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买股票的群体中会有老人?

我30多岁的时候,还告诉我的兄弟姐妹,不要进入股市,他们确实没有进入股市,而我在07年时,突发奇想想进入股市,跟老婆商量与08年一月底进入股市,那年51周岁,就想学习一下,提前适应一下心里压力,进去后,有开始收入的快乐,有汶川地震期的,自己股票保利地产,上午收入6个点没卖,下午追悼会股票跌停赔10个点,一进一出16个点没了。更为让自己难受的是,09年春节前满仓,账面亏损达53%,年都没有过好大病一场,年后,开始查找自己被套的原因,逐渐知道应该买强势股,手里没有多余的钱,只得把手里的保利地产,忍痛割卖100股,用着100股的钱,买强势股,从100挣几十块钱,到后来100都能挣涨停板。这样反复操作,盈利一定时就根据情况卖出,同时我随时注意我割肉的股票,有钱时做T+0,把我的股票做解套卖掉,继续买强势股,经过一段时间的操作,09年5月账面转红开始盈利。其实,炒股,不要贪,不要听人家的,要学会自己分析研究,不要违背市场操作,股市的知识就在盘面上,不要要求自己什么都知道,结合市场,只要会几种方法就行,不求大,只求自己不赔盈利即可。




买股票不分年龄大小啊!!!股票是高风险投资,提这个问题应该是觉得老人不应该冒险,这个角度看,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认识一位七十多岁的王阿姨,她投资股票时间比较长,据说是当地最早开户的一批股民,当时都是到营业大厅看行情,资讯信息也不方便,填单手工交易,王阿姨用自己的积蓄,买了深$&发展&$银&$行股票,长期一直拿着,有钱了就买点,慢慢手上的股数越来越多,赚的钱给儿子付了房子的首付,现在股票名字变成了平&_安&$银&$行,王阿姨仍然几十年一如既往的守住这支股票,退休十多年,还是习惯早上买菜,到交易所去转一下,与老年股票朋友聊一下天,涨了开心,跌了也不着急,发了退休工资,除去正常开支,遇到了大跌同样买几百股平&$安&$银$&行的股票,需要用钱的时候遇到了大涨就卖一部分股票,过着炒股幸福的老年生活。

老人买股票用自己的闲钱,进入股市时间早,经历了无数次牛熊转换,见证了A股市场的风风雨雨,有了投资股市的经验教训,涨跌不惊,从容淡定,股市有老人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祝愿股市老人们身体健康,股市长红。







股票开户的年龄只要是18周岁以上到60-70周岁都是可以开户的,更何况中国股市也快30年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炒股的老人可能开户的时候也就30-40,40-50岁,当然也不排除60-70岁还开户的炒股的。

老人买股票大概可以是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1. 炒股是很需要动脑筋的活,对于老年人来讲,活到老学到老,在股市中可以有明显的体现,多动脑对于老年人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也是有益的;

  2. 老年生活会比较的枯燥乏味,通过炒股可以去结识一些同龄伙伴,这个在以前交易大厅是比较常见的,现在科技发达了会少见一些,其实就好比爱好打个太极、跳个广场舞一样;

  3. 保持工作状态,习惯了忙来忙去,真要是闲下来就这么养老了有时候还真不习惯,所以,炒股除了盘中的盯盘时间,盘前的信息收集、盘后的复盘都是不可缺少的部分,真要用起心来还是蛮忙碌的,这样也会过得更加充实;

  4. 从年轻时候开始做股票,这也一直作为一个爱好在做着,其中一些通过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可以获得一些稳定收益的,也想减轻后辈的负担;

  5. 人都有希望家人一代一代更富有,在自己有些闲钱可以去炒炒股,并且有赚钱能力的情况下,这也算是给后辈积点财产了。

因此,老人买股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而且也是占着较大比重的,只是现在经济、互联网等发展迅速,股民队伍开始偏年轻化了,忽略了几十年后如果我们自己还在炒股,我们也就是现在自己口中的买股票的老人了。




