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姐妹之情,能疏离寡淡到什么程度?怎么改善?

父母在4女儿店,做了18年免费劳动力,78岁瘫痪了,要去儿子家养老,儿子提出轮流养老,母亲竟然不同意,要寻短见,他也被妹妹起诉。

李家父母总共生育了4个孩子,其中老大是儿子,其他3个都是女儿。

当天刚好是老母亲的78岁生日,原本,4姊妹高兴的聚到一起,想给老母亲过个愉快的生日。

没想到,大哥和大嫂突然发脾气,跟3个妹妹动起了手,老4最惨,被打的浑身是血,住进了医院。



兄弟姊妹为何会闹成这样呢?

老4满脸抓痕,衣服也被撕烂了,躺在医院的过道里,痛哭流涕的告诉大家事情的详细过程。

原来,20多年前,老4婚后和丈夫开了家店,经营古董,起初生意非常好,赚了不少钱,自然也忙不过来。

于是,她就父母接到店里来帮忙,这一帮就是18年。

5年前,眼看生意不错,老4还鼓动大哥投资了10万,没想到,大哥投钱没多久,丈夫就被查出鼻癌。

老4把精力和金钱都花在给丈夫治病,暂时关闭了店。

丈夫住院化疗,老4每天忙着照顾,这个时候的她,压力很大,可大哥大嫂没有关心,帮忙就算了。

还不停的找她要回当初投入的10万,让她十分心寒,认为大哥大嫂太不近人情了。



后来,丈夫还是没有挽救回来,处理完后事后,她就带着2个儿子继续开店,父母依然给她帮忙。

直到2年前,父亲出门时,不幸遭遇车祸,虽然收到10万赔偿款,但父亲就此瘫痪,行动和生活都不能自理。

2个月前,父亲去世,姊妹们各拿5000,加上之前的10万赔偿款,风风光光的给父亲办了葬礼。



这以后,姊妹4个一直相安无事,直到母亲过生日这一天,老4的说法是:

大哥认为父亲葬礼,3姊妹给的5000太少,让她们现在一人补1.5万,3姊妹当然不同意,这才被大哥大嫂打了。

老3告诉大家,原本10万就能举办大排场的葬礼,她们出于孝心,额外给了5000,可是嫂子心狠,嫌少。



父亲已经去世2个月了,大哥怎么会现在让妹妹们加钱呢?是否还有别的原因呢?

大家来到老大的家里,老大经济条件看起来不错,和妻子做废品生意,有1栋7层楼房,还有2辆车。

听到妹妹们指责他们不近人情,老大妻子解释说:那10万是她和丈夫收了很久废品,才换来的辛苦钱,自然很看重,她性子又比较急。

看着4妹花钱大方,出入都是坐飞机,认为4妹有钱,才想着去要回那10万,可4妹就是拖着不给。

老大也告诉大家:那天打架,其实也并不是老4说的那样,为了父亲后事的5000,而是另有隐情。

原来,母亲生日那天,老4和2姐夫吃了饭,悄悄溜进父亲房间,拿走了父亲留下的几个古董。



刚好被老大看见,就上前询问,老4满脸不耐烦的说:这些古董都是我的,我想拿就拿,你管不着。

这些古董原本的确是老4店里的,父母在店里帮了18年的忙,她没给过一分钱工资,就给了这几个古董。



老4认为:是她给父亲的,父亲不在了,她有权拿回去。

可老大却认为:既然给父亲了,那就是父亲的东西,父亲去世,那就属于父亲的遗产。

既然是遗产,老4就不该私自拿走。



说到这,老大还告诉大家:4年前,父亲车祸出院后,瘫痪在床的2年时间,都是住在自己家,一直由自己和妻子伺候。

虽然父母在年轻,有劳动能力时,不管他的废品生意,去给老4免费帮忙20年,瘫痪时,被送回他家。

作为家里唯一的儿子,他都坦然接受,没有拒绝,去年年底,母亲身体不好,不能劳动了,也被老4送回他家,让他照顾。

老大虽有不满,认为母亲太偏袒女儿,但他还是继续照顾母亲了。

可前短时间,老大偶然还发现,母亲居然有4万块财产,瞒着他这个儿子,存在2妹夫名下,让他心酸不已。



也是因为这件事,让老大想开了,既然父母都偏袒女儿,那就让姊妹4个轮流给母亲养老,一人3个月,他不再独自承担。

结果,老大一说出来,3姊妹就都拒绝了,老大气愤不已,这才和妹妹们打成一团。

老2的丈夫立刻解释说:岳母是不相信老大,才把钱存在他这里,他立刻取出来4万本金和1300利息,分文不少的还给岳母。



对于轮流养老,老2丈夫也不满的说:

凭什么女儿要把母亲接到家里去?在农村,赡养父母是儿子的义务,理所当然由儿子养老,不应该麻烦出嫁的女儿。



78岁的老母亲,看着4个儿女互相推脱,都不愿给她养老,气的准备好了农yao,想寻短见,被大家劝阻了。



老4喊着自己头疼,全身疼,找人鉴定自己的伤情,决定起诉大哥大嫂。

老大知道自己打人不对,不愿被起诉,但又拉不下脸,就让儿子儿媳到医院给老4认错道歉,获取老4的原谅。

老4开门见山的说:她的医药费由哥嫂承担,把家里属于她的户口,房子和田产,都合理分给她,再让大哥大嫂亲自去给她道个歉,她才会不起诉。

老大无奈点头答应,按照4妹的要求去做,只是对于母亲的养老问题,他不愿独自赡养,表示会跟妹妹们继续协商。



兄弟姊妹,原本从小一起长大,应该感情深厚,互相扶持,可文中的4姊妹却都疏远寡淡,自私自利:

1妹夫患癌,妹妹既要在医院照顾,家里还有两个未成年的儿子要抚养,要花钱,还要花时间和精力,哥嫂这时候去要钱,实在不应该。

2这个父母看起来的确是更偏袒女儿,在女儿家里做了18年的免费劳动力,等老了病了,就被女儿送回到儿子家,让儿子养老,这个女儿太自私。

3不管儿子,还是女儿,都是被父母生育,然后抚养大的,都有赡养老人的责任和义务,不能用一句养儿防老,就把责任都推给儿子。

其实,能出生在一个家庭,做兄弟姊妹,也是一种缘分,毕竟血缘亲情是几辈子才能修来的福分,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扶持。

怎么才能改善兄弟姊妹之间的疏远寡淡呢?

1父母从根本做起,在子女们小的时候,做好教育和引导作用,在子女们的成长过程中,尽力做到一碗水端平,不要太过厚此薄彼。

2兄弟姊妹之间,不要太过于计较金钱和利益,父母老了,有经济能力的子女,可以多出点钱财和物品,没经济能力的,就可以多出点时间和精力。

很多人认为父母不在了,就不必改善兄弟姊妹之间的关系,不来往就不来样,可血脉亲情是永远切不断的。你认为呢?




不必改善,凉了就已说明一切。




父母在时,兄弟姐妹能凑在一起,之间有些矛盾,一般也不会直接顶撞,但父母不在了就不好说了。如果疏离寡淡了,那就各过各的吧,没必要刻意改善。因为现在的社会,大家都是各自独立的,兄弟姐妹之间人格平等,没有谁依附于谁的问题,不像过去那种大家族里长姊如母、长兄如父。既如此,不必″改善″,各自好自为之吧。




这个问题我有亲身体验,因为兄长不赞成我的婚姻,我们几乎断了来往。甚至在父母家见面都不如见个邻居,那种心情也不大可能用语言表达出来,总之是非常难受。后来父母相际去世了,我们跑前跑后的帮忙,现在总算改善了这种情况。我虽然不知道你是什么情况,可我想说不那么好改善,除非你肯低头,或者遇见什么事使对方感动才可以。




在农村,有不少兄弟姐妹老死不相往来的例子,究其原因,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最根本的源泉,莫过于利益。小时候,兄弟姐妹围在锅台前吃饭时,不也是因为一块肉,一个小蛋糕啥的,动起手来,然而过一会儿就和好如初,这就是因为一点小惠,产生的,这也是与生俱来的自私心理产生的。但随着各立门户,姐妹出嫁,又形成了一个个小家庭,兄弟姐妹之间又为自己的小家庭拼搏,往往在外人面前不愿透露的,兄弟姐妹之间会互相掏心掏肺的说出来,以求帮助,其实就是因为这种利益唠嗑,却引火上身,殊不知,每人都有一个小家庭,都在为自身考虑,又咋有时间来解决你们的事情呢?其实很简单,兄弟姐妹已不再是小时候的亲情了。要清楚,人生来不变的本性就是自私。久而久之,矛盾产生了,轻者憋在心里,重者或许会大打出手,永不相见。所以,要想和解,唯一的唯一,就是从利益上化解。不需要和事佬,只要是明白根源,就不难解决,但要双方都要牺牲利益,或经济?或尊卑?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手足之情不可忘,又有几人能看清?




