赊刀人“赊刀”其实就是一个骗局,你真的相信他们有那么厉害吗?

赊刀人“赊刀”其实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说不上是骗局,他们凭“本事”吃饭,老百姓“凭运气”占点小便宜而已。


那么赊刀人是做什么的?

赊刀人当然是以“赊刀”为职业,他们挑着一副破旧的担子,担子里放着各种了菜刀、剪刀等刀具,常年走村窜巷,四处卖刀。但他们有个行规,刀只赊不卖,看上哪把刀,留下姓名、住址后就可免费拿回家。


不过赊刀的老百姓必须答应一个条件,赊刀人会说出一个预言,预言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会发生什么事等,这个预言多长时间实现了,多会再来收钱。

为什么说老百姓是“凭运气”占点小便宜

老百姓才不管你多久来收钱,更不会关注你的预言到底能不能实现,反正至少现在刀不要我掏钱,有这等好事,不要白不要,纷纷赊刀。至于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运气好,预言不准,白得一把刀,预言万一准了,大不了掏钱呗。


赊出去的刀能要回来钱吗?

赊出去的刀一般都能把钱要回来,因为他们所说的预言基本上都能实现,为什么呢?是这样的,这帮人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各地的风土人情、物价供需他们都了然于胸。


利用信息差的方式打擦边球,把某个地方已经实现了的事情再作为另外一个地方的预言。比如哪个地方发生了什么灾害,那么对应的物价肯定会有波动,这样正好以此来作为他们预言“某某东西多长时间后会涨到多少多少钱”的依据,这不是十拿九稳的事吗?

老百姓会还钱吗?

大部分会给,首先刀的质量上不会次,如果刀不好用,你还敢来村里吗?更别说你还敢来要钱了,所以这种自砸招牌的事他们不会干。既然刀质量不错,老百姓自然也就愿意这个掏钱了。


老百姓敢不给吗?

当然也不敢不给,人家早有招了,这帮人对外宣称他们是一个多么S秘的江湖组织,通天晓地,无所不能。这样一个群体对于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来说,就是光脚不怕穿鞋的,你家在业在,我一个四处流窜的赊刀人,搞不好背后就阴你一把,谁家也不敢冒这风险,不划算。


所以除非家里没人了,或者搬迁了,这就没了办法,只能认了,当然他们也不傻,肯定会把这些风险都考虑到成本里了的。


现在为什么很少见到赊刀人了?

最关键的一点,信息差缩小了,随着社会地发展,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多样化,即时化,“一部手机在手,便知天下事”,根本不给你利用信息差打擦边球的机会,那么“赊刀人”也就只能慢慢地退出历史舞台,或者改行了。


结语

说到底,赊刀人也没什么好神秘的,他们之所以“厉害”,无非就是利用信息差打擦边球,这也算是人家的本事,人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市场,对资讯怀有一颗敏锐的心。再想想现如今,那些能赚大钱的人,不都是有这么一双善于发现的双眼和一颗善于思考的心吗?

内容原创,谢谢您的阅读,希望多多点赞支持!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赊刀人”是著名的江湖骗术。

赊刀人,按照封建时代对江湖人的分类,【金、皮、彩、挂、评、团、条、柳】,赊刀人属于条字门。条字门是干什么的?简单说,就是骗子。

有一部书,叫《江湖丛谈》,为评书大师连阔如所著。其中第八章《坑蒙拐骗》,主要说的就是“条”。

赊刀人在条字门里,这个做法,实际上应该归于“磨杵”(骗术的一种)。

赊刀人跟一般的老合们不同,他们通常是单独行事,晃条、扫条都一个人充任了。

赊刀也是看人下菜碟。他要是觉得从你这骗不到钱,他也就不赊刀给你了。

选好了对象,赊刀给受害者,然后假装预言受害者家里近期内会有什么什么事,当然实际上那些事不是他预言的,是他早就打听好了。他假惺惺的预言,以及赊刀不收钱,这个做法在江湖上就称为“晃条”,也叫“水火簧儿”。

等受害者家真的出事了,赊刀人再出现,假装收取刀钱,实际上是为了炫耀自己的预言很准。有了这个前提在,受害者就更加相信赊刀人。赊刀人再预言什么,或者说有能力祈禳,受害者就深信不疑,于是受赊刀人谎言的宰割,这个做法,叫“扫条”。

至于所谓什么鬼谷子弟子云云,那就是纯粹的拉大旗作虎皮了。

你应该听过郭德纲《济公传》吧?有一个恶老道梁士元,做法害赵家公子,然后又跑到赵家说自己会捉妖,结果被济公惩治。这个做法,跟赊刀人如出一辙。

在《济公全传》里,这个故事是第32回,《云兰镇恶道兴妖,梁万苍善人遇害》,郭德纲讲的时候只是把人名给改了。

《济公传》里的这个恶道,就是典型的“条”,骗子。赊刀人也一样,只不过赊刀人未必像故事里的恶道一样直接害人,但是,他也在给受害人布下陷阱。

说起来,本质很简单,就是先取得受害人的信任,然后对受害人实施诈骗犯罪。

至于赊刀人的预言等等,这个东西就是单纯的江湖流口,而所谓的预言其实都是模棱两可的,到了揭晓的时候他可以两头堵,也是很常见的。

这种诈骗犯罪,在今天来讲已经不稀奇了。在此基础上,已经出现了更多的花样翻新的骗局。

现在我们每个人的手机里都装有反诈APP,那里边已经把这种诈骗方式讲得很明白了。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谨防上当,再遇到赊刀人,直接报警就好。

关键在于,无欲则刚。只要你不贪心,不想追求什么捷径,那就不容易上当。如果已经有了不妙的苗头,马上报警,及时止损,并且要让骗子被绳之以法。

此外,很多人也有一个避免被骗的天赋——穷。说了,骗子也是看人下菜碟。他看你特别穷,他也就不理你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鬼谷子   济公   息差   擦边球   什么事   小便宜   受害人   骗术   担子   受害者   骗局   骗子   老百姓   厉害   做法   江湖   方式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