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位女宇航员刘洋,为何没生育就上太空?

有人说“太空即地狱”,因为已经11位宇航员的大脑出现了萎缩现象,而且大量宇航员的部分DNA发生了永久变化,注意是“永久变化”!

像走路不稳、膀胱控制失调、早老性痴呆、认知能力下降,加速衰老和视网膜变厚等等,理论上都是宇航员执行太空任务的后遗症,虽然目前部分后遗症没有出现,但这并不代表宇航员(归来)在今后不会出现,亦或者说这些影响有可能在后代中会显现出来。

太空是一个危机四伏的区域,而宇航员在上太空前,因为实在无法确定任务的安全性,所以按照老百姓的思维来讲,“留个后”总是好的!

到底女性宇航员在上太空前是否需要已经生下后代?

为什么各国绝大多数宇航员都是已婚已育?

没有生育的宇航员,在返回地球后,身体机能是否会出现某些变化,导致无法生育?

带着一连串疑问,我查阅了大量资料,最后发现事实或许并非我们想的那样。

为什么有“太空即地狱”的说法?

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对星空有着莫名的向往,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然而太空到底是“天堂”还是“地狱”?

2020年4月及9月,两篇权威专家的论文又把“宇航员归来后遗症”的问题摆上了台面。

2016年3月2日(北京时间),NASA宇航员斯科特·约瑟夫·凯利在太空站执行了340天顺利返回地球,接着有关部门就立即展开了对斯科特的全身健康检查。

令人吃惊的是,斯科特的部分DNA在太空中发生了变异,但在回归地球的6个月之后,部分变异DNA中大概有93%都恢复到了基准水平,然而有7%DNA产生了永久变化。

而且斯科特的脑垂体缩小了,体积也比以前更小,这可能是因为脑白质和脑脊液的增加,导致颅内压力产生了变化。

此外绝大多数执行长期太空任务的宇航员,都产生过视神经肿胀,视网膜出血,眼部结构发生改变等变化,而且像认知能力下降、加速衰老这些后遗症,确实无法避免。

当然,“太空即地狱”的说法,肯定是略微夸大了,但也从侧面说明太空的高风险性,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危机之中。

为什么全球这么多宇航员,基本都是已婚已育?

1.选拔难度大,训练时间长

航天员的选拔极其苛刻,从普通人员中进行挑选,无疑是不理智的,所以各国其实都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从飞行员中选拔航天员。

首先个人不能有任何慢性疾病,而且身上不能有耳洞、疤痕、龋齿、灰指甲,我朋友曾经去省里选拔飞行员,结果这家伙有龋齿,初级都没过就回来了,他说还有人因为牙缝较大被刷掉的……

言归正传,航天员需要在极端条件下执行任务,所以对于疤痕的要求很高很高,特别对于女性来讲,顺产就刷掉了一大批。

通过初级选拔之后,有关部门还要审查你的亲属(三代),要确保三代以内的亲属都没有任何严重疾病史,这时候你才能进入第二阶段。

经过选拔后,你就会接受为期两年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训练,如果这时候女航天员怀孕了,那么就会严重影响训练,而且一旦剖腹产,这无疑浪费了一个极其宝贵的航天机会。(在此并非歧视女性朋友)

此外,航天员的选拔不是“想招就招”,是根据需求来选拔的,比如2000年选拔了一批航天员之后,也许过3年,也许过10年,这一切都得看各国的“需求”。

而且就算你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航天员,也不是说你想“上天”就“上天”,这一切也得看需求,再加上至少1000小时以上的飞行时长要求,不管航天员是男是女,绝大多数都在30岁以上了,这个年纪已婚已育很正常,其他国家的航天员也大多如此。

2.各国优先考虑已婚已育的航天员

每个国家的航天员名额极其珍贵,从选拔到执行任务,可能是5年,也有可能是10年升职更长,在此期间,如果航天员是已经生完孩子的女性,那么接下来就没有生育方面的后顾之忧。

而且目前科学家对太空环境是否会影响生育,仍然没有一个肯定的回答。

我们都知道,植物种子在太空中会产生基因突变,科学家也能借此培育出更多优良基因,但是人类呢?

