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国人非说“眯眯眼”是中国的传统审美呢?

“眯眯眼”广告引起了全民大讨论,为什么这类广告会引起人们不安适,我认真思考,恍然悟到,美可以有多面性,任何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欣赏不同的姿态,但是一旦走入公共视觉,那么形态、色彩就不能脱离当时普通大众的审美和文化嵌入的内容。

我们看到有一些反映唐朝宫廷内容的电视剧,以丰腴为美,服装也略显暴露,观众诧异之时,史学家证明史书记载确实如此。推而广之我们就强化了唐朝以丰腴为美,也就没人再往有碍风化去想,进一步说就是这种装扮嵌入的文化与历史是相符。

有人说“眯眯眼”出现在中国二三十年代的黑白电影,发现电影中的角色也有眯眯眼的形象,这些人物多半是社会底层、烟花柳巷的角色。我们曾看到国外有一些绘画作品或摄影作品描写百年前的中国妇女和男人的时候,多半男人躺着抽大烟,女的“眯眯眼”站在旁边。看到这些,你一定不会以为“眯眯眼”儿是美,而是对人的一种蔑视,这就是文化镶嵌的结果。

眯眯眼作为个人审美倾向并没有什么,但是一旦很多产品的广告嵌入了文化的内容,那么不难想象大众的排斥并不是眯眯眼的表面形象,而是对深层次的对群众的蔑视。




我就认为眯眯眼很好看,怎么了?不可以吗?
















中国古代文人笔墨下记录的美丽女子多婀娜多姿,眉如细柳、唇红齿白、莲步轻移,通过这些古代文学作品或是古画的呈现,我们可以知晓,中国女子的古典美是一种阴柔之美。


《西厢记》中,崔莺莺是“淡白梨花面,轻盈杨柳腰”,“翠裙鸳绣金莲术,红袖鸾销玉笋长”,“解舞腰肢娇又软,千般袅娜,万般旖旎,似垂柳晚风”。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李清照写道“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蝶恋花·墙外秋千花影后》中有词曰:蹙损双眉,懒画遥山秀。柔弱风条低拂首。这些词都将女子体态婀娜,柔顺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古典美女,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颈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侠骨柔肠。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冰清玉洁,守身如玉。


与古典女子的形态、仪态、情态、德色才艺相匹配,相和谐的只能是古典的丹凤眼,低眉顺眼,眉目传情,转盼多情,细细长长的丹凤眉眼传递出古典那种温婉典雅,顾盼内敛,娇羞多情的女子品质。


现如今,当代现代女子,见多识广,穿着暴露性感,大胆创新,敢于个性绽放,大放异彩,主动热情,与男人平起平坐,高起高坐,所以适合大眼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西厢记   丹凤   箕踞   丰腴   大众   庄子   唐朝   中国   国人   形态   古典   女子   传统   性感   男人   内容   广告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