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盘显示车速为120KM/H,实际车速能达到120KM/H吗?

谢谢邀请!

首先给你一个肯定的回答,那就是仪表显示120km/h,实际车速达不到120km/h。

GB标准我也不知道,只能那我自己的车来说明一下吧,在高速路上跑时一般都是开着导航的,导航车速应该和实际车速相差无几。

其实,车速也是分段的,一般在八十公里每小时以下,仪表车速和导航车速都是一样的,不管你怎么跑,几乎都是一样的;而车速只要高于一百公里每小时,仪表车速和导航车速就有很大的出入,当仪表车速达到一百二公里每小时,导航车速一般一百一十三、四公里每小时,但是当仪表车速敢于一百二十五时每小时,那么导航车速就能和仪表车速一直。

其实不管车速怎么样,到底是看导航车速,还是看仪表车速,在开高速时一定要注意车速和车距,不要为了抢那么一点点时间,就使劲儿的飙车,安全最重要!




汽车仪表的工业设计标准上大的汽车厂商都会故意制造一些误差,让显示的速度比实际速度更快,目的是为了更加安全和防止车辆更容易超速行驶。

我以前做汽车测试的时候其中有一项就是测试汽车里程表的误差,使用VBox测试仪通过高频率GPS采样的测试结果来看,大多数汽车生产企业都秉承这一默认的规则,显示比实际要快一些,而且随着车速的不断提升,这部分误差还会逐渐加大,50km/h以内误差其实不明显,到70-80km/h就已经能看出明显的差异。当达到120km/h甚至误差能达到10km/h左右。

当然我们也遇到过非常“实在”的产品,曾经在测试国产力帆320那款仿mini轿车的车型时,发现速度表显示和测试仪器的实际速度采样完全一样。这样驾驶就要小心一些,否则容易超速。

还有就是那些改装车如果更换了更大直径的轮胎,也是有可能导致实际车速大于里程表显示速度。




一般车辆仪表盘上的指示车速都会比实际车速要高不少,汽车厂家都是保守党!相差10%以上都是常见的。另外,如果轮胎磨损变小或者气压偏低情况下,实际时速还会更小。一般车辆车速传感器接收到的车速信号是准确的,主要都是在仪表显示时出现虚高,老张在修车过程中,有时也会拿着检测电脑进行路试监测,行车过程中检测电脑监测显示的车速及发动机转速一般与仪表显示都会有所差异。

主要的产生的差异主要与车辆车速信号的来源有关,一般仪表车速是通过ABS车轮的转速或者变速箱输出轴的转数,再通过该车型所匹配的轮胎大小计算出来的,轮胎大小或者磨损后的轮胎半径变小的数据是无法更改或可供修改的,新旧轮胎高低不一样,同样转动一周后所行驶的距离就会不一样,车速越快误差就越大。具体差距多少,可以使用匀速状态下GPS车速对比下。




汽车的时速表其实并不是100%准确的,一般时速表都是要略微高于实际车速的,大约在3%-5%左右,所以你开120有可能只有115,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这样还可以防止车辆出现超速的问题。




正常来讲实际速度要比显示的速度慢,有时候开车时明明超速了,但是实际并未超速。汽车装有“车速传感器”,用于估计车速。车速传感器通过被“从动齿轮”的部件,该部件与变速器的旋转链接,并且产生与变速器的旋转速度成比例的脉冲(电变速器)。该信号将信息发送到速度计的显示电路。在模拟仪表的情况下,与车速相对应的脉冲信号的数量被转换为与电流的大小相对应的电流信号的大小,并且速度表的指针由交叉线圈移动,对脉冲进行计数并以数字方式显示车速。

速度偏差的原因

从变速器获得的脉冲信号由汽车的CPU计算并转换为车速。该计算使用从动齿轮的齿数,用于计数脉冲的计算中断时间,微分减速比和轮胎外周长等数值。其中,“速度误差”的主要原因是“轮胎周长”。
车速是通过将车轴(轮胎)转速乘以轮胎外周长(直径x 3.14)得出的。例如,即使在车速表上以40km / h的速度行驶,但由于气压不足或磨损而使外圆周减小了10%,实际车速将降至36.0km / h。时速显示120km / h,实际速度可能不到110km / h。
由于气压不足或磨损,轮胎直径变化幅度不太可能达到10%,但是由这些引起的“误差”将对仪表显示产生很大影响。此外,如果改变了车轮的尺寸,则车速表显示与实际车速之间的差异将变得更大。

