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在清华大学沉迷游戏导致休学、关键时刻是否要大人陪读?

1.

孩子能考上清华大学,该是多么的优秀啊。在大学里沉迷游戏,导致休学,太可惜了。

从拼命的学到放纵的大学,有很多曾经的学霸被游戏拐跑了。

在大学里,可以看到,有些孩子在高中时成绩名列前茅,而到了大学成了三追:追人,追剧追,游戏。浪费了大好青春。

由于频频挂科,导致休学,甚至毕不了业。

我的一个学生,在一所著名的985大学,他们宿舍六个人,其中有两个人没有拿到毕业证。

看来,这种现象不是个别的。

2.

孩子休学在家这段时间。家长好好给孩子补补自律这节课。

家长跟孩子敞开心扉的谈一谈,让孩子自己说一说他想怎么办?

让孩子每天给自己定个计划,然后自觉的按计划在家中补习功课。

必要的话,可以带孩子去咨询心理医生。给孩子做好情绪疏导和心理辅导。

可以给孩子办个健身卡,或者让孩子去打打篮球,游游泳。让有益的运动,代替网络游戏的沉迷。

3.

为了孩子能够顺利的毕业。我倒是建议家长,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还是去陪读。

毕竟有家长的陪伴,孩子既能得到生活上的照顾,也能让家长帮助监督自己,远离游戏。

家长可以在北京找份儿工作,这样可以方便每天抽出一些时间跟孩子在一起,能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况。

既然以前管的太多了,一下子放手,孩子不适应。那么就慢慢的放手。先扶孩子走一段。




【体验与思考】观点——思想上的问题需要先解决。

孩子能够考上清华,说明学习能力强,因玩游戏休学,又说明自制能力差。这种现象,正是当今社会中,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存在问题的一个反应。

很多的学校、老师、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只要成绩好,名次高,一切都成了没问题。他们告诉孩子,你只管好好学习,一切都不要你操心。饭菜盛好,衣服包洗,不远的学校距离,车接车送。这导致孩子除了学习,其它方面都是无能力的人。没有对他人的关爱之心,没有对年老者的尊敬之心,没有对弱者的同情之心,没有是非对错之心,自己就是宇宙中心,星星都要围绕着他转。一点辛苦就痛不欲生,一点违逆就意志消沉,一点否定批评就以死了决。

我们都知道,溺子如弑子,却仍然以自私之爱去爱孩子,以自己觉得舒服的做法置孩子的未来于危险境地之不顾。终于有一天,孩子不得不离开家去独立学习时,去独立生活时,便没有了独立的能力,因为我们的家长,我们的老师,我们的社会根本没有给他们机会,去学会独立的能力。

我不知道你的孩子,你有没有从小培养他独立的能力,独立吃穿住行的能力,独立判断是非的能力,独立自我管理的能力。如果你之前有这方面的意识,并加以实施,孩子可能不会这样。有人说,每一个有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有问题的家长。这样说,你可能觉得很委屈,孩子考上了清华,我们还有问题?问题在,你们没有教会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没有教会孩子管理好自己的能力。从你所问,要不要陪读可以看出端倪。

孩子的成长规律是,小学全程监督,中学半扶半放,高中完全放手,到大学阶段,是家长为孩子准备好了一切条件,完全放飞阶段。现在孩子出现这样的问题,家长要首先反思,你们为孩子的独立,在准备上缺少了什么?

现在,孩子休学在家,先不要急于责备孩子。留下一些时间,让孩子平息心情,反思过往。你们细心观察孩子的状况,等到时机觉得成熟了,与孩子进行一次深刻的交谈。先倾听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的长远打算,如果孩子有合理的安排,家长只做适当的提醒就可以了。如果孩子没有深刻的反思,没有合理的安排,家长就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分析透彻利弊,让他自己承担今天行为带来的后果。

交谈过后,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果孩子同意,可以带他出去散心。可以到草原去,能让人的心里沉静下来,认真思考。可以到农村的亲戚家里去,让他在对比中,体会自己条件的优越,从而珍惜眼前的机会,珍惜眼前的生活。可以带他去他想去的地方。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也可以建议孩子去打工,体验生活的艰辛,体验体力劳动的辛苦,也许劳苦能唤醒孩子的觉醒意识。

总之,用一切温和有效的方法,假以时日,让孩子思想得到改变,自觉主动去完成学业。让孩子在心理上成熟,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陪读不赞成。




