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退休老人到农村买房,缓解城市房价、交通、人口拥挤,老人愿意吗?

感觉这个主意不错,也可以买房或租房,这可以让越来越少居住的农村发生变化。老人们也可以空气好的自然环境中颐养天年。但是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是去那里的瓶颈。疾病和突发疾病没有办法解决。现在很多的山清水秀的乡下,空房子,很多。如果解决医疗问题估计很多城里人是喜欢去的。







这个提议,有其价值在,不失为分流城市人口,疏解拥挤压力的一个办法。退休以后,只要不返聘,不去再就业,基本就是闲人一个,正是享受人生,无事一生轻的黄金季节。静谧的乡村,绿树掩映下的庄屋,近乎天然氧吧的环境里,正是颐养天年的好去处。

很多人对乡村的认识,还停留在十年以前,坑坑洼洼的土路、破烂不堪的房屋、闭塞的信息、脏乱差的环境等等。今天的乡村,各种条件,比之城市已不遑多让,某些方面尤胜于城里。欠缺的,只是城里热闹喧嚣罢了。

到今天,我已在城里住了十年有余,凡鸡鸭鱼类,从不消费,它们的品质实在太过不堪。偶尔回乡,抓紧找补,可劲造,临走还要带上若干。生态养成的鸡鸭鱼类,那滋味,那口感,那香气,吃过不忘。还有菜蔬瓜果,四时之鲜,与大路货不可同日而语。东西虽好,价却不好,在山里,好东西也往往卖不起价。你的有限的退休金,在这里可以得到超值的享受。

只要不是太过疑难的病症,乡镇卫生院基本可以解决,医保报销后,仨瓜俩枣的费用,还不用排队,不用预约,连挂号费也省了。

倒不一定要买房,乡村里空房子很多,多数是崭新的楼房,付点租金,你就可以体验真正意义上的田园生活了。越住山里,可居性越好,消费也越低。连通各村各户的水泥路,全覆盖的网络信号,身居深山也并不孤独。

辛苦了大半辈子,该对自己好点了。远离纷繁喧嚣,于宁静洁净的乡村走进深秋,吃些好东西,呼吸凉润爽心的空气,从容步入黄昏,不枉世上走一遭。




部分老人想到农村享受田园生活。还有一部分老人回不去了。

回不去。一是因为家里没房子。二是因为有的需要照看第三代。三是因为有的是病号,需要经常去医院。四是因为离子女较远,相互看望不方便。

想去农村养老,也有许多好处:一,农村空气好。二,有利于城市交通。三,农村租房子价低,月租一百元就可能租得来。租地二三百元一亩也租得来,有的宅子没人,刨刨种菜,又锻炼身体又有收益还吃无公害菜。四,农村夏天凉快,很多时候享受自然风不用开电扇空调。五,离乡镇三五里,想逛超市买肉,骑自行车二十分钟以内搞定。现在都有村村通公路,水泥地没有泥。六,民风淳朴好客,都是老人有许多共同语言,租谁的房子就是谁的客人,不会有生疏感。

笔者就有自己的宅子闲着,视野开阔,门前有幅画,名叫自然,大别山余脉斜躺远方,近处仟陌纵横,绿树绕村。南风无阻挡,千里快哉风。还有几亩良田,种麦种花生种西瓜种绿化树都能有收益。欢迎退休的朋友去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坐标,河南大平原。




老人应该是一半愿意一般不愿意。

愿意的原因:农村空气好,有大量土地,蔬菜可以自己种,也可以从领居那里低价买来吃。农村邻里关系很好的,到季节了家里的菜吃不完都会拿出去送人的,所以不会种地的话依然可以吃到很多免费的绿色健康蔬菜。反正闲着没事,可以自己养点鸡鸭,除了吃肉,还可以吃点鸡蛋,也可以给城里的孩子养点。周末或者节假日的时候,孩子都来农村,他们也可以感受到快乐的乡村生活,缓解城市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一家人也其乐融融,甚至有的婆媳矛盾都缓解甚至消除了。吃的好,睡的好,呼吸的空气好,喝的水没有污染,老人自然乐在其中。

不愿意的原因:(可能也是最大的原因了)医疗不方便。上了年纪的人,身体难免有毛病,或者万一有什么突发病,农村医疗肯定跟不上的,得去城市大医院,那这中间就有一个很大的时间差。并且儿女隔得远,回来一次农村接人很不方便。这可能是最大的担忧和隐患。第二个原因,农村交通不方便,自己想看看儿女孙儿出去不方便,除非老人自己有车会开车。第三个原因,很多老人在城市住惯了,觉得城里啥都方便,农村呆久了肯定不习惯的。偶尔去度个周末还能忍受。所以这个也要分人的。




老人,特别是刚退休的“年轻的老人”很喜欢田园生活。有一块地能养花种菜,养鸡养兔,养牛养羊甚至养头猪。村边的河流湖泊钓钓鱼。买个价钱实惠的农民房,按自己的喜好装修一下。有块宽宽大大自己的院子………等等。这些的这些都是不少老人们亟待放飞的童心和理想。允许农村房屋的买卖,允许民宿的长期租赁。盘活农村房地产。形成城乡人口的城乡人口的双向流动是完全可能的。




大姐是个冲动型人,前几年到邻县的一个风景区玩看中了当地建的养老房,山清水秀的环境吸引了她,当即便决定买了一套二居室,房价是市内的三分之一,小产权房。第一年很新鲜,她和姐夫在山里共同住了一个月,姐夫耐不了寂寞以市里的老友邀请的名义先回去了,大姨子姐一个人又坚持住了半月,一个晚上受凉感冒后被女儿接了回家。第二年夏天老俩口又去住了一个月,第三年住了半个月,以后一至没有去,房子一至闲置了三年,准备将房子卖了,价格卖不上去又舍不得贱卖。

我有一个老同志,老家在郊区离市中心30公里,退休后买了一部三轮车和老伴回老家养老,心情很好,有一年来看我,送了些自种的蔬菜,并介绍了许多回老家养老的好处。去年在一个公园偶尔看见一个老太太手推车推一个苍老半身不遂的病人,走近一看正是这个老同志,双方问候一下他老伴就开始“控诉”他的种种不是,什么农民意识了,老了犯贱了下乡住的等等不是,我一边感叹,一边劝说。

农村养老有环境好空气清新的一面,农村的交通,医疗条件相对城市仍然落后,退休老人到农村养老有利有弊,也许将来是个发展方向,是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但这个过程需要一步一步到位,现阶段调整生活可以,完全依赖条件不成熟。




老人去农村买房养老,老人愿不愿的问题要从多方面看;其一,老人刚退休,身体尚况还好,不依靠孩子还能活动。对他们而言愿意志乡下,因为乡下空气新鲜,风景优美,若是国家有这一政策在农村买房,可能多半愿意,子女也会支持。他们可以在节假日来去乡下与老人同乐,享受大自然的美。其二,身体多病,体弱年高的老人,有可能不愿意。因为,独居在乡下无人照顾,万一碰到有病时,不能极时治疗,担误了有效的治疔时间。这些人要与子女近一点的地方居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拥挤   人口   老人   农村   交通   城市   大嫂   乡下   乡村   城里   房价   同事   空气   母亲   房子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