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有没有白手起家的人?

有啊,老干妈的创始人陶华碧就是,陶华碧绝对算得上是白手起家的典范。她第一没有贷款,第二没有融资,第三从来不打广告,而且坚持不做上市公司。

1947年,陶华碧出生在贵州省遵义市一个贫苦的家庭,由于家庭贫寒,从小没有读过书,一个字都不认识,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起。后来结婚了,生了两个儿子以后,命运专门跟她作对,她的丈夫就一病不起,不久就撒手人寰了。坚强的陶华碧,坚持不改嫁,硬是把那两个儿子给拉扯大了,这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神州大地的时候,陶华碧就开始做小生意,她做过好多种生意,都没有赚大的钱。后来在街上开了一家面馆,在开面馆的过程中,她发觉她自己做的辣酱特别逗人喜欢,就这样她发现了商机。

1996年她在贵阳租了几间烂房子作为厂房,开始做辣酱。由于她为人随和,在厂里上班的员工都喜欢喊她的干妈,后来她就把老干妈拿来做她辣酱的名称。陶华碧开始做辣酱的时候,哪怕一瓶辣酱只赚一角钱,都坚持质量第一,绝不做假冒伪劣产品。

就这样她的厂一步步的扩大,现在她的产品畅销全球,2020年的销售额达到了惊人的60亿,她也在2018年以个人资产达90亿而荣登胡润富豪榜。






目前,白手起家很难!。

以前,还是有白手起家的人,我就比较佩服京东刘强东和字节张一鸣。

其中,字节跳动简称字节,就是今日头条和抖音等等应用的母公司,创始人之一就是张一鸣张总。

当然,刘强东刘总和张一鸣张总,功成名就后已经基本上退居幕后。

另外,刘强东在创办京东前,大学期间就做过各种生意,挣过钱赚过钱,肯定也赔过很多钱,这都是正常现象。

后来,倒卖光碟开发软件,还在电脑城开过实体店铺。

因为,非典发生以后,很多商人不得不把生意搬到网上,京东和淘宝就是代表。

所以,京东逐渐发展起来,主要还是靠后面的投资人和投资机构。

在此,我想说京东没有获得投资,也就没有了京东和刘强东的事业有成。

不过,字节张一鸣张总的创业故事,就更加传奇和神奇了,从技术打工者,逐渐成长为创业公司创始人。

而且,字节系成长于移动互联网和算法的时代和浪潮,同期的创业公司还有美团和滴滴等等一大批企业。

今后,白手起家会越来越难,没有独到的眼光和资本的推到,社会上很难真正产生白手起家的人。




没有完全的,纯粹的白手起家的,我负责任的告诉你,一个都没有!




我在职场上摸爬滚打了半个世纪,亲眼看到个几位从一无所有变成亿万富翁的人,与其说是白手起家,到不如说是玩空手道!空手套白狼,越套越辉煌!

白手起家之人有一部分是打改革牌,发改革财的人,搞国企改制,集体企业改制,先将国家所有集体所有的改成股份制企业,后来将职工股进行低价买进或者直接侵吞,最后股份制变成家族式或者私有制,这一类白手起家之人是国家重点打击的对象,结局不会蛮好,只有巧始,不得善终!

还有一部分白手起家之人是靠欺行霸市,打杀抢横而聚集的财富,国家常态化打黑除恶,这一类人倒霉只是时间问题!

真是令人佩服的白手起家之人是那些一针一线,一草一木,集累财富的企业家,这类人肯吃苦,好拼搏,尊纪守法,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大做强自己的事业,这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有功之臣,值得社会赞扬,值得国家奖赏,值得大力弘扬!




真正富起来的人,没有一个是白手起家的。倒是那些高不成低不就的人,有可能是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财富。

一个家族的壮大需要三代人的积累,这才是铁铮铮的现实。那些网传的白手起家的励志故事,很容易让我们认为社会上遍地都是传奇人物,遍地是黄金,钱很好赚。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消息几乎都是成功人士,如马云,刘强东,张一鸣,钟睒睒等,殊不知,我们国家有14亿人口,这些人都是千万里挑一的,而且他们的成功具备了所有应该具备的条件。乘着时代的东风,天使投资人,知识技术的沉淀,背景支持等等。

社会发展到今天,出现上述那些人物的机会便会越来越少,因为社会越来越内卷。几年前,因为各大企业打价格战,获利能力在大面积下滑,多少老板面临资金链断裂而睡不着觉。有形产品的利润已经无限接近于零,时代的东风能够将人送上青云,自然也能够让人跌入深渊。

白手起家发财致富是过去式,我们这一代很难,下一代会更难!




