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A13芯片和华为麒麟990芯片,两者的实际性能谁更强?

    苹果A13集成了85亿个晶体管,麒麟990集成了103亿个晶体管,那么麒麟990的性能能够超越A13吗?下文具体说一说。


    苹果A13处理器

    制程工艺:苹果A13处理器采用了台积电7nm EUV工艺,相比A12的65亿个晶体管,提升到85亿,提升了性能。

    核心组合:苹果A13采用了2+4的组合,两个性能核心,相比A12提升了20%,能耗降低了40%;四个能效核心,性能提升20%,能耗降低25%。

    GPU:集成了4核心的GPU,相比A12,性能提升了20%,适合高性能的游戏和VR、AR体验。

    GeekBench跑分:下图显示了A13的geekbench跑分,可以看出单核性能远远领先于高通骁龙855和麒麟980。


    麒麟990处理器

    麒麟990系列处理器,分为两个版本,重点是5G版的麒麟990。

    制程工艺:麒麟990 5G采用了台积电7nm EUV制程工艺,集成了103亿个晶体管,由于麒麟990集成了5G基带,很大一部分被基带占用。

    核心组合:麒麟990采用了2+2+4的组合,2个A76大核,主频为2.86GHz;2个A76中核,主频为2.36GHz;4个A55小核心,主频为1.95Ghz。

    Geekbench跑分:麒麟990 5G的geekbench跑分,单核为3892,多核为12402,相比苹果A13差距比较大。


    麒麟990的优势

    相比苹果A13处理器,麒麟990有两大优势。

    第一,麒麟990 5G内置了5G基带,同时支持2G、3G、4G、5G网络,并且支持NSA和SA组网,可以满足未来5年的需求。苹果A13外挂了英特尔的4G基带,是否修复了上一代iphone的“信号门”问题,需要时间的检验。

    第二,麒麟990搭载了自研的达芬奇架构GPU,2个大核+1个微核,在AI Benchmark跑分中,登顶排行榜。


    总之,虽然在CPU、GPU跑分上,苹果A13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基带方面麒麟990 5G要优于苹果A13,在AI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

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可以多多点赞哦,也可以随手点个关注哦,谢谢。




看到题主将苹果A13和麒麟990拿来比,我就觉得挺好笑的,都什么年代了,还在单独比芯片这种东西。说实在的,单独的手机芯片性能再强又能如何?如今都是SoC芯片的时代,还在单独说手机芯片的强弱,太落后了!

1、单一手机芯片性能强并无用:

不知道有人知道德州仪器这家美国公司,当年他也是手机芯片的生产厂商,并且芯片性能优异,但是最后却不得不关停手机芯片业务!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有高通,因为高通有SoC芯片问世!

高通的SoC芯片集成了基带,这种情况下手机厂商只需要一个芯片就能搞定,无需在搭配外挂的基带使用,不仅能解决功耗,手机设计布局空间等问题,更重要是的是SoC芯片在价格上并不比你德州仪器单纯的手机芯片贵。

就这样,虽然德州仪器单一的手机芯片性能强于高通,但最终德州仪器还是拼不过高通,将手机芯片关门歇业了。

2、苹果A13和麒麟990的差距:

今天题主将苹果A13和麒麟990来相比,其实说白了就是当年德州仪器和高通的翻版,A13芯片单独性能也许是高于麒麟990,但是麒麟990已经实现了SoC,成为全球首款集成5G基带的旗舰芯片,如果将这两者相比的话,A13就是整体不如麒麟990。

题主说要比实际性能,这根本就没法比,A13都不能搞5G,麒麟990能实现5G,功能上完全都不对等!并且,请记住,由于麒麟900集成了基带,整体的研发难度上远高于A13,集成基带并非是简单的二合一,是需要解决很多技术难题的。

苹果的手机芯片能活到现在仅仅是因为其有自己的手机品牌,否则苹果的手机芯片业务早就和当年的德州仪器一样歇业了。

因此,果粉们就不要再拿A系列处理器来替苹果吹了,真的,如今的苹果就是落后了。

在库克的领导下一年不如一年,现状的苹果早已不是当年乔布斯时候的了。承认落后并没什么不好的,知耻而后勇,认清自己目前的处境,奋发图强才是对的,就如我国很多国产企业一样,这才是正道。死命的抓住一个点来吹,而看不到整体全局的落伍,这才是最致命的!