谢谢邀请作答。这是一件令父母很难过和揪心的事,也让人很惋惜的现象。孩子能考上清华大学却沉迷游戏而导致休学,表明孩子的自控力和对学习真正的兴趣需要提升。不知道休学之后,孩子是否有所醒悟,这是比较核心的问题。如果孩子愿意调整改变现状,也愿意让家长来陪读,也是可以的。但是,家长也需要明白孩子至终要独立面对人生的。所以,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孩子的自律和自控能力。




清华大学,是我国首屈一指的顶尖大学了。能够考上清华大学的人绝对是需要不懈的努力和一定的天赋的。我们首先要肯定您儿子的能力,可以说他是学习能力非常强的,也是非常聪明的。

然而我们要指出一个事实,那就是学习能力强,可能他学习的欲望并不强。其实很多学生,学习之所以不好,就是因为他没有学习的欲望,他自己本身就不想学,所以考试成绩一落三丈。如果让他们好好学起来,我们发现,很多人的天赋甚至超过了学霸。有的学霸天赋很差,就是通过不断的积累和用功换来了好的成绩。当然有的人既有过人的天赋也有过人的毅力,这种人更是学霸之中的学霸。

我个人的建议是您千万不要去陪读,而是找个机会和您的儿子好好谈一谈。具体原因:

  1. 每一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如果家长去陪读,孩子难免自尊心上面过不去,以免造成后果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和情感纠纷。

  2. 家长有家长的工作,不可能放下维持生计的工作,只为了孩子的学习。

  3. 陪读只是一时的办法,治标不治本。倘若孩子毕业以后仍然沉迷游戏,家长又该怎么样?总不可能一直无休止地管下去。

  4. 这个问题其实是许多中国学生的通病,跟我们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程度上面的关系,家长千万别过度焦虑,一定要找出合适的办法釜底抽薪。

  5. 每个人的路都要自己走,儿子已经大学了,是时候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了,家长只能够沟通,给孩子指引更好地道路。

我刚才已经说过了,很多大学生都是这样,在大学之内就堕落了,跟高中初中的学习状态判若两人。其实最本质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不够了解自己。在初中高中的时候,来自家庭、学校的压力,迫使他们灭人欲,把所有的灵魂禁锢在学习上面。但是大学以后,没有了这层束缚,学生发现了有比学习更美好的事情,于是就走上了不归路。如果我们想办法,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是个有意思的事情,为自己的未来现在开始打拼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你觉得他们还会继续堕落下去吗?

我给您一下一些建议,希望您能参考:

  1. 找孩子心平气和地谈一谈,既不要冷暴力也不要发火。问问孩子的真实想法是什么。问问孩子的理想是什么。用家长过来人理性的目光去分析,告诉孩子如果他现在这样沉迷游戏,结果会是怎么样,人生是否还有希望。

  2. 鼓励孩子去找对象,千万不要以为大学谈恋爱是一种堕落。大学恋爱其实很普遍,最关键的还是你找什么样的人。有的人谈了恋爱就有了危机意识,意识到自己未来的生活、自己能为女友做点什么、自己是否优秀。责任感可能就是这样自然而然产生的。这一条只是个人看法,家长如果觉得有道理可以参考,因为风险性也很大,如果遇到堕落的人,自己难免也会被拉进深渊。

  3. 找孩子的室友和同学谈一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室友往往是大学之中非常重要的一类人。如果他的室友全部都是游戏狂人,那么最好的建议就是换宿舍或者在外面租房子。如果室友都是好好学习的,就跟他们聊聊,让他们在无形之中用行动去感染您的儿子,没有一个人是一座孤岛,总是会被不断地影响的。鼓励儿子加入学生会之类的组织,见识到真正的精英和真正的学霸,以此来产生危机感。

  4. 给孩子一点改变习惯的时间和空间,不要急于求成。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制定一定的计划表,让他一点点去履行完成。一点一滴做起改变自己,而不是急于求成,可能反而会故步自封。家长平时在微信就给孩子发一发考试讯息和励志文章之类的。孩子看不看是另一回事,但是要引起重视。

  5. 三分由天定,七分靠打拼。改变一个孩子是容易的,然而改变一个独立人格的青年的性格,确实难上加难。父母千万别过分担忧,通过更多的努力感染孩子,有期望,但是不要奢望。这个世界在不断运动,说不定随时有一天随便一个事件就会改变您儿子的世界观,让他做得更好。

希望我的文字能够帮助到您和您的儿子,如果您还有想交流的地方,可以关注我私信我,必定及时回复!