中国股市从起步至今已三十余年了,当然买股中会有老人。

中国股市1990年正式起步,当时炒股的以三十至四十左右的人为主,因为这些人有一定的积蓄和社会经验。经历过多次的牛熊市,深刻的体会到了风险和机会的并存。这些人只要没倾家荡产基本很少离开股市,不管赚钱还是亏钱,他们都在股市中体会到了市场的魅力或者已经习惯了炒股的生活。这些人到目前为止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了。

中国股市也经历了3到5次牛市,这几次牛市行情中,很多的中老年人是当时入市的主力军。其实当时他们入市是很正确的,如果处理得当是可以发财的。因为当年的牛市资产翻几十倍是很常见的,可惜的是牛市的时间短,熊市的跌幅大,大多数人在股市中坐了过山车,至今没有多大的斩获。这批人也很少退出市场,如果按年龄算,这批人也是老人了。

炒股相对其他行业来说,入市门槛比较低,只要处理得当,确实可以作为老年人的一种业余爱好。在老年人群之中,炒股的爱好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正面的,比打牌,旅游更受到老年人的喜爱。老年人时间多,大多数不爱运动,比较爱居家,加上炒股能够使人动脑筋(伤脑筋),这些都是老人比较擅长的和需要的。更重要的是,老人们相较于年轻人有更多的节余资金,他们比较注重于理财,因为缺少了其他方面再次创业及发财的机会,但赚钱发财的理想仍然不变,所以炒股也是他们的重要理财方式之一。老年人都有丰富的社会和生活经历,相对来说比较固执和自信。生活中的事,都偏爱自己做主,特别是金钱上面,更喜欢掌握在自己手中,炒股就能够自己掌控自己的资金,虽然别的理财方式也能够赚钱,但他们会很不放心。

股市从发展到成长,使一批中年人留在股市,变成了老人。加上老人们独特的自信及理财方式,也使得不断有老人进入股市。老人炒股是很正常的事,也是很普遍的事。




老年人买股票也分为2种,一种是退休了没事干想赚点零花钱。还有一种像我这样的,32岁入市,今年57岁,股龄25年。股市使我慢慢变老。我反对年轻人炒股,也是有原因的。我的侄子21岁,大学三年级,已经炒股2年了。因为在网上买了P2P被骗3万多块钱,那是他攒了很多年的压岁钱,所以,他很心疼想通过别的渠道赚回来这笔损失。所以就想到了我,让我教给他怎么买股票。我说你是学生,应该好好学习。将来有了稳定的工作,那时候再考虑买股票作为投资也还来得及。但是,他跟我保证不会影响学习,就是想接触一下新鲜事物。就这样,我把自己20多年的经验无私奉献给他。还好,到今年的8月份他把P2P里面亏掉的钱都赚回来了,还盈利2000块钱。他很高兴,请同学吃饭,沾沾自喜地说以后就玩股票吧,不用找工作上班那么辛苦。我真的有点后悔,他爸爸也埋怨我。我跟他说希望你不要把它当做一种职业。因为有些人很浮躁,即使是有一天破产了,今天也要赚很多钱。为的是将来跟人家聊天的时候说“我也曾经辉煌过”。他们的理念是“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很不幸的是,上次考试挂了三科。我担心以后他能否顺利毕业。所以我认为,买卖股票这个职业适合老年人。有些年轻人不赞同我的观点,我说这件事情就好比是家长抽烟,他不喜欢自己的孩子也抽烟。因为他知道抽烟容易戒烟难。年轻人如果身边的人都买股票,他也会有好奇心和从众心里吧?我说老年人买股票是因为他们有了一定的阅历,赚钱的欲望没有那么强烈。而且,买股票需要动脑筋,间接地可以预防老年痴呆,好像是智力测试吧。不知道大家怎么想的。




能在股市炒股的老年人都是有智慧的一群人,这些人都是在股市里被称为“老油条”的角色,庄家要各他们难,他们要在股市里赚点零花钱又很容易,别看他们老,他们各个都是身经百战的人物,要不如何到老了还能在股市活跃。

从远的来说,巴菲特、索罗斯,这些人都是金融大鳄,年纪很大但是资本雄厚,股市庄家基本拿他们没办法,他们也是从散户变成了庄家。

从近的来说,券商营业部的大爷大妈,都是很牛的人物,别看平常一付吊儿郎当的样子,都是炒股高手。

那为什么炒股中还有这些老人在?

