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伦这么牛,为什么没拿40000分?

首先,40000分对所有的NBA球员而言都只能是个传说,要达成这一目标,一个球员至少需要在联盟打球超过20年,并且一直处于巅峰,更关键的是,他不能有伤病。目前这三点都做到极致的是卡里姆·阿布杜尔-贾巴尔,他在NBA打了20个赛季,菜鸟赛季他场均就能轰下28.8分,更关键的是,他只有两个赛季出场数跌破了70,最少的1977-78赛季他也打了62场比赛。可即便如此,他的职业生涯一共也只得到了38387分,他退役时已经41岁。如果他要达到40000分,至少还需要再打三个赛季。很显然,天勾的身体已经不足以支撑他继续前行,职业生涯最后一个赛季,他虽然也打了74场比赛,但场均只能上场22.9分钟,场均得分10.1分。

相较于贾巴尔,张伯伦的天赋无疑是更好的,而且,在那个上古时代,他的对手只有一个比尔·拉塞尔,如果他能有贾巴尔的职业态度,他真有可能拿到40000分。

张伯伦巅峰赛季曾拿到过4029分,这是NBA历史上唯一一次有球员能在单赛季突破4000分大关,但场外的放诞不羁让张伯伦的职业生涯无法像贾巴尔那样长久,虽然关于他和20000名女性的段子至今无法考证,但他被酒色掏空身体的事实却是不容否认的——30岁之后,张伯伦的场均得分再也没有超过30分。在1969-70赛季遭遇严重的膝伤后,张伯伦彻底失去了统治力。那个赛季之后,他的得分能力迅速缩水,在职业生涯最好的两个赛季,1971-73赛季,他场均得分分别是14.8分和13.2分。




因为他进NBA的时候已经23岁了,比詹姆斯和科比这些高中就选秀进NBA的要大5岁左右,张伯伦是1936年8月21日生的,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是家中的第九个孩子。据说他10岁时候就1.82米了,高中时期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12米,大学终于终于回归正常,身高来到了2.16米。

张伯伦在大学打了几年,在NCAA的处子秀上爆砍52分打破队史记录,之后觉得大学没意思,1958-59赛季老张以当时非常高的的5万美金签约著名的哈林篮球队,进行巡回演出

1959-1960年,张伯伦23岁(这么大才进的NBA),首场比赛对阵纽约尼克斯他砍下43分和28个篮板。这个赛季他凭借场均37.6分、27个篮板的数据包揽了最佳新秀,全明星MVP和常规赛MVP,并入选最佳阵容。(这可是他的新秀赛季啊!)


72年2月17日,湖人对阵太阳,NBA历史迎来一个新的里程碑,张伯伦成为NBA历史上第一个拿到3万分的球员,当时他35岁179天(想想砍下三万分才用了多长时间)。


个人认为如果他早点进NBA,得分绝对会过4万。




张伯伦是历史上唯一单赛季总得分破4000的球员,职业生涯前9年的场均得分都在20+以上。如果像这样继续打下去,张伯伦毫无疑问能突破总得分4万分的大关,但是遗憾的是不能。张伯伦的职业生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59-66,辉煌无比的巅峰;66-70,走下坡路;70-73,职业生涯尾声。这三个阶段里张伯伦的数据逐渐走低,因此他无法突破4万分。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四个。一是球员职业生命有限,普通球员30岁开始走下坡路,张伯伦也不例外,而且他在进联盟时已经是23岁的大龄新秀。其次,NBA在1964年之后修改了3秒区规则,让张伯伦这样的中锋更难接近篮下,导致其得分效率降低,实际上在实施这项规则的第一个赛季,张伯伦的命中率就降到了50%以下。

