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211都是过去式了,为什么总有人老生常谈?

一,985、211没有过去时,永远都是进行时,因为985与211国家重点大学只有115所,而双一流大学是137所,双一流大学全部涵盖115所985、211大学,双一流只是985、211的扩容版,不是985、211的升级版。二,国家政策具有较强连贯性,985、211是双一流的基础,双一流是985、211的拓展。双一流不是对985、211工程的全面否定,而是对985、211大学的充分认可。三,985、211大学早已成为中国家庭与国际社会普遍认证的中国顶尖名校、国家重点大学的代名词,犹如一座丰碑耸立在中国人民的心头。无论你是申请出国留学深造,还是本科学历国内就业深造,如果你是985、211院校毕业证,显然是具有较强的优势与竞争力。因此,985、211没有过去时,只有进行时。




因为双一流里那些非985非211新入选的大学,和老牌985,211还是有差距的。大家高考还是会往传统985211里考




虽然985.211这个称呼已经过时,但是社会接受双一流这个新概念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就像5G2019年已经在北京等发达城市的个别区域试点,但是真正要推广开,全国普及还需要一个过程,这是其一,普及速度的问题。

另一方面985.211虽然已经过时,但仍然不失为衡量一个学校层次的参考方法,并且这个参考方法会持续一段时间,直到全国范围内普遍接受“双一流”为止;习惯一旦形成想要改变确实需要时间。

最后,985.211与双一流称谓的背后也有既得利益与后来者的利益“冲突”,毕竟没有流动性就是一潭死水,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du)”,有标准、有竞争更有利于教育大环境的良性发展。

以上仅从三个角度分析,日后有时间再详细分享。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榕和思想,榕和奉献




985.211不是过去式,它是一个固定的称号,而且 双一流 是一个流动的评估。




不少网友都说:985工程,211工程都是历史过去式了,为啥有些人嘴边还是天天挂着211,985,为何有些招聘仍然是非211不要?

各个都迷惑不解,都在问:到底为什么?为什么?今天,咱就来讨论讨论这个问题。

现在的确,各个官方已经不再提“211工程”,“985工程”,因为这个已经成为历史了,现在的最新说法是:双一流。

但是我告诉你们,211工程,985工程,在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很牛的存在。

因为211,985工程是一个符号,是一段历史,咱中国高校,最爱吹的就是历史,而证明实力的就是历史,一个新成立的高校,啥都没有,他说自己很牛,你信么?

人家北大清华,那历史掂出来,牛的一塌糊涂,理解全国重点大学一个不少,那就说明,历史就是证明你牛的最佳证据。

比如哈工大百年校庆,哈工大吹的是什么?是历史。

哈工大作为国内最顶级的高校,当年地位非常低额高,是国内重点建设的2所大学之一(另外一所是人民大学),所以哈工大当年是全国的top2 ,如果不是百年校庆,很多人还不知道这个事呢

当然哈工大的历史,也就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

最早的全国六所重点大学,就有哈工大,这也是哈工大的资本,从最早的2所,到最早的六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领导贺信中明确说出来:首批6所全国重点大学,这句话对哈工大是莫高的荣誉。

而且哈工大是京外唯一的全国六所重点大学之一。

哈工大还经常说自己是首批16所全国重点大学。然后在1959年又添加了4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哈军工,西电,第一军医大学,加上上图的16所重点大学,这就是最早的20所全国重点大学。这一点可以从教育的网友回复中得到验证。

然后第二次大扩招,增加了44所,最终是64所全国重点大学。

综合性大学13所,工科院校32所,师范2所,其他为外语,军校等高校。

最早在1978年公布了88所全国重点大学。

后来又扩招一部分,最终形成了100所左右的全国重点大学,只要是进入这个名单的高校,在大学介绍的时候,都说出:我是全国重点大学。而且把那一年入选都说出来,肯定越早入选越牛。

比如燕山大学,就是全国重点大学,人家就可以这样介绍:我是全国重点大学。

而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长安大学,苏州大学等知名211高校不是全国重点大学,他就不能说自己是全国重点大学。

后来实行了985工程,211工程,所以985工程,211工程就成为高校的新的荣誉表情,甚至入选时间都是你值得骄傲的资本,

比如哈工大,就是首批7所211高校,首批9所985高校,这9个高校还组成了一个团伙。

这些荣誉,是高校一辈子的荣誉,就是一百多年过去了,北京大学仍然说自己收第一所国立大学,天津大学说自己是第一所现代化大学,国立大学。河南大学都说自己是三大留学预备学校,国立大学。

民国的事都说,别说现在的211/985了。一句话,历史就是资本,你有资本,你也会说的。

比如你去211/985毕业,你肯定会说,但是你说三本毕业,估计你就不喜欢说话了。

老铁们,你们怎么看?




