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东为什么从小管姜昆叫叔叔?

不吹不黑,公平公正和您聊聊相声。马季先生让儿子马东管姜昆叫叔叔,这一行为充分向世人展示了一位老艺术家的胸怀!马先生一辈子都把自己的位置放的很低,不管是面对同事、徒弟、还是朋友,从来不以长者自居,更不会用领导的语气跟别人交流。

马季先生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培养起来的第一代相声演员,众所周知他有四个老师:侯宝林、刘宝瑞、郭启儒、郭全宝,侯宝林先生是责任老师。据说一开始在侯耀文没入相声门之前的时候,侯宝林大师也让侯耀文叫马季叔叔。这时的侯宝林大师把马季是当做学生和同事看待的。

正是因为受到侯宝林大师高风亮节的影响,马季跟他的弟子也是以老师和学生来相称,在生活中,他把弟子同样以同事来对待,所以在马东小的时候,马季就让马东叫姜昆、赵炎、刘伟、冯巩等人叔叔。 另外说明一点,马东的年龄确实比姜昆冯巩赵炎等人小挺多。

据马季先生的得意弟子冯巩回忆,当时冯巩先生写了一段相声想请师父马季先生指导,当面表演完后,马季从来不会说你这里或者那里说的不好,必须得改之类的话。甚至会跟徒弟开玩笑:兄弟,你这里这样说,效果是不是会更好些? 由此可见马季老先生确实没把辈分这些东西看得有多么重要!

就算是马季老先生的弟子在1990年,在苏州举办了拜师仪式,正式成为马季先生的徒弟!但是马东却仍然称呼父亲的徒弟们为叔叔,直到马季先生去世火化的当天晚上,马东为答谢众人请大家吃顿饭,席间,由姜昆、赵炎、冯巩等人提出来的,姜昆代表所有师弟跟马东说:你是我们的师弟,而且是亲师弟,不能再喊叔叔,必须得改。从这之后,马东才改口称姜昆为昆哥,冯巩为巩哥。

可以说马季老先生不但把一生献给了心爱的相声事业,也为相声界的后来人树立了榜样!公平的说,冯巩先生做为马季先生的得意弟子,也继承了马先生的高风亮节,在学生与徒弟之间分的不清,没有搞又是摆知又是引保代之类的旧习俗。希望如今的相声界多学学马老先生的高风亮节,真正做到德艺双馨!




在马季去世之前,他的儿子马东管所有马季的徒弟都叫叔叔,包括姜昆。这是马季特意安排的,从中也能看出马季作为相声领袖的开明之处。

按照相声师承的规矩,师徒如父子,也就是说,一个相声演员的徒弟和他的子女是同一辈人,是应该以兄弟姐妹相称的。比如,侯耀文是侯宝林的儿子,而马季是侯宝林的徒弟,侯耀文就管马季叫师哥,如果侯耀文不在相声门,也可以管马季叫哥。

按照这样的规矩,马东是应该管姜昆、冯巩、刘伟、王谦祥、笑林、黄宏等这些马季的徒弟叫哥哥的,因为他并没有从事相声行业也没有师承关系,叫哥哥无可厚非。

而在马季收这些徒弟的时候,也就是七八十年代,当时的相声圈并不流行拜师,尤其马季是一个继往开来不太讲究这些老派传统的人,别看他有那么多徒弟,但在八十年代一直以老师和学生相称,马季甚至倡导一种朋友关系,力主平等。姜昆还好,在跟着马季之前几乎没有学过相声,而王谦祥和李增瑞等人都是带艺投师,马季就更加主张不要叫师父和老师,互相都是朋友。