第三个原因在于张伯伦自己的转型。从1966年开始,张伯伦的得分欲望大幅度降低,开始更多的进攻端策应队友,因为当时他所在的费城76人有哈尔-格利尔和康宁汉姆这样的得分手,因此张伯伦不需要再每晚都刷30乃至40+。这次转型让张伯伦第一次拿到总冠军,从此以后他就一发不可收拾,后来转会湖人,他的出手数变得更少。对此张伯伦在个人自传里也谈到过,因为他是一个纯篮下型中锋,更多的在高位进行策应,无疑会大幅降低得分,但是为了冠军,张伯伦作出了这样的牺牲。

最后一个原因就在于伤病。张伯伦只打了14年NBA,比得分数字排在他前面的两个内线——贾巴尔和马龙,职业生涯寿命要短得多。对比没怎么受过伤的贾巴尔和马龙,张伯伦曾有两次严重的伤病,第一次是查出心脏问题;第二次是右膝盖髌腱完全断裂,那时候张伯伦已经34岁。可想而知这样的重伤,会对他的职业生命造成怎样的影响。




其实在NBA应该有三个人可能会达到4万分,1.张伯伦:早进入NBA,生涯后期依然注重得分。2.乔丹:早期不受伤,中间两次不退役。3.马龙:犹他双煞不拆一直留在爵士(当然也不会在湖人受伤了)。




威尔特-张伯伦最出名俩个数字——100分,20000个。

作为NBA历史上属于传闻中的人物,只要对篮球有点了解的人恐怕都听说过他的名字与神迹.

  • 单场轰下100分,据说是对100满意,因此放弃了几次得分机会。
  • 2次夺得总冠军,4次获得常规赛MVP,7次荣膺得分王,11次篮板王。
  • 场均得分50+篮板27+。那时没有三分线。
  • 职业生涯共有201次三双入账,远远超过大O的183次其中最大号的三双是100分、25板、18封盖。
  • 职业生涯场均篮板22.9个,NBA历史第一
  • ..........

以上这些只是他辉煌的职业生涯中的其中一小部分数据,十四年的职业生涯创造了让后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如题所言,牛,就是牛,在他面前,乔丹都得低头。

那么为什么他这么牛都没拿到四万分呢?

张伯伦的职业生涯“仅”有31419分,在NBA历史排名第七位,这个位置看起来暂时不会有后来人挑战。

而在他身前,除了现役的勒布朗,还有那个24号男人,还有诺维斯基,都是近十五年来篮坛的超巨。以他高效到丧心病狂的得分模式,没有能拿到四万分独霸一榜的原因有几点:

1 职业生涯太短。

张伯伦的职业生涯只有十四年,他所创造的一系列恐怖纪录只用了十四年。出道即巅峰,出道就场均37.6分,外加27个篮板,在那个没有三分线的年代,都是两分两分去打,所以可想而知,横向比较起来他的恐怖。但是十四年过于短暂,历史得分榜上他是打球时间最短的,除了乔丹的十五年,24号男人跟勒布朗还有诺维斯基都超过或者接近二十年。

2 伤病影响了他的健康还有打球方式

在那个连影像资料都没有的年代,对于球员的保护没有现在这么完善,基本上就是一顿抡,知道抡不动为止,只要没有明显影响到运动能力的,都轻伤不下火线。而且在那个年代他号称20000个好朋友的故事同样闻名天下。可以想想一下,这样的操作方式,别说人了,大象都得变羚羊啊......

也因为他一枝独秀的打法很难竞争总冠军奖杯,因此在七夺得分王后,他变得去兼顾队友的得分,希望可以带动整支球队,达到均衡的地步,助攻数在生涯最后几年明显的提升。生涯最后几年的数字逐年下降,场均得分在最后一年只有十三分。

当然,世上从来没有什么如果,没有如果张伯伦能保持健康,如果张伯伦能多几年的运动生涯,会怎么样,这些都随着他的逝去同样也留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也许得分王可以证明一个球员鼎盛的职业生涯,但是同样有许多后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去证明自己在历史的地位。成为NBA历史得分王需要在保持稳定的高分效率的情况下,还要有健康而长久的职业生涯,而迈克乔丹、张伯伦这两位天骄都因为职业生涯过于短暂,从而导致最终无缘历史总得分王。




