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育迟缓有哪些迹象?

12月龄内婴儿出现以下信号,需要及时寻求儿科医生的帮助!

新 生 儿

生后2周体重未恢复 吸吮-吞咽协调差

喂养时呼吸急促或心动过缓 对外界刺激反应差

小阴茎 双侧或一侧睾丸未降

外生殖器性别分辨不清 肢体运动不对称

肌张力高或低 原始反射不对称或未能引出

对声音反应差 语音不能安抚

尖声哭叫 易激惹 状态转移差 玩偶样眼

对红色无反应 警觉状态差

3 月 龄

L、Wt、HC、L W<P3或>P97

体重、身长向上或向下跨2条主百分位线

体重增长不足 头围不增

难抚养 持续吸吮-吞咽问题

睡眠清醒周期紊乱 肢体运动不对称

肌张力高或低 俯卧时不会抬头

无手口活动 进食时间>45秒

持续每小时觉醒喂养 不能转向声源,对很大声音没有反应

不能发声 逗引时不发音或不会笑

孤僻或情绪低落 缺乏安全保护的护理措施

缺乏对视,不注视人脸,不追视移动人或物品

无视觉追踪 不能注视人脸或物

6 月 龄

L、Wt、HC、L W<P3或>P97

体重、身长向上或向下跨2条主百分位线

体重增长<2倍出生体重 头围不增

持续喂养或睡眠问题 难以自我安定

原始反射仍存在 不能靠坐

不能扶坐 拉坐头后仰

不能抓物、握物 紧握拳不松开

不会伸手 无咿呀发音

对声音无反应,发音少,不会笑出声

不笑或“庄重”样 对游戏无反应

缺乏对视 无视警觉 不看抚养人

9 月 龄

L、Wt、HC、L W<P3或>P97

体重、身长向上或向下跨2条主百分位线

家长控制进食或睡眠 持续夜醒

睡眠状态喂养 难以自我安定与自我调节

不能坐(双下肢分开) 无侧面支持反射

非对称爬、用手或其他运动 不会双手传递玩具

不能自喂食物 不能拾物 无单、双辅音

对自己的名字或声音无反应,听到声音无应答

对陌生人过分紧张或无反应,不会区分生人和熟人

不能从抚养人寻找安慰 缺乏对视

缺乏视觉警觉 缺乏用手或口接触玩具

12 月 龄 内

L、Wt、HC、L W<P3或>P97

体重、身长向上或向下跨2条主百分位线

睡眠-清醒周期紊乱 难以与家长分离

不能自己坐 不能扶物站立 不能自己爬

不能扶走去周围取物 不能自喂食物或喝水

不能一只手拿玩具或换手 不会用拇食指对捏小物品

不能辨别声源 不能模仿语音

不能用肢体语言、不会挥手表示“再见”或拍手表示“欢迎”

对游戏无反应 对读书或相互的活动无反应

呼唤名字无反应 孤僻或“庄重”样

缺乏对视 不能用眼跟随动的物体




我是儿科医生鱼小南,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

5个领域的迹象看宝宝智力发育是否迟缓:

1、 大运动。3个月时不能抬头,4-5个月时不会翻身,6-7个月时不会坐,8-9个月时不会爬,12个月左右时不会走,24个月左右不会跑步,30个月左右不会跳跃。

2、 精细动作。2-3个月时不会有抓握动作,4-7个月时不会抓住,7-8个月时不会倒手,9-10个月时不会拇指食指对捏,18-24个月时不会翻书、握笔。

3、 适应能力。1个月时眼睛不会跟踪物体,4个月时找不到声源,6个月时不会找玩具,8个月时不会自己摇铃。

4、 语言能力。1个月时喉咙里不能发出轻微声音,4个月时不会咿咿呀呀,7个月时听到自己名字时没有反应,10-12个月时不会说单字也不会有意识喊爸爸、妈妈。

5、 社交行为。3个月时不会对人笑,4个月时不认识爸妈及其他照顾者,10个月时不会去看提到的人。

这些迹象,爸妈仔细观察一下还是能发现的,也可以带着宝宝去医院,做临床测试,主要有2种检测方法:

1、 筛查性测验。筛查性测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筛查出宝宝有没有发育或智力方面的问题。 目前我国普遍采用丹佛智能筛选测验,能在早期及时发现宝宝有没有脑瘫等神经系统疾病。

2、 诊断性测验。这个需要专业人士来做,爸妈可以去医院咨询一下,这里不展开。

鱼小南:80后儿科医生妈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主治医师。

今日头条年度优秀自媒体品牌、头条健康金处方作者,年度健康头条号。




自从有了宝宝后,都希望TA可以健康的发育、成长,但有的宝妈还是会有些担心,害怕宝宝某一个阶段发育不达标?那么有哪些迹象说明宝宝发育迟缓?

一、宝宝发育迟缓会有哪些迹象?

1、大脑发育缓慢

一般宝宝对世界充满好气,特别是宝宝到4个月后,会变得更加不安分。TA会尝试想站起来,主动去抓一些颜色鲜艳的东西,对身边的小变化也比较感兴趣。但这时若发现宝宝没有活力,不论别人怎么挑逗,都提不起精神,那么这很可能说明宝宝大脑发育比较缓慢。

2、大运动发育迟缓

宝宝出生后,一般经过6个月左右,骨骼才会发育的比较坚硬,可以支撑抬头、爬行等动作;到1岁后,孩子的脊柱、腿骨和肌肉等发育到一定成都后,就可以开始逐渐学习走路了;1岁半左右,就会开始学习跑步。但若宝宝6个月时还没有表现出血液坐起来的姿势,甚至连翻身、转头或抬头都不怎么做的话,那么则可能是宝宝大运动存在发育迟缓。

3、语言发育迟缓

通常宝宝在1岁左右就可以开始冒话,有的可能会更早,有的则到周岁后就已经能清楚表达自己了,当然也有的比较晚,但若孩子到2、3岁孩只会发出几个简单词汇,或1岁多时还不会发出“yiyi”的声音,那么则可能是宝宝语言发育比较迟缓。

4、视力发育迟缓

视觉发育是在不停变化,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有研究表明,人的视力到8岁后才基本发育完善,而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宝宝偶尔会出现斜视或弱视等情况,这也就是实力发育迟缓所表现出的迹象。

因此,在宝宝婴幼儿时期,宝妈可适当让宝宝看一些有颜色的东西,左右移动,鼓励宝宝用手抓,稍微大一点后,可以教宝宝分辨颜色,可通过宝宝反应来判断发育情况。

二、发现宝宝发育迟缓应该怎么办?

1、发育检查

当发现宝宝发育迟缓时尽量到正规医院接受检查,了解是什么原因导致发育迟缓。一般宝宝发育迟缓与疾病、遗传有关,若是疾病索道只那么需对症治疗,如内分泌疾病导致发育迟缓,则需治疗内分泌系统疾病。

2、多进行户外运动

宝宝在户外可听见各种各样的声音,也可以看见很多家里看不到的食物,这些可给宝宝带来听觉、视觉、嗅觉等多种感官刺激,对宝宝的感官发育也有帮助。并且户外运动还可以锻炼宝宝的肢体能力,促进肢体发育。

3、多跟宝宝说话

宝妈平时尽量多跟宝宝说话,就算TA还不会说话,但你的声音不断传递到TA的大脑里时,长期如此就会让宝宝习惯这种话的,从而也就会产生想说话的欲望,这样可以此举宝宝语言功能发育。




宝宝发育迟缓有哪些迹象?