1、老一批留下来的股民。这些老人基本是在股市早期奋战到现在还留下来的,自然掌握了股市的生存之道,对于他们而言,有自己的炒股方法,在股市能获取到稳定的收益,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已经把投资股市当作生活的一部分。

这些老人习惯了股市的风险,在股市中能随机应变,懂的机会和风险在哪里,也懂的市场周期的变化,通过股市实现了财富累积的过程。

2、在股市长期投资的股民。茅台上市持有至今的人不多,但是买茅台持有到现在的人也不少,有的老人在早期买股票就一直持有,做了长期投资,后来也就会关注股市了,反而在股市中获取到了不菲的收益。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人年纪慢慢老去,但是炒股的热情还在,就会在营业厅或者偶尔看到老人谈到股市和见到老人在炒股。

总之,在股市中还能看见老人并不奇怪,这些老人才是真正的世外高人,他们经历过股市长期的洗礼还在市场投资,就说明他们的投资能力很强,适应了股市的环境,那么就一定有属于自己的赚钱方法。

感谢点赞并关注,欢迎评论和转发,每日分享更多观点




前几天去了一趟交易大厅,大厅里的交易设施全部撤了,问工作人员,回答是人们都不去了,都用手机和家里电脑做了,证券大厅变成了一个纯粹的手续办理服务场所。

我不知道50多岁算不算老年人,股票做了5年,说一下我所看到的吧;

以前去证券大厅,看到的是清一色的老头老太太,十几台电脑一大排,有的2-3个人用一台,赚不赚钱不知道,认真劲值得敬佩。

我入市当初的想法是,自己50多了,出去打工赚钱工资不会很高,自己的身体也是个问题,想到十年二十年自己不一定死掉,总不能闲着玩不是,头脑还算好使,对电脑情有独钟,能拆装电脑,也能编写代码,都说炒股赔钱,赚钱难于上青天,当时我对股票一窍不通,看了一些文章,找到一炒股的铁哥们问了一些问题,(他做了20多年了),研究来研究去觉得没那么难,就去开了户,试探性的做起了股票。

一开始,虽然自己50多岁,经历的事情也算挺多,但还是没有经得住股价起起伏伏,账户资金一路狂泻带来的心理压力,特别是在买卖下单的那一刻,说得不好听点,有心脏病还真炒不了股,就跟做贼似的,心理忐忑到极限。

在以后的日子里,前4年断断续续累计赔掉了十万,在这期间,接触到的几乎全是40多岁以上的人,男的多女的少,在这5年多中,我编写了不下几百上千个指标公式,股市只要不放假休市,我是每天必定4小时盯盘,盯久了大脑会麻木,不知道哪一只股票适合自己,熬夜是家常便饭,越是赔钱越是熬夜,总想弄清楚股票的运行规律,由此便得出了一些结论。

1;炒股的人,都过于自信,固执,甚至偏激,不管嘴上怎么说,骨子里都有这种成分。

2;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很行,很内行,并且感觉炒股是一个高大上的角色和人物。

3;内心膨胀随时爆发,一旦赚了钱就以为是自己的能力驾驭了股市,却不知大盘正处在上升通道中。

4;绝大多数人在交流中,报喜不报忧,自己的股票涨了一恸海吹,跌了便销声匿迹。

5;不服输的心态伴随全程,赔了再追加资金,直到加不起,举手投降。

在过去我经常讲技术,现在我几乎不交流,闷头自己做,曾经发誓赚了大钱,买辆奔驰把它晒烂,结果是5年多还没回本,本想着自己老了给自己找一个能吃饭的职业,结果是现在没那么自信了,好在最近一年止损了。

