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样板戏一直被称之为现代京剧,实际上,他们能算是京剧吗?

样板戏,是一个特定的称呼,也是一个特殊时代的产物。

所谓样板戏,就是样板,也就是戏曲的标准模板,这个模板的依据,就是两个: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解放后毛泽东同志关于文艺工作“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以及“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指示。

样板戏,无论是京剧和舞剧,都被冠名为“革命现代”,“革命现代京剧”,“革命现代舞剧”。

在著名的八个样板戏当中,革命现代京剧占的比例最大。

样板戏的“样板”,在当时应该是“政治样板”的因素占主导,对于京剧艺术本身,更多的是发展和创新。

抛开特殊的政治背景,仅就京剧艺术来讲,样板戏不仅算京剧,而且是到目前为止,对传统戏曲剧“现代化”尝试的最成功的典范,就现代京剧而言,配得上“样板戏”的标准。

第一,从内容上讲,样板戏开启了京剧脱离“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模式的先河,把工农兵的形象搬上了舞台,使得京剧更加贴近广大人民群众。这也是响应“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文艺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号召。

按照现在的流行语,叫做“接地气”。

样板戏当中的角色,都是在革命和建设中最基层的干部,战士,工人,农民。

第二,样板戏对京剧的“唱念做打”都进行了大胆有效的改革创新,大胆抛弃了京剧的经典戏服,简化脸谱,引进话剧元素(包括对白和布景,人物形象)和歌剧化唱腔,但又坚持了京剧的“生旦净末丑”核心传统,这样的改革,更加贴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第三,首创京剧伴奏采用“交响乐队”的“革命性”变革,把中西音乐元素完美结合,真正提现了“洋为中用”。

《智取威虎山》当中,杨子荣《打虎上山》片段,几乎是至今无法超越的京剧片段,现代舞台剧的布景,西洋乐器和中国传统京剧乐器完美配合的伴奏,揉合歌剧元素的唱腔,交响乐风格的音乐,真正体现了什么叫“现代京剧”,什么叫“样板”。

可惜的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文艺作品,越来越少了。




撇开历史原因,必须承认样板戏的样板作用和高水平。

一、每部样板戏都是经过精细的加工打磨的。因此,每部样板戏的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越是后期拍成电影的样板戏水准越高。《杜鹃山》、《磐石湾》、《平原作战》、《红色娘子军》等。