在这样的氛围中,马季一直教育更加年幼的马东,从小管这些平时向自己请教相声创作和表演的人叫叔叔,以示尊重。

其实马季一直没有像很多演员那样,和徒弟们正式举行拜师仪式,直到九十年代才在南方举行了一场谢师会,举行现代的仪式加上演出,这才名正言顺地算是确定师父和徒弟的关系。

2006年冬天马季去世,马东这时已经年近40岁,看着从小叫到大的叔叔们已经满头华发,他这才对他们说,自己父亲去世了,以后我就改口叫你们诸位师哥了。

相信马季先生地下有知,也会对马东的话充满理解。从这之后,马东这才改口管姜昆、冯巩等人叫师哥。


娱乐答不休,我是郑捕头。欢迎关注。




马东为什么从小管姜昆叫叔叔?因为这是相声大师马季先生的命令。马东得听爸爸的话,所以从小就管姜昆叫叔叔。下面咱们就详细说说。

马季先生


马季(1934—2006年)原名马树槐,天津宝坻人。中国相声第七代传人,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先生是继侯宝林大师之后,相声界的又一位领军人物。

马季先生1985年当选为“十大笑星”之首 。2006年9月获颁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马季“人民曲艺家”称号。马季先生是五、六、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新中国成立以后,相声界拜师仪式基本是自动废止了,师父和徒弟关系演变成了新型的老师和学生关系。

马季进入中国广播说唱团以后,团里指定了四位大师级的老师:侯宝林先生、刘宝瑞先生、郭启儒先生和郭全宝先生一起教马季,侯宝林先生是马季的责任老师。


从1983年开始,马季先生一共六次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为观众带来了《宇宙牌香烟》《五官争功》《训徒》等经典相声作品。马季先生还甘当绿叶,将他的徒弟姜昆、冯巩、刘伟、赵炎等著名相声演员带上了春晚的舞台。另外马季先生还是歌颂相声的开创者。


马东



马东是马季先生的儿子,1968年圣诞节出生于哈尔滨。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制作人、主持人米未创始人CEO。马东曾在澳大利亚留学,回国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学习电视专业,在中央电视台担任过《挑战主持人》制片人、总导演、主持人。


2013年,马东离开央视加盟爱奇艺公司,担任首席内容官,并主持首档说话达人秀《奇葩说》。在卸任爱奇艺公司首席内容官后,成立米未传媒并作为创始人出任CEO。2008年12月25日,马东获2008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


姜昆



姜昆,1950年出生于北京,现任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相声演员。姜昆1976年进入广播说唱团,师从马季先生,是马季先生的大弟子。马季先生非常欣赏姜昆,所以他在卸任广播说唱团团长的时候向组织上推荐了姜昆担任团长。


姜昆在马季先生多年的言传身教下,积极从事相声艺术的创作和实践,创作和表演了一大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相声节目。他的《如此照相》荣获中国金唱片奖;《虎口遐想》等作品获全国相声大赛一等奖。

姜昆是八、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称呼由来

马季先生作为继往开来的一代相声大师,他非常开明,他和弟子姜昆等人之间既是老师和学生关系,也是朋友关系,也是平等的同志关系,甚至是兄弟关系。

马季先生在和徒弟们在研究新作品的时候,有时会逗逗徒弟,说:“兄弟,你看这段这样改行不?”让徒弟们哭笑不得。

马季先生不愿意让马东从事相声,因为他知道相声太难了。所以他给徒弟们说“活”的时候,马东是不能在场旁听的。

弟子们经常上门求教,马季就让小马东称呼姜昆等人为“叔叔”。姜昆等人不愿意,可是师命难违,后来就一直这么叫了下去。马东给姜昆等人叫叔叔一直叫了30多年。

改口

2006年12月20日,马季先生因心脏病发作不幸逝世,享年72岁。马季先生逝世以后,中央领导通过各种方式表示了沉痛哀悼。12月24日,马季先生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隆重举行。中宣部部长等领导到场悼念。到场送别马季先生的各界人士以及自发前来的群众近万人。


马季先生追悼会的当天晚上,姜昆、赵炎、刘伟、冯巩等人强烈要求马东改称呼:“师父走了,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们的弟弟……”

