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放学就做作业的好习惯?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主动完成家庭作业。我是翼翔老师,长期关注儿童教育。我指导过很多家长,自己的孩子也正在上一年级,下面我给您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帮到您。


原则一:家长不要参与过多

这里的参与,指的是作业的参与,不是教育上的参与。家长应该多关注孩子的教育,但是不应该过度参与到孩子的作业中。我们需要让孩子意识到作业是自己的事情,家长只是在ta遇到问题的时候辅助一下。


我的孩子从上学第一天起,就自己收拾书包,自己写作业。除了听写和背诵等需要大人辅助的部分,我几乎不参与她的作业。可能你会说:那不会的题目怎么办?

主动问,不会写的时候孩子需要主动问,而且不是每问必答。我的孩子一开始计算也经常出错,声调和拼音的拼写经常弄混,也有很长一段时间把某些拼音和汉字写反。这些一年级孩子常见的问题都有过,我对这些情况的处理方式是:让ta自己想办法。


我的孩子也经常为学习而苦恼,比如ta经常为没有考到100分而惋惜。每次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都会举一个自己小时候没有做到的事情来鼓励ta。当然,这些事情都是真实的。比如我和孩子妈妈的成绩都很好,那么我会告诉孩子自己小时候体育很糟糕的情况,我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的。


我给孩子一个意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困难不可怕,我们可以想办法解决。

原则二:指导孩子如何正确地写作业

有不少作业是需要家长协助的,我们要让孩子不依赖自己,就要告诉ta按照什么顺序写作业。比如自己可以先把生字词这些练习写了,遇到不会做的,或者是需要爸爸妈妈参与的部分,留到最后一次解决。

写作业最好一气呵成,中间可以适当休息,但是不可以看电视或者玩其他的。

原则三:给孩子适当的奖励

这个奖励最好是精神上的奖励,比如每天按时写完作业可以积累一个小红花,积够10个可以换一件小礼物。完成作业后可以有一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这样孩子更愿意集中注意力写作业。


我给孩子制定了一个表格,让孩子自己给自己打分:比如收拾书包,完成作业,阅读,口算练习等等。每一项都有一朵小红花,少一项就倒扣一朵。当孩子积累够30朵小红花,就可以给她10元零花钱,她可以自己买喜欢的东西。


我的孩子喜欢画画,也喜欢听故事。每天完成作业后,就可以自己练习画画,睡前就可以听故事。如果因为写作业太晚了,那么这些活动就没法玩了,所以孩子会有意识地加紧写作业。


原则四:一开始不要太多任务

有些家长总想着趁着低年级给孩子多学一些,所以用各种任务把孩子的时间填满。我给一个家长做过咨询:她的孩子平时一定要妈妈陪着才写作业。

问题是什么?孩子喜欢画画,但是妈妈给她学钢琴。每天学完作业就要练琴,练琴结束又练口算,一般学完就要睡觉了。孩子很压抑,但是没法正面反抗,所以就消极反抗慢慢写作业。


我让她放手让孩子写作业,同时减少孩子的任务,给孩子一定的自由时间。刚开始几天依然出现问题,但是过了一周之后,孩子上学期间就写完一半的作业了,回家很快就能完成作业。为什么?因为孩子在争取自己心爱的东西,她希望能够画画,这给她带来很多的满足。

以上是几个简单的建议,除此之外,家长对待孩子需要保持一致性,不要轻易地发脾气。你的每个要求,都需要给孩子有心理准备,跟孩子提前说好的,并且是孩子接受了的。这时候如果孩子做不到,你惩罚孩子,ta也更容易接受。好好加油吧!

