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随便把父母接到身边!”你怎么看待这句话?

把母亲接到身边,是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一件事。如今请神容易送神难,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苦不堪言!


我父母在我未成年时就离婚了,我跟了我妈,小我两岁的弟弟跟了我爸。父母老了以后,也是我俩各赡养一个。

我是2007年从一室一厅单位房般到三室两厅商品房后,把我妈接到身边一起住的。

当时她已退休,一个人独居在她原来的单位房里,离我们有近一个小时车程,照顾她不太方便。

新搬的房子大,为了方便照顾,我就把母亲接到了身边。正是这样一个未经深思熟虑的决定,让我的家从此失去了安宁。

母亲性子急,脾气暴躁,从小就对我很严厉,让我畏惧,小时候没少挨过她打。

我成年后,可能觉得我已经是个大人了,她对我说话客气了些,没像小时候那样动不动就打我骂我了。

所以,我就把她接来一起住,觉得她一个人住太孤单,住一起可以相互照顾。可真住一起我才发现,我想得太简单了。

自从把母亲接到身边之后,和我抬杠成了她的日常。

她跟我老公和女儿说话,都能轻言细语,从不带语气。和我说话不仅带语气,还冷嘲热讽,表情和眼神都充满了鄙视。

在她眼里,我做什么都没对,我说什么都怼我,有时让我感觉,我连呼吸都是错的。

我苹果皮削厚了,她说我浪费;我买花草回来,她说我乱花钱。我觉得委屈:我自己挣钱,就不能自由地花,就不能有点爱好吗?

她早年就学会了抽烟,抽几十年了。和我们住一起,我怕呛,叫她别在客厅抽烟,她偏抽,我只能见她抽烟就躲进自己房间。

我和老公无论说什么,她都要插嘴。吃饭时一言不合就拍桌子摔筷子,我无论对错,她都一边倒,偏向女婿,把矛头指向我。

我就郁闷了:虽说一个女婿半个儿,可毕竟我才是你亲生的呀?


她说得对的,我都听。说得不对的,我就想要纠正。可是,她从不接受意见!

就发芽土豆不能吃这件事,都不知和我吵过多少回。

我说不能吃她偏吃,我扔了她大骂,我说以后少买点,她偏囤。一提这个就火冒三丈,没好话给我。

每次和我吵架,母亲都眼睛瞪得鼓鼓的,眉毛倒竖,声音刺耳,样子怪吓人。

有一次我都忘了她为啥事和我吵,反正记得她在客厅足足骂了我一个半小时。

当时我躲进女儿屋里,女儿都说:“妈妈我好佩服你啊!我姥姥这脾气,你居然可以忍受她30几年!”

我说:“有啥办法?父母是不能选择的,改变不了她,就改变自己呗!”

我当时真这样想的。可想归想,做起来好难,我真希望自己是个没有知觉的木头人。

十几年压抑的怒火,终于让我在去年爆发了。

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的生活,任何感情都会吵没的。我的健康也受到了影响:2019年体检,CT查出我的右肺出现了磨玻璃结节。

医生说要注意避免五气:汽车尾气、毒气、废气、(油)烟气、生气。

前几气我可以尽量避免,生气是控制不住的啊!为此,我既恐惧又困惑。

恐惧的是:这样的日子继续下去我肯定会折寿。困惑的是:不想住一起又不能赶她走。

要真不住一起的话,我对她也不放心,她在家好几次把锅烧干了,我怕她一个人住,万一出了安全事故。

我正苦思冥想地寻求改善我们母女关系的方法时,去年春节2020.02.02那天,她又和我大吵了一架。

当时是早上,我刚起床就听她抱怨电视节目,说每天都在播疫情人数听着烦死了。我好心解释了一句:“这个很重要所以才一直播。”

还没等我说完,大清早的她劈头盖脸就给我一阵带脏字的咆哮:“有你**相干?!我在和你说吗?!”

我的心立刻万箭穿心般的疼。这么有爱的一个日子,还大过年的,我说错什么要这样对我?

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激动,瞬间泪如泉涌,我半天嘣出一句话:“你是我亲妈吗?我到底做错什么你要这样对我?”

母亲仍理直气壮:“你认为我不是你妈以后就别叫我妈!”

