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霜降,民间都有哪些霜降时节的风俗习惯?

昨天刚好更新了一篇霜降习俗的文章,下面就截取一段出来。

1、打霜降:按古俗,每年立春为开兵之日,霜降是收兵之期,所以霜降前夕,府、县的总兵和武官们,都要全副武装,身穿盔甲、手持刀枪弓箭,列队前往旗纛庙举行收兵仪式,以期拔除不祥、天下太平。

2、祭旗纛(dào):各地一般都有旗纛庙,在庙中筑台,设置军牙六纛神位。春季在惊蛰日祭祀,秋季在霜降日祭祀。明代祭祀旗纛,在每年仲秋祭祀山川之日,由专人在旗纛庙里的坛内进行;箱降日,在教场祭祀;岁末祭献太庙的时候,则在承天门外祭祀。此外,凡是军队出行,都要祭祀旗纛。

射箭

3、习战射:自从汉代以来,就在季秋之月讲习武事,操演比试射技,以进行赏罚,已沿袭成为惯例。贾思舰(齐民要术》还将其列为农家九月中的事宜,“缮五兵,习战射,以备寒冻穷厄之寇”。

柿子

4、吃柿子:民间认为霜降吃柿子,冬天就不会感冒、流鼻涕。事实上,由于柿子都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此时节的柿子皮薄、肉多、味鲜美,且营养丰富,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因而就形成霜降时节吃柿子的习俗。

菊花

5、赏菊:霜降时节,正是菊花盛开之际。此时,民间会举行菊花会。以表达对菊花的喜爱和崇敬。

芋头

6、送芋鬼:霜降时节,人们会用瓦片堆砌成河内塔,在塔里面放入干柴点燃,火烧得越旺越好,直至瓦片烧红,再将河内塔推倒,用烧红的瓦片热垠芋头,这在当地称为“打芋煲”,最后把瓦片丢到村外,这就是“送芋鬼”。人们以这样的方式,辟凶迎祥。

7、扫墓:霜降时节的十月初一“寒衣节”,在民间仍较为盛行。寒衣节,也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鬼节”等,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为三大“鬼节”。为避免先人们在阴曹地府挨冷受冻,寒衣节这天晚上,人们要在门外焚烧夹有棉花的五色(红、黄、蓝、白、黑)纸,并且把饺子倒在一个灰圈内,意思是天气冷了,给先人们送去御寒的衣物。寒衣节寄托着今人对故人的怀念悲悯之情,也是亲人们为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8、进补: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霜降时节,天气越发寒冷,民间食俗也非常有特色。人们认为先“补重阳”后“补霜降”,而且“秋补”比“冬补”更要紧。因此,霜降时节,民间有“煲羊肉”、“煲羊头”、“迎霜兔肉”的食俗。




霜降,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是在每年的10月23日。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会有水珠凝结成霜的情况。那么民间都有哪些霜降时节的风俗习惯呢?

娱乐习惯

  1. 赏菊饮酒

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2. 登高

霜降时节有登高远眺的习俗。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可舒缓心情。天高云淡,枫叶尽染,登高远眺,赏心悦目。

饮食习惯

1. 山东霜降吃萝卜

山东农谚: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秋后萝卜赛人参。萝卜是种家常菜,也被认为是秋冬的看家菜之一。生吃,凉拌着吃,做成热菜、汤饮、粥品、主食,甚至还能做成药膳。

白萝卜皮白而不透者肉味偏辣,只能熟吃;皮色透明,肉不辣而甜者,可以生吃。生吃白萝卜一是下气,解腹胀之围;二是白萝卜入肺,肺 应秋季,白萝卜可以加强肺的肃降功能,既止咳,又促大肠运动,肺与大肠相表里。

2. 泉州、福建吃柿子

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3. 闽南台湾吃老鸭汤

闽南台湾的民间在霜降的这一天,要进食补品,也就是我们北方常说的“贴秋膘”。每到霜降时节,闽台地区的鸭子就会卖的非常火爆,有时还会出现脱销、供不应求的情况。

凡体内有热的人适宜食鸭肉,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发热,大便干燥和水肿的人食之更为有益。秋季老鸭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钙、磷、铁等,而且性寒凉,最适合体热上火的人,对女性尤其有滋阴养颜的功效。

4. 广西玉林吃牛肉

中国有不少地方都有霜降吃牛肉的习俗。例如广西玉林,这里的居民习惯在霜降这天,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萝卜,或是牛腩煲之类的来补充能量,祈求在冬天里身体暖和强健。




2017年10月23日13时27分,迎来秋天最后一个节气——秋分。

霜降是秋天向冬天过度的开始,霜降后,天气日渐寒冷,早晚温差加大,民间也有许多在霜降时节的节令习俗。

赏菊:提起秋天,大多人们首先就想到菊花。霜降时节,正是菊花盛开的时候,好多地方都会组织菊花展,以表达人们对菊花的喜爱。

吃柿子:柿子也是秋天的代表,在我国很多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仅可以御寒保暖,还能补筋骨。也有些地方认为霜降这天要吃柿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登高:金秋十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是最合适不过的,想起了毛泽东的一句词“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还有刘禹锡的《秋词》,登高既可以健身又能达到心旷神怡的目的。

敬老:九月九日重阳节,也是中国的老人节,这天人们都要表达对老人的孝敬,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霜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八个节气

霜降时昼夜温差变大,也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



霜降时有好多民俗习惯,吃柿子,赏菊,登高远眺,吃鸭,牛羊肉等风俗习惯。


“冬补不如霜降补”霜降时吃兔肉是最应景的美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霜降   河内   时节   寒衣   民间   都会   瓦片   风俗习惯   节气   柿子   祭祀   习俗   秋季   菊花   秋天   今日   美食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