车速表显示中存在误差

10(V1-6)/ 11≤V2≤(100/94)V1

V1:速度表显示速度
V2:实际速度

速度表上显示60km / h,则实际车速容限为49.1km/h至63.8km / h。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速度表的显示对于低于实际速度的误差是严格的,反之,对于显示较高的误差,它的控制是宽松的。很多的规定建议车速表显示高于实际速度。
那么为什么建议车速表显示高于实际速度呢?
第一个原因是,尽管实际车速很高,但是驾驶员可能认为车速不高而引起事故。另一种方法是避免司机和制造商之间的麻烦,因为他们发现由于速度违规而被抓到时,通过检查仪表显示屏上的速度,声称以合法速度行驶。

仪表显示的速度高于实际速度从而也避免了超速的行为与违规驾驶,但是轮胎磨损较大时,速度的差异也将更大。




多数汽车显示时速与实际车速存在误差·原因有两点

内容概述:

  1. 高低配车辆的显示时速差值
  2. “曾经”存在的作弊车辆的问题解析

首先需要说明汽车仪表盘显示的时速与实际车速可以存在误差,参考《汽车用车速表》(GB15082-2008)标准要求,其标准为指示时速不得低于实际车速,计算公式为「0≤V1-V2≤V2÷10+4km/h」。

假设实际时速为120km/h,车辆的指示速度就应当在「实际车速≤V1-120=120÷10+4km」。V1代表指示车速,V2代表真实车速,标准就应该是12+4=16km,那么指示车速此时就应该是136km/h了,或者说在120-136km/h区间可能都不会超速——但是实际做不到这个标准,像知道为什么很多车辆以120km/h的显示时速驾驶时,仍然会被很多车辆超车吗?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车速差值?

实测过的车辆有很多,其中绝大部分一线自主品牌汽车与其他车系的高配车辆的显示时速比较精准,最佳标准可以达到显示与实际车速完全重合,能达到「±1km/h」的车辆也是有很多的。

然而也存在一些车辆的时速显示误差非常大,最高标准可以达到15km/h左右;所以在混编车队行驶过程中,车队的速度是难以维持一致的,最终不得不通过导航测试并以电台进行指挥,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车辆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简配”。


汽车的里程计数方式进入电子时代后,统计里程时需要的是一套固定的程序;程序会依据变速箱或车轮转速,以及车轮的参数进行高速计算。这套程序会针对具体商品车进行开发,或者说以固定的程序编入车辆的数据信息,以实现计算数据的足够精准。

但是量产汽车并不会只有一个配置,同一款车会区分低中高配;配置内容中的外饰件最大区别主要是「轮胎与轮毂」,比如有些车的低配会用205/65 R16的组合,但是旗舰版却会用到235/55 R19的高标准,这两种轮胎的周长差值相当大的,因为直径就差了接近7cm。

那么车轮以相同的转速运转,套用公式计算出的里程数据相同,但实际车速和行驶里程都会不同;小轮毂轮胎的车辆按照转速计算的时速肯定更低,因其周长更短,转一圈会少行驶一定距离。


问题:为什么不能对每个配置的汽车都进行数据匹配呢?

答案当然是控制制造成本,不过并不会这么简单。绝大多数车企是既不生产芯片也不做软件和硬件研发,提供设备的供应商对每款车的车速匹配都会收取相当额定的费用,于是就有些车企为了降低造成成本而只对旗舰车辆进行匹配,其他版本基本都会有较大的误差。

这是一般认为的主要因素,作为消费者甚至有很多都会选择包容,殊不知这种做法是违反“GB15082”规定的。因为指示车速不允许低于实际车速,而这些简配车都是指示车速低于实际车速——不允许这么设计的原因是涉及油耗与排放问题。



意料之外的问题影响很大

1:显示时速>实际车速=油耗作弊!

