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华语乐坛是怎样的一种状况?

我从磁带的时代到CD MP3 一直到现在

华语乐坛目前的样子很是痛心疾首,我个人觉得有三点原因。

首先 市场不完善,版权得不到保护。中国人的版权意识差可以说数一数二的。不尊重劳动成果肆意抄袭,盗版横行,翻唱不打招呼,行业之混乱可以想象。从磁带时代过来的我,在我们这个二线城市里正版的唱片销售店铺寥寥无几,反而盗版磁带的店铺多如牛毛,具体原因就不展开说了,这是第一。

第二,有版权法,但是有用吗?大概是没什么卵用。行业的从业人员得不到保障,辛勤的成果拿不到收入,无法养家糊口生活得不到保障,自然不会长久的创作下去。日本我也去过,那里的碟片影像书籍管理的真的很好,版权意识很高,反观我们这边无法描述的现象每天都在上演。

其次 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我先声明某些粉不要对号入座。一个行业不只有前面光鲜亮丽的歌手,幕后的工作人员甚至比歌手还重要。但是前面第一条市场的不完善导致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层次不齐。第一 写歌的人抄袭,这个是个老问题的,从千禧年开始华语乐坛就开始抄袭之风,那个时代信息不像现在这么透明,大肆抄袭明目张胆的张冠李戴再灌以自己的名字,然后再被唱片公司宣传什么什么创作型歌手,这类歌手真的是有够无耻的。

第二,就目前华语乐坛的歌手我只想说两个字呵呵。五音不全,乐理不明,电音辅助……还好意思舔着个脸说自己是唱歌的。年青一代的歌手谁还会去练功,有时间参加个真人秀综艺节目挣得多的多,如果你真让他Live演唱会?别逗了,会累着我们的。就一个例子 上个世纪80年代 台湾歌手大合唱《明天会更好》每一个歌手的音色 腔调 发音都是各有各的特色,辨识度高,高音不燥,低音稳沉,现在呢?学周杰伦?呵呵 你们也得像啊!甩你们80条大街也松松的把

最后 听歌的人 有一句话叫“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 对不起我不喜欢我也不掺和。李宗盛的“养猪”和冯小刚的“垃圾观众”其实是一个道理,为什么呢?04 05年网络音乐大肆横行的时代 ,一大票的网络音乐对传统的行业冲击影响甚深。口水歌朗朗上口,没有什么营养,要的就是个调调,但是人们喜欢听爱听。你格莱美那歌我们劳动人民不喜欢 我就喜欢XXX “别给我们这装逼我就是听个歌”,写歌始终要面向大众,当口水歌能赚钱,也就没人在去工工整整的去写更好的作品。

第二网络时代的水军和一些无脑丧尸对于原创者的伤害要更大。“唱你的歌是给你脸” “是我家XX先唱的你们都是翻唱”“我给你唱红了你还想要版权费”……诸如此类的话,但是如果反过来这些事情落到这些人头上他们是否还会如此的深明大义。

上个世纪80 90年代港台翻唱之风盛行,但最起码还是打了个招呼买了版权的,如今连版权都没有,各种歌曲各种抄,抄了还狡辩说什么致敬,我自己写的,这种不能叫无耻,应该叫不要脸。再加上某些粉丝助纣为虐,唱片公司推波助澜,就这种环境下这个乐坛能好就见鬼了。

罗大佑,李宗盛,黄家驹,周杰伦……等等一些原创的音乐人走的路有多艰辛可想而知,华语乐坛任重道远吧。




一、现在的华语乐坛,是黎明前的黑暗!!!

1、资本在横行,吃相很难看!

这些资本,正是流量歌手背后的黑手,他们在毒杀音乐,肆无忌惮,吃相相当难看。

他们嚣张不了太久了,很快的,歌迷们会反抗他们,推翻他们。

这些流量歌手,只知道搔首弄姿,五音不全,很快被扔到臭水沟里的。

2、音乐平台很无耻,它们的背后,也是资本!