曾经流传一个段子:考上那所大学只不过决定了在哪座城市玩游戏而已。很不幸,有不少大学生把这句话当成了人生信条,即便是985,甚至强如清华大学也不例外。

网瘾重在早发现早干预

学生沉迷游戏不一定是从大学才开始。很多孩子在中学阶段都有苗头,不要怀疑孩子的智商。我曾见过一个例子,同样是一所Top985高校英才班的学生,高中时为了玩游戏,晚上熬到凌晨12点,待父母都睡着之后,偷偷跑去网吧上网,因为没有家门钥匙,自己给留好门,早上五点再从网吧跑回来。后来一次家长半夜起来上厕所发现大门开着,吓坏了,折腾一晚上才发现是自己儿子跑出去上网了。

即便是这样,那孩子高考仍然考了高分,进大学后没了大人的管束,玩游戏的瘾越来越大,刚开始偶尔偷跑出去,后来胆子越来越大,辅导员发现后,多次做思想工作,也跟家长多次沟通,但这时候其实已经晚了,思想教育基本起不了太大作用,后来因此成绩一落千丈,与家人的矛盾也越来越大,刚开始是吵,后来也懒得吵了,见了父母和老师就躲,最后知道要被退学了,干脆自己跑了,学校和父母在公安的帮助下才把他找回来。

网瘾孩子的显著特点

这样的例子真的非常惨痛,清华的学生因为玩游戏上瘾被迫休学,不得不说非常可惜。学校给了机会,就看能否纠正过来。

游戏上瘾的孩子一般有几个特征:易怒,狂躁,如果被阻止玩游戏就非常容易冲人发脾气;孤僻不愿交流,只有沉醉在游戏里的时候才会带着耳麦跟网友大声说话,在生活中极少与身边的人交流;对其他事物提不起兴趣,学习基本没有动力;面对来自外界的帮助和干预,经常以撒谎来搪塞;不认为自己玩游戏有问题,拒绝任何有关不玩游戏的建议。

出现网瘾不要讳疾忌医,身心健康第一位

遇到游戏上瘾的孩子,首先考虑的不是学业,而是身心健康。家人的陪伴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很多孩子处在青春叛逆期,同时又沉迷游戏,对家长会有非常强的抵触情绪,家长即便是陪伴也不一定有非常好的效果,仍以刚才的孩子为例,他父母到学校重来都是躲着不见,父母没办法来之前不告诉他,结果到了寝室连门都进不去。

家长到学校陪读主要目的和作用是监督,家长关注重点还是在学习,不希望恶化下去被退学;而孩子的心思在游戏,以此来逃避学习上的不顺利,二者有着根本性的冲突,听话的孩子会很痛苦挣扎,不听话的孩子就是直接对抗,家长则会更痛苦挣扎。

家长陪伴的最重要的作用是引导,这有个前提是孩子有改进的意愿,如果他有主动求助的愿望,只是自己管不住自己,家长的帮助会非常有效果;如果他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这就很难办,老师和家长的说教督促等起不了太大作用,最好还是利用休学这段时间,一方面帮助和引导他转移兴趣,多参加体育锻炼,另一方面也要争取寻求专业心理干预和医院治疗。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看到题主这个问题,我感到莫名的悲哀!心中就涌出了这句话。

我就想,这个问题透露出了题主的爱和担心、无奈、焦虑,我到想问一句:你打算怎么样地陪读?

给他做饭、洗衣,照顾吃穿?还是盯着他游戏的时间、掌控他的手机、电脑和网路时间?这些陪读只是在培养一个巨婴,更何况在他的心意未认识到这种事情的不对或者下决心改正之前,外力的强制(尤其是家长)的这种看管是很少能起到积作用的。

真正地陪读是帮助他找到他自己,找到他自己的方向,让他逐渐地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人。

其实一个大学生,唐唐清华学子,因游戏导致休学,家长要考虑的首先不是陪读的问题,先要反思儿子在以前的成长中缺少了什么样的能力,才导致沉迷游戏休学的?是什么导致他缺少了这种能力?

是缺乏自制、自律,还是缺乏目标和方向,或者是真的是游戏方面的天才?