感谢阅读,给点个赞鼓励下呗,欢迎关注【罗氏虫社】,谢谢~~




毫无悬念,华为麒麟990肯定比苹果A13芯片弱一大截,毕竟苹果的芯片设计部门多吃几年的饭没有白吃的。两者的差距,简单说相当于下图:

论基带,华为吊锤苹果(并购英特尔基带业务前,通信终端芯片设计能力为0);论CPU、GPU的集成设计,苹果吊锤华为。

这么说是有渊源的。

海思做手机SOC芯片交了不少学费,2014年发布麒麟925时,芯片设计才算逐渐成熟,2014年之前基本都在摸索,2009年的K3V1翻车,性能弱鸡到连联发科都打不过,2012年的K3V2(开始采用ARM架构)虽然难望高通、三星项背,好歹摸到门边了。

在海思努力摸索时,苹果已经提前两年(2010年1月)发布A4芯片,虽然是处女作,但由于设计团队经验成熟,所以表现不俗。

也就是说,按推出成熟产品的角度,海思落后苹果4年。芯片一年一更新,落后两年就是落后一辈子,落后4年的话,大家自行脑补。A系列芯片是手机SOC中最强的原因就在这里。

说过渊源,再来比较麒麟990和苹果A13芯片的具体差距。先明确一下,麒麟990的联网性能肯定是碾压A13外挂英特尔4G基带组合的,但在CPU和GPU上,麒麟990是被A13碾压的,即使在A12面前,麒麟990也是被吊锤的

GeekBench跑分表明,麒麟990的CPU单核跑分是3842,比麒麟980提升16%,多核跑分11644,比麒麟980提升17.5%。综合性能上,大概麒麟990超出麒麟980芯片13%左右。按华为官方的说法,麒麟990在CPU和GPU的综合性能上,分别超出骁龙855芯片10%和6%。

综合上述信息,我个人估计麒麟990全面超越骁龙855没悬念,但超不过A12芯片,超A13芯片?不行。麒麟990的性能相当于下图中麒麟980加上红线的长度,离A12有一段距离,能看到A12的背影,至于和A13的距离,能看到它后面扬起的尘土吧。

看到网上有文章猛夸麒麟990,这根本就是胡乱吹捧,连华为的官宣都将重点放在集成5G芯片和自研的达芬奇AI架构上,CPU和GPU根本就没站在官宣的舞台中心。

实际上,麒麟990拖后腿的地方就在于CPU和GPU,采用的是ARM在2018年发布的Cortex-A76(CPU)、Mali-G76(GPU),CPU大核频率高达2.83GHz,逼近3GHz的设计极限,GPU内核也堆到16核,潜能已经被挖掘干净。

对使出吃奶力气的内核,你还能指望它成为吊锤四方的王者?




文/小伊评科技


如果我们单纯的只是对比处理器的性能(一般而言特指的是CPU以及GPU性能),那么别说A13了,就连A12都可以吊打当下安卓圈所有的芯片了,笔者直接来罗列一下跑分数据吧,数据来源Geekbench以及GFX等(较为客观中立)

A13处理器:

单核跑分:5476分

多核跑分:13800分

GFX帧数:180帧

麒麟990处理器:

单核跑分:3925

多核跑分:12750

GFX帧数:118帧

参考:骁龙865处理器

单核跑分:4300

多核跑分:13500

GFX帧数:130帧数

从跑分数据上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出,苹果A系列处理器在CPU以及GPU上的性能的确大幅度的领先于同时代的麒麟990以及骁龙865,尤其是在单核性能以及GPU性能方面更是有将近50%的性能优势,这确实可以用碾压两个字来形容。

看到这,大家可能会有疑问,苹果A系列处理器为什么这么强?

关于这个问题网上有很多不同的答案,有人认为苹果的A系列处理器的性能之所以强悍是因为苹果拥有远超其他竞争对手的芯片设计能力。这个说法有没有道理呢?当然有,毕竟被誉为芯片行业传奇人物的Jim Keller 曾经就是A系列处理器的奠基者,而且相比于其他竞争对手,苹果在精简指令集芯片上的研发上起步也确实是最早的,相对应的各种人才储备也会更加完善。

但是,说句实话,这有点老黄历了,Jim keller加盟苹果那还是在乔布斯时代,而且当下的芯片设计已经发展的非常的成熟了,对于头部的几家IC设计公司来说差距根本不会有这么大。IC设计能力出色的公司也许会在某一方面拥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像苹果A系列处理器动辄50%左右的巨大性能优势仍然显得非常匪夷所思。那么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疯狂的硬件堆料以及无基带设计思路。

先来说堆料,一款处理器性能高低从源头上来说其实就是看晶体管数量的多与少,晶体管数量越多其单位时间内所能处理的数据量就越多,IPC也就越大(理解为富士康流水线上的工人就行了,人越多生产力也就越高)。

苹果自主研发的Lighting大核心是目前公认的性能最强的CPU核心之一,为什么强大呢?说白了就是面积大容纳的晶体管数量更多罢了(苹果A系列处理器一直是业界板载面积最大的移动处理器),而且苹果也不惜成本的疯狂堆料,譬如就拿大核心的二级缓存来说,A13大核心的二极缓存达到了恐怖的3MB,作为对比骁龙865处理器大核心的二级缓存仅为512KB。

