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平均工资公布后,为什么很多人说自己拖了后腿?

据题意分析,如上海市2021年二季度(上半年)人均工资收入公布是40357元,较2020年二季度人均工资36577元有所增长。又如今年上海市的最低月工资是2590元,比去年的月最低工资增加110元,说明社会的经济建设在发展壮大,在职职工或多或少工资收入也在增长,这是件高兴的事,当然每个人所处单位的生产工作经济效益和各人的能力大小取决于工资收入的高低,这也是不争事实。

那么,题中说为什么有的人说自己拖了后腿,听起来也算是一种褒义词或追赶方向吧,自己的工资未能达到社会标准线,似乎很惭愧。其实也不然,说这句话实质意思,感觉似略显尴尬或有醋意,应该说自己已很努力了,或者说按自身技术能力也尽心尽力发挥了,但拿到手的工资收入从以上二方面比却低于该社会水平。

一,说明企业单位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经济效益不佳不够理想,造成自己工资上不去,对比下,于心不甘,以后有机会跳槽找家更合适的企业加以提升。

二,也许说明企业产品市场拓展很好,效益也不错,超于社会人均工资数的同事朋友大有人在。但由于自身的技术能力逊色,导致工资上不去,看了社会人均收入后,对己也是种勉励和促进,今后应加倍努力,勤奋学习技术手艺,当追赶上去。以上仅是个人见解。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现在已经是2021年的7月底的时间了。很多地区陆陆续续都公布了上一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也就是2020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这个社会平均工资还是有重大的意义,因为它是我们的社保缴费基数,也就是说在新的社会平均工资公布之后,那么今年新的社保缴费基数也随着平均工资的变化而改变,同时作为退休老人来说,养老金待遇的计算,也是通过新的社会平均工资来计算的。

可能很多人看到社会平均工资以后,总认为自己的收入低于社会平均工资,而且也认为自己拖了后腿。其实社会平均工资跟我们真实的税后净收入,二者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本身社会平均工资他没有考虑所谓的这个个人所得税的扣除一,还有包括一些五险一金的扣除,实际上都是我们应发工资这样的一个标准。

而我们自己到手的工资待遇,实际上是实发工资在扣除一系列的费用之后,包括你的五险一金也好,还是五险两金也好,还有个人所得税也好,实际上应发工资和实发工资之间还是有较大的差距,所以说我们不能够拿自己的实发工资,去对比应发工资,我们应该拿自己的应发工资来对比你所在地区的社会平均工资,看看是否类似和接近。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这种感觉是一种真实的感觉,而且有绝对超过50%的人是拖了后腿的。国家统计局颁布了2020年的平均工资数,可以作为2021年调理社保和公积金的重要依据,所以数据的真实性是没有问题的。在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比较中,2020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97379元,比上年增长7.6%,扣除价格因素(也就是物价上涨变化)实际增长5.2%。


为什么肯定有超过50%人感觉自己拖了后腿,也就是说低于这个工资数。其实主要有着两大原因:

1.工资口口径算法的问题。所有统计的平均工资数的统计范围,可指的是税前工资,不是到手工资。这就包括了单位从个人工资中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基金和住房公积金等个人缴纳部分。所以统计局公布平均工资数额一定是比个人实际到手工资要高不少,如果单位和个人按照实际工资数如实缴纳社保、公积金等,那么这个指标一般要比到手工资高30%以上。

2.收入的二八分配原则。大家知道世界上有一个通行的28原则,也就是说20%的人能占有80%的财富,那同样20%的人能得到80%的收入。大家去看,很多银行行长年薪都是几百万上千万的,而银行普通柜员的年薪也就十万而已。一个高薪人士可以平均多少人呢?

给大家举个例子,来讲明这个事情。假如有100个人,一共获得薪酬1,000万元。那么整个社会平均的年收入数为10万元。按照28原则,其中20个人总共拿到了800万,每人平均收入为40万元。剩余80个人总共拿到200万,平均每人收入为2.5万元。那么我们看到平均数10万元是卡在第20人,剩余80人是在平均数之下,而中位数第50人的收入只有2.5万元,远远是低于平均数的。

所以在收入分配方面,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普遍规律,那就是中位数是远远低于平均数的。也就是说在公布的平均工资数之下,是有着超过50%以上的劳动者,他们是远远拿不到平均工资的,那不就是拖了后腿吗?