说起张伯伦,作为NBA历史上保持着各种各样记录的神奇男子,关于他的传说估计都能写成一本书。在得分这个项目上,他几乎是独一档的存在,新秀赛季就场均37.6分,连续7年拿到得分王,还在1961-62赛季得到了恐怕的赛季场均50.4分。 但是,既然他的得分能力这么强,为什么他的职业生涯“只”有31419分呢? 同样是这个问题,乔丹生涯也以得分出名,但为什么却没人质疑乔丹为什么“只”有32292分? 首先乔丹最为NBA史上最伟大的球员,他的成功并不只是表现在历史得分榜上,他的6枚总冠军戒指和6座FMVP已经奠定了他的历史地位。至于他的生涯总得分,人们总是不屑的说,如果不是两度退役,他一定会轻松拿下得分王12连庄,总得分也轻而易举的突破40000分。 而张伯伦呢,人们把他视作历史上最大的刷子,在他的职业生涯里也一直有比尔-拉塞尔压制,他的数据人们多少会带一点轻蔑:你看你,就知道刷数据,有什么用呢?冠军又拿不到! 不知道是不是有舆论影响的因素,张伯伦在生涯的后期可以减少了自己的出手,将自己的得分硬是从夸张到天际的程度拉回到了地平线。1965-66赛季他赛季场均还有33.5分,而1966-67赛季却只有场均24.1分了,这个降幅可不是一般的大,从此他的场均得分再也没有到过30+。生涯最后两个赛季更是只有14.8分和13.2分了,取而代之的是他在助攻上的痴迷,当季他平均每场有7.8次助攻,下一个赛季更是有8.6次。 除了自己刻意为之,还有一点也是造成他生涯得分少的因素,那就是他的生涯出场数,大帅生涯一共只打了14个赛季共出场1045次。乔丹也是同样的情况,虽然他最后在奇才退役是已经年过40,但经历过两次退役的乔丹也只打了14个赛季,生涯出场数为1072场,与张伯伦相差无几。 可以说,不是张大帅做不到得更多的分,而是人家对得分已经厌恶了,当然了,如果他能早几年进入联盟(张伯伦加盟勇士时已经23岁了),或许他真的会成为总得分40000+的那一个。

回答选自作者:体育巨星




张伯伦年龄很大才加入联盟,而且,他当时训练手段,篮球鞋都很差,运动恢复基本没有,他还有心脏病,最后也确实是心脏病死的,如果他和詹姆斯一样年龄进入nba 还像詹姆斯一样玩命保养身体,他破4万跟玩一样啊。




威尔特-张伯伦在NBA创造了多项得分记录:1.单场最高分——100分。2.单赛季总得分最高——4029分。3.单赛季场均得分最高——50.4分。4.半场得分最高——59分……他创造的纪录太多了,不再一一描述。

14年的NBA生涯,张伯伦打了1045场比赛,场均砍下30.1分,职业生涯的场均得分稍微比乔丹低一些,排在NBA历史第二。他得分能力这么强,为何职业生涯总得分只有31419分,为何总得分没能破四万?我觉得有三个原因:


一、职业生涯太短


目前有7位球员的总得分超过三万分,总得分第一的贾巴尔打了22个赛季,第二的马龙打了19个赛季,第三的詹姆斯打了19个赛季,第四的科比打了20个赛季,第五乔丹打了15个赛季,第六的诺维茨基打了21个赛季。

第七的张伯伦只打了14个赛季,打了1045场比赛,是所有总得分超过三万的球员中职业生涯最短的、打的比赛场次最少的,1959年,23岁的他以状元的身份进入NBA,1973年,36岁的他宣布退役,他的职业生涯相较其他巨星太短了,得分能力再强打得比赛场次少总得分也不会特别多。


