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摄影上花了多少钱?

谢谢邀请。我的摄影装备还算比较省,2009年入手一台尼康D90,大概10000元,先后给这台机器配了一个50定焦,1000元,一个70-300狗头,1350,一个70-300尼康头,3000左右,一个闪光灯,1500左右,两台三脚架,3000左右,共花费20000元左右。后来又入手了尼康D800E,一台16-35广角,一台28-300头,大概45000。这样一算前后共花费65000左右。在圈子里算是省的,有的朋友花费可能超过30万。所以说,爱上单反倾家荡产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摄影究竟要烧多少钱?让我们来看看摄影的6个阶段,大致算算你每张照片平均成本是多少。


第一阶段:入门


最初想法很单纯,你想买一台好相机,原因可能是宝宝降临,或者要外出旅游。你对器材不甚了解,于是去找身边的摄影大师,求他给指条明路。


一般大师都会很专业的问一些问题,诸如“平常主要拍摄的题材是什么呀?”“ 都用过哪些器材呀?”“想不想上全幅呀?”。这些问题让你很羞愧,因为你连问题都听不懂。正在尴尬的时候,突然听见大师冒出一个你能听懂的问题——“你预算多少呀?”,于是你就像看到救命稻草一般,报出一个数字!


通常来说,这是大师最后的一个问题!通常来说,大师会建议你买一个中端单反套机!价格从4K~10K不等。


通常来说,这个价格比你的预算要高不少,但又在你的承受范围之内。你在咬牙掏钱的同时,心里暗下决心“要充分利用这套专业器材,好好学习摄影”。


恭喜,你有了第一台中端套机,价格6K。第二阶段,上路


购入第二个镜头是你走入摄影之路的分水岭,因为你在尝试之后开始持续投入了。


你的专业单反果然不负众望,“拍的真清楚!”是你能听到最多的赞赏。你也很是沾沾自喜。


很快你就接触到光圈、快门、ISO这些基本概念。你开始逛摄影论坛或者看器材评论,脑子里被牢牢的灌输了一个观点:相机并不重要,镜头才是画质的关键!


回头看看自己的照片:背景不够虚化、主体不够丰满、弱光时画面抖动的厉害,噪点严重。冥冥中脑海里有个声音对你说“换个镜头,这一切都能够改变!”


于是你又去求教身边的大师。大师照例问一堆专业问题。所不同的是,此时你对大多数问题能够对答如流,弄得大师很没面子。于是大师心里会掠过“小样儿我还治不了你”的想法,抛出那个经典问题“那你预算是多少呀?”


在你说出一个数字以后,通常大师眼里会飘过一个轻蔑的眼神,然后吐一个烟圈,指导你镜头是有红圈金圈之分的;有狗头牛头之分的;你的预算,充其量只够买个驴头!


于是你上网搜索,查遍资料,知道什么是“大三元”、“小三元”、“小白”、“小黑”、“小钢炮”这些近似黑话似的单词。


这个过程你一定会看到一句话“买你能承受的最贵器材”。终于你出手了,大部分人,买入的无外乎是大三元或者小三元或者其中之一。你拥有了人生中第一支红圈头,姑且算是8K吧。



第三阶段,低烧


红圈头果然没有让你失望!分辨力、锐度、色彩透着就是一股子专业味儿。如果你买的是个大光圈镜头,还会呈现出蜜一样迷人的焦外。


你开始四处传播你的照片,在网上比对别人的作品。你也开始研究构图、色彩...此时你的作品获得众多称赞,这让你很高兴。你觉得摄影已经向你打开大门,你所要做的,无非就是更多的拍摄和练习——当然,这需要更多的镜头,最起码要覆盖足够的焦段。


不用想,管它大三元还是小三元,配齐了再说。你甚至会考虑EF 28-300/3.5-5.6L IS这样的奇葩镜头。至此,你已经拥有了至少3个变焦红圈,增加投资25K。


你突然发现某天各大相机厂商就如打了鸡血一样玩命的推出新型号。你脑海里有了挥之不去的两个字“全幅”。


没有全幅,怎么对得起手头的红圈?如何体现“原始焦段”的韵味?