宝宝发育迟缓可以从两大方面来判断,第一大方面是身体发育,第二大方面是智能发育,如果存在以下迹象,说明宝宝发育迟缓。

身体发育

  • 宝宝出生后3个月,平均每月增长3.5厘米

  • 出生后3-6个月,平均每月增长2厘米
  • 出生后6-12个月,平均每月长1-1.5厘米
  • 出生后第一年平均长25厘米
  • 第二年平均长10厘米
  • 第三年平均长7厘米

如果宝宝的增长速度低于70%,则说明发育迟缓。

智能发育

1、认知能力落后的迹象:

  • 4个月不会注意大玩具

  • 6个月不会寻找声源
  • 9个月不会够玩具
  • 12个月不会对敲积木

2、社会能力落后的迹象:

  • 2个月不能逗笑

  • 9个月不能认生
  • 14个月不会表示需要

3、语言能力落后的迹象:

  • 3个月时不和妈妈眼神接触,没有应答式微笑

  • 4个月时没有社会性微笑
  • 6个月时不会转向声源,哭闹时听见妈妈声音不安静下来,不会大声笑,发音不连续或者过高。
  • 9个月没有咿咿呀呀学语
  • 12个月不会用姿势表达,对熟人声音或呼唤名字没有反应,不学样发音

4、大动作落后的迹象:

  • 4个月头部不能控制

  • 6个月不能翻身
  • 9个月不能坐
  • 18个月不能走

5、精细动作落后的迹象:

  • 4个月后双手常握拳,不能握住小棒,不能伸手抓物

  • 5个月不会抓东西放口中吸吮
  • 9个月不能两个手之间传递物体
  • 14个月不能钳指握
  • 18个月不会故意释放物体

新晋二胎宝妈,曾经叱咤职场的Career Hero,青云计划获奖者,获多平台原创邀约。家有凝宝被派遣赴美文化交流。与万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关注我,获取更多育儿知识。




作为资深的儿科医生,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以下是针对1岁以内的宝宝常规发育指标,仅供妈妈参考。有部分宝宝发育会稍微慢一点,如果没有其他异常,可以耐心等等。

1.精细运动的发育:宝宝通常到了3个月的时候会玩手、5个月抓手、7个月换手、9个月拍手、12个月乱画。

2.大运动的发育:2个月抬头、4个月翻身、6个月独坐、8个月爬、10个月会站、12个月会走 。

3.认知能力发育:2个月笑、6个月认生、9个月做再见 。

二、在平日的生活中,宝爸宝妈需要细心观察宝宝在平时是否出现以下这些情况:

1.宝宝喂养困难,喝奶有呛咳,吸吮无力,体重增长明显低于正常水平。

2. 宝宝不容易睡着,对噪声易惊,或者睡觉时间明显多于同月龄的宝宝,特别静。

3.对声音、视觉刺激没有反应 。

4.3个月宝宝喝奶时与妈妈不会眼睛对视,不会微笑,表情淡漠。

5.4-6个月见物体仍不会伸手去抓 ,拇指内收不会主动打开。

6.到了6月龄时头仍抬不稳,或者是不会坐,当你把宝宝从仰卧位抱起来时宝宝头后仰,宝宝的身体软弱无力。

7.宝宝身体发紧,抱着的时候宝宝喜欢向后打挺 。

如果宝宝平时出现以上情况,宝爸宝妈们就需要警惕了,应及时儿童发育行为科就诊,为宝宝做全面的检查评估。

若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或转发,如有问题请关注后留言。




除了身高体重,运动能力是最受家长关注,也最容易成为家长间“攀比”的要素。作为新时代爸妈,充分理解各阶段的发展特点,是解读“每个孩子都是独立不同的个体”这句话的前提。

出生之后,人的一生中,再也没有哪个阶段像1岁以内的孩子,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巨大的变化。虽说孩子怎么都会长大,但在一些重要的节点上,家长给予适当的引导还是很重要的。

一张图告诉你宝宝各阶段运动能力的发展。看看你家宝宝落后了没?

0-3月--学抬头

自出生起的头三个月,宝宝各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发展。

运动能力

新生儿的头部一开始是摇晃不稳的,不久后就可以在俯卧的时候把头从一侧转向另一侧。随着发育,宝宝四肢的伸展、踢腿动作会越来越有力。

手眼协调能力

如果给他一个玩具,宝宝可以抓住并且握牢一小会儿,但不会摇动玩具,也不会把玩具塞进嘴里。

如何帮助你的宝宝?