我家邻居有两个都是出门打工只有路费,通个学技术搞销售积累点本钱为小厂开始,现在都资本上亿,-个是开拉链厂年赚几百万有四十年了沒贷款,一个是地坪漆姐弟俩都几个亿。




大家好,我国白手起家的这个肯定有,关键回答问题之前,必须要有两个前提,第一要说有多大成就,能和白手起家联系起来。第二,白手起家是否有哪些限制,比如必须没做过任何违背规则,违背道德,违反法律的事情,没有靠拆迁等发过大横财的。

如果说身家就成就来讲要有个门槛,如果这个门槛是所有资产50亿的话,那有不少。因为第二条不太确定。我们在不知道的情况下,默认第二条大家可以通过。

我身边的一些亲戚和认识的人起家的主要是1980年到1985年之间就开始做生意了,一开始主要是从南方倒一些货到东北来卖,后期主要是服装。之后赶上黑龙江大庆油田的福利,搞汽车买卖,汽配修理在1990后开始,慢慢开始开办一些企业,购买写字楼等等。到现在身家应该还可以。我大学的校友,有靠技术起家一步步走上企业家路线的。身家过了上面的门槛。

但是我认识的人里面,说身家特别高的,到了那种公众富豪的程度的,没有!那些公众级别富豪人物是不是白手起家我不知道。毕竟到达那个级别,还是少数。那些人的背景也不太清楚。只是一些报道。但是报道也只是看一下。毕竟不会像自己的亲戚身边人那么清楚。

总之我觉得白手起家的人其实不少,在各行各业都有优秀人才。其实我感觉我国的市场土壤比起德国,日本白手起家还是要容易些!德国白手起家干到不错的身家其实不是特别容易当然德国一旦起家,就是要延续好久。




白手起家的很多,也有最终败家的。不是没有,而是有很多,但是白手起家,不代表扩展,所以白手起家就是个小的不能再小的为了糊口的故事




白手起家的很多,只不过绝大部分人不愿意承认!!!因为这样,不成功的人会更理所当然的舒坦一些。承认别人优秀,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事实就是这么残酷。




任何一个问题,咱们都要先看具体评判标准是什么!

白手起家?是起什么样的家?什么程度的家?

如果你说是要自己一个人一步一步摸爬滚打,从真正意义上的普通老百姓做到缔造一个商业帝国的现象级企业家,中间所有挣钱路子和原始财富积累必须一分一毫都是干干净净来的才算起家,那就不用看了。

目前明面上估计只有曹德旺符合标准,但是他可以说是落魄家族的萧炎的剧本……具体参考文献《心若菩提》

ps:我只是看完了,不是卖书。

也不完全符合这个变态级的要求。

建林桑,脸盲强东,马爸爸,充八万的化疼以及咱们的骄傲企业家任正非先生,都不一定完全算。

如果按照这个咱们心照不宣的神仙级标准来看,那肯定没有。

曾仕强教授讲:一个人要成功,必须具备四个条件,最后那个是最重要的条件!

天时,地利,人和,神助

缺一个都不行,没有神助,事情顺不了,顺了也不是神话级。

如有神助就是这个道理,这第四个基本上是大家都感受过,也忽略最多的。

老话说,时势造英雄,英雄推时势。

很多人都是只有在乱局和局势变化强烈的情况下才能发挥自己性格和能力来造就人生。

稳定的时代是百姓之福,是大部分人渴望的事情。

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个人做大事,成就大业肯定是要与原本利益和普通人利益冲突,分割,矛盾,再重新建立规则的。

时代越稳定,自然阶层流动性会降低。

无论是制定规则的人还是遵守规则的人,大家都需要去遵守规则先长久和平相处,利益分配冲突才小,凭个人能力和抓住时运造福更适合现在社会情况。

‬其实如今的时代当小老板与打好工没有什么太大差异。

工作时间上两者都差不多,人身自由度也差不多,偶尔一个闲点一个脱不开身,动态平衡的。

收入上,小老板可能年入一两百万。。的流水,实际口袋里的利润怕是当老板的都门清。辛辛苦苦几十年,还不如打工的挣纯利润好。

上班厉害的,一个月8-3w的收入还是没问题的,动态平衡的,整体还是不差。

反正互联网里面的老板和打工的,收入差距真不大。仅限于小老板与上班强的。

大厂牛逼人士与公司稳定,业务和项目好的老总朋友不在此列嗷。


写在最后,每个人都有每个人最适合的路和状态。一则,活起来省心省力。二来,适应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动态平衡   富豪   辣酱   德国   身家   中国   字节   企业家   说是   事情   规则   老板   财富   社会   国家   时代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