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肾病?怎么判断自己有没有得肾病?

谢邀

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常见病的统称,常包括不同类型的肾炎,急性肾衰竭,肾结石等。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肾脏疾病会造成机体排泄障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八个信号说明肾脏病了


信号1.水肿

饮水太多,或者是睡眠时间过长、过于肥胖等,眼睑、脸部、小腿等部位可以出现轻微的水肿,或者一过性的水肿,如果不是这样,就要怀疑是不是肾脏有了问题。

肾脏是人体代谢水的器官,肾不好,水就会蓄积。有的人早上起来发现眼皮浮肿,或者双脚、双腿浮肿,都要考虑肾脏的问题。


(图片来源:Pixabay)


信号2.贫血

贫血的症状包括面色发黄、全身虚弱、头发干枯等。造成贫血的部分原因是由于血尿和失血导致的,但更多的是由于肾脏受到损害,从而影响了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分泌导致贫血。

信号3.便有泡沫

如果尿液表面总是浮着一层细小的泡沫,久久都不能消失,提示肾脏可能出问题了,千万不要忽视,这些泡沫很可能是蛋白质。

信号4.尿量发生变化

正常喝水的情况下成年人尿量平均每天1500~2000毫升毫升,每次约300毫升。如果在一段时间里尿量变多或变少,都有可能是肾脏出了问题,疾病上身了。


(图片来源:Pixabay)


信号5:体虚无力

当肾脏出现了问题时,相当多的肾病患者会有四肢无力、头晕和腰酸时的情况发生,所以当有这些症状时,也要考虑是否是肾脏出现了问题。

信号6:食欲不振

不想吃饭、厌食,甚至恶心、呕吐,也是肾脏病的常见症状。早期尿毒症患者经常出现食欲减退、恶心、皮肤瘙痒等表现。因此,有这些症状,特别是合并高血压、贫血的患者一定要查肾脏功能。

信号7:腰痛

肾脏若出现了问题上,会有腰痛的情况出现,在肾区出现疼痛、或出现持续隐痛,肾结石可造成绞痛。


(图片来源:Pixabay)


信号8:合并其他疾病

许多疾病容易出现肾脏损害,如高血压、糖尿病、痛风、多囊肾,已经有这些疾病患者应定期做尿液检查。




据统计,我国患有慢性肾病的患者有1.2亿人之多,慢性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水平的慢性病之一。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什么是肾病?怎么判断自己有没有得肾病?接着读下去,让小康在这篇文章里面告诉你答案吧!

什么是肾病?

肾脏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常见病的统称,主要包括不同类型的肾炎、急性肾衰竭、肾结石、肾囊肿等等。肾脏疾病病因复杂,由于大多数“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肾小球疾病的治疗以经验性治疗为多,缺乏病因性治疗的手段。

怎么判断自己有没有得肾病?

1、少尿或者无尿

少尿指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少于17ml。无尿指24小时尿量少于0-100ml。少尿和无尿多数与肾功能衰竭有关。

2、夜尿

指夜间(晚上6点-次日早晨6点)尿量超过全天尿量的一半。大多与肾功能不全有关,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有些也会夜尿增多,某些精神因素也会引起。但仅排尿次数多而尿量不增加者,不属夜尿增多范畴。

3、尿潴留

指排尿障碍导致尿液停留于膀胱内而无法排出。多与尿道的部分和完全性梗阻有关,某些药物和神经系统疾病也会引起。

4、肾绞痛

疼痛突然发作,常向下腹、外阴及大腿内侧等部位放射,呈间歇性剧烈绞痛。常由输尿管内结石、血块或坏死组织阻塞所致。

5、水肿

肾脏病水肿的特点是晨起眼睑或颜面水肿,午后多消退,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严重水肿可出现在身体低垂部位,如双脚踝内侧、双下肢、腰骶部等。

5、腰痛

肾区酸痛不适、隐隐作痛或持续性钝痛。

6、高血压

肾脏病引起的高血压与其它高血压一样,也会出现头痛、头昏、眼花、耳鸣等症状,但有些病人由于长期血压较高,对高血压症状已经耐受,故可以没有任何不适。

肾病患者的注意事项:

饮食清淡,避免酒精和辛辣食物,少吃油腻和动物蛋白,多吃肉(如脂肪、虾、蟹等)。避免食用豆类及其制品(如豆腐、豆芽、豆粉等)。水肿、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应少吃盐或无盐饮食。肾功能不全及尿毒症患者应特别注意。禁食豆类及其制品,少吃坚果(如核桃、栗子、杏仁等)和腌制食品(如泡菜)。

想了解更多健康资讯,请点击文章上方的「关注」按钮关注我们!