孩子的主动学习需要一个过程:

家长的陪伴,慢慢放手独立,孩子感觉自己能够掌控学习。




1.做好陪伴者。

主动完成作业是个好习惯。从一年级开始,就要让孩子养成这个好习惯。低年级养成好习惯,以后就好办了。

所以一二年级的时候,家长要做一个孩子写作业的陪伴者。当然要注意这个度,陪伴而不是监工。

心理学上有个观众效应,也就是说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如果有大人在场,孩子写作业的主动性会比较强,完成的效率也会大大的提高。

注意大人只是陪伴,千万不要打扰孩子,不要跟孩子说话,打扰孩子的注意力,更不能唠叨,让孩子厌烦。

2.在写作业的时间上达成共识。

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聊一聊,具体到什么时间吃饭,什么时间写作业,什么时间睡觉,规定出大概的时间。

既然规定好了,大家都应该遵守,尽量不要破坏这个时间。

到了该写作业的时间,孩子就会主动去写作业,这时候家长要对孩子这种主动行为给予表扬。

有时候孩子会容易先看会儿动画片或者是想跟你小伙伴玩,而到了该写作业的时间没有写作业,家长就要及时的督促他。不要因为一点儿事情就破坏了写作业的规定时间。

当然,如果孩子提前完成了。剩余的时间有孩子自由支配,家长不要再给孩子布置额外更多的任务了。

3.家长做孩子的榜样。

到了孩子写作业的时间,家长也应该有自己的任务,例如读书或者是忙点儿工作上的事情,而不要进行娱乐活动。在学习上给孩子做出榜样,让孩子也能安安静静的主动的去写作业。

家长的身教重于言教。孩子最看重的是你在做什么,家长是怎么做的,这比家长唠唠叨叨的说要管用的多。

我是禾页老师,欢迎您的关注!




谢谢邀请,我个人经验是:把要做的作业分期(每天做多少)什么时候做什么作业,一天做那些作业规划好,必须完成每天任务,他一天天会自觉去做,以后也会安排自己的时间!





许多孩子年龄已经不小了,可是每次做功课,还是要父母在身边陪着,否则就不做,弄得家长既没时间做家务,又为孩子缺乏独立精神而着急.

实例分析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孩子会有这种现象,家长要负最大的责任.孩子做功课会有倚赖性,在日常生活或其他方面一定也会有倚赖的倾向.

孩子不能独立的实际原因是因为“你觉得孩子自己不能独立”,所以“你不让孩子自己独立”.为了怕孩子迟到,每天当“妈妈钟”帮他穿衣服、系鞋带;喂他吃饭,看到孩子动作太慢了就恨不得替孩子吃;时时不忘提醒孩子做这帮那,事事为孩子设想周到,为他拟定各种计划,今天学这明天念那的,全然不管孩子的想法、意愿如何,结果是大人精疲力竭,孩子叫苦连天.

事实上,孩子也是有自己的思想,他也想依照自己的方式行事.这种独立倾向通常是由小学三年级开始萌芽,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大抵已具备独立的雏形;虽然还是非常幼稚,大部分脱离不了父母为他设定的模式,但他并不完全喜欢这个模式,有时也会照自己的喜好行事.所以,如果你觉得孩子自己还不能独立而处处加以保护,孩子能力所及的分内事也都替他做过的话,这样,只会阻碍孩子独立的发展,让孩子丧失处理事情、解决问题的机会与能力,造成孩子的依赖心理和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的任性脾气,以致无法适应社会的群体生活.

教育孩子独立,需要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就像婴儿在断奶之后,先喂食稀饭,而后干饭,最后则由孩子自己拿着筷子吃饭.“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孩子自己做”,不要担心他做不好或动作慢而“越俎代庖”.认清孩子在成长独立的过程中,依照各阶段的体力与智力发展的不同,给予适当的援手,然后慢慢地减少帮助的程度.

父母对策对策一:先沟通.首先,父母对孩子的需求非常了解,而后让孩子了解每个人都有他应该做和想做的事,父母也有很多事需要时间去做,就像孩子需要时间做功课一样.

对策二:共同制定“合约”.习惯的养成是需要时间的,我们不可能要一个依赖惯了的小孩,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一个独立自主的小孩,因此,必须一步一步慢慢地引导,慢慢地放手.父母和孩子沟通之后,就可以以讨论的方式,制定一个共同遵守的约定.比如,父母可以说:以后我每天陪你读书30分钟,别的时间你就要自己做功课,我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做些别的事,如果你能做到的话,星期天我就带你去看电影.陪读的时间可以慢慢缩短,直到孩子最后不再需要陪伴也可以做功课为止.交换的条件可以和孩子讨论.同样的,这种有条件式的要求要逐渐减少,直到不需任何附带的条件,孩子都愿意自己做功课.