马东同意了,从那以后马东看到姜昆等人不叫叔叔了,而是“昆哥”、“炎哥”“伟哥”、“巩哥”,看清楚了各位:是昆哥不是师哥。

因为马东不是相声门的人所以不称呼他们为“师哥”而是称“哥”。当然称呼“师哥”也不能说不对。

马季先生让马东给姜昆等人叫叔叔,充分体现了马季先生的宽广胸怀和高尚人格,充分体现了新中国的师徒关系是人人平等的同志关系。

缅怀一代相声大师马季先生。

我非常喜欢马季先生的相声,我最喜欢的是马季先生的单口相声《宇宙香烟》。

朋友们你们喜欢马季先生的相声吗?你们喜欢看马东的《奇葩说》吗?欢迎留言讨论,谢谢。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按辈分说,姜昆是马季的徒弟,与马季的儿子马东平辈。不过,马季先生为人低调、平易近人,他认为同行之间要讲究平等,哪怕对方是自己的徒弟,所以他让马东从小就喊姜昆、冯巩等徒弟叫叔叔。


直到马季先生去世,姜昆等徒弟为表示对马季的尊重,坚持要求马东改口叫他们“哥哥”。从之以后,马东才不再叫姜昆叔,而改口叫哥。 有观点认为,姜昆此举并非出于对马季先生的尊重,而是想以此建立起师徒之间的尊卑关系,因为马季先生已经不在了,他作为弟子想尊敬也无处表达。主要目的是让后辈们看,给他们立规矩。

别管姜昆让马东改口出于何种考虑,有一点是确定的,就是马东反而跟姜昆的对头郭德纲走得比较近,这些年来一直有往来。德云社20周年庆典演出,郭德纲就邀请马东来主持。马东做的节目也邀请郭德纲当嘉宾。



马季的师父是侯宝林,侯耀文作为侯宝林的儿子与马季同辈。马东是马季的儿子,郭德纲是侯耀文的徒弟,所以两人也是同辈。郭德纲对马东很尊重,每次见面都叫师哥,总是将“当年多亏了大爷的照顾”挂在嘴上。

看来,马东和他的父亲一样,关心的只是相声本身的发展。

(文/LZ)




姜昆1950年生人,马东1968年生人,两人差18岁,马东叫姜昆叔叔一点毛病没有。

马季那一代相声人,遵循的是师生制度,讲究的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不是追求辈分上的高低,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那都是现在某些人刻意炒作起来的陈芝麻烂谷子。

刘宝瑞也是马季四个老师之一,但他在《扒马褂》里面管马季母亲叫“大娘”,也就是伯母的意思。按照现在某些辈分至上的人看来,刘宝瑞这就是欺师灭祖乱辈分。但当时来说刘宝瑞跟马季就是平等的无产阶级同志,他教育马季是组织安排,不存在恩赐或者赏饭什么的,所以两人也没有高低辈的关系。

马季是那种背景下教育出来的,他对马东就更得这么教育了。再说马季一直反对马东说相声,让他出国留学,接受精英教育之后再从事其他行业,那么马东跟相声行业一点关系也没有,他就没理由攀着马季的辈分在相声界充大辈了。

有些粉丝被某班主洗脑后,对相声辈分胡批乱讲,什么父亲说相声儿子生下来就自带辈分。相声辈分只是针对从业人员,不从事相声工作的讲个屁的辈分,你爸爸是派出所所长,你在网吧当网管,是不是你爸爸手下办事还得找你签字?