康爱多每天为您推送各种专业健康的知识,让你了解更多的健康资讯,走出用药误区!

如果喜欢,欢迎点赞、评论或转发!




我是2011年初确诊尿毒症的,之前应该就已经患上慢性肾炎了,只是当时自己没有注意。现在回忆我刚患肾病那几年(2011年前),尿频尿急,蛋白尿都是当时的症状。所谓蛋白尿就是尿液上有很多泡泡,久久不散。那时每次尿量也不算多,但就是次数多,而且还总觉得尿不干净,晚上睡觉也经常会醒来要去尿尿。还有就是容易疲惫,早上起来的时候觉得身体很重,很疲乏。那时身体也发胖,脸上也胖得很明显(后来才知道那是水肿的表现)。久坐之后下肢很容易按出一个小坑,后来也才知道那是水肿的表现。体力下降,慢跑一下、上个楼梯就气喘吁吁的。脸色也不是很好,微黄微黄的(贫血状)。血压也变得越来越难控制,特别是低压高,刚开始吃一粒降压药就好了。后来一粒不行,两粒也不行,睡眠也越来越不好。




肾脏疾病包括肾小球疾病、肾小管-间质疾病、尿路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结石、肾肿瘤、肾结核等。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排泄器官,经肾小球滤过功能、肾小管重吸收与分泌功能排泄体内代谢产物,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稳定人体内环境;另外,肾脏还有内分泌功能。

当出现下列症状时,需去医院检查自己有没有得肾病:

1.水肿.

2.高血压.

3.肾区钝痛或肾绞痛。

4.贫血.

5.尿路刺激征.

6.排尿异常.

以下简介几种肾病:

一.肾小球疾病:系指各种病因引起的,和免疫介导有关的,其病理、病程和预后不尽相同的,一组以蛋白尿、血尿、水肿与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肾疾病,是我国慢性肾衰的主要原因。

肾小球疾病根据病因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遗传性三大类,大部分属原发性,病因未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多由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及糖尿病引起,遗传性肾小球疾病较少见。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为:原发性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原发性急性肾小球肾炎、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二.肾小管-间质疾病(间质性肾炎):是一大类肾疾病的总称,其共同肾损害的特点是:肾小管的各种功能不全、肾内分泌功能异常,等。

间质性肾炎的症状有:多尿、烦渴、恶心、夜尿、血尿、软瘫、关节痛等。间质性肾炎的病因有:感染、系统性疾病、药物、重金属盐、化学毒物或生物毒素、代谢性疾病。

三.尿路感染:是指由细菌直接侵袭尿路引起的非特异性感染,包括肾盂肾炎、膀胱炎和尿道炎。临床症状有尿频、尿急、尿痛;肾盂肾炎除上述症状外,还有腰痛和肾区叩击痛。





肾病的其他预警信号:

1、 尿液颜色变深或者出现异常

2、 肿胀,特别是眼睛浮肿

3、 睡眠不佳

4、 面色晦暗,精神差,体重无故减轻

5、 食欲不振胃口下降

6、 尿量过少或过多

7、 四肢乏力

8、 疲劳或呼吸短促

9、 出现肌肉痛性痉挛‍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有时候会感觉有一种特殊的味道在嘴里,或涩、或甜、或苦、或咸,但回想自己也没有吃些味道很重的食物,便认为是口腔牙周炎等问题。殊不知,这也可能是肾病在向我们发出预警信号!

口腔发咸,虽然多见于口腔溃疡、慢性咽炎的患者身上,可有时候也会发生在慢性肾炎的患者身上。这是由于患者肾功能衰竭,体内如尿素氮等毒素不能正常排出,便蓄积于体内。而肠道中细菌的尿素酶将尿素分解为氨,刺激胃肠道粘膜,因而从口腔中散发出一种异臭味,俗称“尿味”或“氨味”。很多慢性肾炎的患者也会发现,当病情好转时口腔中的尿味小,病情加重时口中尿味大。

如果口中出现异味,不要觉得难为情不敢靠近人群,在排除胃肠道疾病和口腔疾病后,异味如果还没有消失,就要考虑也许是肾功能的恶化,体内的毒素排不出去了!