对策三:坚持原则.一旦约定达成之后,父母一定要坚持约定上的决定,执行到底.

对策四:奖励原则.除了约定上物质的酬赏外,父母每天只要感觉到孩子在努力独立自习,就要给予口头上的赞美、支持与鼓励.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苦恼,孩子每次写作业都得催促好几遍才会慢腾腾去做,不促就不知道去做,如何养成孩子主动完成家庭作业的好习惯成了家长们关心的问题。

孩子在年幼时无法养成主动写作业的习惯,那么他就很难再养成了,这对他的学习以及以后的生活都有负面的影响。



一,允许孩子有娱乐的时间

很多父母为了孩子学习成绩好,给孩子布置很多作业,这样就会导致孩子写作业不主动,因为他知道不管多早完成作业都不能出去玩,还不如找机会玩。

所以,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允许孩子做完作业后玩耍,这样孩子为了玩的时间长一点就会主动去写作业了。



二,不要在孩子不做的时候批评他,要在他做了之后表扬他

父母一般喜欢在孩子不做作业时批评他,这样容易让他出现逆反心理,越批评他,他就越不愿意写。

如果他在主动写作业的时候,父母愿意表扬他,他会愿意重复这样的行为。



三,让他承担后果

孩子在不主动写作业的时候,父母往往喜欢一遍遍催促,这样他很难养成主动写作业的好习惯。

如果父母让他自己承担后果,他不写,你也不催促,这样一来,他可能会做到很晚,或完成不了受到老师的惩罚,只有孩子感受到了不良后果,他才愿意主动积极地去写作业。

只要父母懂得合适的方法,就会有好习惯的孩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为一名教师,同是也是一名孩子父亲,太多人问过这个问题,很多人为这个问题发愁。一般来说,在孩子小的时候,会经常出现不喜欢做作业,每次是父母在后面追着,或者硬逼着才完成。更多的孩子做作业的时候,也是吊儿郎当,拖拖拉拉。

说实话,由于每个孩子情况各不相同,解决这个问题没有完全统一的答案,但是可以先分享身边一个非常成功也非常励志的陪孩子学习的案例。

身边一位朋友,赵先生,当年也是名校毕业的学霸。为了能够帮助孩子从小养成主动学习,主动做作业的习惯。这位赵先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天晚上坚持陪孩子学习。

怎么个陪法?这位赵先生从孩子小学一年级开始,孩子的教材他自己重新买了一套。然后跟孩子约定,每天晚饭后半个小时开始,两人一起进书房学习,不允许任何人打扰,直到完成晚上的作业。

每天晚上回家,先问孩子今天老师教了什么,所有的课程都会问。然后孩子就从头开始,大概给赵先生说一遍,老师教了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就是帮助孩子复习的一个过程,哪怕是比较粗糙。接下来,孩子开始做作业,赵先生将所有孩子今天学的内容,简单过一遍,自己也跟孩子一样,写起了作业,而且跟孩子的一模一样。

也就是说,这位赵先生,从孩子一年级开始,就跟孩子学习一模一样的内容,完成一模一样的作业,而且还经常跟孩子采用比赛的方式来完成作业或者试卷。因此,在这种完全陪同,而且“父子竞赛”模式下,孩子的学习不但非常认真,学习效率也很好,学习成绩也可想而知,一直名列前茅。而且孩子的学习习惯非常好,该学的时候非常认真,该玩的时候玩的放松开心。

而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位赵先生一直跟着重新学习了所有的内容,直到孩子高中毕业,顺利考上了华东五校之一的大学。这是真事,我们周围所有人都对赵先生佩服得五体投地。

当然,几乎很多人都做不到跟这位赵先生一样,因为对于大多数孩子家长来说,平时能够陪孩子学习一下都太难了,何况全程陪同。所以,对于孩子如何养成主动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个人给出的建议主要有:

第一、父母多陪同孩子学习

孩子在还小的时候,特别是小学阶段,调皮是天性,没几个孩子是特别老实乖巧的。不喜欢做作业也是常有的事,但是,总的来说,相对还是怕父母的。如果父母能够多陪同孩子学习,对孩子来说,是一种监督,也算是一种震慑。