能量守恒是改不了的定律,汽车行驶车速越快则行驶阻力越大,其中风阻是非常非常大的。行驶阻力大则需要发动机输出很高的马力才能维持120km/h的时速,此时的耗油量就会比较高;那么如果显示时速达到120km/h,但实际车速才105km/h的话,这个速度的行驶阻力当然会更小,所需要的马力值自然会更低。

马力=扭矩×转速÷9549×1.36,扭矩和和转速是相乘的关系;自然吸气发动机的汽车是转速越高扭矩越大(平均≤4000rpm内的标准),涡轮增压发动机在中低转速区间恒定扭矩,这两种机器想要拉升马力就得拉升转速,转速越高油耗越高——反之马力需求低则可以降低转速,油耗当然会显得低一些了。


仍旧是实测过的一些车辆具有这种问题,以某显示时速和实际车速相当的汽车按照120km/h巡航,此时的时速是12L/100km(大排量);此时找来另一台排量相同但不同车系的同级车,此车的实际车速比显示车速低了十几公里每小时,按照这台车的“所谓120km/h”的速度巡航,油耗就会很接近10L/100km。

这个结果得出的结论是这样的:你看到的低油耗不见得低,你看到的高油耗不见得怪。

曾经被曝光过存在油耗与排放作弊的很多知名欧洲与日本品牌(具体不点名了),这些车通过这种方式给很多车主制造了幻觉,也让很多人疑惑自己的时速已经到极限,但为什么还会被其他车辆超车且会被鄙夷的看上一眼了。



2:显示时速>实际车速=里程作弊!

第一节说明的只是【实际车速低于显示车速·造成的低油耗幻觉】,然而这还不是最重要的问题;重点在于汽车计算行驶里程数据基于的参考是时速,这还会造成“低油耗幻觉”,并且会明显提升车辆的用车成本。

比如两台车同时测试耗油量,行驶里程都按照100km为标准;某些误差大的汽车按照120km/h的指示时速行驶了100km,实际上只是开了八十多公里,耗油量当然会比较低。而误差小的车辆以相同速度行驶可能会驶出98km,两车的油耗对比显然是后车更高,但是后车的实际里程会更真实,油耗也会是更真实的标准。


重中之重为「里程数」错误的增多,按照上述标准,大误差的车辆看似按照显示车速行驶了100km,实际只是开了八十多公里——低误差的车辆显示100km行驶了98公里,两车都按照显示10000km的里程进行保养时。

  • 大误差车辆以8000km+的里程按照10000km标准保养
  • 低误差车辆以9800km+的里程进行相同保养

哪个标准正常呢?最起码低误差的车辆亏得少一些,基本没有误差的车辆,或显示时速低于实际车速的车辆就不亏了。而那些为了制造“低油耗幻觉”而篡改里程数据的车辆就要亏很多,假设按照显示公里保养5次(50000km),实际行驶里程只是不到四万公里,这就多出了一次没有任何意义的保养了。

这也是很多车企为了销售网络售后与零部件销售方面创造价值的考量,所有里程篡改不是个小事,这个问题是非常严重的。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授权发布

欢迎转发留言讨论,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这个不一定,。整车出厂的时候是按照标准的轮胎和标准的胎压来计算轮胎的周长。以此为依据按照轮胎的转速计算出来大概的时速。所以直接影响轮胎的外形尺寸的因素都会直接影响车子里表显示的时速。相比而言,用GPS测量出来的时速相对准确很多,但是会有所延迟。我想问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怕变速被摄像头拍。一般车辆表显的时速都会比实际车速略慢一点的。开车最主要的只有俩字“安全”




一般表显车速是比实际车速稍微高一些,并且是符合标准的,GPS相对较准,但是有延迟。

关键是谁说了都不算,测速仪才是最权威的,前一阵子不是说有一个五菱面包时速150被拍,车主表示不服,而交警却说设备没问题吗!




谢谢邀请!

经常开车的司机朋友们都知道,仪表盘显示的车速和实际的车速是不一样的。

比如仪表盘显示120Km/h其实你的实际车速也就是110km/h多一点,不到120km/h,这是有误差的是国家允许的误差,每一个品牌的车误差都不一样,仪表盘显示的车速和实际的车速快,如果行驶在有限速标志的公路上,仪表盘显示的车速误差就像某一种提示,时刻提醒你即将超速一样,这样你才不会超速,不会被罚款,同时对别人好也对自己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车速   里程   都会   周长   汽车   油耗   误差   时速   转速   轮胎   指示   仪表盘   仪表   车辆   速度   标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