航天员在太空中执行任务,会不会产生DNA变化?

从多位航天员的数据来看,这个答案是“会”。

那么问题就来了,人体部分DNA变化,到底会不会影响生育?

植物繁殖周期短,我们能从“上帝视角”观察其后面多代数据,而人类的繁衍周期漫长,需要得到某位航天员之后的几代人的数据,可能需要80年、110年甚至更长。

目前没有任何科学家敢打包票的说“太空辐射跟失重,不会影响航天员的生育”,所以单从这方面来看,没有生育就上太空执行任务的航天员,绝对是值得高度敬重的。

还有一点,在太空执行任务的时间可长可短,可能女性航天员回到地球时,她的年纪都35岁或者40岁了,那么此时如果再生育,其本身风险就稍大了些。

从以上两点来看,各国更偏向于已婚已育的航天员。

中国首位女宇航员刘洋,为何没生育就上了太空?

综上所述,我国并没有明确规定不招收女性航天员,也没有明文规定说未生育的女性航天员不能上太空执行任务。

所以,刘洋作为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并且在未生育的情况下去太空执行任务,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大家在敬重刘洋的同时,也在担心刘洋的生育问题,毕竟太空环境十分险恶,而网上又流传着某些关于太空的谣言。

其实早在1963年就有过相关先例,那就是瓦莲京娜·弗拉基米罗夫娜·捷列什科娃,她是全人类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性,任务周期为3天。

在她上太空前是未生育的状态,不过在1964年6月8日,捷列什科娃就生下了一个女儿,目前处于健康状态。

而刘洋在2012年6月15日,跟景海鹏、刘旺一同前往太空执行神九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整个任务周期为13天。

在3年后,也就是2015年,刘洋传来“已为人母”的喜讯。

捷列什科娃跟刘洋在上太空前都是未生育状态,在返回地球后仍然能生育,这是不是意味着“太空不会影响生育”?

其实不然,从二人的案例来看,她们在太空中执行任务周期较短,而早先说过的斯科特等多位遭受不可逆转DNA变异的航天员,科学家分析出他们的基因突变速度是在国际空间站的后6个月以后突然加快的。

所以有理由相信,长时间在太空执行任务的航天员,仍然会受到某些不可逆转影响,只不过人类繁衍周期长,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得出结论。

不过还是得感谢刘洋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的贡献。

少年强,则国强。

希望将来能出现更多优秀的科研型人才!

——END——




中国首位女宇航员刘洋,为何没生育就上太空?

一直以来宇航员的选拔就流传这一个标准,就是必须已婚已育,这也获得了大家的默认,毕竟太空环境恶劣,生育过的男女宇航员上天也能有个保障,但我国第一位女宇航员刘洋却在已婚但没有生育的情况下就上太空了,这是什么情况,难道就不怕太空恶劣环境吗?


宇航员真的只选择已婚已育的吗?

其实这一直就是个谎言,因为没有任何国家的宇航员选拔中有这样一条规定,但事实上如果你去查询各国宇航员已婚已育状况时,绝大部分都已经生育,为什么会这样,既然不要求已婚已育,为什么绝大部分的宇航员又已经婚育?

宇航员选拔标准

结婚和男性都不是宇航员的硬性指标,但又却又事实存在,其实这也很很容易理解,因为现代飞船的宇航员的要求很高,从普通人中选择几乎就是大海捞针,因此从战斗机飞行员中选拔就成了不成文的规定!


而且必须是上千小时飞行事件的富有经验飞行员,那么其学习加上训练以及服役的经历,到了选拔宇航员的阶段,基本上都已经结婚了!所以你看到的大都几乎所有的宇航员都已婚并不奇怪,但各位可能比较好奇的是男女平等,为何女性宇航员数量不多?