所以,我经常鼓励很多家长,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如果有时间,可以陪孩子一起学习。家长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坐在孩子身边,自己看书学习,给孩子造成一起学习的感觉和氛围。而且孩子有问题,可以随时向父母请教,可以提高写作业的效率,缩短写作业的时间,避免因写作业而产生焦躁情绪。而且这种习惯一定要坚持下去,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变得自觉起来,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

第二、孩子写作业过程中尽量不打扰

孩子写作业,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一般比较短,刚开始很容易分神开小差。因此,作为父母,一般需要注意维护孩子的注意力,有意识帮助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在写作业上。这就要求父母一般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陪同孩子学习的父母,切忌的一点就是孩子写作业,大人虽然陪着,但是在旁边玩手机或者用电脑完成工作,或者在旁边发出声音影响孩子写作业。这样非常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影响他们写作业的心情。所以建议要么不陪同孩子写作业,陪同的最好是也看书学习,让孩子心里会小平衡一点。

二是切忌中途打扰孩子学习,很多父母喜欢在孩子写作业过程中,一会儿怕孩子渴了进去送杯水,一会儿怕孩子饿了送点水果。隔三岔五地去骚扰一下孩子,这样孩子的注意力会经常被打断,很多坏习惯也是这样被培养出来的。

第三、适当的奖励激励

小孩子,说白了,很好哄骗。想要帮助孩子养成一个习惯,其实最好最有效的一个办法可能就是奖励激励了。我们经常看到现在的小学或幼儿园班级里,老师采用奖励小红花的形式,很多孩子为了得到一朵小红花,简直会使出吃奶的力气,也常常会因为没得到一朵小红花而流泪的场景。

同样的办法完全可以在家里使用,而且完全是有效可行的。父母可以根据孩子平时的学习具体情况,制定一个简单而有效的表格,每完成一项小任务就得到一朵小红花。然后全部贴在孩子书房的墙上,能够让他每天都能看到,感受到因完成某件事而得到小红花所带来的成就感。

小孩子从小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主动完成作业的习惯,或将对整个学习生涯都是非常有益的。但是,要相信一句话,孩子的从小养成的每一个习惯,不管是好还是坏,都是跟父母关系非常大,父母的身体力行,父母的榜样力量都是非常大的。




主动完成作业是个好习惯。从一年级开始,就要让孩子养成这个好习惯。低年级养成好习惯,以后就好办了。

我家大宝今年八周岁,上小学二年级,孩子还在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我就有意的给他培养回家就做作业的习惯了,等他升入一年级的时候一直都是回家就做作业,从来不用催他,他很自己,就是字写的太慢了,有时候我回在边上陪着他,就怕他一边写一边玩。等他在二年级上学期的时候,由于我生二宝,忙着做月子,然后不小心腿又骨折了,就没怎么管他,导致他回家后先玩会在做。注意力还不专注了,写字潦草。导致礼拜六礼拜天都是在做作业的状态。于是我们就召开家庭会议,把孩子做作业拖拉,不主动做作业进行了讨论。结果是孩子回家后休息十分钟,喝水,吃零食,然后做作业,给他规定时间,如果超出时间,就把作业收起来,不准做了,就那样拿着作也业去学校给老师。做完后要检查作业,如果我们在给检查作业有一个错的打手心一戒尺,除去不会做的。现在还在在作业上进步了不少,觉得这个办法还是有效果的。

希望能帮助到你。




现在大部分家长都有了这样的意识,知道小学阶段最主要的不是孩子学会了什么东西,而是培养出孩子好的学习习惯。可是还是有很多家长没有达到这个目的,现在他们面对孩子写作业时,就很发愁。

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写作业习惯呢。我就来说一说。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要先树立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意识。

很多家长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就陪着写作业。到了上小学依然还是这样,造成孩子有很大的依赖性,不能独立完成作业。

我班里就有这样一个男孩。奶奶以前是个代课老师,孩子又是个内向的孩子,幼儿园里上学时,奶奶去陪读,天天待在教室里帮人家老师看着孩子,打扫卫生,什么事都是奶奶做。

到了小学后,奶奶依然如此,每每孩子写作业都是给孩子读一题做一题。有时候去干点啥活,回来孩子一道题也没有做出来。

这孩子上课不注意听讲,走神,做题时,别人都迅速地开始做了几道题了,他还在那里等着,我说你等着什么,他竟然说等着奶奶!