后续大家继续努力吧,争取让自己的收入达到平均数及以上,这才算合格。




工资用平均数说有点不合理吧,比如有9个人每月工资只有1000元,有一个每月工资达到40000元,那平均工资是每月4900元。那能说明大家都富裕了吗?难道这9个人不是拖后腿了吗?工资多少应该分开来看。




自己总觉得工资不高,拖了平均工资的后腿,这是普遍现象,也是非常正常的。

1、政府部门公布的平均工资数据是税前、未交纳劳动和医疗保险、未交纳公积金及企业年金等费用,而大家拿到手的工资都是已经扣除了上述费用后的,二者有不小的差距。

2、政府部门发布的平均工资,是包含了各个行业的平均工资,由于行业差异太大,许多收入低的行业感觉就特别明显。

3、每个省的平均工资都是各个市的平均数,大城市和小县城的收入差异巨大。

4、每个单位内部差异也非常大,领导和一般员工,技术岗位与操作岗位,主线和辅助岗位之间差异巨大。

5、政府部门公布的平均工资是包含各类奖金和补贴福利,大家说的是自己每个月的工资条上的数,自然有差异。

上述原因导致许多人感到自己的收入比政府部门公布的数据低的多,拖了大家的后腿。








很正常,平均工资,是工资低和工资高实行的加权平均,比如一个只有一千块钱工资的人和一个年薪一百万的平均,那个一千块钱的人平均工资也有几十万。

不知道推出这个平均工资的目的是什么,是想刺激那些低于平均工资的人,让他们提高斗志,更加奋斗,努力向平均工资靠拢,还是想说明有很多的人工资是很高的,国富民强。

很多人离平均工资都很远,这是没办法的事,难过也没有用,工资低于平均值一般都是工人,没有能力把自己的工资加上去,好在这样的人很多,大家都习以为常,工人都是有觉悟的人,他们不会跟领导比,只会和自己一样的人比,被平均也没什么关系。

很多人根本不敢看平均工资,比如下岗职工,农民,他们的工资离平均工资很远,很难够得着,他们不会关心,也不会在意,他们唯一难过的是拖了后腿,但也没办法,拖后腿不是他们的本意。




三线地区工资待遇太低了,工资低物价一点也不低。




我也成了拖后腿的一员呢,怨我咩?




被平均了




因为平均工资一直都不怎么准确。

不管拿谁的工资和马云、马化腾的收入平均一下,都是百亿富豪。这就是平均工资的不足之处,而且我国现阶段的居民收入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大家的收入差距普遍比较大,在这种差距下,稍微平均以下,就会形成平均工资过高的现象。

而且在统计平均工资的时候,还有以下三个特点,这也导致了我国的平均工资普遍高出实际水平。



首先,统计部门在统计平均工资的时候,用的都是税前工资。大家都知道税前工资跟实际到手工资其实存在很大的差距,因为实际工资跟税前工资相比,除了税收这个问题之外,还有社保、医保等也会被扣除一大部分。所以实际上到手工资会比工资发的时候很多。

其次,我国大多数居民的收入比较低。收入分布不平衡也是导致平均收入普遍超出居民预期的原因,因为平均工资会被高收入群体的人拉高。但问题是我国高收入群体的人只是少数,这样一来大家自然会觉得自己拖后腿。

最后,各行各业的收入水平并不一样,而且就算是用一个行业的人,因为单位性质、工作时间、工作岗位等原因,各自的收入都胡不一样,而这也会造成平均收入不准确的结果。

总之,对于市场上统计出来的各种平均数据,大家看看就行了,千万不能过分相信,否则自己的心情就会受到影响。这个世界上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跟别人做对比,因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会有比你优秀比你厉害的人,跟他人对比只会让自己不愉快。人最需要的其实是跟自己做对比,只要比以前有进步,那么一切就是好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后腿   实发   工资   拖后腿   平均数   税前   政府部门   社保   年平均   平均工资   差距   差异   平均   收入   单位   社会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