其实并不是歧视女性,宇航员可能会在极端条件下执行任务,因此对于疤痕和伤口的要求极高,女性宇航员结婚后,满足顺产没有刀口这标准,估计就能刷下一大批,所以相对而言比较少也正常。

是否生育并非硬性指标

各位只听说太空条件恶劣,但却忽略的飞船本身的防护以及辐射剂量的问题,因此作为宇航员并非长期在太空执行任务,因此在这个条件下已育这个指标并没有硬性要求,当然如果宇航员如果已育的话将更没有后顾之忧!


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传闻没结婚就上太空?其实1957年加加林在第一契卡洛夫空军飞行员学校学习,正式加入军队,同年加加林和与瓦莲京娜结婚,与毕业日期同一天,1960年被选为宇航员,而加加林登上东方一号宇宙飞船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起飞时,是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时间上午9时零7分。


所以加加林是结婚了的!

真正没有结婚也没有生育就上太空的的是瓦莲京娜·弗拉基米罗夫娜·捷列什科娃,前苏联英雄,世界上第一位女宇航员!在1963年6月16日,捷列什科娃乘坐东方六号宇航飞船升空,成为人类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性。也是迄今为止人类唯一一位独立驾驶宇航飞船完成太空飞行的女性!她在太空执行任务时间为三天!


1963年6月22日,瓦莲京娜·弗拉基米罗夫娜·捷列什科娃成为苏联英雄。1963年11月3日她与航天员安德里扬·尼古拉耶夫在莫斯科结婚。赫鲁晓夫与太空计划领导人等高官主持了婚礼!1964年6月8日,女儿叶莲娜·安德烈雅诺夫娜·尼古拉耶娃出生。这是人类第一个父母都是航天员的人,非常健康!


所以只有瓦莲京娜·弗拉基米罗夫娜·捷列什科娃在成为宇航员时不是已婚已育的女性。

刘洋为什么能获选宇航员?

刘洋是1997年8月入伍的,200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军衔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校,她是空军第七批女飞行员,入选航天员之前安全飞行记录时间为1680小时,2012年6月16日搭乘神舟九号飞船执行空间任务,成为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


刘洋的丈夫也是飞行员,可以说这样的家庭非常优秀,并且双方都能理解对方的职业选择,而刘洋的履历也十分优秀,因此她被选拔航天员并且一路过关斩将成为中国首位女性航天员可能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刘洋在2012年6月15日与景海鹏和刘旺一起执行了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后,于13天后返回地面!刘洋在执行任务之之前已经结婚但未生育,2015年初,刘洋已经表示已经当上了妈妈!

长期空间站工作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仍在研究中

所以当航天员和生育并不矛盾!但长期在太空执行任务的宇航员的生理指标,将成为研究对象,比较有意思的是NASA宇航员史考特有一位双胞胎的兄弟在地面,因此他们这个同卵双胞胎的成了医学界研究的对象.


史考特在国际空间站连续工作了342天,将近一年的时间,当然他并不是工作时间最长的宇航员,但他有一个对比的兄弟!《科学》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显示:“NASA双胞胎研究”论文中所描述关于DNA变异部分:“研究发现在空间站飞行中细胞发生基因改变的大部分(91.3%)在飞行后6个月内恢复正常”。


这个含义是基因被改变部分的91.3%已经恢复,当然这剩下的8.7%并非是人体全部基因,因为人类和大猩猩的基因差异也不过是1%左右,所以很多朋友误解空间站辐射造成了8.7%的基因改变,所以这是不正确。


《科学》期刊的论文并没有显示相关后果,只是需要继续研究,因为史考特的基因仍然在不断自我修复中!




