注、自律、乐观、坚韧的品质之后,学习就是一件轻松、快乐、自主的事情了。

二、先给出聪明公式:真正的聪明=(神经智力+经验智力)X反省智力。

①在括号里面的神经智力和经验智力之间是加号,把它放在相对平等的地位。

②括号外面,反省智力是一个乘号,是放大器。

③为什么把反省智力看得这么重要?因为反省智力可以统筹调配前面两个智力资源。

神经智力是由基因决定的(遗传),而经验智力与反省智力都是由感觉训练完成,对于孩子来说,感觉训练就是从孩子优势出发的玩!




这个问题提的好!问题的实质是幼儿教育抓什么的问题,题目中提到了知识该不该学,答案是必须学。孩子每天做的都是学习活动,玩不是学习吗?孩子做什么都要用五官心脑,看什么就思考什么,看字就思考这是什么,看动物就思考什么,我们为什么把字,数排在外面呢?也就是把书排在外是一个道理,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字数事物,经常讲字的故事,数的故事,不好吗?这是建立一个思维思考点,建立一个概念,这个概念不是一天两天能建立的,但为什么必须在一年级开始呢?孩子的五官心脑的开发是目的,利用什么开发,怎么有界线呢?孩子是非常聪明的,有些时候大人的认识误了孩子。学前的学习是没有硬性要求,而学校的学习是有硬性要求的。都是学习前者没有痛苦,后者就不同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前必须准备好的啊!




如果孩子是在四星级以上的幼儿园,肯定地说:不会,绝对不会!且孩子到了三年级之后,相比小学之前学了识字和算术的孩子,会开挂!

我们总是把掌握某种技能作为智力发展的标准!实际上技能不重要。6岁以前的儿童根本就不用学习任何一门技能,他所要学的是掌握技能的方法。

幼儿园教育主要基于五大领域(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的活动,发展孩子的智力、身体、人际、艺术,这是幼儿阶段的主要任务。

并且所有的活动是基于孩子的感觉进行训练,所谓的感觉训练,就是训练孩子的各种感觉器官,从而提高孩子各种感觉能力,包括触觉、热觉、压觉、视觉、嗅觉、味觉和听觉能力。

感觉训练,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唯一途径,孩子的所有智力都是从感觉发展为概念,最终形成智力。当孩子的智力品质得到了充分的训练,开始读小学时,才能够充分地吸收各种知识。

爱德华·赛贡(1774-1858)说:“把儿童从感觉训练引向概念。”蒙台梭利说:“智力中没有一样东西最初不是源于感觉。”

同时,孩子过早地学习了识字、算术等知识技能,在小学初始阶段(一、二年级)会对这些知识内容产生轻视、自傲等心理。当到了三年级之后,更系统的知识技能出现,孩子就会产生知识恐惧和自卑的情况。

2018年7月4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严禁幼儿园教授拼音、识字、计算等小学课程内容,社会机构也不得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等名义提前教授小学内容,纠正“小学化”教育环境。

《通知》要求:
严禁教授小学课程内容。对于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的,要坚决予以禁止。对于幼儿园布置幼儿完成小学内容家庭作业、组织小学内容有关考试测验的,要坚决予以纠正。社会培训机构也不得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等名义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各地要结合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予以规范。
· 纠正“小学化”教育方式。针对幼儿园不能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脱离幼儿生活情景,以课堂集中授课方式为主组织安排一日活动;或以机械背诵、记忆、抄写、计算等方式进行知识技能性强化训练的行为,要坚决予以纠正。
·整治“小学化”教育环境。对于未按规定创设多种活动区域(区角),未提供充足的玩教具、游戏材料和图书,缺乏激发幼儿探究兴趣、强健体魄、自主游戏的教育环境的,要调整幼儿园活动区域设置,合理利用室内外环境。
·小学坚持零起点教学。对于小学起始年级未按国家课标规定实施零起点教学、压缩课时、超前超标教学,以及在招生入学中面向幼儿组织小学内容的知识能力测试,或以幼儿参加有关竞赛成绩及证书作为招生依据的,要坚决纠正。
·解决教师资质能力不合格问题。对于不适应科学保教需要,习惯于“小学化”教学,不善于按照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组织开展游戏活动的,要通过开展岗位适应性规范培训,提高幼儿园教师科学保教能力。




看到很多家长关于孩子到了一年级跟不上老师节奏的困扰,我想谈一些我个人的看法。

首先我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其次,我是一个孩子的妈妈。

在我教过的一年级孩子中,有一些孩子是学前学过拼音的,而更多的是没有学过。在教拼音的时候,就能明显感觉出来差别,有点基础的孩子学拼音会很快,没有基础的孩子,学起来很吃力。我们每个学期,每个星期的语文课都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去掉节假日,去掉外出实践活动,真正让语文老师用的时间是不多的,要完成整本书的教学量,基本要保证一两天后必须上下一篇。而为了让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们能够跟上其他孩子的节奏,我们通常采取的是下课盯、放学盯、回家让家长继续盯,也就是说有些家长所说的“把教孩子的任务给家长”。前面的留言中说到的一个学期能跟上的孩子,基本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了第一个学期。如果没有,那也许你的孩子是个天才,接受能力很强大。

再来说说我自己的观点。我个人认为,坚持让孩子上小学前什么基础也没有的家长,会害了你的娃。当然我并不是让大家去报暑期拼音班啥的。我是坚决不让孩子报学习班的,至少小学阶段不会。我更加在意的是孩子的学习兴趣。所以我的通常做法是,挑一些有趣的书,和孩子一起看。比如,我从孩子两岁半的时候开始给她读一套名为《魔法拼音国》的故事书,为了让她自己每天都想读,我设计了一个小抽签的环节,拿出扑克牌让她抽,抽到哪本读哪本。在她三岁半的时候,她能叫出书上的拼音化作的人物,大脖子b,p婆婆等等。一年的坚持,让她对拼音有了一点感觉(语感),那么四年呢?我个人认为这不是拔高要求,这是正常的习惯培养,阅读的习惯是小朋友学习语文最重要的一项技能。爱读书的孩子,语文都不会差!

所以,最后,我给所有爸爸妈妈的建议就是,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增强他的语感。这是对于孩子最好的语文教学启蒙。而最容易或最难的就是每天陪孩子一起阅读,纸质书!

下图是孩子三岁半时,带她去书店看书时的情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吃力   幼儿园   孩子   算术   学前   智力   拼音   幼儿   家长   年级   感觉   老师   数学   小学   时间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