于是您毫不犹豫的把5D3或者D800抱回家。当然,随着2、3千万的像素相机,一起抱回家的还有64G CF卡,乐摄宝的摄影包,一个入门三脚架...大约总计25K。


等等!诸如5D3之类的相机,是没有内置闪光灯的。1.5K的外置闪光总是要的,别拿低烧不当病,这一阶段,你有了全幅机身,3个红圈头以及必要的附件,保守投入也是50K。


第四阶段,定焦


全幅的机身和红圈变焦让你着实爽了一把。每次出游,你会不厌其烦的扛上三脚架并带上所有后宫佳丽,周围人无不投来羡慕的目光。走在西湖边,总有大妈冷不丁递过来一个小数码,冲你说“大兄弟,替我和老头子拍张合影吧!一看你就是个会照相的。”


但是每当你翻阅杂志,或者摄影论坛,对比“大师”的作品,总觉得沮丧。“通透”、“油润”、“氛围感”这些词汇像噩梦一样折磨着你,它们是那么令人神往却遥不可及!同时你悲催的发现,当你刚把三脚架支好,你的同伴早就坐在车里不厌其烦的催促开车......


这个世界不该这样,花了50K的器材不该这样!在第一次使用定焦镜头后,你会觉得所有的困惑都随风而去!哪怕是价格3K的50 1.4,那个锐度、色彩、焦外,以及面对弱光时的从容蛋定,都远远好过10K的变焦。



定焦1.x的大光圈,会让你觉得突然进了一扇从没有想过的门。有了以前对变焦红圈的信任,自然是直接上大光定(大光圈红圈定焦)。


镜头厂商当然知道,这个阶段的你早已明白一份价格一分货的道理,如果把价格定低了,显然不能满足你对高画质的追求。所以任何一个红圈大光腚,价格没有小于10K的。


你需要24 1.4L,35 1.4L,50 1.2L,85 1.2L,135 2.0L,200 2.8L。当然,要是把这些镜头都收入囊中也是有难度的。于是你精挑细选,仔细比对,选了其中3个定焦,花费40K。


第五阶段,回归


此时你玩摄影可能已经接近10年了,已经拥有了至少2个机身,6个镜头。然而一个永远无法回避的问题终于要直接面对了——你年纪大了!



你已经没有力气背着10公斤的器材去搞创作;也无法扛着三脚架长途跋涉;你没有精力凌晨起来到野外蹲守日出;在夕阳西下的时候,最想干的不是背上相机去摄影而是找个能够看到日落的餐厅好好的吃顿海鲜。


此时你面对铺开半张床铺的单反相机和镜头,心里在想——你需要一台高画质轻便的相机。要是在5年前,投资100K左右的莱卡一机两镜几乎是你唯一的选择。


好在科技进步了,你有很多更实惠的选择。首当其冲的,自然是诸如Sony和富士的微单系统。


就像前面说的,你玩摄影已经快10年了,自然是个事业有成的人。20K左右,拿下一套全幅微单对你来说毫无压力。



第六阶段:邪路!


小巧的全幅微单满足了你的需要,画质好,重量轻,价格也不贵。但是却给你带来另外一个问题——之前你买的那些单反红圈头可以用在这个小巧的微单上吗?要是不能用,岂不浪费了?


你是如此勤俭持家并富有钻研精神,以至于很快你就找到了答案——转接环!这是通往一个无底洞的邪路!!!


在此之前,你的镜头,还大都停留在主流大众厂家的自动对焦头。而转接环,将会把你带入任何品牌、甚至任何年代的镜头系列。


康泰时、福伦达、蔡司、莱卡这些名字开始不断出现在你的眼前。A、E、F、EF、FE、M各种卡口你也烂熟于心。配上不同的卡口,你的微单几乎可以使用任何镜头。


摆在你眼前的,几乎是无限的可能性。潘多拉的盒子被彻底打开了。



此时,“摄影”两个字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你脑海中了,取而代之的,是“收藏”两个字。


收藏其实是没底的,为了方便计算,姑且在这里打上50K的标签吧。


不得不说:附件


1 三脚架


你一定听过“买到第3个三脚架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脚架”这个说法。这话如此正确,好比吃到第3个包子才饱,前2个也是有功劳的一样!


你的第一个脚架,估计也就是个几百块的货。搞不好还是卖xx送脚架弄来的。很快你就会发现稳定性完全达不到你的期望。


你的第二个脚架,估计是个2、3K的有品牌的高档货。坚固,稳定,你很开心。直到某一天你在零下10度的地方突然收不起来,或是你在沙滩拍摄时进了沙子,更有甚者,某个螺丝突然松动,造成坠机事故。于是你发誓要买个顶级脚架!