习惯了




政策层面上来说,很多地区和用人单位还把985和211作为人才的评价标准,教育部说的是只是不再对高校进行此评价,但无法阻止其他单位使用过往的评价结果。

社会层面上来说,新评价体系的认可度还没提上来,社会的认知有一定的滞后性,就跟那种重男轻女的经济基础已经消失了多少年,还有这么多人想要儿子一样。




985、211才是正儿八经、可靠信得过的实力,那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上985?211?除非他脑子有病,现在社会上野鸡榜满天飞,什么武连书、软科这些虽然背后可能有不可告人的利益勾当,但大原则还是遵循的985、211、在后面双非高校的大样子,而且现在社会上的招聘条件越来越高,985、211成了国有大单位的硬门槛,没办法,大学毕业生太多了,所以985的优势只会越来越大,不会降低。




又是一年高考季!随着2020年高考的即将到来,很多家长和考生将会面临这种纠结和困惑:“985/211”作为国内高等教育曾经最高水平的代表作,一直很受家长和考生的青睐,而近年来的“双一流”也是众多考生选择的对象,那么985/211和双一流该如何合理选择呢?今天,高招教育江老师将带大家一起分析利和弊,如果您觉得有所收获,请点赞、收藏和转发哦

985/211和双一流的概念

211,指的是211工程,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正式启动。至2011年止,共建设三批,涉及116所院校;

985,指的是985工程,1998年5月4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1999年,“985工程”正式启动,一期建设率先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开始实施。2004年,启动二期建设,至2011年止,共建设两批,共涉及39所院校。

从时间节点上看,先有211工程,再有985工程;从属性关系来看,985院校全部也是211院校,39所211院校升级为985院校。2011年底,时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上表示,不再新设“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学校,同时为了注重学科导向,引入竞争机制,实施了“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对非“211”学校的国家重点学科予以支持!

2016年06月3日,教育部官网发布了“关于宣布失效一批规范性文件的通知”

宣布《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失效!

宣布《“211工程”建设实施管理办法》失效!

双一流,指的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正式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共计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双一流建设学科共计465个(其中自定学科44个)。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双一流”建设,强调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鼓励高校办出特色,在不同学科不同方面争创一流。“双一流”既要坚持竞争开放、动态调整,打破身份固化,强化绩效激励,又要强调改革引领、深化综合改革,切实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提高质量。

2019年,教育部官网发布声明:已将“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筹为“双一流”建设。其中,39所原985院校+3所原211院校=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71所原211院校+24所非985/211院校=95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所以,985/211虽然有着辉煌的历史和成就,哲学告诉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首批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24所非985/211院校名单:北京(7所)上海(5所)江苏(4所)四川(3所)名列前四

看问题要实事求是!

现在很多老人依然觉得985/211就是天,双一流就是弄虚作假,水分多!那请问现在为什么不是增设985和211,而是统筹为双一流呢?

主要是因为985/211代表过去的教育评价体系—唯学校论!(现考虑到政治因素,也不能全盘否定,只能徐徐改革!)在曾经的那个年代,985/211是至高无上的荣誉,最主要是有国家专项拨款!后来211扩充到3期,985也扩充到2期,普通大学看到国家如此导向,以至于很多大学都盲目的奔着学科全的综合类大学去发展(兼并其他学校是主要方式之一),非常不符合新时代的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发展要求!以前,只要是985/211,都是考生和家长趋之若鹜的对象,盲目的认为当下所有985/211(的专业)都是好的!这一切其实都是功利心在作祟!很少有考生和家长,把专业国家需要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结合在一起,理性选择升学!要不然每年也不会出现那么多“天之骄子”进入清华、北大后,却因各种原因而退学了!

