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生产供应链基本都靠中国,为什么我们不能成,特斯拉能成?

2019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正式建成投产,这个超级工厂主要用于生产model3以及model Y。

而特斯拉之所以把工厂设在上海,除了看重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之外,还看重中国完善的产业链,所以在上海设立超级工厂之后,特斯拉有很多零部件都直接从中国采购,而且这个国产化的比例越来越高。

根据有关机构预测,目前特斯拉国产 Model 3的零部件国产化率已经超过90%,这个国产化比例甚至超过很多合资车。


目前特斯拉采用国产零件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车身、底盘结构件、内外饰、其次是动力电池、热管理、中控等等。

比如电池由宁德时代供应,据说明年第2季度比亚迪还将为特斯拉供应磷酸铁电池;

电机虽然有特斯拉自产,但是所使用的很多零部件都由中国企业供应,比如旭升股份、中科三环都是相关供应商;

热管理系统主要由国内的三花智控、翰昂民、银轮股份等提供;

中控屏幕组由长信科技供应;

车身分拼总成件、侧围、后盖模具等产品由华域汽车供应;

热成型车身等产品由凌云股份供应;

车身结构件等产品有威唐工业供应;

车身冲压件等产品由华达科技供应;

液态金属汽车门锁扣等产品由宜安科技供应;

铝合金车身结构件等产品由文灿股份供应;

底盘铝合金和热成型钢等产品由拓普集团、旭升股份、广东宏图等相关企业供应;比如旭升股份供应电池上盖、电机变速箱壳;拓普集团供应副车架,控制臂;万都供应转向节等等。


另外在内外饰上,供应商基本上也主要以国产企业为主。

比如拓普集团供应顶棚,华域汽车供应座椅整椅、保险杠;永利股份供应保险杠零件;宁波华翔供应饰条、智能后视镜;岱美股份供应遮阳板;福耀玻璃供应侧窗玻璃;均胜电子供应驾驶员安全气囊、方向盘等汽车安全系统产品;新泉股份供应中控台等。

把各种零部件加起来之后,目前特斯拉model3供应链当中,直接或间接采用国产产品的比重已经达到90%以上。

不过这90%的零部件对于特斯拉来说其实附加值并不高,目前特斯拉一些核心的零部掌握在他们自己的手里,或者从其他国家购买。

比如软件系统、电动助力转向、毫米波雷达、芯片、三路摄像头、制动系统等等没有实现国产化。



当然即便国产供应商供应的零部件技术含量都不是很高,但对于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看到这很多网友都挺纳闷的,特斯拉作为一家外国企业,为什么他们能在中国整合供应链,设厂短短两三年时间就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model3 model Y在中国销量都非常可观,而为什么国内的一些车企却做不起来呢,这到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实际上虽然特斯拉的销量比较可观,而且品牌也比较响亮,但大家也不能否认我们自己的品牌。

虽然在传统燃油车方面,我们跟欧盟有较大的差距,包括发动机、变速器等一些核心零部件都需要从欧美日等一些国家进口。

但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其实中国已经慢慢赶上来,甚至在部分领域已经领先全球其他国家。

最近几年我国已经涌现出了一批优秀造车企业,他们生产出来的产品并不比特斯拉差。

比如下图是2021年1~9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


从这个榜单可以看出,排在榜首的是宏光迷你,1~9月份累计销量达到25.66万辆;

而特斯拉两款车型,包括Model3以及model Y累计销量达到20.4万左右。

从单款车型销量来看,特斯拉确实处于前列,但从这个榜单来看,除了特斯拉之外,销量比较好的电动车基本上都是国产,包括比亚迪、理想、蔚来、哪吒、小鹏的销量都不错。

比如9月份,比亚迪所有新能源车型加起来的销量就达到70022辆,这个销量其实比特斯拉还要多;另外蔚来销量也达到10628辆,小鹏汽车销量到10412辆,哪吒汽车销量达到7699辆,理想同样也达到7094辆。


从单月销量来看,目前国产电动车的销量已经逐渐拉近跟特斯拉的距离。

而且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国产电动车的质量其实并不比特斯拉差太多,甚至在某些方面比特斯拉还要做得更好。

比如特斯拉model3内饰其实简单到不能再简单,而同级别的小鹏P7,比亚迪汉其实无论是内饰还是外观都并不比model3差,甚至比model3更好,懂车的人自然会懂。


在这种背景之下,特斯拉之所以还能够保持比较高的销量,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品牌的溢价。

特斯拉作为全球最早推出新能源汽车的企业之一,它在全球的品牌影响力都比较大;而对很多国内消费者来说,很多人都习惯了认为外国的月亮比国内圆,所以很多人打心里看不起国产汽车,即便国产汽车整体质量已经接近特斯拉甚至超过特斯拉,但很多人仍然不愿意承认。

但我觉得未来几年这种格局会逐渐改变,随着特斯拉价格不断下降,它不再是一个高端的品牌,而是一个普通的代步车,当品牌溢价不在了,到时真正愿意购买特斯拉的人会慢慢减少。

相反,随着大家对国产新能源汽车认识的不断深入,当大家了解到国产新能源汽车并不比特斯拉差的时候,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购买国产车。




你说的特斯拉能成我理解就是特斯拉能生产出汽车然后再卖出去。

实现上述目标要具备两个前提条件。首先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其次要有接受这些产品的市场。

但是这些条件的背后是文化差异,那就是工业化的文化和小农经济文化。

工业化讲究社会分工,通过整合分工的各行各业,组成自己的产品和劳动。这一切的基础就是合约和诚信精神。

小农经济讲究大而全小而全,什么都自己做。但是大而全小而全往往会因资源和能力不够而很难实现。所以就要提倡“弯道超车”和“四两拨千斤”。要抄袭模仿和偷窃他人成果,所以小农经济思想必然带来“诡”和“诈”,自然也就没有诚信可言。