未结婚、没生育就进入太空,刘洋并不是女性宇航员中的首位,相反,大多数女性宇航员进入太空后,又再次有结婚和生育的经历。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共有超过500名宇航员,其中有约58名女性宇航员到过太空,刘洋就是全球第57位进入太空的女性宇航员。

现代航天技术突飞猛进,一次载人航天发射往往至少需要30亿元,同时还需要大量的科研投入,因此对宇航员的选拔可谓万里挑一。

浩瀚的宇宙,对人类来说,还充满神秘,但是根据各国对宇航员的选拔和培训细则中,并未对是否生育提出严格要求,进入太空的宇航员,要求已婚已孕,其实是一个谎言。

美国和俄罗斯首位女性宇航员进入太空后,又结婚生子

美国和俄罗斯是世界航天大国,也是航天强国,按理来说,他们对宇航员的选拔会十分科学,但两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性宇航员完成任务后,又结婚生子。

1963年,俄罗斯宇航员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驾驶着“东方红6号”升空,她的父亲开了一辈子拖拉机,却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女儿可以成为全球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女性。

34岁的捷列什科娃与“东方红6号”一起,绕地球飞行了48圈,累计飞行时长超过70小时,她勇敢、冷静,却又睿智、沉稳,为人类太多宇宙,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捷列什科娃从太空返回仅5个月,就与当时俄罗斯的宇航员尼古拉耶夫结婚,赫鲁晓夫总书记亲自到场参加了他们的婚礼。

捷列什科娃结婚后一年,就生育了一个健康的女儿,虽然之后两位宇航员因感情因素离婚,但事实证明,去过太空的捷列什科娃,并不影响其婚姻生活和正常生育。

无独有偶,美国萨莉·赖德于1983年,成为美国航天史上的首位女性宇航员,也是首位在太空操纵机械臂的宇航员。

萨莉·赖德进入太空时,年仅32岁,也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大姑娘,而且也没有婚姻经历。

中国航天员刘洋,是首位进入太空的中国女性航天员,执行神舟九号航天任务时,仅34岁,也没有生育子女。

由此看来,宇航员上太空时还没有生育,刘洋并不是个例,相反,各国女性宇航员执行航天任务时,似乎在刻意挑选没有生育的女性宇航员。

宇宙辐射到底有多大,会影响生育吗

提到太空,不少人会首先想到宇宙辐射,科学研究表明,过量的辐射对人体会造成伤害,而太空中的辐射比地球要复杂得多。

宇航员面临的诸多辐射因素中,太阳是最近的辐射,也就是熟知的太阳辐射,但太阳产生的正常辐射,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

根据科学家的测量,宇航员在近地太空停留6个月,受到的太阳辐射约为6焦耳,这相当于一个人站在地球的岩石上,持续43年所受到的辐射总量。

距离地球越远,宇航员受到的太阳辐射就会越大,普遍认为,宇航员在外太空受到的宇宙辐射,仍旧会高于临床建议的辐射致癌极限。

除了太阳辐射,宇航员还会受到其他宇宙射线、太阳耀发、地磁风暴等诸多宇宙活动影响。

如果将所有辐射考虑在内,宇航员在太空停留6个月,受到的辐射总量约为300焦耳,这已经达到了足以致命的X射线的剂量。

不过,各国科研团队不会将宇航员置身于如此危险的环境中,为了保护宇航员,宇宙飞船外部都会有厚厚的防辐射板,以减少宇航员在执行航天任务时,受到到的各类太空辐射。

而且宇航员很少会走出宇宙飞船,因此宇航员只要待在太空舱内,依旧相对安全,普遍认为,宇航员在太空舱内受到的辐射,约是在地球表面的300倍左右。

看起来宇航员受到的辐射依旧很大,但仔细研究发现,执行单次航天任务的时间都不会太长,这使得每位宇航员受到的实际辐射总量会小很多,基本能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刘洋执行的神舟九号航天任务,时长为十三天,其受到的太空辐射很有限,而且即便以后结婚生育,现代医疗科技发达,依然可以通过各种检查,避免胎儿异常。