兄弟姐妹之间因为有血缘的关系吧一般情况下都会有一家人的感觉,但是也有因为种种原因导致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产生矛盾,会有一定的疏离,其实改变现状也不难,必竟手足情深,多聚聚吃饭聊天或者是谁遇到困难时能够帮一把尽量去帮,慢慢就扭转局面啦![微笑]




根源就在一个亲字上,因为越是亲越觉得理所当然,你就应该让着我,护着我,好处都是我的,理所当然的认为好处都该给自己,兄弟姐妹都这样想,那谁又会让呢?结局自然互相指责、都觉得自己委屈。其实如果换个陌生人,还没那么大怨气,指不定还互相谦让呢!人性就是那么复杂,说不清道不明呐!




说到亲情这本书估计几天我也说不完,我就粗略的说说我的故事吧。

我出生在一个家里有三兄妹的农民家庭,一个哥哥一个姐姐,按理说我是最小的那个应该是最幸福的,可事实并非这样,印象中小的时候父母总是吵架,我妈是那种性格阴晴不定的人,喜欢钻牛角尖,总会抱怨生活。我爸是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脾气也很暴躁,两种性格完全不同的人结合在一起,那日子过得真是糟心[汗]

可能从小就听惯父母吵架的声音,我们都很会察言观色[可怜],稍有不对的气氛我们都会避开,所以我们性格都是很沉闷的,从小到大都没有过那种有吵吵闹闹的场景,家里就像是一潭死水,没有一点生机。

后来我哥索性就辍学去打工,那时候他初中还没毕业,在厂里打工认识了我现在的大嫂,我初二那年他就带她回来过年了。那时候我爸妈也是不高兴的,一方面我们还在读书,家里需要我哥帮忙;另一方面我妈认为他女朋友长像挺凶的,不好相处。可我哥那时年轻不懂事,就是认定她了,在我高三那年他们未婚先孕生下我侄子,然后满月酒和结婚酒一起办的,他结婚那天我和我姐还在学校都没回去。以前我不明白我哥为什么喜欢我大嫂那样的人,我大嫂是个爱贪小便宜,八卦,说话直不过脑子的人,平时话也很多,我哥可能觉得我们家太需要这种话多的人来活跃氛围了,所以我大嫂就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后来我上了个普通的大专,三年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我哥给的,我很感激他出钱供我上学,我曾经也想过有钱后要好好回报他的,可能是我想得太简单了吧,不知道一个人的改变能够如此的简单。

我大学毕业的第二年他就开始问我要钱了,当时因为我也工作了,他问我要钱时我除了惊讶以外更多的是想要急切的回报他的心情,觉得自己上班赚钱了,不管什么原因只要是他需要钱我就要给,那时候15年我的工资还是很低的。后面同一年的时间里他就问我要了四次钱了,原本工资就不高的我每次一千几百的给,我发现我每个月是分文不剩了[汗]。他问要钱的理由也是很奇葩的,要么说不想拿卡里的,要么说去补牙微信不够钱,要么说去修车没钱了,要么说我堂哥结婚管他借钱他的钱存了定期的[吐血],记不清多少次了要钱的理由就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我就这样每次一两千一两千的给,给了几年。当然他也会问我姐要钱,理由也是很简单的一个事。

就这样持续到我结婚,其实后来我想想他是否因为我上学用了他的钱,所以认为我出来工作了应当要还给他,但是我姐上学他没给过一分钱,他也一样频繁的问我姐要钱。后来我对他这疯狂压榨的行为感到害怕了,以至于他一来电话我心里就咯噔咯噔的,因为我知道他一来电话都是要钱的,平时是不会联系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关系只能用钱来维系了。

终于熬到我结婚了,心想着以后应该不会问我要钱了[微笑],事实证明,我一点不了解我这个哥,没结婚前他就像是一个温顺的绵羊,所有的改变都在他结婚后。

去年我怀孕的时候他来佛山找工作,在我姑姑家住了几天,因为之前他有两年没出来上班了,一直在家。这次我以为他来找工作会好好上班的,结果来佛山第三天又问我要钱了,理由是他的车贷还款日到了,叫我给三五千他,我当时一听虽然也有点心软了,但后面我还是没给他。我认为买房子买车子我可以给,但是这种这么小的事情也问我要钱真的很说不过去,而且我已经结婚怀孕了,我这些年一点存款都没有,都是几千几千要么给他要么给我爸妈,我心疼他们,可他们没人心疼我[可怜]。就是这次我拒绝了他,他就跟我翻脸了,他跟我姑姑说我读书时候用他的钱,现在有困难也不肯帮忙,我后面听我姑姑这么说我也明白这些年他一直管我要钱的原因了,就是因为我没有一次性把上学的钱还给他,以至于每次几千几千给的都看不见。