寒假期末统测考试,他考的分数很低。他奶奶说我费了那么大劲,才考这么点分!

我说就是你帮助太多,造成了他的依赖性,好像学习,写作业根本不是他的任务,而是家长的任务。这是家长最大的失误。也是我为啥把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排在了首位的主要原因!一定要孩子明白,写作业是他应该独立完成的任务,也是他作为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

放学后要养成先写作业的习惯,并且看看作业大致能写多长时间,给孩子限定个时间,不要让孩子从小写作业就磨磨蹭蹭的没有效率。

写完作业在吃饭,或者去玩,也没有作业的负担,玩的也开心尽兴。回家后可以稍作短时的休息,喝点水,如果饿可以吃点小零食,然后开始写作业,就不要在一会干这,一会干那,在属于自己的地方安静的写作业。家长也不要有事没事的去打扰孩子,或者弄出大的动静来打扰孩子的思路,学习时保持安静的一个状态!

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遇到不会做的题了,家长要鼓励孩子勤于思考,勇于向难题宣战,并取得胜利!教育孩子不要害怕困难,一遇到难题就想找家长帮助,这是一种学习的惰性。

有一定难度的题,孩子实在不会,家长也不要拿过题来,就给孩子讲。要先问问孩子哪里不会,哪里不明白。如果是今天新学的知识点,根本没有没懂,那家长就先把课本上知识的要点,给他讲明白,然后在回头让他再做遇到麻烦的难题,或许就迎刃而解了。这也让品尝到成功解决难题的喜悦,以后会更加有学习的动力!

做完作业不是家长先检查,而是你要孩子学会自己检查。这时如果是妈妈的话,你可以去做饭了,吃完了饭。你再回头检查孩子的作业。如果发现了错误,不要直接告诉他,让他自己去检查。别怕浪费时间,这样在日常写作业过程中,就学会了检查,也会慢慢培养他细心认真的习惯。

要监督孩子写作业时的书写状况,要求他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字迹要清秀整洁,这样的好习惯就是到了高考也是受益无穷。现在试卷都是通过扫描,然后电脑阅卷,如果书写乱糟糟的,一定会影响你的分数。而好的书写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要从小培养!

写完作业后,睡觉前如果时间充足,可以把今天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整理复习,然后进行下新课的预习。尤其是随着学业的难度增加,课后的复习,课前预习工作,会对你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这是我的一点点看法,如果朋友们有更好的意见或者建议,希望友友们留言分享!




交学费是家长的事,读书是孩子自己的事。这个道理,让孩子明白得越早越好,否则家长受累、孩子也不会最大程度发挥潜能!具体操作方面,要尽早“打鸡血”,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习惯。

无为而治,无招胜有招!!!

虽然前十名的成绩不足挂齿,儿子还是自家的好!在我眼里,他已经足够优秀。学习方面,他完全自我管理,学习效率高,知识面广,有思辨精神;学习之外,他热爱群体运动(篮球、足球),热心助人,当选班长。

我对孩子“无为而教”的道家式教育理念,源自三个方面:我个人的成长经历,长期与青少年打交道的思考,以及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学习。我在大学教管理学,另外于1998年起从事教育咨询工作,曾经在加拿大攻读MBA,在美国攻读教育学博士。

我出生在农村,在上小学之前没有摸过铅笔。在同学中,我既不聪明也不勤奋,成绩一般,好在父母也不唠叨。当然,我也有优点(或者仅仅是特点):爱读闲书(特别是政治和历史类);做事要不不做,要不全力以赴;喜欢独立思考,不唯权威。

初中复读一年后,我勉强考上县城高中。我开始读马恩列斯著作,虽然读得云山雾罩,但受到了强烈刺激。高二开始,我立志考上重点大学,学习的源动力不是为了“跳出农门”,而是不虚此生。我自己琢磨学习方法、坚持自学,虽然每天晚上八点半就睡觉,但学习时心无旁骛。很快,学习成绩突飞猛进,高考成绩全校第一。