这个阶段的重要任务是“抬头”。最容易的运动就是让宝宝趴着,尽可能多的Tummy time(俯卧时间),在宝宝清醒、有看护的情况下,让他胃部(肚子)着地。匍匐趴着对宝宝有很多益处,可以帮助他锻炼头部、颈部、肩部的肌肉,并促进运动技能的发育。Tummy time也可以防止宝宝头型后部过扁和部分畸形偏头。Tummy time从出生就可以做哦,抚触的时候、换尿布的时候,都很适合让宝宝趴着。让宝宝趴在妈妈胸口也是很好的办法。

4-6月--翻身和坐起

4到6月龄的宝宝会更多地观察他身边的事物,其发育里程碑包括翻身、拍手和坐起。

运动能力

宝宝的手和腿会有意识地摆动和踢打,同时你会发现宝宝可以趴着摇晃身体直至完全翻过身来。肌肉力量不断增加,会使他的头部控制力更强,因此这个月龄的宝宝可以俯卧着把头抬起来,甚至试图把重量转移到腿部来把自己撑起来。到了6月龄,宝宝开始学会独坐,随后会慢慢学会匍匐爬行。

手眼协调能力

宝宝学会了抓你的手指、拨浪鼓或者软的物品,他能抓到的任何物品都可能放进嘴里。宝宝如果要抓东西的话会把手斜着伸出去把物品拉近,之后就学会拿着东西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

如何帮助你的宝宝?

为他提供婴儿健身架,让他锻炼四肢的运动;提供各种安全的、能够放进嘴里咬的小东西

在地板上铺上毯子,每天把宝宝放在上面几个小时,给他足够的时间练习翻身、平衡、撑起自己。如果宝宝不爱趴着,或是没有翻身的意愿,尝试用一些有趣的玩具来吸引他。

7-9月--运动小健将

7-9月龄的宝宝变得越来越好动、好奇,可能每天都会有新发现,而他学习新技能之快会给你不断的惊喜。本阶段宝宝的发育里程碑包括坐和站。

运动能力

这个月龄的宝宝大多数都能向左或向右全身翻滚,即便是睡着的时候也可以自如翻身。大部分宝宝可以独坐了,他会很享受“坐着”的新视野。你会发现宝宝开始学会来回摇晃,在房间里到处爬行。有的宝宝可以拽着东西站起来,不久便会扶着沙发或者茶几的边缘站起来。

手眼协调能力

宝宝会把物品从一个手转换到另一个手,或直接放进嘴里。把物品拉近的动作会被更精准的动作取代,比如用拇指和食指捏取物品。敏捷度的提高能帮助他日后吃手指食物和用勺子吃饭。

如何帮助你的宝宝?

他依然需要很多Tummy time,多趴的宝宝会更早学会匍匐爬行。当他学会爬行之后,给他提供安全的、足够大的探索范围。如果你要走开,应该把宝宝放进安全围栏里。

给他准备一张合适的餐椅,让他练习坐着,坐在餐椅中进食辅食;提供手指食物,让他尝试给自己喂食。

10-12月--小恶魔的世界

欢迎来到10-12月龄小恶魔的世界!此时的宝宝真是一刻不停,他会乐此不疲地把勺子从餐椅上一遍一遍扔下来。如果你不制止他,他就会一直做下去。这段时间的婴儿发育迅速,里程碑包括爬行和手眼协调能力的进一步加强。

运动能力

宝宝能独坐,能自己扶着站起来,能匍匐、爬行、扶着家具直至自己迈开步子行走。宝宝会不断向前开拓他的新领地,到1周岁左右就会不需要扶着独立行走。大部分宝宝会很喜欢爬楼梯。

手眼协调能力

宝宝能用拇指和食指捏着手指食物喂自己吃东西,也会因为学会手握积木敲击、摇晃、套叠在一起而高兴不已。

如何帮助你的宝宝?