“好!那我成全你!这辈子你都别想听我再叫你一声妈!”我歇斯底里地喊完后,跌跌撞撞地回到房间,一头栽倒在床上泣不成声。


从此我把母亲当作隐形人,半年没和她说话,换来家里的安宁。

老公女儿劝了我一天,都没用。我躺在床上就想好好哭一场,把这么多年的委屈全哭出来。

哭了一天,心里痛快多了。从那天起,我再也没叫过母亲一声妈。

我曾多次想过给她找个心理医生探探她有什么心结,可我提都不敢提。提了她准认为我把她当精神病了,后果无法想象,也就作罢了。

既然语言失去了交流的作用,那就用沉默的方式相处吧!从此,母亲和我隔着一条鸿沟,我再也不想和她有任何的语言交流。

我当时想,这后半辈子,我们只能做最熟悉的陌生人了。

于是,我开始把她当隐形人,同在一个屋檐下,我不仅不和她说话,也不看她一眼,我和老公说什么,她也不好再搭话。

这样还真是安宁了。半年多时间里,我和她互不打拢,家里也再也没有吵架声。我甚至觉得,终于找到了我和母亲相处的正确模式。

可是半年后她的心脏起搏器到期了,需要做手术更换。而照顾她的人,除了我,没有谁有空。

照顾病人,需要陪同做各种检查,住院还得每天24小时陪护,我怎么也不可能做到不和她说话。

无奈,半年相安无事的沉默,被母亲的住院手术瓦解了,从此,家里的安宁又被打破了。

出院后的母亲,又慢慢开始折磨人了,这辈子只有认命了。

母亲见我不和她计较了,在医院的头几天说话还算客气,轻言细语。可手术一做,精神一好点,她的脾气又出来了,说话又开始带语气。

每当我不悦,老公就背着她劝我:自己的妈,有什么可计较的。我也听劝,觉得她带大我不容易,就告诉自己要孝顺,要包容,要忍耐。

可我忍不了的是:我几十岁的人了,大事小事她都要管,都要干涉;我去看看父亲每次都要背着她,生怕她知道了又和我大闹,何时是个头呀?!

可是忍不了也得忍呀,谁叫她是我妈。

现在我做啥都处处小心翼翼,想说什么话也得先在脑子里打个草稿,免得说出来又遭抬杠,又遭冷嘲热讽。

唉!这还是我自己的家吗?感觉太累了!

现在母亲年龄越来越大,让她搬出去住也不可能,请神容送神难,只能忍下去了。

总结:以上就是我随便接父母在身边的真实感受,可能我这个是个个例吧,父母脾气好的可能不存在这种情况。但是两代人的成长环境和生活习惯不一样,即使脾气好的两代人一起住,也会造成互相打扰,容易产生摩擦,久而久之心里都痛快。因此,我赞成“不要随便把父母接在身边”。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互相交流!




去年八月,因为我爸要做手术,我妈没人照顾了,我妈属于很懒很懒那种,可是人家命好,被我爸伺候了一辈子,就这还每天骂我爸的,说嫁给我爸冤死了,没享一天福!我妈的强项就是骂人,除了吃饭睡觉可以一直骂!她的嘴里出不来任何一句正能量的话。而我六月份才刚做完手术,要是让我去伺候我爸确实有点吃不消,于是跟我姐她们商量我把我妈接来,我姐她们轮流伺候我爸(我四个姐姐一个弟弟)。我姐她们都知道我妈不是省油的灯,一劲问我能行吗?可是也没有别的办法了,我也不能嘛也不管吧!

接来第一天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把她安顿好我就做晚饭,吃完饭歇会我又给她洗个澡,把人脏的呀,搓了六七回,泥还哗哗掉,我都快累瘫了,安顿她睡下我也洗洗睡了。说实话我有点后悔了,因为我发现这才一下午,我已经累的不行了,之前就是因为浑身没劲辞职的,可是无论怎么样也得坚持我爸好利索了。

第二天早早起来给她做了早点,她还说从来没过过这种日子,我就当作夸我吧!一直到吃中午饭,都还算消停,我是使劲哄她,每顿饭都提前问她想吃嘛?生怕伺候不好她犯病!可是下午她睡着觉就开始变脸了,坐床上就开始骂,我姐她们挨个骂,骂完了又开始骂亲戚,我说您怎么那么大的仇恨呢?就因为这句话跟我蹦高儿,我忍~~~。