“捷信”——一定会成为你的不二之选。然而面对5K的价格,正准备掏钱的时候,却悲催的发现,这个价格是不带云台的!而且,很多“专家”都说,捷信只是架子好,云台很垃圾!我相信你很容易就会发现“ARCA”这个云台牌子...


无论如何,在最后一个三脚架上,你的投资不会小于8K。考虑到前面吃下去的两个包子,估计总投资是10K


2 滤镜


器材城的JS不会告诉你,一个摄影包、一片滤镜、或者一张CF卡,可能比一台相机赚的都多。


严肃风光摄影滤镜是必需品。在看了各种品牌的渐变灰镜的评论后,你发现,几片塑料片居然要卖2K~5K,完全不符合你理性消费的宗旨。然而JS用一句话就把你彻底打败了——“如果使用不好的滤镜,画质损失严重,会白瞎了你上万块的红圈头”。上万的镜头钱都花了,自然不能因为区区2K而白瞎掉。

GND滤镜以及支架——2K


3 显示器


摄影怎么能少得了显示器呢?这是你最常用的看图设备,也是你修图的基础。当知道你正在用的显示器根本无法正确的显示颜色后,你觉得一个全色域显示器是必要的。Eizo动辄20K的价格让你望而却步,然而诸如Dell, ASUS的“全色域专业显示器”,其4~10K的价格你还是承受的起的。一个专业显示器,6K的价格,不过分!


4 校色仪


专业的你用着专业的显示器,却发现别人和你在看同一张图片时显示的颜色却不一样。在看了无数资料后,知道有门学问叫做——色彩管理。有种设备叫做“校色仪”。JS用同样的手段把你打败了“如果不买校色仪,那么不管多贵的显示器,其实都是摆设。”好吧,都到这个份上,花2K买个校色蜘蛛,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5 备份方案


你拍的好几万张作品都放在硬盘里,这是你数年的心血。本来你也没啥担心的,直到出现了冠西哥。你不禁会想,要是电脑坏了该怎么办?解决方法也很简单——网络存储设备配上2T的硬盘应该是起码的方案——3K应该是个起步价。



6 打印机


专业显示器有了,校色仪也有了,老实说,你已经具备开办家庭工作室的条件了。唯一欠缺的就是——打印机。


专业输出基本上是非Epson不用的,一个入门级别的6色照片级A3喷墨打印机要3K,8色的是5K。价格透明,童叟无欺。


打印纸,要做色彩管理,自然用原厂的。20张200块。然而你悲催的发现,你的某些颜色的墨水居然只能打印几十张。而原厂墨水居然要卖到1K+一套!哪怕你用海淘,加上运费也是大约300元一套墨水...



总之,在后期输出这件事情上,你的花费不会少于7~8K。


7 防潮柜


用脚趾头也想得出来,这么多贵重物品,是不能随便放的。黄梅天镜头会发霉,天气太热镜头内的润滑油会挥发,太冷了电子器件工作会不正常……厂家贴心的发明了一个铁皮盒子,起了个好听的名字“摄影器材电子防潮柜”—— 2K


既然你都看到这里,我就说一句题外话,算是免费奉送:其实完全没必要买2K的防潮柜,到超市买几个最大号的乐扣乐扣盒子,全密封,超好用。巫师地处上海,黄梅天严重,十多年以来用此法器材从未出过问题。


以上林林总总附件,总数大约是30K。还没有算你的电脑升级,汽车升级,外出旅行等价格。也没有算你为了说服你老婆同意你买这些设备,可能要花更多的钱讨好她的成本。


总结:

第一套机:6K

全幅机+3个红圈变焦:55K

3个红圈定焦:40K

全幅微单:20K

转接镜头:50K

摄影附件:30K

总数大约200K


终于尘埃落定,你满足的看了看满屋子的器材。点看电脑,这10年来大约你拍了100K片子,投资200KRMB,每张成本恰好2块钱!


