翱捷科技大幅破发,中签者巨亏,券商真的是心黑骗钱割韭菜吗?

有人钻了注册制的空子。像这种毫无底线和节操的发行价格匹配并不只是发生在翱捷科技上,像百济神州,禾迈股份…还有那些亏损股,伪科技股等等。散户和致力于维护市场公平的有识之士完全有理由怀疑抽屉协议的存在。

这种频繁高价发行,高估值发行绝对不可持续,这种行为无异于竭泽而渔、杀鸡取卵。辜负了管理层的一片对资本市场的呵护之心。

如今韭菜割得爽,日后鞭子抽身别喊疼




无耻的新股发行模式,今年股民先记住:高市盈率、业绩亏损、谈情怀、保荐商有知法犯法、失德劣迹的、上市后解禁数量占比巨大的新股,一律不申购,不参与炒作,谁保荐归谁所有!前车之鉴,好货得让他们自己留着享受!打到也弃购!




破发的根源就在于股价高到离谱。由于新股申购定价权在机构和券商,如果发行价是10元那么它可能破发吗?既然他们这些保荐的券商和定价的机构认为翱捷值164甚至更多,那么为什么不用“绿鞋”发行?明显就是根本不敢。所以,你们说这是不是心黑割韭菜?不言而喻




科创板上市公司翱捷科技发行价为164.54元,1月14日上市第一天就遭遇破发,大跌了33.75%,收盘价为109元。

1月17日第二个交易日在大盘全线飘红的情况下又下跌了3%,收盘价为105.72元。如果你是一位打中该新股的申购者并还持有,很不幸,两个交易日不仅一分钱没赚到还亏了35%。

这和a股市场打中新股必赚钱的长期理念完全不同,很多中签者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但我只能告诉大家未来这样的事情还会发生。

券商和上市公司只是在赚钱而已

上市公司到市场上融资,出卖股票获得资金,他们当然希望股价越高越好,这样就能换得更多的资金。就像你作为卖家,不管是卖二手车、卖二手房还是卖其它的东西总是想卖得更贵是一个道理。

券商是中介机构、是服务机构,帮助公司上市后按一定的比例获得服务费,为公司融资越多按比例收取的服务费钱也就越多。这就好比作为公司销售的你,卖货越多拿的奖金越多,你会全力推广公司的商品。

上市公司、券商的举动都是市场行为,难道他们做错了吗?

股民们了解申购的新股吗?

注册制以后证监会不再承担上市公司质地是否良好的审核责任,现在的创业板和科创板是允许亏损企业上市的(和港、美股一样),破发公司就更加没有问题了。

上市公司的新股敢定那么高的价格确实有割韭菜的嫌疑,但没人逼着大家申购吧?一切均是市场行为,就好比买了房子不久房价大跌,购房者跑去找开发商要钱,说开发商黑心,大家觉得有道理吗?房价上涨也没见到购房者分钱给开发商吧。

同样的道理,新股大涨让申购者赚了钱,申购者也不会分钱给上市公司和券商。

公司发行新股时会在网上公布招股说明书,几百页的文件,里面详细描述了公司的经营情况、财务业绩、与同类公司的对比以及风险提示。有多少申购者看过这几百页的招股说明书呢?买东西前总要了解一下东西好不好,有什么功能,价格是不是公道,申购新股前难道不需要吗?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完全不了解翱捷科技这家公司到底如何,也不看招股说明书就申购了这和赌博没有太大的区别。很不幸这次赌输了,怪别人?

有人中签后弃购了,显然这些人在分析股价后选择了稳妥的做法,如果公司上市后大涨,大家是不是要嘲讽他们眼光差?

股民要调整心态,申购新股不再是必赚钱的事情

成熟资本市场破发是很常见的事情,投资港股和美股的朋友应该有很深的体会。

港股和美股的新股破发司空见惯,这使得投资者们很谨慎,觉得价格不合适会放弃认购。我一直说a股的散户非常不专业,这一点又一次得到了确认。

我们的投资者思维还留在核准制时代,可是哪条法律规定新股申购必须赚钱呢?

