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要不要陪娃写作业?

不需要!陪孩子写作业有四个弊端:

1、陪孩子写作业会养成孩子的依赖性、任性、磨蹭、不专心等不良习惯,这些习惯是孩子逐渐减少学习兴趣的根源。孩子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的优秀品质和好习惯也就慢慢的消失于无形。

2、父母是做榜样影响孩子健康成长,而不是陪伴孩子代劳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如果是这样的话,家长就成了家庭经济的创收者、劳动者、保姆、辅导师、管理者、策划者、家庭和谐的调节剂等多个角色于一身,父母有多少精力来陪伴孩子写作业呢?如果陪伴孩子写作业不能让孩子满意的话,只会增加孩子对父母的任性和不尊重,何谈感恩和学习成绩提高呢?

3、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辅导演变成了代替孩子写作业,还说是陪伴孩子写作业,好像对孩子很尽职尽责一样,辅导写作业和代替写作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收获也是截然不同的,家长自欺欺人的攀比炫耀,同时孩子也养成了不良习惯,孩子的言行就会让家长越来越头疼无奈,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家长教育无知啊。

4、父母主要是在言行中和生活中给孩子做榜样,是影响和引导孩子成长,而不是主观的教导和管教孩子。学校老师主要是给孩子传播文化知识,家长不需要多高的文化知识,只需要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和言行的好习惯就可以了,家长就不合格,想让孩子优秀,这都是自我安慰和空想而已。

为什么很简单的家庭教育问题,家长还是无所适从呢?主要是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概念和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混乱了,所以,很简单的问题,家长也会迷茫不知所措!







关于陪写作业,我听过最多的一句话是:

没写作业时是亲妈

一陪写作业变后妈

这个话题非常值得探讨,其实,主要是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1、大人和孩子的节奏不在一块

大人因为忙,总以自己的速度来评价孩子的速度和学习效率,自然容易造成冲突。孩子的整个身心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比如有些孩子写字慢,容易走神,做作业都是经常走神的,那么写作业的效率自然就不高。

2、大人的语言孩子理解不了

语言是最方便的交流工具,但是也是最容易误解的交流工具了。

大人所用的很多词汇,其实都有着很强的背景才能理解,但是,孩子毕竟没有这些,所以,经常讲着讲着,孩子听不懂,大人就大动肝火了!

我们到底为什么要陪孩子写作业?

主要还是因为孩子没有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之前,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来养成这个好习惯。

同时,我们在陪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思考习惯。

但是,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的情绪容易传递给孩子。

孩子一旦做得不好,你就批评孩子,孩子也就会慢慢有情绪了。

1、如果孩子是比较倔的孩子,可能就会耍脾气,和你对着干。这样的孩子,最常表现出的不服气的样子就是:捣乱,给你惹麻烦,插嘴,搞小动作。

2、如果是脾气比较温顺的孩子,就容易出现自信心不足,感觉自己做不好,害怕,担心,很紧张。你会发现孩子尽管还是去学校,可是对学校发生的事情,可能跟你说得越来越少。

我们陪孩子写作业,是为了让孩子变得更加的积极,主动,从而独立起来!

你觉得不期望要一直陪孩子写作业,所以,最好的结果是,孩子能够学会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而且能够独立面对困难,而不是一遇到问题就找妈妈。

同时,孩子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够有办法解决自己的问题。

所有的这一切,其实都是建立在孩子独立的基础之上。

而孩子的独立是一个过程,是一个需要慢慢放手的过程。你需要:

减少直接告诉孩子答案;减少对孩子的担忧;减少监督孩子作业的过程;减少提醒孩子;

让孩子慢慢自己检查;让孩子试着自己做决定;多和孩子聊作业应该如何完成的问题。

很多家长可能会说:我们老师一定要求我们帮孩子检查完作业,出错误了,老师会点名批评!

确实有这样的问题,但是,你一定要想办法让孩子独立,而不是让老师拖着鼻子走,孩子是你的,怎么样对孩子好,自己心里有个数!




在孩子刚开始做作业的时候,家长是一定要陪的,但是家长要明白,是怎么个陪法。

多数家长陪孩子做作业的方式,基本上就是坐在孩子的旁边不停的督促:你赶快写。当孩子出现不会的问题时,家长如果讲了半天孩子还不会,家长就进入暴躁的状态,接着孩子一脸懵懂,家长火气上头,然后陪孩子写作业这件事情就开始被家长质疑了:学校是怎么教的?老师怎么总把任务交给家长呀?

对于如何陪孩子写作业,我有以下几个建议。

什么时候陪孩子写作业合适?是要一直陪下去吗?