第三天早晨吃完饭我带她去公园坐会。从进公园两分钟时间骂了三个人,我说您又不认识人家,骂人家干嘛?看谁都不顺眼,就自己气质高雅、道德高尚!我妈一辈子钱没少花,一个朋友没交下来!中午吃完饭,作妖更厉害了,死活就不在我这住了,说是惦记我爸,其实我们都明白是想她儿子了。我是用尽各种办法开导她,哄她,死活就要走。最后我也有点急了,我说您怎么那么不看事儿呢?我爸做手术了,我姐她们都忙乎那了,您等我爸好了再回去不行吗?或者等我爸出院了我把我爸接来,死活就不干了,我一看给我弟打电话了,我弟说明天早晨来接她。

转天早晨四点多就醒了,我给做了早饭也不吃,就催我给我弟打电话,想她儿子想的坐沙发上蹦高儿,七点多我弟来了,我把她们送上车都没跟我说一句话,我当时那个气呀,我不是犯贱吗,做完手术还没恢复好就伺候她,最后还落那么个结果。好在我姐她们都知道她是什么人!

虽然只伺候了她几天,但是我已经很累了,可能是因为手术后没恢复好,后来好长时间不能说话不能走路了,吃了三个月中药稍微好了一点儿,可是再也不能沾累了,稍微累一点儿感觉就要堆呼了!从她那次走了我一年多没去,时不时做点吃的让我老公送去,可能随着年龄增长再加上身体情况,好多事想开了,对她也不那么恨了,我跟你着急是因为还在乎你,一旦放下了,一切就都释怀了!(其实不止这一件事,之前的事不再赘述,我做手术也是因为跟她生气引起的)。




这样做是对的!但不能绝对化。

为什么说不要随便把父母接到身边是对的呢?因为现在人的思想,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变化,老人退休了无所事事,可以自由的按排自已的所有时间,而子女呢?他们仍然要起早,做饭,先打发孩子上学,自已再赶车上班,两代人的生活节奏,习惯以及涉及到的话题都不在一个〈频道〉上,互相都有看不惯的地方,但是碍于血缘关系,婆媳关系,都不便多说什么,时间久了就会发生语言上或行为上的矛盾,这是不可避免的。古人都知道婆媳关系不好处,在一起都在相互迁就,翁婿之间同样如此,他们毕竟没有血缘关系,与儿女区别很大,所以在父母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不要把父母椄到身边,看起来是孝道,从现实情况看,双方都有约速,都不自由,产生矛盾是必然的。

为什么不能绝对化呢?当父母七老八十了,身体每况愈下,生活自理有些困难了,这个时候按道理说,应该把老人接到身边尽孝了,可是当下有多小晚辈会这样做呢?许多人愿意花钱顾保姆,也不愿意接到他们身边呀!要么住养老院,这就是事实。所以说当你在这个时候,孩子们愿意接到他们身边侍候你们,那真是你们的造化,命太好了,现在这样的孩子有多少!祝你好运。




“不要随便把父母接到身边,那不是孝顺!”撒贝宁的这句话,如同当头一棒敲醒了我。

以后发达了,一定要把爹娘接到城里享福哦

读书的时候,我的家庭并不富裕。每次回家,街坊邻居都会语重心长地说:“你是咱们村的高材生,以后发达了,一定要把爹娘接到城里享福哦!”

我的父母掩饰不住脸上的骄傲,而我也暗暗发誓,要让父母彻底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毕业后,我在城市里打拼了9年。农村人想在城市里挣下一套房,并不是容易的事。

第十个年头,我结婚了,买了一套60多平的二手房。

妻子是广西人,我是外来人。房子是我们一起买的,所以我算不算倒插门?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如果我是倒插门,那么就没有资格把父母接到身边。

直到妻子怀孕时,因为岳母要帮忙照看3个孙子和孙女,无暇来帮忙。于是,妻子就提出把我父母接过来。一来是帮忙照顾孩子,二来是到城里享享清福。

看孩子,是个无法拒绝的理由。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老人都会背井离乡来到子女身边。

把父母接到身边,矛盾却不断!