提供安全的环境,给他练习站、走的机会(比如在地板上铺上缓冲垫)。提供足够多的手指食物,让宝宝在进食过程中练习手部的精细动作。

本文部分配图来自《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

宝宝天生具有好奇心、探索欲,这成为宝宝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发展的源动力。大运动和精细运动的发展都无需焦急无需攀比,应当遵循生命内在的发展秩序。但感慨“每家孩子都不一样”的同时,是不是也要反省一下:在宝宝需要的时候,有没有提供合适的环境?比如在练习爬行的阶段,总是抱在手上,而没有给足够的tummy time?

最后,再看一张有爱的图,我们的孩子,就这样一步一步长大了呢!




宝宝的发育,对于妈妈来说是最关心的事情,一旦发现宝宝有比同龄人发育晚的情况,就会赶紧送去医院检查。

宝宝发育迟缓有哪些迹象?

1、宝宝的身体发育比同龄人的相差较大

虽然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速度不一样,有的快,有的慢。如果孩子的身高体重比两三个同龄人低一点点,那就没有关系。但是如果孩子的身高、体重发育全都低于平均值2个标准,那就要注意了,这表示宝宝发育迟缓了。爸爸妈妈要及时送孩子去医院检查,看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并及时采取措施。

(图片来自网络)

2、说话太晚

都说孩子越小的时候,语言能力越强。月子里的时候喉咙能发出轻微的声音,两、三个月能够咿咿呀呀,四个月的时候听到自己的名字会有反应,一般一岁左右可以叫出“爸爸”、“妈妈”等一些简单的词语了,2岁左右能够说出简单的句子。

如果爸爸妈妈发现自己的宝宝在2岁多或3岁的时候,只能说一些特别简单的词语,词汇量特别少,而且说话的时候含糊不清,这个时候就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另外,爸爸妈妈平时要好好引导宝宝说话,多和宝宝交流,尽量不要用叠词,比如“吃饭饭”“看花花”等,这样对孩子的语言发展也是有阻碍的。

(图片来自网络)

3、大动作技能发育过慢

周岁以内宝宝大动作的发育概括为“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周岁走”。一般3、4个月的宝宝学会翻身,六个月开始学会坐,七、八个月学会在地方爬行,到了周岁了,就能够慢慢站起来学走路了。

这是还是发育的基本规律,只要宝宝和这个标准相差不会太远,就算晚一点也是正常的。

但是如果小宝宝在3个月的时候还不会抬头,四个月的时候拳头还攥得紧紧的,并且难以掰开等,这些就说明宝宝发育迟缓了。

希望每个宝宝都能够健健康康的成长,谢谢!




宝宝的发育成长一向是家庭中最关心的事了,但是往往有时就发育迟缓,一般来说,3岁以内的宝宝如有下列一项以上异常表现的话,爸爸妈妈要高度注意了,这可能提示着宝宝有智力发育迟缓的可能性。

如果你有跟其他宝宝对比的话,一旦发现宝宝到了9个月时仍不能主动伸手去拿东西,同时在有大人搀扶时也不能用自己的双腿支撑体重。这就表明宝宝有些异常,应该及早带宝宝去检查一下。

有的宝宝会因为受刺激到而起啼哭的时间长,但有的时候却需要反复刺激或持续刺激才能引起啼哭;也有的宝宝哭声尖锐,有的或哭声细小无力;还有部分宝宝不爱哭闹,显得异常“乖巧”。如果爸爸妈妈学会听懂宝宝的哭声,就知道个中隐含的健康信号了。

有的宝宝会比较晚才学会咀嚼,吃固体食物时,容易发生吞咽障碍和呕吐等现象。智力障碍的宝宝最早表现出来的症状往往是吃奶困难,不会吸吮,特别容易吐奶,这样就表示神经系统有损伤,日后智力会受影响。到宝宝半岁时添加辅食以后,咀嚼晚喂养困难,吃固体食物不易咽下并且致使呕吐。

有的宝宝会一直处于睡眠的状态,而且不容易被唤醒。

一般说来,1个月以内的新生儿,一昼夜内所需的睡眠时间大约为18-20小时。每天肯能大约只有3-4小时处于清醒状态,正可谓是“吃饱了就睡”的状态。当宝宝到了2-3个月大的时候,每天需要睡16-18小时;而到了5-9个月宝宝宝仍然需要睡15-16小时;满周岁的时候大概需睡14-15小时。