你打开防潮柜,用绒布仔细擦拭着每一个镜头,这时,电话铃声响起,那头传来一个毛头小子的声音:“大哥,我想买个单反,给推荐一个呗~~~”


当然,这就是代价。所以奉劝大家说:量力而行!就像“劲酒”切不可贪杯额!消费还得理性消费啊。




如果算上为拍摄而花的旅差费,那就没有边际了。去北极拍熊,去南极拍帝企鹅,去非洲坐直升机拍动物迁徙,等等还没完呢……,算算?




作为摄影爱好者,你在摄影器材上花了多少钱了?

我大概是2013买了第一天尼康D3200,但当时花了3000元左右,搭配的镜头是18-55,总感觉焦段不够用又买了腾龙的70-300,这个镜头当时900元左右。

有段时间我为里学习人像拍摄就去参加一些群拍的活动,当时QQ摄影群很火。每周都有外拍活动,因为自己没有模特只能通过参加群排的活动去拍模特。

我以为我拥有18-55+70-300两个镜头就能满足我大部分题材的拍摄,从焦段上看是不错,但画质惨不忍睹。


第一次去的时候发现身边的人都清一色的佳能,配的镜头大多是红圈镜头。 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器材在人群中显得格外,一群人没几个是尼康。

也就是第一次参加群拍以后我就开始有了想换器材的想法,主要受身边人影响,也开始对器材有大概的了解。

每次参加群拍他们会聊器材,大部分都是聊佳能的器材比较多,说佳能适合拍人像,尼康适合拍风光。

经常听他们什么镜头好,什么镜头油润,那是时候5D2就很火,每次基本都有人聊关于5D2的话题。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开始在网上看关于5D2论坛及佳能的红圈镜头。

最后还是把自己入手到半年的D3200和两个镜头都出手了,买5D2+50F1.4当时花了12000多元左右,后来又买了20-35F2.8和135F2花了8000元左右。

2013年-2015年基本属于学习阶段,没花多少钱,后来去做了摄影以后才开始大量购入摄影器材。

在2015年-2019年之间也是我购买器材最多的这几年,以下是我这四年来够买的一些器材:

佳能系列有:6D、6D2、5D3两台、5D4、EOS R 镜头有大三元,70-200F2.8二代三代都有,100-400二代及3-4个定焦镜头。

尼康系列有;D810、D850、镜头有大三元。

富士有:X-T20、X-H1、X100F、镜头有16-55F2.8、56F1.2R。

索尼有:A7M3、A6400、黑卡5、6及小三元和55定。

副厂系列有适马Art系列的定焦有35F1.4两个、50、85各一个。

还有一些国产金贝、神牛灯光及电脑设备及配件就不一一列举了,以上是我这几年购买的一些器材大概粗算了一下花了20万+。




这个问题比较大,这要分两部分,第一个部分也就是硬件了。从初学摄影开始,第一台相机佳能450D,腾龙18—200,7000元左右。第二台机器佳能5d2,镜头16—35 /2.8 24—70 2.8 70—200/2.8(爱死小白兔),微距100 2.8 50 1.8价格应该在65000元左右。第三台机器佳能1DX,38000元。后来5D2和24—70处理掉,换成5d3和24—70/2.8,折换掉添加15000元左右。100—400镜头12000元左右。捷信三脚架两个冈波仁齐云台两个15000元左右

闪光灯佳能850两组10000元左右,各种滤镜配件10000元吧。人像小影棚21000左右。艺卓显示屏电脑20000左右。

第二部分也就是无法计算的部分,外出拍片的费用,从08年开始摄影,每年至少要外拍四次以上。就说去年吧,川西20天拍摄费用,西藏一线28天,云南一线25天,新疆全境50天。全部自驾前往,费用每次都在万元以上,而且这些费用还在继续。

具体共花费了多少,固定设备是有数的,其他关联的花销真的无法计算。




我摄影三十年,摄影精神享受,摄影是无价,前后投入的摄影记录:

摄影设备

前后购买传统像机、数码相机、镜头、灯光、暗房设备、冲扩设备、冲洗底片、冲洗照片、无人航拍飞行器等硬件!




交通工具

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汽车等工具!



学习摄影提高的书刊

摄影报、摄影杂志、摄影书等!




摄影后期

软件、学费、练习、探讨!




摄影的内容分类、撰写说明六要素、保管三十年的档案工作!

从事摄影投资的时间、精力、经济、釆风!

这个算法,摄影投入无价,摄影使人精神丰富,摄影是提高人的修养,摄影是人类追求精神世界的最高境界!