2013-2017年,名校退学率一览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退学率超10%;上交大、清华和同济超7%!

每一年,“天之骄子”退学现象,屡见不鲜!损失的岂止是个人的利益?


新事物的出现和发展,必定是曲折的过程!

当然,我不是说双一流就一定很好,而是指这种教育理念和模式非常好!双一流是伴随着新高考改革孕育而生的,没有新高考改革就很难摆脱学校论的宿命,而双一流的出现,则预示专业论的诞生!

话外音:新高考改革的目的就是打破传统文理分科,实行自由选科,有3+3模式和3+1+2模式,让学生选科更自由;同时考生选择的科目限定了将来可以填报的专业,这也是有助于大学招到更专业的人才,不像传统高考,专业可以任报,只要服从调剂,大学就无条件接收你!你适不适合学这个专业?将来能不能就业?社会需不需要?学校不会管!

为什么中国的大学培养不出来诺贝尔奖人才?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也是困扰了国人几十年的疑惑!对呀,清华、北大这些985/211那么厉害,这几十年培养的人才哪去了?为什么留学有1/3的人不愿意回国呢?我想不是因为不爱国的原因,大概是因为国外有国际学术研究的氛围和条件吧,回国没有更好的发展,人家为什么要回国呢?

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我国没有国际学术研究的氛围呢?还是我刚才讲到的“功利心”,搞学术研究是长期的,甚至靠毕生努力也不一定有所成就!“那么还搞基础科研干嘛?拿国外的成熟技术直接用就行了,你看大家都在搞金融、房地产,那来钱多快啊,房子、车子、美女、票子才是我们毕生的追求呀!”现在和七大姑、八大姨见面一定会问你:买房了吗?有对象了吗?什么时候换新车?今年又赚了多少钱?很少会问你:你喜欢你的专业吗?你最近又在研究什么新事物?你的XX学术研究进展如何了?有没有遇到什么瓶颈?所以,浮躁的心,浮躁的社会!一切只顾着自己眼前的利益!


新事物的出现一定会遭受旧事物的激烈反抗,但趋势不可逆!

尽管我们没有培养出多少可以拿的出手的国际尖端人才,但这不能否认985/211曾经是多么辉煌和高大上啊!这其实就是有点固步自封、闭门造车的心态了。反观国外发达国家的教育,无不是从小开始接受职业体验、教育规划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哪怕没有经济利益,就算付出终身努力也在所不惜,甚至历经几代人的努力,正是因为在学术上孜孜不倦的追求,才有一项项伟大的科技发明出现!当然,我国也有这种高端人才,大概仅限于国防领域,那是因为国家在背后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华为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厚积薄发,从基础科研发力,占领5G高端技术的制高点,关键时候不被受制于人,大国崛起才有了可能性!如果高科技领域处处被人卡着脖子,这永远只是一个口号,一种臆想,一厢情愿罢了!

华为,中华有为,厚积薄发,面对美国的打压,不应该只是华为人的义务和担当!

那么大国崛起的出路在哪里?关键是人才,是什么样的人才?经济学家、金融房地产人才?肯定不完全是,是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人才,是基础科学领域的人才,是千千万万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统计学家/……如果没有这些人才做技术支撑,华为顶多为就是和国企/央企没什么两样,靠着国家政策吃饭,而不是用更先进的技术开拓并占领国外的市场,从西方国家嘴里抢食,这就是技术壁垒和技术碾压的优势!也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强烈打压华为的根本原因,“中国搞搞金融房地产和娱乐事业就行了,高科技领域别想动我的奶酪!不服?还搞?打压制裁你!


双一流是未来的主流趋势,不可逆!