想清楚了上述问题,详细了解儿子的思想和对自己学业的规划或者对来的一些想法,他如果没有自己的想法,恐怕就是一般意义上的陪读也没有多大意义,清华毕业( 能不能毕业还两可)也依然浑浑噩噩,现在啃老的不只一个,研究生毕业的也有不工作在家吃父母的。

我建议就儿子的这个问题,题主还是自己去寻找一个比较可靠的心理导师或者规划师,疏导一下自己的心理和情绪,理清了自己的思路之后,不管是采用陪读还是其它的方式方法,才可能对儿子的学业和未来起到真正有意义的作用。

图片来自网络




人生就是这样,该跌的跤始终要跌,该踩的坑始终要踩,该经的坎儿始终要经,在大学里迷失自我的孩子不在少数,离开了熟悉的环境,耳边没了师长们的叮咛,把起点当终点,失去了生长的动力和方向是必然的。

搞清孩子沉迷游戏的原因,是失去竞争优势后的颓废?是禁不住感官享乐的诱惑?是耐不了陌生环境的寂寞?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好习惯成就人,坏习惯损耗人,不良习惯的背后是消极心理在作祟,找到根源才能对症下药。

在大学,有的孩子目标方向很明确,有的孩子目标方向很模糊,有的孩子目标方向随着心情来回起伏,这些从孩子的日常状态是积极或消极就能看出端倪。

《士兵突击》里老A的队长袁朗说过,即便通过了特种兵考核,也没有功德圆满,更没有一步登天。

求学生涯何尝不是如此,清华再牛,也是求学和求职中间的踏板,踩空了一样得从头再来。

家长陪不陪读并不要紧,孩子愿不愿意和父母敞开心扉,打开心结,是关键,孩子思想上的问题解决了,状态调整好了,沉迷游戏的症状也就消失了,建议家长和孩子的辅导员老师也聊聊情况,了解孩子、理解孩子才能帮到孩子。

最好的教育是唤醒,最快的成长是自燃。我是[阿娥你好],一个传播积极能量、乐于更多分享的写作者,[关注]我的原创内容,我们一起成长。




看到题主提到的问题,作为家长,我想都会为您家中曾经的学霸儿子感到可惜!毕竟只有学习尖子才能考入清华这样的名校啊。看看清华、北大这两所国内高等学府中的顶尖大学在各省的招生比例就知道喽,大多数人只能是望尘莫及哪!

孩子在大学沉迷游戏导致休学,作为家长肯定是会着急上火的,在关键时刻家长想去大学陪读也是不得已的选择吧,虽然孩子已是大学生,但是他的心智可能还不成熟,对未来缺乏明确的规划,这个时候家长的陪伴和理解对孩子的成长是很重要的!

孩子之所以沉迷游戏肯定是从中得到了他想要的快乐,甚至是现实生活中他不能得到的需求!我发现每次儿子玩游戏正起劲时,如果我去跟他说话,他就会特别地不耐烦,而我也只好悻悻退出。当他游戏过后再和他说话,他就又恢复了平静,这样我就懂得当孩子玩游戏在兴头时,家长说话根本是无力的!我发现现在孩子玩的游戏多是团队作战如英雄联盟等,一旦退出会影响自己个人的信誉积分和团队作战实力,自尊心很强的孩子是不会贸然退出游戏的,所以我儿子总是在结束战斗后才作罢。我也只能尊重他。当然过后还是会唠叨几句玩游戏不能太上瘾,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是该做什么。我知道儿子在大学里也有专门和同学玩游戏的时间(周末),这个时候我是不会去惹人家让自己找难堪的。适当地放手是必须的!但帮助孩子有明确的人生规划是我们做家长要提前做的工作。

面对沉迷游戏的孩子,家长的理解和尊重可能更利于帮助孩子从游戏中早脱离出来,家长可以向孩子求教,多了解孩子玩的游戏内容甚至尝试陪孩子玩游戏,这样和孩子交流时可以有共同的话题,从而更多的来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然后在生活中再采取有效措施来满足孩子的需要,其实要想处理孩子的沉迷游戏问题,处理好家庭的亲子关系是最重要的,千万不要一味地指责孩子,因为这样可能把孩子推得更远,如果家长不能很好的了解孩子,一切沟通可能都是对峙,冲突是不利于解决问题的。

考上清华大学的孩子肯定是聪明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觉悟能力也是高的,现在因沉迷游戏被休学在家是遇到了人生中的一个大坎,作为孩子最亲密的家长除了陪伴还是陪伴,在争取孩子同意条件下,可以为孩子找人生规划师或者是心理咨询师来帮助孩子快速脱离游戏泥潭,顺利完成自己的学业,成为家庭的支柱、国家的栋梁!

