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拯救糖尿病患者的视力?

糖尿病属于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可以影响视力,因为糖尿病有微血管并发症。微血管并发症在视网膜叫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就是长期慢性血糖控制不好,造成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力不好怎么办?

糖尿病眼底病变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视物迷糊不清、双眼干涩等,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最好停口服降糖药物,改为注射胰岛素治疗,使血糖尽快达标;在血糖平稳以后根据检查结果可以对病变部位进行止血处理,糖尿病眼底出血可以使用激光手术治疗。

2、口服羟苯磺酸钙、胰激肽原酶、甲钴胺胶囊等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

3、口服迈之灵、复方血栓通等中成药以活血化瘀。

具体用药还是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来进行。

需要注意糖尿病眼底病变并不能进行根治,后期血糖不稳,会使出血点变多,有失明的危险,所以控制好血糖是治疗的关键。

感谢您阅读本文,若您赞同文中观点,就赏个赞,关注{三诺讲糖},如有疑问请邀请我回答!




营养师小糖来为大家解答。患上糖尿病后,很多患者的视力会随着病程增长而越来越差。这是因为高血糖会渐渐地侵害眼部微血管,诱发视网膜病变和白内障。小糖就曾在医院遇到过一位老太太,因为长期血糖控制差,而导致双眼球坏死被摘除,终身失明。这样的惨剧发生,归根到底还是对病情的麻木大意,所以糖友们要重视并发症的预防。

糖尿病眼病有哪些症状?

1.眼前有闪光感,或有发黑物体漂浮,如小蝌蚪、蜘蛛。

2.视野变小,即指眼睛能看到的范围明显变窄了。

3.视物如隔烟云,或者有重影,尤其是夜间视力下降明显。

4.上下眼睑、眼球运动出现障碍。

如果有上面的症状,说明很可能已经发生了眼病,建议尽早去医院眼科就医。

怎样预防糖尿病眼?

1.控制血糖达标,饮食和药物双管齐下,并坚持运动。

2.适当多吃一些富含叶黄素、维生素A的蔬菜或水果,比如西蓝花、胡萝卜、菠菜、芥蓝、猕猴桃、柑橘类水果等,叶黄素对视网膜黄斑区域有重要保护作用。

3.如果饮食无法摄取足够的营养素,可选择营养补充剂,如叶黄素。

4.合理用眼,时不时做眼部运动,尽量不要带隐形眼镜。因糖尿病人的视网膜很脆弱,注意不要做剧烈运动,否则可能导致视网膜脱落而失明。

希望小糖的回答能够帮到大家,更多糖尿病百科问题欢迎关注我们!




糖尿病患者的视力损害可以说是糖尿病的几大罪证之一。

长期血糖控制差就会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并发症主要包括微血管并发症和大血管并发症。大血管并发症主要是心血管、脑血管及大血管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就是微血管并发症的一种,微血管并发症还包括周围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等。这些病变严重时会导致失明、截肢、肾功能衰竭等,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所以在早期发现就会延缓这些病变的发生。而血糖高会或多或少的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视力,因此我也录制了一些视频(音频),帮助视力较差的糖尿病朋友也来了解糖尿病知识,更好的控制血糖。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眼睛最常见的并发症,它会逐渐的影响视力,并慢慢发展,最后导致失明。最为可怕的是这个慢慢发展的过程是察觉不到的,很多人的单眼视力完全消失,居然会不知道。就像小孩子出现了近视,老人出现了花眼一样,都说不出具体的日期。

因为血糖高时糖尿病患者出现视力损害的首要因素,因此控制血糖非常必要。

要尽早发现血糖升高,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尽早发现血糖的异常。有的病人就是以视力下降来就诊的,最后一测血糖,血糖已经很高,这就说明,患者已经有很久的血糖升高,导致了视力损害。

发现血糖升高,要尽可能的平稳血糖 发现血糖升高,要尽可能的平稳血糖,来防止出现眼部的并发症。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已知糖尿病人群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为24-37%,新诊断的糖尿病人群中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为3-13%。血糖控制的理想,就可以将眼部并发症发生的时间向后推迟。

每年进行眼底的检查 每年进行眼底的检查,眼睛的病变是一个缓慢发生的过程,每年检查,就可以了解眼底的情况,尽可能早的发现眼底的病变,及早处理,因为糖尿病视网膜如果出现增殖期病变,则会脱离糖尿病的轨迹而自行发展,所以在视网膜病变的背景期就要进行干预,使用药物来稳定眼底病变的发展过程。有白内障的患者要早期发现,改变不良的用眼习惯。