马东既然不在相声行业中,那么年长他接近二十岁的姜昆就是他长辈,马季这么教育马东是非常正确的,做一个谦虚低调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招人待见。

像那种趁一个辈分就觉得吃不干喝不进,看见比自己辈分低的就当众让人家喊叔,看见有谁拜了大辈,比自己高出去一辈就骂人家欺师灭祖,这种人得势的时候可以猖狂,一旦掉下神坛就得只剩万世骂名。

实际上马季这一支师生制传承都是如此,姜昆冯巩赵炎都是叫马季“先生”,或者就是“马季老师”。对于跟马季平辈,但没有传承关系的其他相声同行,都是叫名字。姜昆冯巩这些跟侯耀文侯耀华都是以平辈相处,因为都是同龄人,所以也不会喊师叔什么的。

而相声泰斗马三立马志明父子,也是一直在倡导师生制度,反对封建师徒跟辈分。马老曾经就这个问题接受采访,说所谓的门户跟辈分都是过去的糟粕,现在都应该摒弃。作为相声从业人员应该看重业务能力和作品,你占着大辈但没能耐,那没什么用。相反如果一个小辈创作能力强,对行业有贡献,那么大家都应该向他学习,称呼他为老师也应该。

马志明先生在《笑礼相迎》里面,也做过类似的表态,现在因为师徒制度在某些人的炒作下又大行其道,弄得很多优秀的年轻人因为没有门户被同行排挤,连登台表演的机会都没有。所以强调等级观念的师徒制度就是有问题的,而平等的师生制度才是应该被倡导的。

以师徒制度为幌子,让徒弟为自己免费打工,一旦离开就各种脏水乱泼,那不是替祖师爷传道,而是借祖师爷的幌子圈钱而已,吃相还特别难看。





1976年,姜昆代表黑龙江兵团到北京演出,被马季发现并调到北京。这个时候的姜昆26岁,马季42岁,而马季的儿子马东只有8岁,于是马季就让马东叫姜昆为叔叔。其实不止是姜昆,马东和马季的其他弟子冯巩、赵炎等弟子也叫叔叔。当然,马季之所以让马东叫这些弟子叔叔,还有两个方面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当时姜昆还没有正式拜师。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正是破除这些陈规旧习的年代,人们在观念上求创新。当时虽然马季传授姜昆相声,而姜昆他们称呼马季为老师而非师父,这其中是有很大区别的。既然没有正式的拜师,也就不用过分追求辈分,称呼叔叔还是比较合理的。


另一方面是马季的高风亮节。马季是一个非常开明的人,他非常不喜欢相声界的一些陋习。所以他没有让这些弟子拜他为师父,也没有过什么赐艺名,马季本身也是这样,虽然是侯宝林的弟子,却也没有艺名。而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他让马东称呼弟子们为叔叔。


直到马季去世以后,姜昆、冯巩这些弟子为了表示对马季先生的尊敬,让马东改称呼叔叔为哥哥。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哥哥而不是师哥。因为一来他们尊重和钦佩马季的为人,不以相声内的师兄弟为称呼。同时,马东并不是相声人,没有相声内的辈分,理所当然不应称呼他们为师哥。


从这件事上,不得不佩服马季先生的为人。在我看来,相声界内的辈分师承本身就有一种拉帮结伙的意思。这些年因为辈分受影响的相声名家不再少数。李文华因为辈分,直到临近去世,才正式拜马三立为师。因为辈分太高,少马爷马志明直到现在,也没有正式收徒。郭德纲当初因为没有师承,在北京闯荡时不被承认,遇到不少困难。


这个师承辈分当然算是一种尊师重道的传统,但更多的是形成一个一个的派系,相互之间并不团结。

尊师重道更重要的是内心是行动,而不是一个艺名一个拜师仪式这么简单。曹云金如今还在用郭德纲赐的艺名“云”字,也没有谁说他是尊师重道的人,就是这个道理!

我是雨天论娱乐,欢迎点赞关注!