声明:图文作者原创,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我只花了几万块钱,现在都挣回来了。




其实,这个提问好回答,也不好回答。

我玩摄影要追索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因喜好和有点闲钱就买了一部理光10胶片单反相机,随机标配一枚50 1.4的定焦镜头。后来又买了一枚28-200变焦镜头,配了闪光灯和电动导片器和一只日产铝合金三脚架及若干偏色镜;当时花了七八千吧。无法估算的是菲林消耗,黑白胶卷很便宜,自己也可冲洗放大,所用耗材也不贵;但彩色胶卷以及冲洗费用很贵,尤其是用柯达、富士等进口胶卷,每盒都要三十多元,再加上冲卷、洗片确实不便宜;好在后来朋友从电影厂搞到伊士曼电影胶片自己在暗室里量尺缠绕组装胶卷,以及拍照后把胶卷在拿到厂里冲洗底片、反转片不用花钱了,着实解决和保障了摄影喜好的延续,这一块无法用金钱计算。

那么说说数码时代吧,2008年末第一次使用了亲戚家的尼康D200还是200D的数码单反相机,觉得操控很新鲜,数码成像不错;就有意识的关注了数码单反,在将近大半年的了解新机型和偶而试用,对佳能的镜头印象深刻,便徘徊在佳能50D和5D的选择当中,后来新机型7D的问世,促使了投入的开始,进而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里无法控制自己的喜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物力。便出现了如下对摄影器材的购入、出掉环节,反反复复的折腾。

购入

7D套机,含15-85浮点光圈变焦镜头。

适马50 F1.4

EF70-200L IS F2.8

购入

5D II

16-35 F2.8

24-70 F2.8

EF85L F1.2

第一阶段脱不了俗套的迅速配齐了大三元,并在老鸟们热情洋溢的忽悠下,将全画幅也纳入怀中。还有那枚神一样崇拜的85大光腚。

…………………………………………………………………………

出掉

15-85、适马50、24-70

…………………………………………………………………………

购入

EF50L F1.2

EF14L F2.8

EF35L F1.4

…………………………………………………………………………

出掉

16-35

70-200

第二阶段同样受老鸟们的教唆购入了35,而容纳一切力量的14超广角是受色影无忌宣导影响,50大眼睛是我的情怀。

出掉爱死小白是想体验二代,出掉其他变焦镜头是因为有定焦镜头支撑,变焦也就没有存在价值了;也就是从此刻起,高品质定焦镜头才是王道的思想开始作祟。

…………………………………………………………………………

购入

EF70-200L II IS

EF100L F2.8

…………………………………………………………………………

出掉

7D

70-200 II

…………………………………………………………………………

购入

EF200L F2.0

…………………………………………………………………………

出掉

EF100L F2.8

EF35L F1.4

EF50L F1.2

EF14L F2.8

这个阶段是我真正在体会每只镜头能给我带来什么,而我又用他们能够拍还什么的过程;爱死小白兔除了成像锐度有所提升,并没有给我更大的惊喜;百微是在我手里用过最短时间的一枚镜头,一个半月用过不到三次,我是实在刹不下心去拍虫子;14超广角我只用它拍建筑,而拍建筑又不是我的喜好,一万四五的镜头常年仍在箱里还不如早些处理换喜好的镜头,我没时间用35去拍床上的美女,觉得50这个焦段用的疲劳了,和14、35、100一样变现换其他喜好的镜头;包括70-200的出手,为我凑足了部分迎娶200定焦镜头的资本,也就是价值四万多元俗称的空气切割机。这只镜头奠定了我日后的拍照取向,也是我最喜欢的镜头,没有之一。

7D的出手是个事故,掉过水里的机器不能留的。

…………………………………………………………………………

购入

7D(二次购入)

…………………………………………………………………………

购入

1D4

…………………………………………………………………………

出掉

5DII

7D

…………………………………………………………………………

购入

1Ds III

EF24-70L F2.8 II

这个阶段主要是针对机身了。小马四的连拍和对焦速度在那个年代自己说排第二,即便是尼康家也要考虑有无把握说自己第一;其成像质量作为佳能1系也是不可小视,此阶段对拍飞行动物兴趣大增,但也偏向于大型禽类,比如天鹅、鹈鹕、白鹭、野鸭子什么的。在此购入7D本是送给女儿的礼物,结果闺女丝毫没有兴趣,快门数不到五百张,就又托经常光顾的数码店原价收回了,这是唯一没有赔钱的一部设备,欣慰了好多天,可是5DII收的价格压的很低,这奸商,唉。