知道了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还得有配套的高等教育模式,之前的唯院校论已然不能完全满足新时代人才的培养需要,必须加以改革,以专业为导向,结合国家战略需要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为一体的“双一流”终于落地了!985/211实力不俗,全部纳入第一轮评选,又增加了一批专业实力强劲的院校,例如在医药领域有专长的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和成都中医药大学;在师范领域有专长的首都师范大学;在治安领域有专长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在外交领域有专长的外交学院等等!(2020新出炉的强基计划也是以专业为导向的例子)

其实,国家政策导向已经很明确了,等于告诉985/211:“你们是我的“亲儿子”,每年拿了我那么多钱却有人出工不出力,长期吃大锅饭也不好,这样吧,我把“干儿子”们也一起叫上,你们大家都凭本事吃饭,谁工作(教学)做的出色,我就把钱投给谁!而且是定期(每5年)考核,这叫滚动淘汰机制!别整天想着是我亲儿子,就可以继续吃老本!”“什么,老爹不把钱给我们专用了?那以后要认真做事情了!”有真才实学的还好,大家觉得,那些因循守旧、坐吃山空的“亲儿子”们慌不慌?

到21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对于出色的非985/211而言,这是天大的利好消息!长期以来,无论是经费、资源,还是考生、家长和社会,都去仰望985/211,何时正眼看过我们?真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我有点自暴自弃了!现在国家居然一视同仁了?那我得好好表现(专业能力),即使这次没有评选上双一流,还有下一次,五年一次呢,我要好好努力研究自己的老本行!所以,无论是国家层次的双一流,还是省级双一流,都是让各高校之间更好的进行良性竞争,从长期来看也是大势所趋,不可逆的!


作为考生和家长怎么取舍双一流?

2020年毕业季,不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成了问题,985/211也不例外,比如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有2/3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学校也紧急向社会求援。这个现象实际上告诉了我们,华南理工大学是工科类实力强悍的大学,但也仅限于理学、工科等专业,这些王牌专业确实不愁就业!但如果去华南理工大学学新闻专业,还不如去好点的综合类大学,或许会更好!而以前的考生和家长却以为985/211所有的专业都是好的!我只要读了985/211就可以高枕无忧,四年以后的现实情况却是残酷的!

2020年最难毕业季,个别院校和个别专业的就业率成了问题!

反观有些双非院校,例如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和以香港中文大学为代表的中外合作机构,近些年越来越受到家长和考生的青睐,录取分数线不低于大部分985/211,而有些985/211却在下坡的路上渐行渐远。

2021QS南方科技大学位居国内第14,深圳大学进步也非常迅速!

可以预见的是,再过几年,985/211将会出现两个极端:热门专业会更热,冷门专业会更冷!那么不管专业冷热与否,江老师建议考生和家长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和职业倾向来综合考虑!这样才能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走的更稳,走的更远!


END

好了,以上就是我对985/211和双一流该如何合理选择的解析,请收藏和转发,让更多的朋友知悉,谢谢!最后祝愿阅读完本文的20届考生,2020年高考既考的好,又报的好,好上加好!


附:

985工程院校名单

211工程院校名单

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其中郑州大学、云南大学和新疆大学是原211工程院校!

一句话概括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特点

A类

1.北京大学:理科实力最雄厚,部分文科实力称雄,医学也处于领先地位;综合性大学第一位。

2.中国人民大学:文科第一高校,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新闻传播等学科处于第一位。

3.清华大学:工科第一,工科实力远超其他高校;管理、生物学等也处于领先地位。

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科学第一,近年录取分数确实是高。仪器科学、计算机和软件等学科也很强大。

5.北京理工大学:工科实力很强,国防七子之一。兵器学科排名第一。

6.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类高校的霸主,优势巨大。双一流赢家之一,9个学科入围一流学科。

7.北京师范大学:师范类第一高校,传统名校,地位很高。地理学、心理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等学科排名第一。

8.中央民族大学:民族类高校,民族学第一。其他无太强势学科和专业。

9.南开大学:传统老牌名校,数学、化学、统计学、世界史等都很厉害。

10.天津大学:第一所近代大学,工科巨牛,工科各专业比较均衡,化工第一,管理也很有实力。

11.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地区第三;当初的四大工学院之一,工科总体实力不错。化工、力学等有优势。