券商和上市公司也正是看出了散户的业余才敢定高价,如果申购新股的人数很少,你看看未来还有哪家公司会定高价?要我说,这都是一些散户自己造成的。

如果不能做到专业,不能静下心来看公司的财报、招股说明书,研究行业动态,我建议就不要直接投资股票了,买基金还省力些,把钱交给专门干这事的人。

提到基金我相信有人又要说“宁愿自己干也不把钱交给陌生人,命运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有些散户有着迷之自信,宁愿自己乱操作,那么就请继续吧,市场会不断教育他们。“自己的钱亏也要亏在自己手里”,希望能够坚持下去,只是运气不会永远站在你身边,未来破发、退市的股票还会更多。


以上答复希望对你有用,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财,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股民基民进入股海必须明白一点:A股的所有参与者,都是为了利益而来。

不论是融资者、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高管层,中介机构、券商,还是公募、私募基金或中金等大机构都是为自己的团体甚至有个人的利益而参与其中。

券商为了承销收入的最大化,他们是不会顾及散户基民是否赢利亏损的。

所有参与者都有博奕关系。就像打麻将的上家、下家一样。是赤裸裸的输家、赢家关系。大家都想在股市中赢利赚钱。而且有意无意的互相算机甚至设局设套。

散户必须有自我保护、防范、风控意识和能力。心中有与对手博奕的意识和警觉。比如凡虚高价发行的新股就要主动远离,不申购,不接盘。否则就很容易被人算计而割了韭菜。

而且你还不能说上市公司和券商是“心黑骗钱”。因为人家合法合规高价发新。是你为了赚钱自愿申购入套的。是你不设防、心存侥幸、想中肉签吃大肉而上钩被宰的。




先说结论:不完全是。可能很多小伙伴这个时候就要开骂了,凭什么以前中签如同中奖,基本开盘都是N涨停,平均收益10%+;现在会出现开盘就破发的翱捷科技,导致中签者血本无归,你还说不是券商黑心骗钱?

这里就不得不提醒大家,股市投资者最好早些习惯这种情况,以往那种中签如同中奖,可以无脑打新,几乎必赚的时代要一去不复返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IPO机制改革逐步推进了,证券市场越来越市场化了。IPO改革的指导思想,主要是:坚持市场化、法制化取向,突出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监管理念,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审核标准更加透明,审核进度同步公开,通过提高新股发行(IPO)各层面、各环节的透明度,努力实现公众的全过程监督。监管部门对新股发行的审核重在合规性审查,企业价值和风险由投资者和市场自主判断。经审核后,新股何时发、怎么发,将由市场自我约束、自主决定,发行价格将更加真实地反映供求关系。

从这指导思想可以知道,未来新股发行数量会大幅增加,价格也会变化很大,会有发行后一飞冲天的,也会有发行后一路下跌的。这点从2021年注册制试点后创历史新高即可反应一二(如下图所示)。

那么券商在企业上市这个过程中又扮演了什么角色呢?众所周知,券商是上市机构的保荐机构,且对上市机构进行改制、辅导、申报、承销等等等等环节。那你作为保荐机构,上市股价也是你评估推荐的,一上市就大幅破发,你还说你不是黑心骗钱割韭菜?这就是我说“不完全是“这个答案的原因,为什么呢?因为无论股价上涨还是下跌,对于券商来说,都是有利可图的,既然有利可图,说”完全不是“确实难以理直气壮。但即使有利益相关,券商也并不像很多股民所想的那样:只是为了出货割韭菜。

为何这么说?很多人认为股价破发大幅暴跌,一定是券商之前持有上市公司股票,虚抬股价,然后上市后大幅出货砸盘,导致破发,通过这种方式割了股民韭菜。但这个逻辑本身存在很多问题,最基本的就是:如果券商大量持有了该上市公司的股票,那先拉高再出货不比直接砸盘破发受益更大么?所以破发时套现离场的不一定是券商,也可能是之前XXX轮投资套现的其他机构。

事实上,公司上市后无论涨跌,券商都是可以获益的,所以券商并不”完全“只有”破发割韭菜“这一条路可走,未来随着注册制的推行,呼吁大家不要再无脑打新,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新股也要看好了再出手啊!