女性宇航员已生育,反而不利于执行任务

其实在飞行员的选拔中,就已要求身体上不能有伤疤,飞机在进行高速升空时,会带来巨大的重力加速度,甚至达到6-10G。

如果身体有伤疤,如此大的重力加速度,很可能会导致伤口再次裂开,对于飞行员本身和飞机而言,都十分危险。

宇航员要承受的重力加速度会普遍高于飞机,尤其是在升空和降落过程中,如果身体有伤疤,带来的潜在风险很大。

女性如果有生育经历,无论是剖腹产还是顺产,都可能在身体内留下伤痕,这对于在高速运行的载人航天器来说,风险重重。

培养宇航员代价很大,为了保护宇航员,也确保航天任务的顺利进行,已生育过孩子的女性宇航员,往往需要接受更多的训练和检查。

虽然现代航天技术进步很快,但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后,依然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挑选没有生育的女性宇航员执行任务,反而更加安全。

这也是为何美国、俄罗斯,包括中国,首位女性宇航员都会选择还未生育的女性,一方面确保航天任务顺利进行,另一方面,也是对宇航员的生命负责。

男人反应更快,为何还要送女性宇航员到太空

回看诸多航天大国,俄罗斯的加加林、美国的艾伦·谢泼德、中国的杨利伟,这些航天史上的伟人,都会首先选择男性。

男性本身的身体素质更佳,而且反应灵敏,有更好的应变能力,既然如此,为何各国还要花费更多的代价送女性宇航员进入太空呢?

首先女性具有男性不具备的细致和温柔,能够弥补男性在心理、性格上的缺陷,为未来多样化的航天任务,带去更多智慧。

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女性宇航员的加入,也使得国际空间站和宇宙飞船的成员更加丰富,有助于减小男性宇航员,长期执行任务的心理压力。

其次,探索太空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并不能仅依靠男性,即使未来真的有太空移民或者深空载人飞行计划,女性依然是不可或缺的成员。

女性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在医疗、科研、教育等行业,甚至比男性的优势更加明显,让女性宇航员参与太空探索,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写在最后

刘洋作为女性的代表和骄傲,于2012年搭载神舟九号执行航天发射任务,是一次壮举和突破,也是女性智慧的代表。

如今,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在即,参与执行任务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已进入总装测试,中国载人航天科技发展迅猛,这是国人的骄傲。

除了刘洋,王亚平是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飞行乘组的一员,成为中国第二位进入太空的中国女性宇航员。

航天科技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中国航天虽然起步晚,但神舟系列、天问系列、天宫系列、天舟系列、嫦娥系列等诸多天空探索任务,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除了优秀的男性宇航员,女性宇航员也在航天发射任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甚至对航天事业的付出和贡献更大。

女性不仅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还能进入太空,成为宇航员,女性已没有传言的那么不靠谱,同样值得尊敬和敬仰。




未婚未孕不能上太空是个大谣言,太空环境对人体有损伤,但都处于可控状态,而现代医学可以产前诊断,哪个国家会那么不近人情不允许条件适合的未孕女性入太空?除非这个国家没有航天。

刘洋是我国首位升空的女性宇航员,在“神州九号”任务中和景海鹏、刘旺两位男性在太空生活了将近13天,神舟九号是我国第四次载人航天,主要的任务是在实验舱中组成飞行乘组,执行神九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任务最终顺利圆满完成,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交汇对接技术的掌握,后续又进行了神舟十号、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开展了中长期的太空驻留任务,成功验证了空间站建设所需的各类技术。而刘洋在回到地球后,没有再执行航天飞行任务,后来选择了孕育,并且诞下一个健康的女儿,如今她的工作可能已经转入幕后,但估计还是和航天相关。

刘洋的选择和国家的允许,证明未孕未育不能上太空是一个谣言。环境的陌生会导致很多人的瞎猜,太空中有更强的宇宙辐射、微重力环境等影响,而辐射在日常生活中讳莫如深,很多人甚至觉得手机信号塔的辐射都伤害人体。其实在太空中,尽管宇宙辐射比地球表面强了很多,但是有飞船壳体的阻挡,辐射程度能低一些,而且宇航员一般在太空驻留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十几二十天的情况下受到的辐射仍在生理代偿范围之内,如今全球已经有1000多人次的载人航天,总数400多宇航员进入太空,可没有哪个宇航员因为辐射而活不成了,或者其它的不良影响。