别说腾讯了,就连一向自诩清高的网易云音乐,也出现了很多不好的现象,未来,这些音乐平台还会变本加厉,他们的眼里只有钱。

3、音乐公司,急功近利,象一群放高利贷的。

这些音乐公司,已经不生产新的音乐和经典了。他们只是在配合着音乐平台和资本,在一轮轮地卖曲库存内的歌曲的版权,而且是打包销售,十分强横。

音乐,早就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了。

二、未来,华语音乐将会迎来一片光明,进入新时代!

1、音乐版权得到全面保障,音乐创作将会有十分巨大的动力。

2、创作歌手会成为主流,因为,买一首好歌的成本太高,不如捧那些可以写好歌、唱歌也还凑合的创作型歌手。

3、音乐,将会成为最大的文化产业,远超电影、电视等。

4、音乐天才将会井喷:中国大陆每年有上百万儿童在学音乐,未来,他们之中,将会涌现极多的音乐天才,中国流行音乐将会进入真正的盛世。




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来说:流量群魔乱舞,一个有用的都没有!

不是故意黑,其实很多人都已经知道,现在的乐坛,基本上就是一个充斥垃圾的乐坛,甚至简单来说,繁荣程度还不如网红乐坛。


01

充满劣质

现在网络上当红的歌手、当红的音乐作品,你就会发现,其实流量时代依旧还充斥在乐坛,只要有流量、只要有颜值,甚至作品好坏不用管,依旧可以打破各种记录,实在是一种悲哀。

早前的乐坛,一张专辑要是没有一首或几首广泛流传的作品,都可以说是失败的,在看看现在的专辑,一首歌就可以做成一张专辑,虽然专辑数字化之后,条件限制少了很多很多,但也不能这么无下限对吧!

除此之外,再看看现在的音乐作品?除了一直坚持创作的那些歌手,其他的流量歌手的作品,甚至还不如网红翻唱。

赵雷、毛不易等歌手不红,天理难容,这句话确实被认同。


02

无心创作

这是一种悲哀,现在的所谓歌手、所谓的顶流歌手有几个会创作?这才是根本,总是说才华横溢,但他们的作品全都是公司包装买来的,真正创作型歌手,在榜单上甚至连前二十都进不去。

二十年前的歌手,征服粉丝用的是作品、用的是歌声,刘德华、张国荣、黎明、张学友哪一个不是这样?哪怕是刘德华、黎明这样的被称为靠颜值存活的人,不也是带来了无数的音乐作品,传唱大江南北。

后来的周杰伦、王力宏、林俊杰、刀郎等等哪一个不是用才华征服粉丝的?

再看看现在的流量歌手,用的是什么?根本不是歌声,而是参加综艺、参加选秀换取的流量,然后出专辑赚粉丝的前。

而创作型歌手们纷纷蛰伏,无心创作。

如今的歌坛不是神仙打架,而是群魔乱舞。


03

恶性循环

用流量换区一切,这已经成为现阶段所谓的流量明星们的手段,看看各种选秀节目的质量与人员配备你就会发现,娘炮从何而来。

这其中各种团体什么青春、什么糖果超甜等等,什么乱七八糟的玩意儿,这还是选秀、这还是音乐传播?

早已经不是了,这就是一个圈钱的游戏。

爱奇艺的团体节目前段时间的绯闻相信大家都知道了,这还是选秀吗?早些年《超女》《快男》甚至《好声音》被骂的很惨,但与现在的各种选秀相比,这些选秀才是真正的选秀,才是好节目。

再加上什么有音乐才华的、没音乐才华的都开始出专辑做音乐,怎一个乱字了得,这不德云社张云雷不也开始出专辑了吗?

我不否认德云社在相声上的成绩,但你要说张云雷可以做一个歌手,我是十分不认同的,更别说还得奖,成为什么最受欢迎男歌手,实在是悲哀,就简单来说,主业相声都没有做到成功,就开始转型做音乐,难道做歌手的门票就如此之敌?


所以说,现在的乐坛正处在一个恶性循环之中,流量歌手不断霸榜,就注定乐坛的黑暗时刻依旧没有过去,就像是上古冰河世纪一般漫长。

未来究竟在何处?