堆料的背后自然就是成本的激增,根据资料显示,A13芯片的BOM成本是64美元,请注意这是不含基带以及任何利润的成本价(苹果A系列处理器不对外销售)。苹果之所以敢这么敢,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苹果只发布高端手机,以苹果手机的售价完全可以支撑得起这个成本。而安卓阵营的IC设计厂商则不一样,他们在考虑性能提升的同时还必须要考虑成本问题,就拿骁龙875来说,高通高管曾就外界质疑为什么不用7nm EUV工艺做出过解释——千言万语汇聚成一句话就是为了控制成本。

其次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A系列处理器不内置基带,历代的苹果A处理器都是外挂基带,可以把基带空出来的地方全部分给CPU以及GPU,而隔壁的骁龙以及麒麟都是要集成基带的,那么在面积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其CPU以及GPU所能分得的资源自然就比不上A系列处理器了,不给马儿吃饱,又想马儿跑得快,现实吗?不现实。

这就是苹果A系列处理器性能强大的核心原因。


end 希望可以帮到你




iPhone 11被曝光,发热严重,随便就上45度。当然,最可怕的不是苹果发热,而是有不少人为苹果找借口,说A13无比强大,自然发热高。其实,真实原因是苹果这次为了妥协加大电池,采用了双层主板,芯片被夹在了中间。一旦玩游戏或大型软件,发热量巨大,且久久不能散去。第二个原因,就是英特尔基带必须挂靠。所以,这次iPhone 11发热严重,就是苹果工艺和技术的落后。明年,苹果5G,可能更无法解决发热问题,因为高通不需要挂靠的5G基带要2021年才有可能,只是可能。所以,苹果已经被赶超了很多了

同时苹果绿今天开始跳水,黄牛价大跌1200块,零售价跌破官方价!其他颜色基本已经破发!

至于信号差问题,iPhone11 Pro还是采用英特尔基带,确实没有高通基带那么稳定,在地下车库等场景的信号确实还是表现不如华为OPPO小米等手机,

对比mate30,苹果11手机28个缺点:1、不支持通话录音;2、信号极差(基带英特尔劣质);3、价格昂贵;4、电池小,待机时间短;5、无快充技术,充电速度慢;6、关机后闹钟不响 不信可测 7、双层主板发热大,游戏发热;8、配件昂贵,不支持第三方更换;9、不支持滚动截图;10、传输文件麻烦,封闭系统;11、照相效果落伍,尤其是自拍惨不忍睹、12、5G遥遥无期,13、伪双卡双待,副卡不支持4G;14、外观沦落丑化15 max228克,半斤重砖头16 720p垃圾屏幕,都没上1080p 17 后置三摄全网最丑18全网最大刘海全网最丑19 全网最大最粗边框 20最不安全手机被点名批评 21低温还关机,冬天低温不能用 第22点配件与电池是国产手机几倍 第23点标配没有18瓦充电器需要另外花243大洋购买 第24点 iphone11没有采用type c接口,为自家lighting接口,非常不方便 第25点 无3.5毫米耳机孔 第26点不支持存储卡扩展 第27点不支持红外遥控 28 不支持无线反向充电。总结: 一款真正智商鉴定机,只有端盘子端水桶的服务员尤其女服务员还有拿了美国绿卡少数华人还有国内34流野箕大学生才会买的苹果,如果你是青年才俊职场人士,包括青年学生名校学生肯定会远离苹果手机,丢不起那份人。。。

【卡顿问题】用安卓千元机和苹果万元机比较,当然安卓拉顿了,只要好一点安卓就不卡顿,比苹果便宜一半至少

可能果粉不同意的话,或许果粉会认为又是海军出没了,但不管信不信,以下是事实!

有个朋友,一直用苹果手机,从2开始,三年前他卖手机号,手机里五千人,上百个群,手机卡到不行了,想换个流畅的手机用,我刚买完荣耀8,觉得很流畅,推荐他用,他说那我试一下,登录他微信,只流畅了一个多小时,就卡成球了,他说你看,还得苹果,然后买了台当时的主流苹果价格当时是5000左右吧可能是6或者6s,反正是个大个的手机,登录微信,说话人和群实在太多卡顿的像个沙雕。。。推荐他试试mate9,我说实在这个要不行,你就只能试试骁龙820的机器了用了两天,竟然丝毫没有卡顿,他说再用一段时间才能确定,接下来的半年里他跟我说了几次,以后就用华为了,苹果卡的这个华为都不卡,!后来摔碎换了台p10,用了半年丢了,又买了台二手p10,我说你为啥买个二手的,他说感觉流畅,不敢换别的。现在他一个手机登录四个微信,有两个微信每个微信五千人,另两个不知道多少人,我试了一下,确实流畅,比我现在用的荣耀10感觉流畅挺多。以上就是使用经历,另还有一台360买时700多,一年多了,真的很流畅,360还是有点水平的。

【写在最后】美国发动贸易战的底气来自股市经济长期长红,而股市骨干苹果公司重要来源就是中国市场,有人说“买东西和政治无关爱国无关”,这话汪精卫等汉奸当年也说过。买苹果手机间接支持了美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三星   麒麟   华为   多核   芯片   性能   苹果   基带   晶体管   处理器   确实   核心   优势   系列   手机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