炒股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能坚持下来的并不多,到底赚不赚钱,赚钱的没人说,赔钱的更不知道是谁,问题问道为什么买股票中会有老人,其实散户中老年人比例非常高,也许是我的年龄偏大,接触的炒股的人,九成以上都是,老头老太太,究其原因就是手里有闲钱,时间充足,没有负担,干不了别的,想着赚钱,有的投入高达几百万,实际上是在拿钱买娱乐,定位成消费一点也不为过。




买股票的人中有老人一点儿都不奇怪!

我认识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王先生,他给我们讲过他做股票的历史,他从中国股市刚刚成立的时候就开始研究股票,那个时候他只有三十多岁,他到处搜集发行股票欲上市的公司资料,然后坐火车去上市公司所在地,去买上市公司的原始股。

九十年代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不懂股票,人们手里也没有多少钱,上市公司的内部职工在遇到有人高价收购股票的时候,往往就转手卖给他们,王先生因此收购了很多不同上市公司的内部职工股,等到内部职工股在股票二级市场允许交易后,再找时机把股票卖出,他就这样赚了很多钱。

后来很多人对股票市场都有了新的认识,原始股也不好收集了,王先生就专做二级市场的股票交易了。由于他喜欢研究上市公司,所以他买的股票基本上都是好股票,他在股票二级市场也赚了不少钱。

我觉得有很多做股票的老人都是很智慧的人,思维比较超前,我从王先生那里就学到过不少投资经验。

当然也有一些老人是新入市的,他们手里有闲钱,想挣钱做股票也很正常啊。




老年人怎么了?

巴菲特老不老?索罗斯老不老?芒格老不老?

投资是一个终身的职业。和医生、律师、老师一样,属于越老越沉淀的行业。因为知识、技能的积累也需要时间。

20多岁的股神遍地都是,40岁时候再看看,投资业绩能跑出来的又有几个呢?万里挑一一个徐翔,还进去了。

当然,一旦业绩真的跑出来了,说明他已经形成了适合自己的投资范式,未来的日子,只要不出什么岔子,大概率还能长期盈利下去。

当然了,中国A股市场确实还不是那么成熟和市场化,和国际股市相比,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散户占比较高,其中不乏很多老年人。有些是缺乏投资渠道,或者牛市末期被“忽悠”进股市;有的则是在股市里浮沉很多年屡败屡战的,说白了就是并没有任何投资思路上的进步,七亏两平一赚钱。这样其实也说明,投资者教育还是个长期的事情,炒股票其实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都是一个很艰难的事情,远不是一买一卖赚差价所能概括的。不能领会这个市场的,最后也大概率以亏损收场。与其这样,倒不如挑选个放心的基金去做定投,自己享受享受美好时光。和股票大魔王天天折腾,何必呢?

(晴溪)




你这种惊讶明显带着年龄歧视,群体歧视,是要不得地。

很多老人炒股票是非标厉害的。

为什么会厉害?

很多老人见证了证券市场的一步步成长,从填交易单到交易机再到电脑交易,很多从散户室一步步做到大户室,甚至很多老年人拥有专用通道。

别小瞧任何一个做股票的老年人,很多穿的破破旧旧的资产是你几辈子都赚不来的。

我国股市从最开始到现在经历了很多次牛市,也出现过很多次红利期,只要抓住一两次的老年人资产都会很雄厚。

就我认识做股票的老年人大部分都有一些赚钱的特质。

1,经验非常丰富。

很多老年人做股票都是做了十多二十年,做过的股票数不胜数,做过的股票都能说出公司的主营,特点,发展,最差也能说出一些有用的基本面信息。有了这样的特质,踩雷的概率相对较低,安全性高,不踩雷少踩雷,收益才能慢慢稳定。

2,心态好

为什么心态好?