三、样板戏从唱腔、台词、做工、人物、舞美等全方位地对京剧进行成功地创新。

四、可以说,《杜鹃山》是京剧的一颗耀眼的明珠,可能是京剧的顶峰。

五、大量的优美唱段已经成为经典,难以逾越。《智取威虎山》中的“打虎上山”、《杜鹃山》中的“乱云飞”、《磐石湾》中的“怎能忘”等等。

六、“样板戏”之所以容易流传,除了当时播出频繁、移植剧种多之外,最关键的是精心创作、打磨精良、节奏衔接合理不拖沓、内容易懂。

七、传统京剧剧目是“戏就人”,根据个人特点来设计剧目唱腔等;为家族式创作、改进、积累;为了生存,为了票房。

八、现代京剧剧目是“人就戏”,根据剧目需要,选择符合该剧目需要的演员;为集体创作,精雕细琢,通俗易懂,都是精品经典;为人民服务。

九、因为历史原因,当时过于频繁播出,其它艺术作品不多。所以,在当时难免出现审美疲劳现象。

时间过去四十多年,再回头审视这些作品,里面有很多京剧艺术创新和严谨的创作精神是不可否认的,是值得当今艺术家们学习的。




八部样板戏实事求是的说是旗手江青说的,但这是在六七年初期说的。这八部样板戏用发展的眼光看仅仅是指文革初期推出的第一批样板戏,京剧五部,舞剧两部和交响乐一部,不久在形式上还创新了一部钢琴伴唱。所以,第一批有9部,分别是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乐沙家浜和钢琴伴唱红灯记。而后陆续出台的样板戏还有京剧龙江颂、杜鹃山、红色娘子军(京剧)、磐石湾(南海长城)、审椅子、平原作战(平原游击队)、红云岗(红嫂),舞剧有沂蒙颂(红嫂)、草原儿女(草原英雄小姐妹),文革十年江青主抓的戏剧大概就是这些作品吧!它们源于文革前夕京剧汇演的优秀剧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二次创作。在两报一刊上发表剧本的还要少一点。有些限于戏剧形式,如交响乐、舞剧(舞剧发表舞台剧本的仅有红色娘子军),有些还不那么成熟。最后制成电影上映的是76年春节发行的《磐石湾》和七一发行的《审椅子》,分别由智取威虎山剧组和龙江颂剧组排演的。




六七十年代的现代京剧己达到京剧发展的顶峰无可争辩,无论演员、唱腔、唱词都是任何传统京剧无法相比的,它是以工农兵为题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京剧精典,完全是歌颂英雄传播正能量的。




直到现在,我看样板戏都会被英雄人物感动得热泪盈眶。革命现代京剧戏是歌颂工农兵的创新典范之作,体现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针,当时风靡全国,人民群众喜闻乐见,那时人们都能唱几段。这么好的京剧,居然不演好多年。但是好的东西,人民最终还是喜欢,现在许多京剧团重新排练革命现代京剧戏,每次演出都受到热烈欢迎。可见,评价一部戏好不好最后还是人民说了算。




现代京剧的最大贡献,就是现代交响乐与传统京剧的融合。尤其是《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杜鹃山》等现代京剧,都有很强烈的时代感,音乐、唱腔既保持传统,又推陈出新。照顾了各个年龄段不同文化阶层的欣赏需求。例如《智取威虎山》《打虎上山》一段,且不说唱腔经典,光是一段前奏,就已经成就一部伟大的不可逾越的交响乐作品!可惜,文革后,改革开放了,京剧倒退了,退回了原来的“才子佳人”,不再有反应现代生活的作品!

因为“推陈出新,百花齐放”,才有文花艺术的创新,才有在我国的一个特定年代戏剧精品的层出不穷,才有流传至今不可磨灭的一代经典。然而,现在改革开放已经四十个年头,京剧的创新不但不与时代同步,而且更加故步自封停滞不前。我们所担心的是,只怕我辈后30年,从此舞台无京剧!




有这个疑惑其实也很正常,现在流行的样板戏,和以前的京剧相比,差距还真的是挺大。但这只是因为时代在不断进步,因此京剧也在不断的改革。所以,样板戏绝对算是京剧的一种。不过和传统的京剧比起来,样板戏还是会有很明显的差距。



第一,扮相不同。传统的京剧,表演者都会穿着上很繁琐的衣服,看起来华丽又亮眼。有的甚至还需要带上特殊的面具,增加威武的感觉。但是样板戏则不同,它已经被简化了。表演者的服装都非常的朴素简单,有的时候甚至还能看到一些素衣或者汉服,感觉就和我们平常穿的差不多。而且连武器也从原来的兵器,换成了农具或者是步枪。表演者的脸上,也已经没有了浓妆艳抹,变得更加素淡起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主要是因为追求的不同,以前的戏,讲究的是虚实结合,而现在的样板戏,则讲究的是实,这样会更具有代入感。



第二,唱腔有区别。很多人会怀疑样板戏不是京剧的原因,就是因为觉得他们的唱法有很大的不同。京剧唱法,会运用到假嗓,闷嗓,音的转折会非常明显。但是现在的戏,经过了一番改革之后,对于声音已经没有以前那么严格的要求了。不过里面依然会运用到京剧唱法,但又加入了一些外国戏剧的唱法,两者的结合,就形成了不同的演唱风格。这主要是因为,京剧主要是以唱腔为主,用唱的形式,表现出整个故事。而样板戏,主要是在突出人物故事,这类强调的是用表演形式演活一个故事。



