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理财产品一发售就抢光了?

题主可能说的是银行理财产品,确实,一些中小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由于规模有限,所以,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就被抢光,产生了“秒抢”的现象,这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风险偏好的降低,银行理财产品由于低风险的特点,因此普遍受到风险厌恶型投资者的喜爱,在当前股市、互联网理财风险较大的情况下,一些原来做风险投资者的投资者也倾向于购买理财产品,保证收益。

2.预期型理财产品的尾期,按着央行、银监会的安排,预期收益型产品将逐步退出市场,净值型产品将越来越多,也就是说,理财产品将不再刚性兑付,不过,未来,考虑到银行自身信誉等因素,兜底的概率很大,但目前预期收益型产品买一次少一次,能抢到是最好的。

3.收益率会逐步走低。目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在4.4%左右,仅仅高于大额存单,但这样的收益率水平仍有一定的吸引力,因为随着央行降准,未来流动性增加,资金面紧张程度进一步缓解,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将会进一步走低。

4.银行自身的炒作。一些具有刚性兑付性质的产品,在收益率有一定吸引力的情况下,其规模往往有限,比如只有1亿元的规模,那么,属于卖嘘头,吸引储蓄资金。这样的情况往往发生在一些中小银行、农商行身上,特别是一些跨省经营的城商行。

最后提醒一下,无论是银行理财产品,还是券商、保险,以及互联网理财产品,在购买过程中都需要对产品本身的情况做详细了解,避免落入理财变保单、资金投入P2P,乃至落入非法集资等情况,不要被高收益和所谓“秒抢”所迷惑,做好风险评测,了解产品本身至为关键。




近半年来,各大商业银行理财额度都趋于紧张,基本上发行首日就会抢售一空。理财利率持续下行,人们为何还是对银行理财趋之若鹜呢?

我是2016年底从事的理财经理岗位,2017年理财还是持续辉煌了一年,当时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预期收益率能达到5.3%,保本保收益理财预期收益率能达到4.3%,2018年初理财利率开始出现下行。2013、2014年各银行在推行理财时,起初人们是不接受的,那时要营销一个理财客户,要花很大力气。但是在少部分客户尝试过后,发现本金利息到期会安然到账,人们逐步接受,理财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在银行理财发展黄金时期,p2p来分了好大一杯羹。随着p2p持续爆雷,人们发现还是有传统的银行更为安全,很多客户又重新回归银行理财。

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虽然细则预计延迟至2020年底,但各大银行已经开始转换理财方向,银行理财正在摸索净值型理财的新思路。

理财理财,未来可期,让我们拭目以待!




为什么理财产品一发售就抢光了,问题中的理财产品应该指的是银行理财产品。最近也能听到周围上了年纪的叔叔阿姨和我抱怨,某某银行好的理财产品太难买了,每次去都买不到,为此,我也特意去咨询了一下银行界的朋友,确实有这样的现象存在,一般银行的理财都是总行发售,而且是设定时间,设定限额,没有保留的说法,先到先得,所以往往一开售,基本是柜面,网银同时开始抢,很快就被售空,所以一发售就抢光也是正常现象。

造成这种现象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点,银行还是普通民众信任的金融机构,银行的理财产品虽然利率和外面互联网金融理财相比较低,但和银行定期存款相比,银行的理财产品利率还是相对高一点,就信任度而言,很多人还是愿意把钱投入到银行的理财产品中。第二点,现在人们的收入普遍都提高了,手上也有余钱,大家都愿意去购买理财产品。虽然现在市场上投资的种类很多,但风险也是巨大的,更多的人投资的方式还是趋于保守,除了银行的定期存款银行的理财产品也是很好的选择。所以,本金相对安全,利率也可靠的理财产品受青睐也不难理解了。

(晴溪)




这个问题很简单来解释。一句话:

市场开始回绝高风险。

以下是详细解释

首先,弄懂什么是理财产品,按我们正常理解,基本就是属于不会亏本(广义上),利息3-5%的,中小银行或者大银行,或者一些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

很多人认为,这是大家开始学会理财了,我却不认为,这是一种大部分人开始回避高风险的情况。

为什么?

首先,这些理财产品,大多都在互联网上面进行发售,基本要买只会是年轻人,基本断绝了老年人大额资金的理财模式。对年轻人,本金虽然少,但活跃度,对于理财知识掌握大大高于老年人,他们会去尝试更多的模式。

第二,所以,我就以京东为例子吧

我建模,你们看下。开始,所有人会去买小金库,然后京东拿到销售基金牌照,开始推销,同时,跟一些小银行合作,推广理财。首先,会有一部分激进者追求高收益,离开小金库,前去买卖基金或者债券,一部分中等投资者会选择银行定期。

新加入的人,也基本以这个比例上升,但为什么突然理财产品需要抢购?原因很简单。市场冷淡,部分失败的激进者开始退一步到定期理财进行投资。为什么我说不可能是越来越多人学会理财,因为对于理财,大部分情况下,是个阶梯模式,在小金库没大规模增长的情况下,定期增量的,只能是由上一级退下来的激进投资者。

第三,本人对定期理财的看法。基本不大喜欢定期理财,这几天基金是一天比一天热闹,相信这股抢购热会慢慢消退的。

本人原创,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个例并非全部

理财产品目前是很多人选择的一种投资方式,也是除银行存款外,余额规模最大的一个产品。不过现实中一经发售,产品立马抢光的始终是少数,绝大部分产品的都是募集期到期后仍然未全额够满。如果说一发售就抢光,那么银行还不立马又推出,如下图所示,在工行的官网上,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的理财产品都显示可够买的状态,比没有所谓的一推出就被抢光的现象。

