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抑郁症的孩子还愿意去学校,愿意和朋友聚会说明什么?

我是这样理解这个问题的:

1、首先你的孩子可能已找到了自己的突破口,准备从抑郁中走出来,愿意和朋友聚会了。

2、你孩子可能只是部分功能方面抑郁,不是所有的功能都抑郁,如果能从与朋友聚会开始进行一个很好的引导,孩子有可能会走向好的一面了。

3、孩子重度抑郁症还愿意去学校,一种可能在家里并不能得到温暖,得不到他能走出抑郁的起点,很可能反向加强了抑郁,而在学校里是一个开放的氛围,总是有孩子愿意和他走在一起,或者从良心的角度讲愿意帮助他走出困境,但未必代表他就爱学习或就此喜欢上了学习,他可能在学校发呆,可能也不与人交流,只是找到一个更加安静的环境,这个环境可能更加加重他的抑郁。

4、作为家长,如果孩子重度抑郁还是要要找心理专家帮他治疗,让他走出来,家里也应该提供一个爱的氛围,一个欢乐的氛围让他找到兴奋点,提高他的走出来的愿望,相信他会变好的。如果不积极配合治疗,他在某一个点了抑郁过度,很可能就会自找发泄点,甚至走向极端。




说明孩子非常的渴望被看见。存在感是人的第一心理需求。

人是一种群居动物,是社群动物,每一个人都非常害怕被忽视。

重度抑郁的孩子还愿意去学校,愿意和朋友聚会,说明他不想以阻断一外界的各种信息沟通。

孩子去学校,他可以被同学看见,可以被老师看见,每个孩子都害怕被边缘化,被忽视。

人活在世上不仅是生物学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的存在。




如果一个孩子抑郁不愿意去学校,在家和外面很正常,那说明他只是抑读书的郁而已。如果一个孩子在学校和外面正常,只有在家抑郁,那就只是抑家的郁而已。至于是真抑郁还是假装抑郁就不知道了,毕竟真抑郁和假抑郁我都见过,还真不好说。




首先您所说的孩子重度抑郁的根据是什么?是否通过专业医生的测评?是否药物干预?不知道您孩子的年龄,但是一般患有抑郁症的孩子,主要表现是脾气孤僻,自卑,行为上不愿意和人交流,不出门自闭,严重会有幻听,行为异常甚至自残现象,身体上会产生失眠,厌食,或者过度饮食,还有会伴发头腹疼痛,胸闷气短等症状,根据你所描述孩子的情况,建议和孩子好好沟通一下,听听孩子真实的想法,了解孩子真实的需要,作为家长首先是陪伴和引导,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培养很重要!愿孩子早日康复,具体问题欢迎留言。




能说明什么需要耐心和孩子沟通才知道,一个行为背后存在太多可能的含义。

但无论说明什么都绝对不能据此轻易判断孩子的症状不重或者减轻了,从而放松警惕,忽略了对孩子的关注、陪伴,以及最必要的专业帮助,从而造成令家长追悔莫及的后果。




说明孩子很健康,并没有封闭自己,孩子可能以前只是暂时有抑郁情绪,并不是真正的抑郁,作为家长要真正的理解孩子,包容孩子,别动不动就说孩子抑郁。




抑郁症是属于现象学的诊断。都是通过谈话和做量表来作为诊断的标准。青少年又大多数处于自我探索自我成长阶段。心理变化很快。所以有可能是某一阶段的抑郁状态,不一定就是重度抑郁症。

孩子还愿意去学校,愿意参加同学聚会。这就说明孩子的社会功能基本正常。人际关系良好,也有人际互动的需要。这是非常好的现象,支持他。说明他在慢慢变好。





如果是学习障碍,孩子一提回学校就烦躁,生气,那家长最好就别提了,更别逼他上学的,否则情况容易恶化。

这时候家长要注意区分,如果孩子只是拒绝上学,但仍愿意学习课本知识的话,完全可以采取报辅导班、网络课程或请家教的方式,让孩子保持学习进度。

可如果孩子完全拒绝学习课本知识了,家长也不要逼迫。当务之急是先改善孩子的情绪,情况缓解一些后再试探、引导。

当情况稳定后,孩子可能会提出上学,或者转学。这时,父母应提前跟学校、老师沟通好,把孩子的情况和注意事项详细告知,老师们才会有意识地作出调整,多给孩子鼓励和理解,创造良好的恢复环境。

退一步讲,就算孩子真的最后不上学了,不高考了,也不等于人生就是失败的。现在社会是多元化的,包容的,没有学历不代表没有能力,没上学不代表没有成长。

家长的思维一定要放开,不要总盯着传统教育这条路,给自己和孩子施加压力。




说明他(她)讨厌的是家里噻!一个冷冰冰或者硬邦邦,没有一丝温暖的家噻!说不一定他(她)的重度抑郁症就是因为你们做父母的逼出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朋友聚会   孩子   学校   可能会   同龄人   抑郁   氛围   害怕   家长   父母   老师   情况   功能   环境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