今天的汽车工业是二战后发展起来的。它是汲取了二战中全社会快速高效廉价地提供军工产品的管理模式。所以你会发现,老牌汽车工业强国往往是二战中的主要参与国。

所以造汽车用工业化思维和以诚信为基础比小农经济的“诡诈之术”更容易整合全社会的相关产业。更加容易成功。




主要是我们国内的这些生产厂家数量太多太散了,没有整合起来,抱团生产电动汽车,对这个问题重视不除互相竞争,又散又乱,还不如美国高度的集中,所以他就能做出来,另外他在相关的一些电池以及通信方面有一些核心技术的,他把这些核心技术再整合起来的话就能够有优势了。

虽然我们有供应链的优势,但是我们这些供应链还是有一些关键部件是缺门的,设计方面有一些差距,同时还有一些涉及到一些知识产权的问题。

此外特斯拉有一个品牌优势,它有最强的募集资金的能力,有美国强大的金融后盾支持,所以他的一家公司是超级公司,我们5家10家公司或许未必是他的对手,况且还没有联合起来,那就更不是对手了。#新媒体##自媒体##我要上头条##微头条日签##策划##百粉##正能量##千粉互娱#























特斯拉负责设计,中国供应商只是按图纸生产。没有设计参数,那只能是一个铁壳子。你能设计出一台车来?有本事就来啊!




传统燃油车的关键技术是三大件:发动机、底盘、变速箱,中国在这三个方面落后欧美日10年以上。

而新能源汽车是中国弯道超车的最佳赛道,关键技术是自动驾驶、整车管理系统。而这种软件设计恰恰是中国的软肋,特别是系统集成。




关键技术在特斯拉手上,所以核心技术很重要,但是供应链必须慢慢国产化这样对国内配套产业也是升级跟上世界前沿脚步,双方都有利。




特斯拉进来的时候是在上海设厂的。我们的电动车行业竞争太激烈了,有有的企业家数太多了,没有很好的整合,所以都搞了很多的地方保护主义,每一个地方生产的汽车只能在一个很小的范围里面进行生产销售。这样就形不成规模效应。

而特斯拉一开始就设计出了一个高端的品牌,这样吸引很多有钱的人去购买。一般有钱的人都有好多辆车子了,然后他买一辆特斯拉以标榜他的环保意识。

而国内其他的车企都是给国内拥有第1辆车的人打造的。这样的话无论是价格还是性能方面要求都比较高。结果反而不容易,像特斯拉那样有广阔的市场,大量的成功的案例。

同时我们也确实像特斯拉这种高瞻远瞩的企业。或许在跟我们创业的时候都需要审批是有关系的。特斯拉的马斯克,他在创业的时候,他所设想的产业是天马行空的。从造卫星到6级的通讯再到汽车以及其他的行业跨的领域非常的多。如果按照我们国内的工商审批的话,他要搞那么多的产业,那就要审批出无数个公司来做。这样的话又要搞好多的财务,财务又要做好多本账,结果就是成本太高了,最后就搞不过美国的特斯拉了。

所以我们应该充分的从特斯拉成功的地方寻找我们的经验教训,既然那么多的供应链都有了,为什么我们做不成,就是因为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攻坚克难加以解决。#新媒体##自媒体##微头条日签##我要上头条##百粉##正能量##千粉互娱##策划##经济#























特斯拉还没成功。




特斯拉准备在中国建第2座超级工厂,现在包括合肥、东北等等很多地方,为了这个超级工厂争夺得不可开交。



我倒是在想,面对特斯拉这么一个巨型的电动汽车公司,它的生产能力和供应链基本上在中国大陆,包括制造工厂以及电池的供应以及未来的销售基本上是强依赖中国大陆市场。可是为什么我们自己国家没法产生这样的领先世界的企业呢?我们的原因究竟出现在什么地方?



回首特斯拉从诞生到现在成功发展的十几年。你会发现特斯拉一直在聚焦做一件事情,非常执着,非常有韧性的去推动这这件事情。从绝大部分人一开始怀疑电动车,不接受电动车,到慢慢的少部分人接受了这个概念,一直到最后的熊熊大火。特斯拉从0到第100万辆汽车销售用了12年的时间,而第2个100万辆只用了2年的时间。



我跟好几个使用特斯拉车的朋友聊过,为什么他们喜欢特斯拉汽车?其中一个共同的答案就是,产品的设计非常的人性化,科技感十足,操控感良好,很多细节都符合人性的要求。也许这就是答案吧。



因为吸引消费者最终的原因还是产品,这就跟苹果手机的答案是一样的。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苹果手机,并不仅仅是在于它很贵,一开始能够代表很多人的面子,而实际的原因确实是苹果公司在对产品的设计的要求当中近乎苛刻,因此在硬件和软件的细节方面都体现出人性化、易用性的要求。




因此从苹果和特斯拉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绝大部分企业真正的差距是什么,就是精益求精的产品极致设计要求,追求实业最大化而非追求资本最大化,当然还有先进的商业模式设计。



因此说到底最终的差距还是思想理念的差距,人的差距,我们需要走的路还很长,少一点浮躁,多一点踏实,兢兢业业把该补的课补上,不要天天想着去跳级赚快钱,因为底子不牢靠即使赚到最终也会还回去的。






因为关键技术特斯拉掌握,车机 三电,还有跨国巨头的整合供应链的能力,像苹果手机大部分零部件供应链都不是美国但是其握有芯片与系统核心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特斯拉   中国   小农经济   销量   美国   新能源   电动车   车身   零部件   差距   工厂   股份   国内   汽车   产品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