人体的代偿能力使得很多危害都需要比较强或者浓度高的伤害,宇宙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是缓慢的、潜移默化的,NASA的研究显示宇宙辐射和微重力环境会使人的基因表观遗传等方面发生改变,也许宇航员未来罹患癌症的几率增加,但是这些在回到地球后仍后恢复的可能,不可恢复的基因影响占比很少。未婚未育不能入太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有误导的因素是太空任务的特点,决定宇航员都需要进行比较漫长的训练和选拔工作,而且国内外宇航员选拔的条件有所不同,但是都没有“未婚未育不得入太空”这一条,接受训练和选拔后,宇航员的年龄通常都不是很小了,30多岁甚至四五十岁比较常见,20岁出头的很少,30多岁已婚已孕不是太常见了嘛,只是刘洋当时恰好没生孩子而已。

刘洋在经历漫长的训练和选拔之后已经34岁了,这对于大多数女性都已经是当妈的年龄了吧,并且多数孩子已经好几岁了,国际同行也差不多,目前只有少数几名宇航员是二十出头首次登入航天,然而这仅仅是受训练耽误了,不过从心理层面三四十岁心理更成熟,相对能更好地应对风险性比较大的太空任务。未婚未育不能入太空这个谣传还有很大的一个缺陷:没有考虑现代的人类医疗技术。诚然,航天已经证实对宇航员身体有影响,可就像药物有剂量反应关系一样,短时间的太空活动在人代偿范围内,而回到地球后,宇航员也会经过较为精细的医学检查,生育前还可以从基因等多方面检测是否适合生育,犯得着搞出那么一条规定吗?

人类的科技是全面发展着的,这个谣传只看到了太空环境对人的影响这一面,没有看到医疗技术对宇航员的保障。事实就是没有哪个国家规定未婚未育不能入太空,毕竟是否生育是一辈子的事,也许人家就不想生育,不能因为这个就剥夺人家入太空的权利啊,只要人家在相应的训练中表现突出成绩优秀,国家也没必要退而求其次找人替代吧。事实上如今玩得起航天的国家很少,不允许未婚未育上太空是因为绝绝绝大多数未婚未育年龄段的女性都接触不到这件事而已,不信的可以去看看人家刘洋的履历,有几个34岁的女性能做到那一步。




刘洋是我国第一位飞上太空的女宇航员,国人自然对她回到地球以后的情况非常关注。尤其是她上太空的时候还没有生育,对太空之旅是否影响生育后代很是关心,这都是人之常情。

说到这里,就要说到航天员也就是宇航员的类型和选拔标准了。

一般情况下,宇航员都是分为两类,一类是驾驶航天器的宇航员,这类宇航员的选拔,一般是来自经验丰富、技术过硬、身体素质等等几个方面都要达标的飞行员。


另一类就是在航天器上做科学实验的科学家,这个就没有那么严格的要求了,但身体素质也要达到宇航员的最起码标准。

刘洋,就是属于第一类的宇航员,需要驾驶航天器的,这样对她的要求就相对比较高了。

由于是执行太空任务,那里的环境与人类正常生存的地球不一样,面临的危险因素也比较复杂,所以对宇航员的要求也非常多非常严格,主要是下面几个方面。

首先,也主要是从空军的飞行员中按照宇航员的基本要求选拔出合格人选,然后再进行医学、心理和特殊环境下的考核,才能选拔出符合标准的宇航员。一句话,生理、心理都要特别健康,一点毛病没有,比如,一个小小的疤痕都不行。


正常情况下,男女宇航员的选拔程序和要求都是一样的。但女宇航员由于生理的特殊原因,还是和男宇航员有些微小的区别。

就拿中国女航天员的选拔来说,为了获取试验数据,曾经有许多女志愿者参与其中,目的就是要找出女航天员和男航天员比起来,究竟在哪些方面需要有特别要求。

作为中国第一个女航天员,刘洋就是经过这些苛刻的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

被选拔上以后并不是说就可以了,而是还要经过长时间的针对性训练,才能满足航天的需要。

比如中国的第一批航天员,从开始到飞天,就经历了长达10年的跨度。


而刘洋,1997招飞成功后,2001年进入空军,到2000年被选为航天员,实际上也跨越了10年的时间,到2012年6月作为中国第一个女航天员参与神九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时间跨度真的不短。