马季为什么让马东叫姜昆叔叔就是因为侯耀文,早年作为徒弟的马季就得经常去师傅侯宝林家去学艺,晚年已经有很多孩子的侯宝林由于年事已高对自己的孩子疏于管教,以至于像侯耀文估计还有侯耀华对自己父亲的这些徒弟压根就不太在乎,礼数不周慢待傲慢爱答不理,那时的马季只能委曲求全暗气暗憋,按说侯耀文马季应该都是平辈,尽管马季比侯耀文大十几岁,侯耀文可以叫马季叔叔都可以,但侯耀文压根就不这么认为更不可能对马季有尊称,老话讲主儿有多大奴就有多大,更何况又是亲生儿子呢?他自认为见人长一辈,除了他爸爸侯宝林他比任何相声同行都大一辈,在京城相声界飞扬跋扈嚣张跋扈目中无人,与他哥哥侯耀华一起横行京里,成年以后侯耀文他自己就滥收徒弟,甭管多大多小岁数的都敢收,因为他自己没儿子,就把收徒弟当收儿子孙子收,尤其爱收岁数大的徒弟,看着比自己岁数大很多的徒弟把自己当亲爹一样恭敬看待感觉好极了,爽,而他自己倒像个撒娇任性的孩子让他的徒弟哄着他玩,比如打麻将故意输钱给他哄他高兴,因为他非常怕死,他就认为保持像孩子一样的童真状态感觉就能长寿,可直到收了郭德纲这么个硬茬硬核的徒弟后却要了自己的命,所谓古有功高镇主今有艺高镇师,上帝要想谁灭亡先叫他猖狂,马季要是在天之灵有知侯耀文早亡的下场,会慨然一笑尽在不言中咎由自取。为此马季对相声界的论资排辈长幼尊卑等等老习气深恶痛绝,曾经就有七八十岁的老相声演员见到二十多岁的年轻相声演员就叫他师哥,没办法人家辈大,以后他一直致力于歌颂类新相声树新风摒弃传统相声界的旧传统旧风气,还有文革中传闻马季打了侯宝林很可能就是与马季在侯家的种种不快的遭遇有关,所以马季对马东说按你的岁数你得管姜昆叫叔叔,他比你大很多,跟你爸爸我是师徒也是同事关系,咱们家不能讲究相声界那些辈分规矩,那样只能滋生你的骄气傲气目中无人,比你大的人你就得尊重,他这样因势利导也是力图打破相声界这些腐朽的师徒关系的坛坛罐罐,把相声带入新时代引入倡导师徒关系的新风尚。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得搞清楚马东跟姜昆先生之间的关系。其实吧,他们二人之间的关系比较难界定,可以说有关系、也可以说没有。说有关系呢,姜昆先生师从马东的父亲马季先生,是相声界的“明字辈”(马季先生师从“宝字辈”的侯宝林先生、属于“文”字辈)。说起来,姜昆先生在相声界的辈分其实并不算高,跟德云社的“班主”郭德纲先生平辈,比“侯二爷”和“侯三爷”要低一辈、比“少马爷”更是要低上两辈!马东作为马季先生的公子,与马季先生的徒弟姜昆先生自然是有关系的。

可说没关系呢,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马季先生一生都反对儿子马东学相声,所以马东虽然是马季先生的公子,却从来都不是“相声圈子”里的人!换句话说,马东虽然是马季先生的公子,却不能算姜昆先生的师弟。当然,管师父的儿子叫“师弟”也不能算不对,但这只是一种类似“尊称”或者“套近乎”的东西,实际上二者并没有师承上的任何关系。

马东出生于1968年,而姜昆先生出生于1950年、比马东大了整整十八岁!如果是搁在从前,这差不多就是相差一代人了。如果单纯从年龄来看,马东管姜昆先生叫声叔叔恐怕也不算“吃亏”,不是吗?二人之间存在这么大的年龄差距,让姜昆先生管马东叫弟、让马东管姜昆先生叫哥,显然双方都不太好开这个口。更何况,姜昆先生还不是马季先生所有徒弟中年龄最大的,最年长的甚至比马东要大上二十多岁!管一位比自己大二十多岁的人叫哥,除非二人之间真的有血缘关系,否则还真的不太方便这么叫……