小便后,你观察过自己的尿液吗?如果你的尿液中出现泡沫,那一定要引起你的高度重视!当尿液的成分发生变化,如蛋白质粘液量和有机物质增多时,就会使表面的张力增高,于是出现泡沫尿。所以,当尿液中泡沫增多的时候必须要做尿液检查,了解有无蛋白尿,以确定是否为肾病。

偶尔出现泡沫尿,多半是生理性的,大多能找到引起泡沫尿的诱因,如排尿过急、尿液浓缩等。如果去除上述诱因后泡沫尿消失,就暂时不用担心了!如果长时间出现泡沫尿,且患者还伴随其他异常症状或疾病,那这时候一定要尽早去医院就诊。

年过50的王阿姨,今年春天的时候身上起了很多小疹子并伴随有结晶的物质,红肿瘙痒密密麻麻的。王阿姨每次都要使劲挠痒,甚至要挠破皮肤,她才觉得舒服一些。尤其是在夜里,瘙痒的感觉让她翻来覆去都睡不着,这样的状况持续了半年。其间,王阿姨以为是天气干燥引发的皮肤病,就去药店开了很多治疗皮肤病的药,但是瘙痒的症状始终没有缓解,反而愈加严重。直到王阿姨把身上抓的没有一块完整皮肤的时候,才去医院做了一次全面的检查,结果被确诊为是尿毒症!

研究显示

未接受透析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皮肤瘙痒发生率约为25%-59.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发生率约为60%-90%, 而其中37%的患者表现为严重瘙痒。

这是由于终末期的肾病患者,体内的尿素不能经过尿液排出,只能通过皮肤排泄出去,由此刺激皮肤而引发瘙痒;除此之外,身体内积累的毒素会导致周围神经病变,也会引起皮肤瘙痒。最让王阿姨懊恼的是,持续半年的瘙痒并不是自认为的皮肤病,而是身体发出的肾病危险信号!




什么是肾病?

肾脏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常见病的统称,主要包括不同类型的肾炎、急性肾衰竭、肾结石、肾囊肿等等。肾脏疾病病因复杂,由于大多数"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肾小球疾病的治疗以经验性治疗为多,缺乏病因性治疗的手段。

怎么判断自己有没有得肾病?

1、 少尿或者无尿

少尿指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少于17ml。无尿指24小时尿量少于0-100ml。少尿和无尿多数与肾功能衰竭有关。

2、 夜尿

指夜间(晚上6点-次日早晨6点)尿量超过全天尿量的一半。大多与肾功能不全有关,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有些也会夜尿增多,某些精神因素也会引起。但仅排尿次数多而尿量不增加者,不属夜尿增多范畴。

3、 尿潴留

指排尿障碍导致尿液停留于膀胱内而无法排出。多与尿道的部分和完全性梗阻有关,某些药物和神经系统疾病也会引起。

4、 肾绞痛

疼痛突然发作,常向下腹、外阴及大腿内侧等部位放射,呈间歇性剧烈绞痛。常由输尿管内结石、血块或坏死组织阻塞所致。

5、水肿

肾脏病水肿的特点是晨起眼睑或颜面水肿,午后多消退,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严重水肿可出现在身体低垂部位,如双脚踝内侧、双下肢、腰骶部等。

5、 腰痛

肾区酸痛不适、隐隐作痛或持续性钝痛。

6、 高血压

肾脏病引起的高血压与其它高血压一样,也会出现头痛、头昏、眼花、耳鸣等症状,但有些病人由于长期血压较高,对高血压症状已经耐受,故可以没有任何不适。




判断自己有没有肾病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判断:一、有没有水肿,比如早晨起床后看眼睑是否有水肿,另外看下肢和脚踝部有没有水肿。二、检查,最直接的是做尿常规检查,看尿常规里边有没有蛋白质、潜血,绝大部分的肾脏疾病患者尿液中都会出现异常,常见的就是尿蛋白和潜血。还可以做血液的检查,查肾功能看血肌酐和尿素氮有没有升高。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检查,一个是症状,另一个是常规检查,可以初步判断自己有没有肾病。