刚开始的日子还算平静,我的父母说话客客气气,而妻子也在竭力扮演一个好儿媳的角色。直到发生了一件事,这份平静才被打破。

孩子出生后,妻子坚持要买纸尿裤,一天10几片,一片2块多钱。

过惯了穷日子的母亲对此非常抵触,执意要让孩子穿开裆裤,走哪里屙哪里。

妻子非常气愤地说:“你是把孩子当狗养吗?随地大小便,弄得屋里跟厕所一样!”

母亲怯懦地回答:“你拿一块布兜着屁股,会捂出痱子的。”

父亲在一旁气得直跺脚:“你怎么说话的?我们哪里把亲孙子当狗养了?”

第一轮争吵的结局是——孩子不穿纸尿裤,并且活动空间只限我父母房间。而我母亲作为不穿尿裤的倡导者,要负责洗衣服洗被子。

双方和平了一段时间,新的矛盾又产生了,这次是我父亲生气了。

他说:“谁家孩子不跟妈妈睡?他到底是不是你亲生的?”

而妻子也相当委屈,因为当初是我母亲执意要求不穿尿裤,并主动包揽了照顾孙子的责任。

作为一家之主,我没法再糊弄过去。于是,我就选择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孩子跟母亲睡,并且用尿布代替纸尿裤。这样既能省钱,走方便清理。

矛盾算是暂时解决了,但新的矛盾不断产生。

这是享福还是受罪?

纸尿裤的事情过去后,我父母和妻子双方均撕下了伪装的面具。关系一旦破防,矛盾就会层出不穷。

有一次,母亲把家人所有的衣服都丢到了洗衣机,包括孙子的衣服。妻子发现后,当场大发雷霆,说这样不卫生,小孩子抵抗力差,衣服应该单独洗。

还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妻子一方面图省事,另一方面是对自己的厨艺不自信。于是,她去餐厅定了个外卖招待客人。我的母亲对此非常生气,认为妻子过于懒惰且缺乏诚意。

类似的矛盾层出不穷,倒茶叶、点蚊香、给孩子看病等等,都少不了一顿吵。

久而久之,我开始迷惑了——把父母接到身边,到底是让他们享福,还是让他们遭罪?城市里的生活条件、医疗水平远远超越农村,但我父母过得并不开心。

把父母接到身边,并不是一种孝顺!

日子久了,父母学会了在个人意愿和妻子意愿的夹缝中生存。

比如父母勤俭节约捡破烂,而妻子比较爱面子。于是,父母每次都假装散步,把捡到的废旧物品藏在隐秘的角落。

比如父母疼爱孙子,而妻子家庭教育比较严格。于是,父母就会在孩子受委屈时,一边哄孩子,一边用力拍打被子,替孩子出气。

这类事情非常多,多得数不胜数。南方人和北方人、城市人和农村人、高学历和低学历等等,观念不同,矛盾不断。

父母的小伎俩最终还是被妻子发现了,在激烈的争吵后,父母学会了妥协。他们不再去捡破烂,也不再袒护孩子。

他们会在妻子离家时,木木地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不开灯也不看电视,只为了省钱;他们也会在妻子教育孩子时,默默地出门装作没看见。

初来城市的兴奋,最终却演变成了木头人,我感觉他们过得并不开心。

终于有一天,脾气暴躁的父亲开口了,说要独自回农村。

我说:“你身体不好,回老家生病了怎么办?”

父亲说:“那也比生闷气好,我还想多活几年!”

那一刻,我感到非常的无助。本以为把他们接到身边是一种孝心,结果却是一种悲剧。

联想到他们不会过马路,不会用手机支付,也不会跟邻居沟通,我突然意识到——陌生的城市,对他们而言只是一个囚笼。而他们,恰是囚笼中的小鸟。

我给了父亲10万块钱,并开通了微信的亲情支付。我对父亲说——我的要求只有一个,就是别再委屈自己。

父母回家后,到处跟人讲城市的房子有多高,道路有多宽阔,超市有多大,地铁有多快,唯独没有说自己的委屈。

把憋屈藏在心里,把尊严留给我,这就是伟大的亲情!而我却以“孝顺”的理由把他们绑在了城市的囚笼。

或许对他们而言,城市的富足并不是真正想要的。熟悉的故乡,脚下每一寸丈量过的土地,才是他们幸福的源泉。

到底应不应该把父母接到身边?