把因沉迷游戏在家休学的孩子再次送到大学,需要家长的耐心陪伴,需要孩子清楚自己以后的人生该怎样走才是好的选择,还需要家长和大学老师(孩子的辅导员)积极沟通,为了孩子更好的完成学业,家长去陪读也是可行的措施,这样孩子可以得到家人更多的关心与爱护,不知你家孩子高中是否陪读,如果孩子还没有完全独立,适当的陪读还是必要的,但是,提醒家长朋友,对孩子要学会适当放手,孩子的成长体验是家长不能给予的,就像玩游戏,很多孩子高考前没有能够玩,上大学后自由了,结果很快沉迷游戏而荒废学业。据我了解,好多大学生宿舍室友影响就很大,所以提前为孩子打预防针,上大学时就要制定规划和目标,预则立,不预则废嘛!

最后,希望孩子从游戏的沉迷中尽快脱身,回到正常的大学生活中去,作为家长,请您也要对自己和孩子有信心,相信努力会成就你们的!




这是个让人感觉很无奈的问题。

谁家的孩子能够考上清华大学,都是非常不易,也都是非常让父母感觉无比骄傲的。

但是任谁家的孩子,因为在学校沉迷于游戏导致休学,也都是让家长感到倍感焦虑和烦恼的。

作为一名大学老师(恰好本人也在这个学校学习过),同时为人父母,我的建议是大人必须介入以帮助孩子


首先,休学是非常正确的止损做法。孩子的这种状态绝对不可能在清华这种学习压力非常大的名校硬撑下去。既然都已经达到了沉迷的程度,那就非常有必要拿出来专门的时间来调整状态


其次,家长首先要理解孩子沉迷于游戏的原因。电脑游戏本身其实并无大碍,问题在于沉迷。所谓沉迷,就是除了游戏,对于学习等任何其他的事情均不感兴趣。换言之,孩子的专注力和精力选择性地投射到了单一的事情上。我推测你家孩子从小到高考,一直是以学习为主。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能做的且被允许做的事情很单一,只有学习。相应的评价标准也因此只有学习成绩。种“单一兴趣培养、单一评价”的模式为孩子的后期发展造成了隐患。到了大学以后,学生的管理要更多依靠自己。在没人管的情况下,孩子就只能寻找一个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事情。一旦找到,孩子就会习惯性地封闭自己,使自己沉浸于此。这就是沉迷网络游戏的深层次原因。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的建议是家长一定利用好休学的这一年机会,好好调整一下孩子的状态。


首先,大人不要焦虑,要了清醒地认识到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时间,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大人缺乏耐心,孩子必然会受到影响。


其次,一定在这个阶段花时间陪伴孩子,努力丰富孩子的生活,努力促进孩子的兴趣多元化。家长可以让孩子自主、广泛地接触、尝试除了学习和游戏以外的事情,例如旅游、绘画、读书、看电影之类的健康事情都可以。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点。只有孩子面临多元化事情,同时有权利自我选择兴趣,才可能摆脱对于单一事务的沉浸


对于游戏,建议家长不要武断的给孩子硬戒断。要知道,这很可能物极必反。游戏本身无错,只是在于控制。家长可以和孩子沟通,共同安排好时间。让孩子学会在规定时间内玩游戏。一开始可安排时间长一点,慢慢的,随着孩子其他方面兴趣的培养,孩子自己就会缩短游戏时间。

总之,建议家长停止焦虑,保持足够的耐心,利用好这一年的休学,多培养孩子的兴趣点。

这个案例,同时也提醒、警示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其他家长:对孩子不要唯学习论、唯成绩论。学习和成绩固然重要,但是保持一个平衡生活,保持孩子性格的良性发展更为重要!

总之,我们要相信孩子,相信孩子在正确的方法下会表现出强大的矫正能力!!

加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小学陪读,中学陪读,大学陪读,等工作了怎么陪?!

这孩子分明就是由于家长的高强压力而导致了一定的心理问题,而且他已经成人了,需要理解自己本身对自己的责任了。

休学挺好的,家长不要再给他钱了,让他去打工吧,试着自己养活自己一年,就懂事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清华大学   游戏   儿子   清华   大人   家长   兴趣   事情   独立   父母   能力   建议   孩子   时间   学校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