好久,拍腻了禽鸟,转而人像、风光,花花草草的,又想起了被誉为鸡肋已出二代的24-70,重新使用和审视这款镜头觉得真心实用,风光利器,不为过。

…………………………………………………………………………

购入

1D x

…………………………………………………………………………

出掉

1Ds III

追新,赶潮流,装屁!最主要是被刺激的换了一地叉。去北戴河拍海鸟,用惯了小马四连拍和追焦,大马三真不行,边上那个手持一地叉,像机关枪一样根本不会单发拍摄的大侠,牛逼哄哄的形象搞的我郁闷了整个拍摄过程,次日回到马连道赔了不少钱也要换机器,结果就换了。

不过,在我接触的所有机身当中,大马三的成像质量和色彩首屈一指,出手了有点点后悔。

———————————————————————

现今,只剩下了一部1Dx EF24-70L F2.8 II、EF85L F1.2II 、EF200L IS F2.0;其实上述的折腾,也是我对镜头使用和了解的过程,更是对自己拍摄题材选择的过程,最终留有的设备也符合了以风光和人物拍摄的喜好组合。当然35、50焦段也是人像摄影的利器,但就不借着现有的这个话题往下探讨了;那么除了上述设备镜头以外,附件类也没亏待自己;三脚架更换了三个品牌,最终是捷信碳纤维,独脚架同品牌;还有以色列大黄蜂系列双肩摄影包、英国白金汉单肩摄影包、美国国家地理单肩摄影包、乐摄宝三角摄影包等;佳能闪光灯两组,室内摄影灯一组+4只引闪器组合,滤镜若干,还有为了后期购入的苹果27寸微机、佳能PRO-100八色喷墨打印机,打印耗材。。。。。

说不准玩数码单反具体投入了多少,来来往往的,新设备、新镜头购入,按二手设备出手,差价很大;我的1DsIII买入价37000元,用了半年17000元易货给商家又填补了两万元差价换了1Dx,十几二十几万应是有吧。

期望我的啰啰嗦嗦能帮助新摄友少走弯路,老摄友看到会心一笑,杠精们一顿急头掰脸的逼逼,呵呵,高兴就好~










器材花的钱只是个小数字,你能拍到的风景离不开车和吃住,离不开往返机票,冰岛的极光、贝加尔湖的的冰泡、加拿大的班芙日落、法式草原的梦幻光影……想打卡吗?一年花掉七八万很正常,一年而已……




算自己的摄影投入,有点意思!只算了下器材硬件,共约花费74250元,现存器材原值五万多。考虑到年限比较长,基本上还算比较理性的,远远谈不上“毁一生、穷三代”了。

1、早年三台胶片相机海鸥205、海鸥DF-2、还有一台傻瓜卡片机,加上两只外闪、三脚架等配件,粗算共约一千元。

2、2008年底购入柯达Z812长焦数码相机2300元,再加上配件,粗算共约2500元。

3、2009年底购入入门单反宾得Kx,及18-55、55-300大双套5400元,以后陆续购入腾龙SP90微距头2300元、DA35/2.4定焦1250元、三脚架等配件约500元,后出掉35定焦及Kx小套得2900元,相抵粗算共约花费6550元。

4、2011年底购入中端单反宾得K5,价格6000元,随后购入二手腾龙17-50/2.8套头1800元、适马50/1.4定焦2300元,两个永诺外闪600元,滤镜等配件约1000元,三星EX1卡片机1800元,2016年底出掉全部宾得机身镜头得2300元,相抵粗算共约花费11200元。

5、2016年底购入全幅单反尼康D810机身14000元、24-70/2.8套头7800元、70-200/2.8长焦11700元,随后又购入腾龙15-30/2.8超广5800元、适马50/1.4art定焦4200元、90微F017微距头3800元、150方形滤镜及支架1600元,二手百诺C2192T三脚架1200元、永诺高速自动闪及引闪器900元,滤镜等配件约2000元,粗算共约花费53000元,基本上就是我现有器材的原值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三星   滤镜   尼康   佳能   脚架   多少钱   显示器   镜头   大师   阶段   器材   相机   发现   价格   设备   旅游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