1978年出生的刘洋,这个时候已经是34岁了。

这个年纪的女性,一般情况下都已经出嫁了,刘洋也不例外,在2004年与同样是空军飞行员的丈夫结婚。

但此时的刘洋,为了航天事业,还没有生育,而这也是大家担心与关心的地方。


那么,为什么让刘洋在未生育的情况下执行航天任务呢?

实际上这个也不难理解。

刘洋是中国第一个飞向太空的女宇航员,但在她的前面,全世界已经有57位女航天员走向了太空。

而且前面这些女宇航员,有已婚和未婚的,也有已经生育过和未曾生育的。所以刘洋的情况也就不算突兀,因为前面已经有成功的先例。

那么,已生育和未生育的女航天员,在进入太空的条件上有什么区别呢?又为什么有人要强调尽量让已生育过女航天员进入太空呢?

这和太空恶劣的辐射环境有关,担心这些辐射会影响航天员的身体机能,甚至影响到回到地球以后的生育安全。

我们都知道,宇宙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辐射,这些辐射的密度和强度,足够要了一个没有任何防护而暴露在太空中的生物体的性命。我们在地球上的生物之所以安全,那是因为有地球大气层的保护,大部分的辐射都被臭氧层吸收了,照射到人体的辐射量不足以引起人体发病。

而航天员就不同了,宇航员在国际太空站受到的辐射量是地球上的20倍。如果长时间在太空中,即便有宇宙飞船和宇航服的保护,那身体也是多多少少会受到影响的。


美国NASA曾经于2015年至2016年做了一个著名的双胞胎航天员试验,就是其中一个叫斯科特·凯利的,在太空待了340天,另外一个叫马克的则待在地面作为对照。

在斯科特·凯利返回地球以后,科学家们经过一系列的检测对比,发现长时间生存在太空环境,还是让宇航员斯科特的身体和感知方面出现了一些不利的变化。如认知能力的下降,DNA损伤以及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等问题,但幸运的是,并没有发现DNA产生变异,也意味着对航天员的生育是没有影响的。


而实际上,人类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性、苏联的宇航员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早在1963年6月16日,就驾驶宇宙飞船“东方6号”升空,一共飞行了70小时40分钟49秒,绕地48圈后才顺利返回地球。

要知道,那个时候的她,已经是26岁的大龄女青年了,还没有结婚,更别说生育了。

返回地球后仅5个月,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就与同样是航天员尼古拉耶夫结结婚,还生了一个健康漂亮的女儿,也从事实上证明女性未婚进入太空并不影响生育安全。

遗憾的是,后来他们两个人离异了。


1983年,在太空成功操纵机械臂的萨莉·赖德,是美国航天史上的首位女性宇航员,进入太空时,年仅32岁,而且也是未婚。

同样的是,在太空待了13天的刘洋,在返回地球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身体各项机能都得到了完全恢复,并于37岁的高龄上生下了一个健康聪明的小宝宝。

我国的另一位女宇航员王亚平,在2013年6月执行神舟十号任务的时候,已经有33岁了,是早已经生育过孩子的妈妈了。


这说明,是否结婚生育,都不影响女航天员在太空执行短期任务,只要她们的身体条件符合航天的要求,结婚是否,生育是否都不是硬性条件。

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未生育的女性比已生育的女性具备更大的机会,因为没有生育的话,身体就没有因为生育可能遭受的创伤,更能适应太空复杂的环境要求。

在此祝福我们的航天员们,永远身体健康!




刘洋是位,我们现代中华民族的,伟大杰出的女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宇航员   斯科特   首位   中国   太空   神舟   航天员   飞行员   基因   航天   地球   身体   环境   我国   科学   女性   刘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