12.吉林大学:院校合并后,办学规模大。实力排在东北地区前三,数学、物理、化学、材料等学科不错。

13.哈尔滨工业大学:C9成员,东北第一高校,国家地位很高,曾经的工科第二,大部分工科专业都很强。

14.复旦大学:基本上是削弱版的北大,文科和理科实力雄厚,工科实力一般,综合性大学第二位。

15.同济大学:工科名校,综合实力上海第三。土木工程国内第一,建筑和环境都学科优势也很明显。

16.上海交通大学:工科实力国内前三,医学、生物等学科实力绝对的第一梯队。

17.华东师范大学:师范类第二高校,文科和理科都不错。双一流表现一般,一流学科入选三个。

18.南京大学:南大的强大在理科,地质、天文、物理、化学、生物都是国内前几名。

19.东南大学:当初的四大工学院之首,工科实力强大。此次双一流大赢家,11个一流学科的数量,一举杀入前十。

20.浙江大学:工科和农学实力都很强大,规模大、发展势头猛;

2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生规模小,学风扎实;理科巨牛,物理等多个学科领先;拥有多个国家实验室。

22.厦门大学:校园风景巨美;海洋科学、统计学和经济管理类专业都很厉害。

23.山东大学:办学规模大,山东第一高校。本次双一流较受伤,一流学科数量只有两个。

24.中国海洋大学:同校名,海洋学科实力强大。双一流中划为A类,实属表现不错。

25.武汉大学:发展迅速,总体偏文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测绘、地球物理学等多个学科全国第一。

26.华中科技大学:工科和医学都很强大,与同城的武汉大学实力相当。机械、电气、材料、动力、医学等学科排名前列。

27.中南大学:湖南第一高校,医学、材料、冶金等学科都是国内领先。

28.中山大学:华南第一高校,发展迅猛。实力较为均衡,11个学科入选双一流,是赢家之一。

29.华南理工大学:也是四大工学院之一,发展势头较好。轻工极具优势。化学、材料等也很不错。

30.四川大学:办学规模巨大,综合实力西南第一。医学实力强大,口腔医学国内第一;数学、化学等也不错。

31.重庆大学:综合实力不错,此次双一流的输家,一流学科只有三个,且都是“自定”。

32.电子科技大学:当初的两电一邮,选择电子科大借助985的发展已经有很大优势。电子科学和通信等都是领先的。

33.西安交通大学:老交通大学的衣钵传人,八十年代排名国内前五。目前机械、能动、电气和管理等学科强势依旧。

34.西北工业大学:航空航天航海都很厉害,材料极其出色。双一流表现不理想,仅入选两个学科,航空航天等未入选。

35.兰州大学:公认最委屈的大学,人才流失和生源质量下降严重影响发展。但实力很不错,社会评价很高。

36.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军中第一高校,神秘而强势,计算机和软件工程等学科优势明显。

B类

1.东北大学:很委屈,工科都很厉害的学校,被划入一流大学B类!

2.郑州大学:原211中档高校,成功晋级42所一流大学名单,可喜可贺。化学、医学和材料都比较强。

3.湖南大学:同样委屈,被无情划入了一流大学B类。化学、机械和土木工程等学科都很有实力。

4.云南大学:同样祝贺云南大学晋级42所一流大学名单。民族学和生态学都很不错。

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受限学科和地域,西农一直招生分数不高。不过农学较有实力,这次也是被无情划入一流大学B类。

6.新疆大学:新疆大学进入42所一流大学名单后,学校发展迎来新的阶段。化学、计算机等专业不错。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微言教育




985、211大学不是过去式,而是正在进行时,还必将是将来进行时。

国家在2017年提出双一流工程大学,而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就是原来的39所985高校加上新晋三所大学:新疆大学、云南大学、郑州大学;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在原112所211高校基础上增加25所专业性非常强的大学。

这充分说明,双一流大学不是对985、211工程大学的否定,而是承认、延续和发展。

正因为如此,985、211大学在人们心中一直有,或者说越来越有“非常牛”的存在。

虽然很多人说,招聘单位总是卡第一学历有歧视性存在,但不能否认的是,能考上985、211高校的,尤其是本科阶段考上985、211的学生确实在各个能力层面上要略高一筹。

永远都是凭实力和能力说话,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云南大学   老生常谈   哈工大   学科建设   工科   考生   学科   一流大学   实力   院校   高校   国家   人才   工程   大学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