二、职业生涯中期转型


张伯伦在职业生涯前8个赛季的场均得分都高于30分,最低的一个赛季场均得到30.1分,最高的一个赛季场均得到50.4分,其中7个赛季荣膺联盟得分王,按照这个趋势打下去的话,他的总得分会多许多。

不过在第9个赛季的时候,30岁的他场均得分突然降到24.1分,场均抢到24.2个篮板,场均送出7.8次助攻,可见他的状态依旧很出色,他场均得分突然这么低是因为他转型了。

连续多个赛季砍下非常爆炸的数据却无缘总冠军之后,一些人质疑张伯伦是数据刷子,他也在思考自己的问题,为了总冠军他做出了转型的决定,模仿比尔-拉塞尔成为一位团队型的巨星。

后来他减少出手次数,场均得分越来越低,但是场均助攻却越来越多,从场均3.8次到场均5.2次,再到场均7.8次,巅峰赛季场均送出8.6次助攻,还获得联盟助攻王的奖项。

他的改变得到了回报,他在1966-1967赛季获得了职业生涯第一个总冠军,那个赛季他在常规赛场均送出7.8次助攻,在季后赛场均送出9次助攻,他的改变提升了球队的整体实力,尝到甜头的他决定彻底转型,场均得分也越来越低。


三、状态迅速下滑


在35岁这个年纪,许多超级巨星都还保持出色的比赛状态,但是张伯伦的场均得分已经低于15分。他状态迅速下滑有两个原因,一是他受过大伤,1969-1970赛季他遭遇严重的膝伤后,他因为伤病只打了12场比赛,重大伤病严重影响了他的比赛状态。

二是他沉迷于纸醉金迷的生活,无心恋战,导致他最后两个赛季场均只得到14.8分和13.2分,36岁便宣布退役,从场均27.3分到场均20.7分,再到连续两个赛季场均得分低于15分,可见张伯伦的下滑速度是非常迅速的。


最后总结


张伯伦的得分能力毋庸置疑,但是想要总得分破四万是非常困难的,得分能力强只是其中一个必备条件,同时还要职业生涯够长、打的比赛场次够多、保持健康、保持良好的状态以及一颗热爱比赛的心才有机会总得分破四万。

按照这些条件筛选,詹姆斯是最有可能成为NBA历史上第一个总得分破四万的球员,如果他做不到,可能也没有其他球员能做到了。




一、张伯伦进入NBA的时间比较晚,23岁才进NBA,如果再早4年进入NBA,相信以他的早期得分能力,这四年至少可以拿一万分。

二、张伯伦NBA前七年创造了无数的变态纪录,已经失去再得分创造新高的动力,得分数据已经不再是他追求的目的了。

三、纵欲无度,再牛逼的铁人身体也架不住挥霍,年过三十不加节制肯定对状态有一定影响。

四、七年后开始转型,不再专注得分,开始注重防守及与整体,因此拿到过一次助攻王,及梦寐以求的两次总冠军。尤其是在湖人时期,另两位天皇巨星的存在也无需张伯伦再全力得分。

五、后期的伤病影响了NBA参赛场次,更完成了得分能力的急剧下降,所以打了十四年就结束了NBA的职业生涯。

如果张伯伦能够有科比或者詹姆斯的自律,像贾巴尔或者马龙一样长的职业生涯,以及对数据的不懈追求,相信张伯伦四万分,甚至五万分都完全有可能。




因为没追求,当年没人上三万,只有大帅。如果大帅之前有人上四万,他妥妥上四万,多打四个赛季对他那种身体素质来说,根本没压力,一个赛季两千五百分,随手就能得到。况且篮板历史第一,还有助攻王,这个其他中锋没人能做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张伯伦   詹姆斯   球员   大帅   伤病   篮板   职业生涯   总冠军   得分   赛季   生涯   状态   能力   数据   体育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