第三,程序上有区别。以前的京剧就是太过于传统了一些,一直都是沿用着以前传下来的表演形式。如果稍微创造改动一点,就有可能被师傅骂,说这是在毁了经典。而样板戏则没有这一点顾虑,只要剧情符合,表演者们甚至能够在台上临场发挥一会儿。所以这种形式,其实要更符合这个时代的特点,也更加能够体现出强大的代入感。

这样一对比了下来,可能会有人觉得,差距都这么大了,那还能算是京剧吗?再者来说,不是说京剧就不能改动吗?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变化,没有什么事情是能够一成不变的。虽然以前的京剧,一直要求不能改动老祖宗传下的东西。但是到了后来,这种规矩已经被打破了,所以渐渐的发展出了不少更符合当代审美的京剧唱法。样板戏,就是这样发展而来,所以它也是京剧的一种。




提问本身就有问题!

京剧难道就应该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牛鬼蛇神的天下吗?不管什么剧什么艺术作品都应该以广大人民为立足点,描写与反映的宣扬的都是人民喜闻乐见的东西,它才会有市场受众就会广,才会得到欢迎并长盛不衰的延续下去。

中国传统京剧表现的全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和鬼神等,自古都是为上层服务的,内中反映的主流人物都是官员,将军,老爷,太太,小姐,都是有钱人与有权人,而人民只是小人物,丫环,杂役与小的们。且传统京戏始终一层不变豪无创新,大多是保留的传统折子戏与固定的故事。人们早就看厌了。

样板戏也就是现代京戏,是对传统京戏的一次大胆的卓有成效的创新,摒弃了旧有思维,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及鬼神踢下了舞台,代之以工,农,兵为主的形象,这是深得人心之举,因为传统京戏说的是古人且反来覆去的炒剩饭,讲的还是与占大多数老百姓无关的事,而现代京戏却反映的是现代人民生活,多是与百姓所熟知所经厉并息息相关的事,且唱段也经改革,通俗,易懂,有趣,易学,老百姓爱看并记得住,其中唱段几乎人人会唱几段,可想而知现代戏是多么深得人心!

如今样板戏没有了,没能坚持下来,传统京戏仍然独霸着戏曲舞台,仍然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和鬼神当道!但发展如何?没落了!快没人看了!创新才是王道!京剧也应跟上社会发展需要,不应应循守旧,要以反应新时期身边人身边事为主才会得到共呜!才会受到人民群众欢迎!




样板戏不是京剧吗?那么什么叫京剧,难道那些现代人听不懂得戏叫京剧,应该讲样板戏是发展了京剧,这就是毛主席讲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小编你连这也不懂啊!样板戏是在特定社会发展的,他歌颂中国共产党,歌领伟大领袖毛主席,歌领革命英雄主义,歌颂伟大红军和八路军,新四军和党组织起来的广大民兵和人民群众。歌颂了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献身的革命烈士和革命前辈。所以几十年来深受最广大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任何人,不管用任何手段妄想摸黑样板戏,但是他却永远留在人民心中。




被称为现代京们的样板戏有《红灯纪》,《沙家滨》,《智取威虎山》等。这些样板戏在相当年非常火爆,特别是唱腔设计也很经典和流畅,50,60后的那一代人,大部分都会信口唱上一段,感觉特别的得劲。比如:《红灯记》唱段中的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纠纠_《沙家滨》唱段中的智斗。《智取威虎山》唱段中的打虎上山等等,字正腔圆,使人振奋。在欣赏京剧的同时,鼓舞革命斗志,提向心力和凝聚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样板戏   京剧   磐石   京戏   唱段   帝王将相   才子佳人   舞剧   唱法   剧目   唱腔   交响乐   样板   称之为   传统   经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