出现眼底病变应尽快进行治疗 当发现视力下降为白内障引起时,要尽早进行白内障的手术治疗,防止白内障导致的视力下降,会进一步损害糖尿病病人的视神经,神经萎缩,那么视力就很难恢复了。查体发现视网膜有微血管瘤的时候,要尽快选择激光治疗,除去血管瘤,因为眼底的微血管瘤非常容易出现破裂出血,眼底出血会导致视网膜的撕脱,导致失明。出现视网膜撕脱时要尽快进行视网膜的复位,视力会得到部分改善。脱落时间过久,视力就不能再恢复了。

综上所述:

想保持良好的视力,就要定期查体,发现可能损伤眼睛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肾病等,出现疾病要及时进行基础疾病的治疗,保持血糖、血压的平稳,防止这些疾病对视力的伤害。定期进行眼底的检查,当发现眼睛病变时,要及时进行治疗,防止视力的进一步损害导致失明的可能。

我是孙医生,关注孙医生讲糖,持续了解更多优质健康知识,有帮助请点赞,有疑问请留言,必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最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导致视力下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我国内陆地区糖尿病患者中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大约有23%,糖尿病十年以上发生视网膜病变的风险明显增加,这不仅与血糖控制不佳有关,还与胰岛素抵抗、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吸烟等因素有关。

如何拯救糖尿病患者的视力?

为了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防视力下降,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关键。

1.第一次检查时需全面眼科检查,包括视力、眼压、眼底、房角、虹膜、晶体等检查。

2.如果检查没有发现眼科疾病的问题,也应当每1~2年进行至少1次眼底筛查;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应当每年筛查。如果发现已经开始出现视网膜病变,则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更加地频繁筛查。

3.绝大多数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通过积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早期治疗,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防止视力进一步下降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

我是浩洋医生,专注多发病、常见病诊治,慢性病管理,健康科普。

欢迎关注“浩洋医生谈健康”,了解更多医学知识。




糖尿病眼病引起的双目失明要比非糖尿病人高出25倍,世界上引起双目失明最常见的原因就是糖尿病眼病。对任何糖尿病人,都要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不要等感觉不舒服,到看东西模糊或其他眼部不适了才去医院。

白内障就是晶状体变得浑浊,看不清东西了。即使没有糖尿病,老年人也比较容易得白内障。糖尿病人白内障发生率更高,30岁以下、血糖脆的幼年糖友更容易发生。

治疗白内障的前提是控制好血糖、血压。如果血糖、血压控制不好,术中可能发生眼底出血,术后感染或者愈合不好。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一般没啥感觉,时间久了会视力下降,眼前像有蚊子在飞。可分为6期,前3期称为背景性,经过良好控制是可以完全恢复的;后3期则为增殖性,发展速度难控制,而且也难逆转。

治疗首先是要控制好血糖、血压。其次,至少每年做一次眼底检查,如果已有视网膜病变,查的次数还应增加,每3-6月一次。第三是合理用药,3期及3期以上的糖友,最好改用胰岛素治疗。另外,使用维生素和活血药也有很大帮助。最后,对第3期以上的病人,可采用激光治疗。最重要的是吸烟会极大地损伤视网膜,糖尿病病人必须戒烟。

想了解更多关于糖尿病的实用干货

想读到医生原创的糖尿病教育文章

请关注在线指导控糖先行者——微糖




首先保持良好的血糖,努力控制血糖稳定,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

然后多吃些有助于护肝养眼的食物,含有大量维生素A、维生素C,胡萝卜素的食物,如柚子、紫菜、鱼、虾等。

还要定期去医院检查眼睛:(1)角膜内皮细胞检查;(2)视网膜视力检查;(3)视野检查;(4)视网膜电流图(ERG)检查;(5)视觉诱发电位检查(VEP)(6)裂隙灯显微镜检查。

确诊糖尿病后需要定期进行眼底筛查,检查时间需要根据病情程度而定。2型糖尿病确诊5年后,患者需要每年进行1次眼底筛查。如果已经出现视网膜病变,眼底筛查间隔时间由医生确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视力   糖尿病患者   叶黄素   微血管   眼病   糖尿病人   视网膜   白内障   并发症   血糖   眼部   眼底   糖尿病   医生   发现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