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父母养出了自卑的孩子?

导读: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那么自信的人,甚至会表现出一些很自卑的性格,比如看不见自己的长处却常常纠结于自己的短处,意识不到自己的优秀却会为自己的缺点而困扰。而他们之所以会这样子,也大都是来自于童年时代原生家庭对他们的塑造和影响。

不同的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性格是不一样的,有的小孩子总是带着一股自信的气场,做什么事情都勇于去尝试,但有的孩子却总是很胆小,遇到大场合的时候就总是想要去隐藏自己。而在我们的日常教育中,什么样的父母会养出了自卑的孩子呢?

孩子童年的影响和伤害,有时候真的是需要用一辈子的时间来治愈,长大后也难以摆脱那些负面性格带来的影响。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是自信大胆的,但在我们的日常教育中,有些行为却总是会在不经意间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导致孩子出现自卑心理:

1、过分打压否定孩子的父母

绝大多数有自卑心态的孩子,往往身边都有一个喜欢打压和否定自己的父母,在父母的身上孩子很难获得积极肯定的正向鼓励。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自己本身的能力和价值产生深深的怀疑,看不见孩子身上优点、不懂得欣赏孩子的父母,很容易让孩子陷入自卑的心理。

2、经常对孩子使用冷暴力的父母

有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是会习惯性地对孩子使用冷暴力,尤其是当孩子做错了事情或者是没能完成自己的要求和想法的时候,总是会冷漠地对待孩子,让孩子自我反省。然而,在这种教育方式之下,孩子的安全感是非常稀缺的,情感的匮乏和疏离也同样滋生自卑和讨好。

3、控制欲太强的父母

孩子的自信和快乐往往也来自于自由的空间,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会让孩子拥有更多的自信心和积极性。然而,控制欲过剩的父母,孩子没有自我选择的空间,个人想法总是排在后位,想做的事情总是被禁止,胆小、依赖、自卑就由此而生。

4、经常向孩子喊穷的父母

很多时候,孩子的自信心也往往需要一些物质条件来做支撑,孩子对于自己及家庭在物质贫富上的认知,也会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心表现。有的父母经常向孩子哭穷,让孩子处于一个匮乏的物质条件之下,同时又没有正确的价值观输入,就很容易因为自身的贫乏而感到自卑。

5、忽视孩子个人需求的父母

一个人自卑心理的产生,也往往来自于从小自我的需求就得不到很好的满足,以至于孩子的个人配得感上的认知程度太低,他们总觉得自己配不起或者是不应该获得。而这正是因为父母在成长过程中过分忽视孩子的个人需求,总是希望孩子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

6、爱拿孩子做比较的父母

经常被拿去和别的孩子做比较,被父母指出各种不好、缺点的孩子,也会产生自卑的心理,即使是自己已经做得足够好了,但却是因为父母的不肯定,而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没有孩子喜欢被比较,他们更渴望被肯定。

7、只会要求孩子懂事礼貌的父母

过分懂事礼貌的孩子,也往往藏着一个自卑的内核,而这就来自于父母的苛求和不包容,他们希望孩子是乖巧的,但这却是家长们自己怕麻烦,想省事。没有父母的维护,孩子也很难自信起来。

重要提示:孩子们的自卑往往是因为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和行为对待,过分否定孩子,在亲子共处的过程中经常冷暴力,对孩子的控制欲太强,经常向孩子喊穷,忽视孩子的个人需求,拿孩子做比较以及一味要求孩子懂事礼貌,这都是导致孩子自卑的源头。

今日话题:自卑也往往来自于外貌的不自信,你是否有教育过孩子审美方面的问题?欢迎留言讨论。




这世界上的人有千万种,这世界上的性格也有千万样,但我们最不愿看到我们的孩子自卑。孩子自卑并不是天生的,环境塑造了人的性格,尤其是家庭对孩子性格养成有很大影响。

孩子的自卑的形成主要源于家长的贫富观,家长教育方式,家庭氛围。

家长把贫富看的很重,在金钱方面过于小气,会让孩子关注自己的家庭不如其他家庭富裕,而生出自卑心态。

这样的情况多发生在经济状况不好的家庭,家长的金钱观不够端正,把任何一件事都用花费多少来衡量。还不停地告诉孩子,父母赚钱不容易,你应该懂事,不要乱花钱,不要提过分要求。这样就造成了孩子在成长中从不敢提要求,甚至在社交中不敢提出他的意见。