我是肾病医生张全乐,有十一年肾病临床工作经验,有问题欢迎随时评论或者点我头像私信。

感谢邀请

人体脏腑之间,内环境与外环境之间均保持着动态平衡,内外界多种致病因素如果破坏了人体的平衡,导致脏腑气血功能失调,病及于肾,则引起肾脏疾病的产生。那么,肾脏病如何才能更早的被发现呢?首先要了解肾脏病的常见症状,及早抓住身体的细小变化,才能在早期发现病情,防患于未然。

1.尿中泡沫增多

当尿中蛋白、尿糖增多时,泡沫尿就会出现。

如果尿液表面漂浮着一层细小泡沫,短时间不会消失,这就要当心是蛋白尿了。

如果泡沫较大,消失得非常快,应警惕是否尿糖升高。


2.身体的水肿

肾病会让水电解质调节功能受损,导致体内水钠变多。而水分常积聚在最疏松的组织或身体最低部位,如眼睑,下肢及足踝等。应在每日晨起排空大小便之后,空腹测体重,观察逐日变化。


3.尿少,无尿及夜尿

正常人进入睡眠后代谢变慢,夜尿明显少于白天尿量,所以晚上应该不排尿,或只排1次。如果经常超过2次,夜尿多于白天尿量,可能暗示肾功能不全。24小时成年人尿量少于400ml属于少尿,少于100ml是无尿。


4.尿蛋白

尿蛋白是肾脏病的的最常见表现,实际上对正常人来说尿中能偶见蛋白排出,但尿蛋白总量一般24小时少于150mg,青少年可能略高一点。如在尿检中发现尿蛋白的存在,应进一步检查尿24小时蛋白定量或微量白蛋白测定,以明确是否存在肾脏疾病。


5.合并其他疾病

很多疾病都可能并发肾脏损害,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痛风、多囊肾。如果已经有这些疾病,最好定期做尿液检查。

除了上述几种情况外,如果出现其他任何合不适一定要到医院详细检查肾功能情况,明确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做血,尿的有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我是肾病医生张全乐,有十一年肾病临床工作经验,有问题欢迎随时评论或者点我头像私信



肾脏就像一个城市的排水系统,肾脏可以排除人体的毒素、药物以及各种代谢废物,肾脏不仅仅只有排泄功能,还能够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肾素等。



什么是肾病?

大范围的讲就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受损,引起肾脏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甚至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引起肾脏排毒功能和内分泌功能障碍,导致肌酐尿素氮等毒素集聚在人体内和肾脏内分泌功能紊乱,而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和打破正常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导致肾脏病变的原因有肾脏本身病变、高血压、糖尿病、心衰、痛风、系统红斑狼疮、休克、药物、毒物、毒素、尿路结石、膀胱肿瘤等肾脏以外的病变引起。



怎么判断自己有没有肾病?主要是从以下这些表现初步判断:

1、有没有眼睑、颜面部以及下肢浮肿,这是最常见和最为直观而且很容易被发现和察觉的表现。

2、夜间起床小便的次数增多,即多尿和夜尿增多。

3、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等尿路刺激表现。

4、肾脏区域出现钝痛或者绞痛。

5、小便带血或者小便泡沫增多。

6、出现血压升高和蛋白尿。

结束语:怎样判断有没有肾病,可以根据以上的这些表现初步判断,并根据自身情况进一步行尿常规、肾功能、必要时行泌尿系B超、CT 或者肾脏穿刺活检。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肾脏具有强大的储备功能,肾脏开始发生病变的时候患者往往不会出现异常改变,所以预防肾脏病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预防的关键是从病因诱因入手,去除病因诱因才能从根本上预防肾脏得病。




肾脏病是一种常见病的统称,主要包括不同类型的肾炎、急慢性肾衰竭、肾结石、肾囊肿等等。

1.肾脏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

2.中医肾病(包括肾阴、肾阳虚)主要表现有:头晕、耳鸣、发白、腰酸等。但有以上某一症状不一定就属于中医所说的肾脏疾病。

3.西医诊断: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体检、化验以及活检等进行综合分析诊断。

3.有如下症状需警惕:小便异常(如:尿颜色异常、小便量和次数异常、小便泡沫多等)、水肿、腰肾区无外伤而突然出现绞痛、血压异常等等。有以上症状者请到正规医院进一步检查。

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肾病   蛋白尿   肾小球   原发性   尿液   高血压   肾炎   水肿   肾脏   病因   肾功能   症状   泡沫   患者   疾病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