家长陪孩子写作业的主要目的是在孩子开始写作业的初期,督促他形成一定的写作业习惯,所以陪孩子写作业不是要一直陪下去的,而是在最开始写作业的时候进行一段时间的陪伴,通过这段时间的陪伴,让孩子巩固自己写作业的习惯。写作业陪伴应该在三年级左右就停止

家长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陪孩子写作业?

我认为一定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在写作业前先给孩子提出一定的要求。比如今天要做一张试卷,让先把它做一遍,然后再检查一遍,等做完之后,家长再来看孩子哪些问题不会,集中在一起给孩子讲解。这样容易让孩子对写作业这件事情建立独立完成的概念,如果中途不停的讲,不停的打断,慢慢的孩子就认为这件事情跟他关系不大,如果自己不会家长一定会来帮忙,那么写作业的效率一定是越来越差的。

二,面对孩子不会的问题,家长不要着急上火,因为你的着急上火只会让孩子越来越迷茫。

我们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当辅导孩子写作业时,我们看起来很简单的问题,到了孩子那里讲一遍讲两遍讲三遍,他就是不明白,于是家长就会发脾气:这么简单,你怎么能不会呢?你到底在学校里面学了些什么?你们的老师都给你们都是怎么教的,当家长说这些话的时候,孩子的眼神都会特别的迷茫胆怯,因为他可能根本就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于是有些孩子就会选择用消磨时间的方式来进行一种消极的对抗,孩子一旦进入这种模式之后,他就会对写作业产生极大的反感,试想这样的话孩子的学习怎么能好呢?

话说回来,孩子需要我们陪着写作业的时候,也都是年龄比较小的时候,这些知识和内容在他逐渐长大之后基本是不可能不会的,所以我们不需要发火,我们之所以觉得孩子笨,只是因为我们是大人,我们学会了而已。

三,辅导孩子写作业不要总是针对具体的问题,而是要给出孩子解决问题的思路。

比如当孩子有一个问题不会的时候,我们不是马上告诉他答案是多少,而是引导他去思考,这个问题老师是怎么讲的,你们哪一本书上能够找到这个问题,我们哪怕是花一些时间陪孩子去寻找,只要解决一次问题,孩子就明白下一次他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做了。

总结起来说,陪孩子写作业的目的不是为了帮孩子找出作业的答案,而是教孩子掌握写作业的方法。三年级之后孩子应该要独立的去面对作业的问题,如果中间有个别的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孩子可以提出疑问,家长最好集中解决。不建议随问随答的模式。




凡事过犹不及,首先要清楚:“陪”是为了“不陪”!

父母的陪伴方式和效果真的可取吗?长时间的陪伴是否会让孩子产生依赖性而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家长是否都精通每门学科都能提供专业正确的指导?

有人抱怨“每次做幻灯片展示至少花费一上午,2月份每天都要画一张疫情人数统计图,一画就是两个小时”,这简直是劳民伤财!很佩服这样的家长和老师!形式主义真别搞了,不恰当的形式可能会造就孩子的反抗心理。

其实不少作业超出学生能力了,只好由家长代劳的,这,简直是成何体统啊!

给家长布置过多的作业当然不应该,而另一方面家长陪的方式也要改进。

1,不要代劳,让孩子自主学习,鼓励孩子通过自行思考解决问题

2,过多明显重复的作业可以提意见

3,营造家庭学习氛围

4,鼓励孩子的兴趣

5,切记不可急躁

6,更多请补充……




感谢您的邀请,自从孩子上了小学后,我们家长碰面时,很多时候都会讨论这个问题,不同的家长对于陪不陪孩子写作业有不同见解。



那到底觉得要不要陪孩子写作业?

对于陪不陪孩子写作业,小学阶段和中学阶段应有不一样的方式:

小学阶段:

在孩子小学阶段,陪孩子写作业是有必要的。小学是孩子的学习习惯养成关键期,也是学习基础期。当孩子有不透彻的知识点时,若我们没有及时给孩子讲解,孩子学习没能跟上老师的进度,造至学习成绩不理想,自尊心受挫,孩子如果有越来越多的不懂的知识点。就会认为自己成绩差影响孩子自信。在小学阶段陪孩子写作业主要是为了帮助孩子有扎实的基础的起点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陪:

错误陪写作业方式,紧坐在孩子的身旁,全程不放心,孩子字不够工整或坐姿不当时,就立马开启责骂模式。在陪孩子写作业时家长干扰太多是对孩子注意力最大的影响。所以,这样的陪伴方式是不可取的。