并不是说穷就是滋生自卑的根源,根源在于家长对于贫穷的态度,家长把贫穷看成家庭幸福的决定因素,把金钱摆在一个至高的位置。这就潜移默化的造成了,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都是来自于金钱。

什么样的金钱观才能让孩子不因贫穷而自卑呢?尊重和珍惜劳动所得的每一分钱,适度使用,不铺张浪费,也不爱财如命。

我们凭本事赚钱是值得被尊重。勤勤恳恳工作,堂堂正正赚钱,告诉孩子赚钱不易,所以不要铺张浪费。也要告诉孩子,赚钱是为了享受生活,所以不要把钱看的过于重要。

如果家长的金钱观是这样的话,孩子可能压根就不觉得自家贫穷,那又何来的因贫穷而自卑呢?

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过于强势,对于孩子产生绝对的专制压迫,会造成孩子懦弱自卑的性格。

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父子纲常,家族观念根深蒂固,即使在新时代,我们不停的接受先进思想。但在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思想深处还存在家长制思想,家族观念,我们很难做到完全的民主。

我们经常跟孩子说,我是为你好,你必须这样做。强制孩子做一些我们认为能够在将来光耀门楣,闯荡社会的事情。我们觉得孩子小,长大了就能理解,所以不惜用“雷霆手段”强制孩子遵从我们的意志。

我们的出发点的好的,但是孩子在我们长期的专制统治下,会感觉反抗是毫无用处的,渐渐的失去了反抗能力,也失去了反抗意识,变得自卑懦弱。

在家庭里,我们尽可能的温和一些,民主一些,不要什么都为孩子直接安排好。征求孩子的意见,了解孩子的思想,让孩子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虽然他的看法不一定对,就是不一定对,才需要我们从旁协助,让他自己意识到自己看法的正确和错误,他才能有自信自己处理好所有的事情。

冰冷的甚至剑拔弩张家庭氛围,让孩子失去了心理上避风港,缺少关怀和爱,缺少爱的孩子更容易自卑

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父母关系和谐温馨,这样家庭的孩子,自信阳光。父母关系不好,动不动就吵架,孩子就不爱说话,在人群中存在感低。

我们很少有人在镜子面前吵架,如果吵架的时候照一下镜子,你会发现,吵架的我们,面目狰狞,极其丑陋,像一头野兽。在这样的环境里,让孩子面对两头野兽,孩子一定很害怕,他们不敢出声,希望降低存在感,不要被野兽伤害到。

一个受到惊吓的孩子,不敢说话,不愿意表达,不想被人注意到,这样的环境造就了孩子的自卑。

家庭和谐很重要,在家长有矛盾的时候,心平气和的解决,这样的示范力量让孩子懂得用冷静的方式处理问题,也让孩子感受到家庭温暖带来的正向情绪。

所以,要让孩子精神上富足,感觉不到贫穷,要让孩子有主见,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要让孩子懂得爱与被爱,那么在孩子的世界里就不存在自卑这回事。




自卑与否,与家人的关系不是很大,如果有,就是没有一个给你上升台阶,或者资产过亿的爹,自卑是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发酵来的,就拿我来说,我是一个从小乐观,可以给朋友带来欢乐的人,朋友都喜欢和你玩,但自从大前年工作老板拖欠我一年工资,五六万块钱,导致我四处负债,到现在也没在还请债务,越欠越多,我开始自闭,不愿意和人交往,尤其是有债务关系的朋友。虽然他们可能不太在意,但是我心里很难受,开始逃避,躲家里不愿意出去,不愿意工作怕被骗,如果把自卑归结于家长,那么这种想法是可悲的,只能说内心不够强大。想走出来其实就是心态问题,或者说脸太薄,不能调整自己的位置。加油吧,做好自己,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你会慢慢自信起来。




象我这样的父母养出的孩子不自卑才怪。我这一生坎坎坷坷,居无定所,象云一样随风飘零,虽然自己有外表有能力有头脑能吃苦,但却不自信的超出你的想象,这都是托我父母的福哦!