打新股包赚钱本身就是过去中国市场的一种怪像,是中国新股稀缺和资金炒作的造成的,随着A股扩板,科创板,北交所,以及注册制的实行,新股的稀缺性解决了,股票市场退市机制也日益规范,所以投资者要适应这个变化要适应。

现有体制下,打新股选择行业基本面好的个股申购(行业是国家扶持支持的,是行业头部企业,业绩良好且正常,公司业绩增长预期、募集资金投向等),这些内容,投资者可从招股说明书中得到。

第二个要考虑市盈率和上市价格,市盈率和价格过高一定注意,破发可能性大。

大家如果对此觉得掌握不好,市场上也有打新基金可以考虑。

最后祝大家在新的一年中多多赚钱,天天快乐[点亮平安灯][点亮平安灯][点亮平安灯][点亮平安灯][点亮平安灯][点亮平安灯][点亮平安灯][点亮平安灯][点亮平安灯][点亮平安灯]




再明白不过的道理还在问。股市如果把韭菜除了还有股市吗?股市的唯一资源就是韭菜,没有之一,没有了韭菜绝对股市就没了。




大家好,我是小小白自媒体人,请点击关注。


股市就是让人割韭菜的地方!

券商黑不黑心,大哥这其实也不是券商说了算的。

券商的业务中,最赚钱的业务就是帮融资企业上市。

帮企业上市基本是赚几千万起步的,谁都想帮别人上市。

但是这样的好事券商轮的到吗?

这个选择权在上市公司。

应该这样说吧,货比三家,看谁能为上市公司带来更多的利益,上市公司就选择谁合作。

我们只知道券商是按总融资金额的比例拿提成的。

也就是融资金额越大,提成越高。

所以大多股民认为发行价那么高,券商是大赚特赚了。

这个想法只是最浅显的逻辑。

其实真正的罪魁祸首是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想更多的钱。

应该是上市公司大股东。

大家可能不知道,作承销商的券商虽然他赚了几千万的发行费没有错。

同样他也承担着风险。

券商有包销的业务。

也就是说中签的股民因为某种原因,不缴认购款,券商是要自己认购的。

还有券商也会申购部分,锁定期24个月。

价格越高,券商的风险也越大。

包括上市公司本身,往住也有员工配售环节,也是发行价配售,锁定期两年。

就这翱捷科技破发,我还特意写过文章。

也批评过那么高的价格发行,坑了股民无数。

但是今天的迈威破发,让我明白原来科创板这个市场有问题。

迈威是生物制约板块,34.80元的发行价其实不高。

但还是破发了30%。

这是非常不正常的事情。

有科创板有交易资格的人是少数人,是两亿股民中的三百万人。

这三百万科创板股民绝大多数是不操作科创板的,他们纯粹是打新赚一票走的。

这股价破发是股民自己造成的。

如果大家都不亏着卖,也不会破发。

我想说的是,哪怕翱捷科技100元申购也照样破发。

科创板买股票的人太少了,没有流动性,把两亿股民拒之门外,这科创板破发正常。

这样说吧,散户不明所以,无脑申购,但是不少机构可是有脑子的,他们的是专业的,很多机构也申购了,配售以后是有6个月锁定期。

他们也是没有想到会大破发。

说明这个科创板已经是僵尸了,如果没有两亿股民进来,接下来的破发潮是无法收拾了。

我是小小白自媒体人,请点击关注,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




中签者巨亏短期看是打新者被割韭菜,长期看是对券商不学无术者的馅井。从打新者亏钱开始~券商亏钱~~券商资金面临风险~~~大破大立~~~~中国资本浴火重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韭菜   券商   申购者   平安   散户   新股   股价   股民   融资   上市公司   骗钱   大幅   股市   机构   价格   财经   市场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