陪孩子写作业正确方式应是,家长是孩子学习的同伴,感觉就像两个小伙伴约定好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一起学习的感觉。两人所起的是互相提醒,互相鼓励的作用。看似一起学习,但又是独立的个体,孩子用一个写字桌,家长用一个写字桌,在同一时间,一起进行深度学习。同伴陪伴式,互不干扰,又互相监督。和孩子一起享受学习的乐趣。

初中阶段:

孩子成为初中生后必须要学会自我管理,我们应该往后退一步,成为孩子身后的支持者,这时候,孩子的自主能力特别强,他不再希望父母陪伴或干涉自己了。他更愿意自己独立的去完成一些事建立自豪感。

孩子在上小学期间,我们的陪伴能让孩子扎实,养成好好的完成作业习惯。在孩子上中学时间,我们的不陪伴是为了让孩子能学会自我管理,没有父母的监督,他依然能够好好完成作业。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欢迎关注@晓笛育儿分享记,与你分享更多正能量的育儿知识,让我们在育儿的路上同伴而行




感谢邀请:这也得因孩子而异,有的孩子独立性性强,不需用培伴孩子写作业,而有的孩子就离不开家长,家长若不在跟前孩子就停止写作业,象这样的孩子就得家长培写作业,家长在跟前培着孩子会有一种安全感,!培一段时间,多的几年都有的,关健得慢慢培养孩子的自己的独立能力,就好啦。




有些孩子把家长陪自己写作业当作习惯,甚至依赖,不陪着、不看着就不写,自己不去主动完成作业。

说说我家孩子吧,我的大女儿从上幼儿园的时候,每次有家庭作业都是我陪着一个字一个字给她读,我读一个写一个。慢慢地对我形成依赖,我不陪着就不写,而且题都不想念,就等着我告诉她这个该怎么写,那个该怎么写。从来不认为自己的作业要独立完成,好像作业是我的一样。

到我二女儿上学的时候,我不陪她写作业了,只是告诉她现在该写作业了,快点去写,写完让我检查。结果二女儿还挺听话,不用我陪就写成了,写得还不错。

所以以我的经验告诉大家,陪孩子写作业要用适当的方法。陪着孩子,让孩子自己写自己读,不要剥夺孩子念题的权利,让他自己理解题意,自己完成。有错误的指出来改正,不要催孩子,定个时间,半小时或一小时内完成,完成不了没关系,休息十分钟接着写,让孩子形成时间观念。

完成的好要适当的给点奖励,让孩子有更上一层楼的动力。

我是甜蜜de梦,希望我的见解对你们有帮助,关注我吧!




如果孩子年龄尚小,处于学前教育阶段或小学低年级阶段,家长陪读对于促进孩子的学习,其作用十分明显。比如,家长陪孩子看书、识字、写作业,解答孩子的问题,这既可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又能融洽亲子关系,增加生活情趣。在这一阶段,陪读甚至是必不可少的。

适时适度的陪伴学习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有利的,但家长在陪伴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分寸,如果把握不好尺度,就会造成一些弊病。比如,助长孩子的依赖性,这主要是由于家长陪读过于细腻而造成的;妨碍智力的发展,孩子在不断求知的过程中拓展了思维,锻炼了大脑,发展了智力,由于陪读过细而形成依赖性的孩子,会把这种依赖性充斥他的学习活动中,这样势必会影响他对知识的获取;使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在父母监视之下,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约束感越强,心情的压抑和无可名状的烦恼就越多,这种消极的情绪会降低孩子的学习动力。

所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陪读的时间和频率应逐步减少,直至减少到零。

孩子的年龄不断增长,他的自主意识、独立行为能力和学习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学习就完全成了他个人的事。在很多时候,孩子都希望能自己解决学习方面的问题,比如制订学习计划和安排作息时间,希望能自己做主、自行其是,不希望受到家长的控制和干预,而且随着学校学习压力的增大,他也希望回到家之后能缓释一放学习压力,如果家长陪读,家长的眼睛时刻盯着他的一举一动,使他容易产生被监控、被强迫的感觉,这不仅不能缓释压力,反而更进一步增加了他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

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家长所要做的不是陪读,而是要为孩子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包括着力营造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充分信任孩子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还孩子学习的自由,而不是用陪读来限制这种自由。




我觉得小的时候可以陪,不过慢慢孩子长大了,家长确实要笔试锻炼他自己写作业,让他自己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会更好些。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家长   作业   依赖性   年龄   父母   独立   习惯   阶段   能力   老师   方式   孩子   小学   时间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