谁也不知道。

但是,如果有一天,流量明星没了,作品靠质量为上,或许那个时候才会迎来乐坛的重新复苏,那时候或许才会百花齐放,至于现在的乐坛,只能说比军阀时代还黑暗。





华语乐坛现在缺少梅西似的领军人物!华语歌坛的关注度这两年明显势弱了许多。歌神半隐半出,杰伦已过巅峰,医生飘飘呼呼,力宏多栖发展,祖儿、依琳二姐充大姐,粤语歌明显式微。国内歌坛老拿老炮说事,高高在上的刘欢,半壁头条的汪峰,摇摇欲坠的孙楠,慈禧太后那姐……还有谁,新生代还有谁能撑起一片天,有作品,有市场,有热度!

导致其原因:一、过度炒作,过度消费,拔苗助长。雨后春笋般的制作公司粗糙的包装,各种秀场,大大小小的评选机构让唱歌的变成歌手再变成歌星再变成明星,谁还会潜心创作!二、市场缺乏对音乐人及作品挖掘渠道,仅仅几个功利的选秀节目难成气候,市场因素使得音乐作品远远供大于求,大量的作品被压在箱中不能发表,其中不乏好作品。 三、大众对音乐形式的辨识度很难一统,什么样的音乐才是主流,会有流行性还有未来性,没有谁说的清楚,唯有坚持做自己的音乐,才会被人记住。 四、中国需要自己的格莱美,一个华语乐坛的集大成的权威评选机构,来引领行风,评价两岸三地乃至世界各地的华语音乐 。

音乐是人类社会经济繁荣的见证,我们有理由相信大华语乐坛的盛起!




瓶颈吧!目前的华语乐坛,有实力的即视感慢慢老去,现存的好听歌曲还是曾经。新生力量不足,创作过程艰辛无比,曲风轻快的略显不沉静,曲风低靡的略显不时尚,所以我回答:到了瓶颈期!

有很多内地歌手还不如港台地区,我由此发现前些年有不少即靠谱又十分流行的歌曲和歌手们,比如:韩红、刀郎、那英、王菲、孙楠、刘欢,等等等等,是否创作灵感出了问题,还是歌手的演唱有了疲劳?

(图片来源网络)

个人有感:华语乐坛似乎断离,就像我们80、90年代的穿衣打扮会感觉30年代的“旗袍”很漂亮一样。 过上一段时间,前些年的华语乐坛的辉煌时期再次回归?不知所措、其奥妙在哪里?

希望乐坛创作更加大胆尝试,歌手应该不成问题。盼望华语乐坛的崛起,赋予人们灵魂的渴望与向往。




谢邀,现在做歌手的门槛越来越低,只要有人觉得颜值高就可以,可以做演员,可以做歌手。演不了就找替身,唱不了就不走出音乐棚。歌曲也基本都是口水歌。我90年的,庆幸赶到了一个好时代,学生时代有周杰伦,林俊杰,王力宏等一批有才华不敷衍的音乐人,他们能给自己创作,也可以给别人创作,他们有很高的音乐素养,他们的歌真的能打动人心,以至于现在听起来还能找出当年青涩的青春感。丑八怪,演员,模特永远也取代不了七里香,江南,夜曲。两三年红一批艺人,我们走过了潘玮珀,吴尊,东方神起,陶喆,阿杜,rain,吴克群,superjunior等,没有灵魂的歌曲,没有才华的艺人终将是昙花一现,哪怕你现在再火,两年后你还是会成为上面的那些人。




周深就是很好的代表啊,你为什么不说




华语乐坛 华语乐坛 哎 失望头顶 还是喜欢九十年代或者说是零五年左右的华语乐坛 新歌辈出 好歌特多 每一首都能成为经典 可现在呢 不知是音乐制作人没创作灵感了还是怎么滴 反正就是一片死水 要么老歌新唱 要么就是电音群魔乱舞 没有一欣赏性 或者说是火的也快死的也快 哎




众所周知,音乐只有7个音,已经写不出新音乐了,这不是我说的哦,这是顶级音乐人张艺兴说的,所以华语乐坛早就没没戏了,可以说至少五年前就到头了,周杰伦不再出专辑的时候就已经到头了,现在的偶像都是骗子,而且诈骗金额巨大