这件事以后我跟我哥就没联系过了,我也不想这么累的去维系这种亲情了,需要钱才能维系的亲情我也不稀罕了,以后爱怎样就怎样吧[再见]




兄弟姐妹之间,譬如手足,难舍难离。只要感情深,铁棒磨成针。

1,爸爸住院。父母60多,一次兄弟姐妹欢聚一堂,我说,爸爸妈妈年纪大了,我们应该给父母养老钱了。可是他们全部一声不吭。

爸爸70岁,在上海华山医院住院。我正好二哥在上海工地干活,我找到他说,爸爸手术,我和妹妹又出钱又出力,你和大哥也应该表示表示吧。二哥说,你不要找大哥要钱,他没有钱(那时大嫂健在),我的火蹭蹭往上冒,二哥说,大哥的钱,我出。于是,他找老板预支了6000元。

从此,我没有和两个哥哥计较过钱。他们穷,只要需要他们出钱,砸锅卖铁、东挪西借,也马上拿出钱。而我,为什么要挤兑他们?

从此,我开始给父母寄钱,每个月几百、直到一千两千。

2,哥哥之间的感情。我是知道的。在新疆工地,二哥脑膜炎,大哥背着二哥,国道边跪求过往司机,送到几百公里以外的县医院,救了二哥一命;在黑龙江工地,大哥掉入深井,半天没有声音,大家都说人死了。二哥闻讯赶到,发疯一样下井捞人,救了大哥一命。

3,各尽所能。妈妈得了癌症,又有高龄的爸爸。谁来照顾他们?幸亏二哥二嫂从云南赶回家,二哥瘫痪了,可以24小时守着妈妈,二嫂担负了全部家务,还有一大片农田,他们只能是光出力不出钱;大哥在外地打工,自己儿子都捯不清楚,只能是不出钱不出力;我在天津上班,只能是光出钱不出力,爸爸1000,妈妈1000,二哥3000,可怜那几年,我的打工工资也就5000,6000;妹妹每个周末都回家,弄吃弄喝,洗洗刷刷,她是又出钱又出力。

4,妹妹发飙。妈妈病重,过年的时候兄弟姐妹都回家,妹妹突然发飙:妈妈是大家的妈妈,必须大家出钱。我像五雷轰顶,当场指出,第一,有三个哥哥,妹姑娘可以什么都不管。第二,哥哥妹妹花掉的钱,现在都说出来,妈妈有八万元,可以从这里面出。第三,你是人民教师,不应该这样。二哥当场拍出1万元,大哥态度也很明朗,连一向满口负能量的老婆都放言,妈妈我们背走。

其实妹妹的意思是,两个哥哥穷,妈妈生病,钱应该是她和我两人出。这未尝不可,问题时当时我来来回回折腾,囊中羞涩,妈妈有存款,可以先从妈妈存款里出钱。

但妹妹不应该这样。哥哥穷,也就罢了,和我比较一下就知道了。我十八岁离开家,没有再麻烦过父母,而妹妹高中毕业以后,连续复读三年,父母培养她一个人的钱,就是三个哥哥的总和。结婚、生子,父母都全心全力支持。

当然,妹妹没有拿走一分钱,她还是继续做她的孝顺女儿、伏地魔、观音菩萨。

5,什么是舅舅?人说舅舅舅舅,进门空手、吃饭漏斗、睡觉死狗、出门带走。

我第一次到妹妹家,进小区前,她去超市买了两提礼盒:不要让老公孩子废话。我当场发飙:妹姑娘,你少来这套,告诉你,这一辈子我到你家绝对不会带一样东西。

几十年,我忠实履行了诺言,来来去去,妹妹家是中转站,从来都是两手空空。

一天早晨,侄子在家犯病,我侧着耳朵听了半天,也没有觉得和我有关。没过几天,突然出现奇迹,我的同学兼战友兼朋友竟然给侄子安排了工作,他一门心思,就是要进上海某个大公司。我心里也有了一些安慰。

综上所述,兄弟姐妹之间,没有办法斤斤计较。需要有一个能力强,愿付出的。如果没有这样一个,那么,兄弟姐妹就是一盘散沙,或者打得乌烟瘴气。




不占利益都是亲情,占了利益眼里只剩下利益,当今社会利益大于天,其他的都是小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寡淡   大嫂   姊妹   古董   大哥   丈夫   家里   父亲   程度   哥哥   儿子   利益   父母   母亲   女儿   妹妹   妈妈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