1983年发现的“弗林效应”证实,人类智商不断提升。我智力平平也能完成学业,对儿子自然更有信心。事实上,当代孩子的问题不是智力不够,而是驱动力不足。比智力开发更重要的是“智力激发”,也就是让孩子尽早树立远大理想、热爱大自然、喜欢动脑筋。

除了跆拳道和书法,儿子没上过任何其他的早教班、课外补习班。除非他在某一方面有天赋、学校的课程不能满足,否则今后也不会上。

“打鸡血”,要趁早

儿子三岁时,我开始对他“洗脑”:“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独一无二的价值,你也是。你今后一定会特别特别厉害,一定对世界有很大很大的贡献,虽然爸爸现在还不知道你今后做什么工作。当然,别的小朋友也会很厉害,只是每个人做的工作不一样。”

我带他到我曾经工作过的大学、中科院,带他见我各行各业的优秀同学和朋友。经济上,我们只是一个普通家庭,生活朴素。儿子五岁时,和他讲清楚工作后必须自立。但是,我们在为儿子增长见识方面不遗余力。每次旅游,我们不看人工景点,而是参观当地的著名大学和博物馆。一次在以色列过春节,一下飞机就带他参观著名的魏茨曼科学研究所,在一位科学家的陪同下逐一参观各个研究室。

在家庭的影响下,他从小就立志成为比爸爸更优秀的教授,著书立说(“让别人排着队买我的书”)、桃李天下。

自我管理与高效率

从小,儿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家长从未(今后可能也不会)给他辅导过作业,甚至几乎不过问他的学习情况。如果偶尔问问他作业或者考试,他会说:“这是我自己的事情,你问我是对我的不信任。”

在他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我们从来不打骂、责备,而是告诉他,要学会分析试卷。对没有彻底掌握的知识点要及时回炉,对因粗心导致的错题要引以为戒

在他上小学的前一天晚上,我告诉他:“学习的时候不要想玩,玩的时候不要想学习。否则,既玩不开心,学习也不会好”,并且告诫他把这个习惯坚持一辈子。

我是施冬健教授,从事教育咨询工作21年。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关注、私信交流!




培养孩子写作业的好习惯,从以下方面着手:

培养孩子思考的习惯。孩子在做作业时,不能只是机械式地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一定让孩子思考。做作业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遇到难题,爸爸妈妈不要马上就上去帮忙,直接告孩子答案,要让孩子思考,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拥有良好的心态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他的灵感便会源源不断,做作业也会事半功倍。只有热爱学习,对学习内容感兴趣 才会主动做作业,才能发挥出自己的内在潜能,作业也会很轻松地完成。

鼓励孩子大胆尝试,大胆去犯错。害怕犯错,遇到难题,就会缩手缩脚,失去获得成功结果的机会。相反,没有怕犯错的压力,孩子就会轻装上阵,勇敢尝试解决自己眼前的难题。把错误当成垫脚石,孩子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让孩子养成自律和专注的习惯。孩子由于自控力弱,在做作业过程中,总想偷点懒,从而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作业越拖越多,越不想做。越自律的孩子,学习越轻松,作业完成的越好。培养孩子自律的习惯,坚定地对各种“诱惑”说“不”,全心全意地专注于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才会提高完成做作业的效率。

回忆学过的知识,做作业时做到心里有数。让孩子每天抽出时间,回忆当天学过的知识,哪些掌握熟练了,哪些仍需加强。找到自身知识薄弱的关键原因,然后查漏补缺,多做练习。让做作业起到应有的作用。

培养孩子一丝不苟的态度。在做作业,认真的态度最重要。一个小数点,一个标点符号,一个笔画,都要认真对待,做到一丝不苟。

养成好习惯是需要坚持的,好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好习惯一旦养成,便用不着借助其它手段,很自然地就发生作用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完成家庭作业,保持作业本干净整洁,提前预习知识,上课认真听讲等,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帮助我们客服学习当中遇到的许多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作业   习惯   红花   功课   难题   主动   儿子   家长   独立   事情   父母   老师   孩子   时间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