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运动员是否要多读书?

不是运动员要多读书,而是要选爱读书的人当运动员。国内应试教育大环境导致大多数优秀学生优先选择升学,优秀的师资力量也集中在重点学校。剩下被淘汰的学生没办法了才去技校,艺校,体校,这些学校不敢说所有学生都是坏的,但是整体的生源质量,师资质量,学校风气,管理水平想必大家也知道。指望一群天天抽烟喝酒,拉帮结派,打架斗殴的人去拯救羸弱的中国足球,效果可想而知。

再说其他运动可以通过短期集训迅速提升,但足球恰恰是对脑力要求和身体素质都有严格要求的,所以必须要脑子活泛领悟能力强的人去学球练球,才能有质变




运动员多读书是必须的,足球运动员也不例外,因为大多数运动都不仅仅是简单的身体负荷输出,需要运动员去独立思考,做出最佳决定。多读书,有益于提高运动员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中国足球这几年的水平下滑,和球员/教练的读书少有一定的关系。

比较早的一批教练员,像高丰文、戚务生、李应发他们,非常注重自身的学习,在没有训练比赛的时间里会自己看书,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自己的执教方法。

那个阶段,中国足协也会经常选派教练到国外充电培训,前国家队主教练高丰文去法国进修过,金志扬和戚务生这两位像甲A联赛大放异彩的教练,到西德进修过。

前辽宁队主教练李应发,经过了西德的培训之后,认识到了中国和国外职业球队训练水平的巨大差距,回国之后改进训练计划,这也是辽宁队夺得十冠王的一个重要因素。值得一提的是,李应发指导是中国足球界当时唯一一位正教授级的教练。

前大连万达队主教练迟尚斌,在退出国家队之后,选择了到日本留学。他能够出任大阪钢巴俱乐部青年队主教练,后来又返回国内接手大连万达队,我相信55场不败和他的坚持学习不无关系。

后来的很多球员在退役之后,选择当教练,基本上都是照葫芦画瓢,有的甚至连准备活动都是好几年不变,更不要说训练计划和临场指挥了。一方面,公派性质的留学进修机会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国内俱乐部大量引进国外教练,也进一步压缩了国内教练的生存空间,这也是目前中超联赛本土教练越来越少的原因所在

对于国外的年轻球员来说,完成学业和职业训练并不是对立冲突的,有些球员甚至取得了很高的学位。笔者认为,我们应该认真的反思我们的青训工程,很多足球学校的文化课实际上名存实亡,只是应付差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的足校甚至不如专业队时期的体校,至少按照以前体校/体工大队或者省体院的模式,有相当一部分人可以获得体育学院的学历,这对于他们退役之后走向社会都是大有裨益的。

以上仅为一家之言,欢迎在评论区进行讨论。




不仅足球运动员要多读书,所有运动员都要多读书。读书少修养差对体育运动的内涵和精髓理解肤浅追求不高,把体育运动当成个人挣钱的工具,这一点从一部分男足身上体现尤为明显,他们比起那些道德高尚为国争光而努力奋斗的运动员差距过大。




必须 要不然不知道 知耻而后勇




这类问题实在无聊,这有什么好问的呢?不如问问中国足球运动员是否要放屁拉屎?




谢谢邀请

读书是我们一生的课程

读书给我们知识,能够使人明智,作为中国足球运动员,我认为他们必须读书,因为读书,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使足球运动员学会自律和提升为国争光的荣誉感。

中国足球运动员还要多学习专业足球知识,提高对足球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比赛的能力,能够理解教练的战术布局和战术意图。

还要通过读专业书和学习,懂得足球场上的规则和运用好足球规则及裁判规则,提高自己的适应比赛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在我的印象中中国足球运动员中有不少运动员的文化层面很高,古广明是德国科隆体育学院毕业,李铁国内大学毕业生,吴金贵学院派人士,还有孙雯也是大学进修毕业,目前任中国足协副主席。

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

寄语,中国足球运动员多读书,读好书,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运动员,时刻准备着,为中国足球争光。




没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




是该看看




很有必要




如果他们能读书,就不会去踢球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中国   足球运动员   体校   球员   为国争光   西德   大连   中国足球   主教练   运动员   教练   国外   能力   足球   国内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