什么产品一经发售即被抢光

现实中一经发售就被抢光理财产品,都是那种高息理财产品,同等风险条件下,比其他理财产品利率高几个点,但是这类产品一般都是都是特定时点发行的,比如银行成立的周年纪念日、国庆、春节等等,特殊时点利率是其他时候所无法比拟的。那为什么这种产品一发行就被抢光呢?因为每次推出这类产品时,银行的理财经理、客户经理都会事先通知自己手头上的重要客户,毕竟不是每个客户实时关注着银行的产品发行的。

因此特殊时点的高利率产品一经推出,往往都是秒杀的结局,这也让很多人误认为这是银行内部员工的个人行为所致。

总结

随着人们理财意识的觉醒,以及货币基金的利率不算的下降,现在的银行理财产品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投资者的喜爱了,而用户群体的扩张,最终也会使得这类产品越来越抢手。




是不是有很多人认为这里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内幕?比如其实并没有发售那么多份,或者给哪个超级VIP预留了份额?

事实是,真心没这么多套路,真的是产品比较畅销的结果。



坤鹏论家人也抢过这类理财产品,基本上一些收益高的产品都是秒没,如果没在开售的第一时间抢,晚一会儿就只能再等第二天了。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现象,坤鹏论认为这与普通储户日益增长的理财意识有很大关系。曾经我们的理财途径都很少,所以也谈不上什么理财,要么是把钱放银行存定期,要么是购买国债。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炒股、炒期货之类的,但这毕竟是高风险投资,不在大多数人的投资选项之内。

随着银行利率不断下调,大家发现把钱存银行已经严重不划算了,再加上理财产品越来越多,购买理财产品收益要比银行存款高很多,门槛却也不高,受欢迎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当然这里面余额宝做了大贡献。正是余额宝横空出世,让理财走进了数以亿计用户的生活中,让大家意识到,理财原来还可以是一种生活习惯。这一点从不断增长的余额宝规模中就可以看出来。



不过现在余额宝收益不断下降,已经没有太多竞争力可言了,而银行正借此机会不断推自己的理财产品。一方面是用户日益增长的理财需求,一方面是银行不断推出的理财产品,一拍即合。所以银行理财产品受欢迎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既然受欢迎,抢购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果说这里真有什么套路的话,就是银行充分利用了稀缺心理。通过限购这种形式制造一种稀缺性,从而让用户抢购。越是抢不到的,越想抢,如果真开放了购买,还真未必会有这么多人抢。




一。银行的存款利息太低了,群众都想找一个低风险的年化较高的理财产品,这个是主要原因。


二。中国的公募基金数量庞大,人民群众如果不是专业人士,比较难甄别出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银行的公信力比券商和其他理财产品销售商都高。(希望银行不要辜负群众的信赖)。所以说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相对可靠一些,毕竟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也很重要,银行在开发理财产品的时候都会考虑到群众的承受能力,出现大规模亏损的可能性比较小。


三。额度有限,可能就10亿-100亿规模,还得限购,这种规模的理财产品对于广大群众手里的存款来说简直是毛毛小雨,年化高的一般当天就认购完毕,有时候还超额了。


我觉得这三点就比较好概括银行理财产品畅销的原因了。




第一,知识的普及,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钱,是会贬值的。

仅仅靠银行的定存,基本没有办法抵御通胀的侵蚀。存钱越多,时间越长,亏的越多,这基本已经成为常识了。

自然而然的人们就都会产生投资需求,也就是,主动用钱来赚钱,而不是被动的任其贬值。

第二,投资是一种很专业的事情,大多数人并不具备投资所需的知识与技术储备。

虽然,目前国内普通人的主流思维,依然是靠自己,而不习惯于找专业人士辅助。但是,越来越多的负面案例,也让很多人意识到,投资,不是靠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还是找专业人士负责,更省心。

但是,大多数人又不愿意付费来找专业人士。

那么,找专业人士,且不用付费,剩下的选择其实也就不多了。

理财产品至少表面上看,符合这种要求,因为是在“主动”投资,有专业人士负责,且看起来不用额外付费。




这也得从多方面去分析。

首先,许多人有钱。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人们荷包里的钱也越来越多。没有钱,哪来钱投资啊!

其次,尽管现在投资方式好多,但真正赚钱且赚钱多的不是很多,才造成大家一窝蜂似的去买理财产品。如果投资门道多,且都赚钱,大家的选择方式就多,那么理财产品就不会这么火爆。

再次,说明理财产品的收益高。理财产品之所以吸引人,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高回报、高收益,打动无数人的心。

最后,大家还是得谨慎理财产品高回报的诱饵。作为一项投资的理财产品给出那么高的收益,在行情好时,的确给大家带来了丰厚的收益,让大家兴奋、刺激,以为找对了投资方向,就像一个女孩找到了心中称心如意的白马王子一样,那种甜蜜,在梦中也令人陶醉。

但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你的收益越高,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大,有时候亏损就越严重。

所以大家必须谨慎,投资尽量地多样化,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理财产品一发售就已经售光了,你根本没有购买机会,这说明社会上流动资金过剩,通货膨胀还没有结束。

风险还是很大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理财产品   都会   小金库   余额   收益率   利率   投资者   收益   现象   人士   风险   规模   银行   财经   专业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