如果宝宝长期超过合理的时间最好就让宝宝到医院去检查一下,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宝宝一直表情都比较的呆滞,满百天后才有笑的表情,且表情呆滞,到6个月时仍不能表现出自然的笑容。

据了解,有些先天性智力障碍的宝宝在面容体态上就有异常表现。比如先天愚型患儿就有眼距过宽、双眼斜吊、塌鼻梁、舌头常拖在嘴外边、流口水等表现,就是人们常说的“国际脸”。而患脑积水的孩子头围特别大,小头畸形儿头颅又特别小等。如果发现宝宝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就要及时询问医生。




宝宝发育迟缓几个方面:体格发育落后,语言发育落后,智力发育落后,运动发育落后,心理发展落后等。宝宝发育迟缓的症状较为明显,妈妈可以观察宝宝,如果有以下这几个方面所说的迟缓迹象,应该及早带宝宝到医院检查确诊

1、宝宝身高、体重和头围中的某一项指标偏低,如果身高、体重和头围的测量值都比发育指标偏低的话,那么宝宝就是出现了全面的迟缓

2、宝宝睡眠困难,易惊、啼哭不止,哭声尖锐;部分宝宝不爱哭闹,显得异常“乖巧。

3、宝宝厌乳,早期喂养困难,有流涎;吸吮能力差,咀嚼晚,吃固体食物时,容易发生吞咽障碍和呕吐。

4、宝宝生后4-6周仍不会笑,不认人,反应迟钝;3个月大时仍无站立表示或迈步;4个月大时仍拇指内收,手不张开;4-5个月大时,挺腰时头仍摇摆不定,5个月后见物体仍不会伸手去抓。

5、宝宝肌肉松软,动作徐缓、僵硬,不能翻身,不喜欢洗澡,好打挺,双侧肢体运动不对称。

6、过早发育,翻身呈反射性,不是节段性翻身,爬行意识差,无手支撑爬,无分离动作。

7、到10个月时不能咿呀学语,发音也不清晰。

8、对周围人物和环境缺乏兴趣,不喜欢与人交往,缺乏情感依恋。




家长在宝宝出生后,对于其身心健康状况会比较在意,有时候会“过度关心”。“别人家孩子都会走了,你看咱家还不会”、“别人家孩子都开始自己吃饭了,咱家还得喂”,其实这些都不是衡量宝宝是否有发育迟缓的标准,孩子别照书养,也别照着“别人家孩子”养,那对孩子不公平。

宝宝发育迟缓有哪些迹象?

发育迟缓是指宝宝成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病态性现象,不仅生长发育速度缓慢且发育顺序异常,当家长不能及时发现的时候,可能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宝宝的发育一般体现在体格、语言、动作、智力、心理5大方面。

3个月不会笑

出生后3个月不会笑,而且不认人,4个月叫宝宝名字,得不到任何回应或反应迟钝。

5个月不会抓东西

宝宝5月后见物体,仍不会伸手去抓,而且没有抓的欲望。

睡眠时间过长

6个月后的宝宝每天还是睡20多个小时。

哪些因素会影响宝宝发育呢?

影响宝宝发育的有多种因素,家庭环境是首要,平时家长要多跟宝宝做互动,不要过于孤立。0~3岁是宝宝对周围的人建立信任感的关键期,是一种直接的情绪交往活动。其次还有营养、疾病、精神状态等。

宝宝在婴幼儿期,身体发育速度快,但家长也要细心观察,如果有疑问可以咨询医生或多方面考证,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将有极大的机会治愈发育迟缓的问题。

国家级育婴师 多平台邀约原创作者 致力孕期、产后、0~3岁宝宝护理知识分享 (已开通维权骑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声源   迟缓   迹象   手眼   月龄   宝宝   落后   体重   声音   玩具   动作   能力   妈妈   发现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