对此,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条件允许,尽量不要把父母接到身边。理由如下:

1.对父母而言,共同生活使得他们没有自己的尊严。

父母拉扯大一代,已经耗费了毕生的精力。本该享受晚年生活的时候,如果再把时间耗费在下一代身上,那么他们的一生都在为别人而活。这是一种悲剧!

陌生的城市,熟悉的陌生人,快速发展的科技等等,只会让他们在失去自己生活的同时感到深深的挫败感。

2.对子女而言,共同生活使得他们没有自己的空间。

年轻人的生活,激情而浪漫。三代人生活在一起,只会产生更多的观念摩擦和矛盾。

与其关系崩塌,不如在条件允许的时候请个保姆,以此来解放父母,同时也让自己拥有独立的生活空间。

3.特殊条件,建议把父母接到身边。

第一种是父母生活无法自理,需要子女照顾;第二种是老年丧偶,孤独的生活需要子女陪伴;第三种是父母有重大疾病,必须要在大医院长期治疗。

以上三种情况,强烈建议把父母接到身边。毕竟,生存大于一切。

如果非要把父母接到身边,需要注意什么?

1.上策是尽量在附近买一套或者租一套房子,这样既互不干涉,又能互相照顾。

2.中策是互相包容,互相礼让。隔代有代沟的道理,相信并不难理解。

3.下策是制定“互不伤害”协议,对双方的禁忌进行书面化,做到尽量少争吵。

各位朋友,对于我的观点,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太有体会了。我都五十多快退休的人了,每次去我妈家,老妈都要对我的穿衣、鞋子指导一番[捂脸]穿裙子冻膝盖、露脖子要咳嗽,巴拉巴拉一通。所以我给老妈买的房子与我家隔马路对望,随时可以去看她,但又有一点距离。如果天天跟老妈一起生活,我会疯掉的。




“不要随便把父母接到身边!”经验之谈,当今家庭实践中的总结。不要听哪些家中没孩子的人说干净,没老人的人讲孝道说三道四,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如今最难念的是孝经。我认为如今儿女对父母的孝,能住在一起和睦相处,都感受到家庭幸福当然最好;不然父母在老家能单过或有钱给父母附近买处房,经常回家看看也挺好;失去单过能力雇保姆、送养老院并常电话联系都是不错的选择。如果非要说父母老了和儿女住在一起才是孝,遇见不忍事还总想做主的父母,这个家就等着都在痛苦中挣扎吧。个中原尾滋味,唯有自知,任他人评说!




我很赞同这种观点,亲身经历,当年我很想念父母,想好好孝敬父母,但是接到身边不久,就产生诸多不便,事实上不如想像中的那么美好。所以,要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才可以接父母来身边。




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好。因为父母和子女的年龄相差太大 ,三观不同 ,生活习惯不同。如果生活在一起,有很多不便,父母和子女都会为了对方生活好些,心情愉悦些,就都会为对方做些改变,时间久了,大家都会觉得压抑。

本来子女接父母到身边来,是为了孝顺父母,让父母享福,享受天伦之乐的。可结果不尽人意,如果长期下去,父母和子女都会越过越不开心。这又何必呢。

当然如果父母很老了,动不了了,那就另当别论了。也只能把父母接到身边来了。




“不要随便把父母接到身边”!

这是撒贝宁在一个视频里面提出的观点:随便把父母接到身边,那不是孝顺。因为随迁老人为了和子女在一起,要背井离乡,必然有各种不习惯不适应不顺眼,牺牲得太多了。

我看,未必。因为凡事都有两面性。尽孝要趁早,待子欲孝而亲不在时就晚了。



借撒贝宁的话题,说说我的切身感受。

三十多年前,我考上大学,碰到亲戚跟街坊邻居,总会听见这样羡慕的叮嘱:

“大学生好好念书啊,毕业分配工作就成了城里人,把你爸妈接去大城市享福。”

每每这时,我总是低着头一笑,内心几多骄傲和期待,不知道也没去想这叮嘱的背后,意味着什么。

如今,我也为人父母,从乡村来到城市,从少年步入中年,在成长和岁月的馈赠里,逐渐明白了亲子关系随着地缘迁徙,这个看似简单的血缘联动,原来饱含着如此坚韧传承,深情又无奈的人生滋味。


刚结婚那会,我觉得父母养育之恩该回报,就不顾媳妇满心不高兴,借给我们照看小孩之机,自作主张把父母从农村老家接到城里住。

因年轻气盛,房子狭小,生活习惯理念迥异等原因,婆媳关系经常鸡飞狗跳的,曾因为妈妈把食物嚼碎后喂孩子的事,媳妇不分青红皂白说了我母亲不讲卫生,母亲气得暗里掉眼泪,父亲在一旁直叹气...