显然,马季先生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自马东很小的时候开始,马季先生就一直让马东管自己那些徒弟叫叔叔、而不是师哥或者哥。不仅是姜昆先生,像冯巩先生、赵炎先生等等,马东都管他们叫叔叔、而不是师哥或者哥。

这其实没有什么可奇怪的,毕竟马东跟姜昆先生之间并没有血缘关系。比如我舅舅家的大儿子,比我大了近二十岁,但我还是得管他叫哥。因为我跟他是有血缘关系的,如果我管他叫叔叔,那我又管我舅舅叫什么呢?叫爷爷吗?可是,我父亲早年间还没退休时的一些同事,年纪其实比我也大不了多少,但我还是得老老实实管他们叫叔叔。为什么?因为人家是我老子的同事,我总不能舔着脸管人家叫哥吧?那我是不是也得管我爹叫声哥呢?那估计我得被老爷子狠狠地胖揍一顿……




姜昆是我国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的徒弟,马东是马季的儿子。按照传统文化,姜昆和马东是一辈的,可马季生前为了显示自己的平等意识,坚持让马东称呼姜昆为“叔叔”。其实,不止姜昆,马东管所有马季的徒弟都叫叔叔,显示出马季作为相声大家的开明。




谢邀!

马东管姜昆、冯巩等人叫叔叔,其实是马季先生故意为之的,至于为什么?原因很简单,用马季先生的话来说,就是相声行业的同行,应该以同辈相称,因此马季无疑就矮了一辈,得管姜昆等人叫叔叔了。

01

相声究竟有没有辈分之称?

相声界却是有师傅、辈分这样的规则,不过马季先生一直以来都是例外,和很多相声从业者的师徒名分安排得死死的不同,马季先生一直认为,同行相声从业者,基本上也就是兄弟姐妹,最多也就是像学校一般教学的老师一样,同辈相称就可以了。

因此,姜昆、冯巩等弟子,虽然一直被马季要求以同辈论处,但在他们心中,马季一直都是老师般的存在。


02

正式拜师马季

早前,冯巩、姜昆等人算不上是马季的弟子,因为马季一直用平辈的身份与他们相处,毕竟很多人都属于同一个单位工作,师徒名分不太合适。

90年,马季才在苏州举行了拜师仪式,姜昆、冯巩等人才算是正式成为马季的弟子,但也仅仅是获得了“弟子”这样一个称呼,本身马季和他们依旧是以同辈相处,与之前没有什么区别,因此,马东也就一直喊姜昆他们为叔叔。

冯巩说过,早前有一次写了一个相声段子,情马季看看,提提意见,但是马季看完之后扭头对冯巩说:“兄弟,这段很有意思”。

所以,即使是拜师了,但是依旧还是以同辈相处。


03

马东改口叫姜昆等人“哥哥”

这是在马季先生去世的时候,由姜昆等人提出来的,姜昆说:“我们是师傅的弟子,你是师傅的儿子,按照辈分就是我们的师弟,以后就叫我们'师哥'吧!”

虽然马东一辈子没有学习过相声,但按照古代师徒名分来说,马东是马季的儿子,是姜昆、冯巩等人的师弟似乎也没有错。

也正是因为这一段故事,马东此后就改口将姜昆等人“哥”。

马季这一辈子,特别是在弟子这一个问题上,一直都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姜昆、冯巩等人不是自己从小培养起来的,同时大家那时候很多都是在同一个单位或者是兄弟单位工作,辈分上来说大家应该是同辈论处,哪怕自己相声辈分上是他们的师傅也一样。也正是因为马季先生这样的想法,马东自然就成为姜昆等人的“子侄辈”。

此后,姜昆等人的提议,才让马东和姜昆等人同辈论处。

每一个相声团体都有自己的规则,不能用这个规则去强行指导另一个团体,所以德云社的师徒名分也好,马季先生的“兄弟”称谓也罢,大家理解就行。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开明   叔叔   平辈   师承   辈分   师哥   师徒   师弟   师父   徒弟   弟子   相声   儿子   老师   关系   马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