什么样的大风大浪没经历过,什么样的行情没见过,大牛市,大熊市,踩雷,翻倍,赚钱,亏钱,退市,复盘,送转,配股,贴权,填权,配股,重组。

因为经历过,遇到突发情况都能有不错的应对,比没有经验的新人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说的难听点,大幅亏损经历的次数也很多了,跌个三五十个点也见怪不怪了。

而且不少老人,经过长期的投资,资产积累也很多,亏了对于很多老人来说只是少赚一些。

3,风险控制做的好

谁没有踩过雷,谁没有大幅亏损过。

经历了亏损,经历了踩雷,经历多了总结多了,就会慢慢学会去控制风险。只有经历过才能明白控制风险的重要性,经过长时间的风控,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办法收益慢慢就会稳定下来,就算不怎么赚钱,也不至于巨亏。

4,股市规律了解很深入

什么时期时候做什么股票,年报期提前布局高送转,周期底部买入强周期股票,什么股票在什么位置容易企稳,春夏秋冬买什么容易赚钱,很多很多的规律因为经历的多,都能很了解,所以赚钱也会相对容易,股市还是有很多赚钱规律可循,当然都需要时间去经历才能明白。

5,技术面多少掌握一些

其实技术面讲得也是规律,历史可以重复,那么历史老人都经历过,再遇到同样的形态,同样的走势,由于历史经历,判断起来也会容易很多,而且长时间的接触,不精通一两个技术指标,那是不可能的,而且很多老人能用好,用活,而不是去死死的看指标,迷信指标。

6,生活阅历丰富

公司的产品供应生活,生活中的很多情况直接影响公司,是好是坏,是有发展没有发展。

股市就是生活,生活也是股市,都是起起落落,生活中的周期也能用到股市,股市同样反应生活中的周期,没有孰轻孰重。

所以生活阅历越丰富的老人,做起股票来越聪明越轻松。

7,看待问题深刻

和很多做股票的老人聊天。他们都能把自己的遇到的问题,别人遇到的问题通过很简单的语言,很家常的闲聊让人明白那些很深奥的话题。

说明这些老人对股票,对趋势,对投资逻辑的认识都有独道见解,深刻认知,才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还能让人明白很多道理。

8,能赚钱

既然有这么多特质,那么赚钱还会远么?既然买股票能赚钱,为什么不买股票,七八十岁搬砖也报不动不是?

有了赚钱效应投资点股票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9,无聊

年龄大了儿女大了,总得找点兴趣爱好,把股票作为爱好的老人不在少数,甚至很多已经不再去在意能赚多少,亏多少。

做了这么多年俨然已经做成了一种习惯,让生活有点乐趣,一群老人做一起聊聊股票,聊聊国家政策方针,也是其乐无穷的。

10,不服输

每个人都有一个想要赚钱的心,老年人其实更想发挥自己的余热,为子女,为儿孙,为加人做一些贡献,能够赚钱就赚一些,不能赚钱也可以图个乐呵。

毕竟炒股可以防止老年痴呆,成天脑子都在转动,活到老学到老。

所以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此也祝所有老人身体健康,开开心心。

既然老人有这么多赚钱的特质,新人,亏损的可以多和赚钱的老人聊天,多向他们学习,操作方法,心态调整,看待事情的角度,很多都可以去学习,多听故事多学习多总结,总是好的。

可不要惊讶为什么老人买股票,也不要看不起他们,一个个精明着呢,没准稍微给你指点一下你就顿悟了。

每天问答不见不散,有股票,基金,存款,资产配置问题的下面留言,股票看支撑,压力,趋势,基本面,技术面,长线,中线,短线是否安全等问题,我会一一回答。

看完记得点赞转发分享收藏,让我记住你,嘿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老人   闲钱   散户   牛市   中国   老年人   上市公司   老年   群体   股市   年龄   习惯   经验   时间   股票   财经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