刚上小学时,我象一块纯洁无瑕的美玉,只爱学习,别人是逼着学习,我是主动学习。主动的一道题不会一个字一个拼音写不出来,我就嚎啕大哭着不吃饭,固执的每次考了一百分我才高兴,九十九分我都不开心。可自从有记忆起,我就沒有得到过父母的表扬。

要说父母不管我,那是冤枉她们啦。她们对我做出的成绩可以熟视无睹,但对我做出的错事那是绝不放过,全靠自己的心情来决定惩罚的强度。别人家的孩子认错求饶可以得到原谅,我这不行,不把棍子打折打断打到一定时间是不会罢手的!

被打骂得心理不正常的我发出了灵魂拷问“我这是为谁学习呢?”,“哼,不给你学习了!”。

从此,以前那个爱学习认死理的少年不见了。华丽转身变成了一个老师在上面讲,我在下面和同学说悄悄话,看故事书,不以认真学习为己任,以怎么玩的开心为乐趣。以至于在高考时还东张西望象猴子一样被监考老师狠狠地瞪着后登记在本上,不用说扣分了呗。

堕学后在家无所事事,怕出了房间走去大街被人指手画脚的说三道四,所以整天呆在房间里吃饱就睡觉活脱脱象个活死人。父母看见这样肯定生气啦,长大了,打又打不得,就站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大骂我是“寄生虫”。这让我更没有脸面出门了,自卑感越来越重。为了找回充实感,就不吃饭,第一天不怎么饿,第二天开始饿的时候,心里就充实了,因为饿的时候啥事都不用想了……

这样的性格进入社会了也适应不了,总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所以总是防着别人,以至于一生无朋友。自己喜欢的女孩子主动找自己搭讪,明明很激动的我却是一脸冷漠,结果是她和别人结婚了,她的妹妹做了我的第一任妻子。

看电影时,旁边俩女孩紧挨着我,且越挨越紧,那时候的我正是情窦初开,渴望被人爱的年龄,听见她俩小声议论着“真帅”,可我正眼都不敢看人家,脸红红的给她俩一人买了一根冰棒,然后等电影结束了,各走各的路,各回各的家,我多想她们主动的和我说“走,一起走走吧……”,可她们没有[流泪]

就这样,缘分错过一次又一次,直至网络的出现,让我克服了自卑找到了自信,在网上如鱼得水一般……

感谢网络,感谢平台!说真的,没有网络,没有这些个交友平台,我这一生将孤独终老,绝无幸福可言!




父母双方会或有一方太强势

父母太强势 ,有很强的控制欲 ,过分预子女的生活 ,在父母看来 ,尽责任 ,其实是摧毁了孩子的主动性 。容易让孩子养成逆来顺受 ,过且过的思想 。

不懂得尊重孩子的父母

女孩子言谈举止不尊重 ,不尊重 孩子的隐私 ,侵占孩子的生活,言语暴力 ,孩子的自尊心 情感受到侵犯 ,降低了孩子的自尊感 ,父母只图一时痛快 ,给孩子心里留下阴影 ,特别是在童年阶段 ,容易使孩子的心理发展受到影响 。

太包办的父母

把孩子的一切事物全部大包大揽,美其名曰照顾孩子 ,其实在伺候他们 ,使他们丧失了自理的能力 ,更加丧失的自控,自律的能力 ,与别人相比 ,啥也不会 ,就自卑啦 !

太抠,太会过日子的父母

孩子需要的东西,啥也不买 ,久而久之,孩子与其他孩子心里相比 ,有落差。孩子羞于和同龄人交往,交流,沟通 ,自己的生活比较封闭 ,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 。

总之,孩子成长是一个不可预知的变量 ,有时候因为情感或者其他问题就会自卑 ,但是总的来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我们要在责任的范围内,对孩子加以善意的引导 ,首先要改正自己的情绪性格 ,相互尊重,彼此包容 同共进步 。因为我也是一个比较自卑的人 ,我到现在也深深的觉得,我性格的成因与父母的强势有关 。




所有的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自卑   父母   孩子   贫穷   强势   懂事   过分   自信   性格   家长   事情   思想   方式   心理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