看得出来,父母离开一辈子生活习惯了的乡下老家,来到陌生城市,人生地不熟的,难免茫然手脚无措。他们在努力适应这边的生活,自从口嚼食物喂孩子这事以后,遇到新东西,他俩都眼巴巴看向我们,征求小辈的意见,有些蹑手蹑脚。

在我这儿早起晚睡照顾一家老小并不得好,心里委屈难受,过得并不开心。可能是父母也心疼我像夹心饼干般两头受气,等儿子上幼儿园以后,老两口就决意要回老家生活了。

记得父亲回老家前,赌气地对我说,给我和你妈买两张参观动物园的门票!

这句话很戳心,我早出晚归上班出差,很少有时间陪陪父母说说话到处走走,说是带着父母到大城市享福,两三年以来,我竟没想到带着父母到繁华热闹的城市景区逛一逛!


当然,父母这次来城里不欢而撤,也有不小收获。正是父母来城里带孩子期间,我领父母去大医院作了一次体检,发现了父亲的肝脏纤维化明显,接近肝硬化的失代偿期。

据医生分析,父亲很可能是以前得过肝炎所致,可怜父亲竟不知什么时候得了肝炎!随即进行了相关治疗,父亲也很听话地戒了酒,多亏体检发现的还不算太晚,父亲得以晚年还多有些时间享受生活的美好。如果不是早点接父母到身边,带他们去体检,后果不难想像...

父母年岁大了,干不了农活时,这次是我媳妇自作主张,把老两口又接进城里,说是以前对我父母有愧疚,现在有条件接他们来享福了。

我们根据朋友的建议,给父母买了一套隔我不远的小房子,两辈人分开住,使得原本不咸不淡的婆媳关系,有了明显改善,逢年过节去看看老人,买点礼物,说几句甜言蜜语,尤其是父亲肝硬化晚期消化道出血住院,媳妇和我轮流陪护,临床的还以为媳妇是老人的姑娘呢。


都是第一次做媳妇做婆婆,人生如果没有以往的坎坎坷坷的经历,碰碰撞撞的体验,未必有今天和睦的婆媳关系。

所以,什么情形是接父母到身边的成熟条件?非得父母动弹不得,才不得已把父母接到身边?况且好多父母为了后代,他们愿意努力地去适应城市化的过程,把自己的委屈孤独都咽进了肚子里。

说到底,父母和子女之间,其实就是一场爱的相互成全,也少不了误解与和解。




我和我父母不同住屋,但是住在楼上楼下的距离。

首先说说好处吧,相互照应方便,刮风下雨了,在单位的我马上一个电话,让妈妈收衣服,有时哪怕不打电话,只要他们在家,也会帮我收拾好的。还有时一个人在家就不做饭了,直接下楼去妈妈家蹭饭,太幸福了。

两位老人家退休二十多年了,帮我把孩子带大,现在小孩子也都长大离开了家,我么又忙着工作,(有时候想想,这也是借口),妈妈比较孤单,老人家会胡思乱想,往往会瞎想八想,不想好的常常想到坏处,担心我们路上的安全,担心孩子在外受骗,各种的担心,时常在我面前叨叨叨,有时候我会觉得很烦,不理解。

随着孩子出国,我自己也有了大把时间,也会出现我妈妈的一些想法,这就多了一份理解。现在我教我爸妈学会了玩手机,看头条,玩微信,抢红包,他们也都逐渐的跟上了现代的步伐,不在那么腻歪我了[害羞],我有空就去找他们聊聊孩子的情况,他们也跟我说说小区里家长里短的事。

父母年纪慢慢增长,我希望他们健康快乐的过好晚年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父母   身边   都会   婆媳   子女   委屈   矛盾   妻子   随便   父亲   说话   母亲   关系   孩子   时间   社会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