现在的华语乐坛,如果说流行音乐的话,薛之谦就是天花板,没错,天花板只有这么高,以前的歌手要进来都直不起腰。现在的歌手可以分成三类,一类是创作歌手,以李荣浩为代表。一类是唱跳歌手,以蔡徐坤为代表。还有一类,裁缝歌手,这就不说以谁为代表了,大家心里清楚。其他什么出过一两首歌,天天靠上综艺的那只能叫综艺咖,都不能叫歌手。(老一辈的如张学友周杰伦林俊杰王力宏孙燕姿等等功成名就的,我就不在这里讨论了,那是大神)

创作歌手自己写歌,这是正儿八经的音乐人,像李荣浩,包揽词曲编曲配乐,精通乐理,各种乐器都玩得来,这样的是现在华语乐坛的稀有物种。这应该是所有歌手学习的目标。这类歌手一定是最活跃在华语乐坛最持久的人,哪怕是不红也可以做幕后。他们本应该是华语乐坛的标准标杆,歌手嘛,就应该钻研音乐嘛,不过很可惜,很多歌手并不这样想。

唱跳歌手,因为资本的热捧,目前最炙手可热的顶流就是这一类,他们的音乐不流行,只在粉丝圈流行,很多人一定说谁的歌不是在粉丝里流传的?这是不同的概念,以周杰伦为例,十几年前,大街小巷走到哪都能听到他的歌,不管你喜不喜欢他,你都能说出一些他的歌,能哼唱几句,下到学生,上到大妈,至少都知道他的名字,我前面提到的张学友王力宏啊林俊杰孙燕姿都是这样,是不是不他的粉丝都知道都听过,什么是流行,这就是流行,唱跳歌手连蔡徐坤都做不到这点吧。这类歌手给人的印象是什么?是他很努力,他很有礼貌,这是歌手该有的印象吗?明显不是吧。为什么大众不能接受他们的音乐呢?我们对这类歌手还有个印象,就是跳舞不错,歌嘛一般般,为什么呢,因为唱跳歌手强调的跳而不是唱,他们花在练舞上的时间绝对比钻研乐理乐器的时间多,跳舞才是他们的立身之本,这本身就造成了他们在对音乐理解上的偏差,所以你会听到他们音乐都差不多,同质化很严重,歌里必须有rap,必须有英文,一味地模仿欧美,这就导致了他们不能大规模的在普通人群里流行开。这类歌手不长久,每年都冒出来一波,两三年就销声匿迹,或者转型影视综艺,歌手不干歌手该干的事,消失或转型这是注定的,但这也不是他们的错,资本捧红他们只为赚钱,才不管什么乐坛不乐坛。当然,他们中也有优秀歌手,是谁,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第三类裁缝歌手,这是我觉得最不应该的,拿别人的歌改下词就敢说是自己的原创,这叫无耻,好歹你改下节奏改下和弦啊,不,换个配乐就行了,这是我的原创作品,就能出来赚钱,就因为有一些人觉得好听就行,管他抄不抄,好听你去听原版的啊,原版就不好听了?这类歌手很多就会几个和弦,你问他和弦级数不知道,你问他转调不知道,4536251倒是知道,吉他上的53231323这他在行。十二平均律?什么东西?离调251?什么东西?这也不能算怪他们,网络时代,音乐的门槛太低了,在这个见人就叫老师的娱乐圈,谁还不是个teacher。

从前的乐坛没有粉丝花钱买榜,排行榜上的歌人人都听过,大家都在踏踏实实做音乐,一张专辑七八首歌,一不留神就被别人挤下去了。现在的乐坛就得花钱买榜,排行榜上的歌只有少数人听过,大家都在忙着上综艺拍电影捞钱,一张专辑就一首歌,粉丝多的从不担心被挤下去,除非在超话上惹了周杰伦。在我看来其实乐坛并没变,只是时代变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华语   乐坛   乐理   群魔乱舞   周杰伦   音乐人   流量   粉丝   状况   资本   版权   歌手   专辑   作品   时代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