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桥垫资算非法放贷吗?

对信贷行业的朋友来说,过桥贷款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过桥贷款简单来说就是企业贷款到期了没能力偿还,然后就找第三方公司先把这部分钱给还了,银行(或者其他信贷机构)再给企业续贷,续贷所发放的钱用于偿还这些第三方公司的资金。

过桥资金的存在可以有效的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避免中小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这对于维护企业经营稳定是非常有帮助的。

但在现实当中,过桥贷款到底合不合法一直没有一个定论,目前我国没有哪条法律规定过桥贷款是违法的,但是过桥贷款本身的利率又超过了民间借贷利率本身的法律界限。

之前我国对高利贷的界定是两线三区,也就是24%年以内算是合法的,24%~36%属于自由利率,超过36%的部分属于高利贷。

而前段时间最高法院对高利贷界限进行修改,修改之后高利贷的界限是一年期银行LPR贷款利率的4倍。

目前一年期银行贷款利率是3.85%,4倍就是15.4%,这意味着如果民间借贷利率超过15.4%,就可以认定为属于高利贷

但是目前过桥贷款的利率要远超15.4%的水平,过桥贷款一般都是以短期为主,期限在3天到10天不等,日利率一般在1‰~5千‰不等,大多数地区都是在日息2‰左右,折算下来年化利率高达73%。

73%的利率不论是按照旧的规定还是按新的规定来看,都属于高利贷的范畴,既然是属于高利贷,那么超过15.4%的利率部分是不受到法律保护的。

另外这些过桥贷款本身就是以发放信贷为目的,针对的客户都是一些不特定的群体。

而根据目前我国有关法律规定,未经监管部门批准,或者超越经营范围,以营利为目的,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具体来说,民间借贷公司构成经营罪的有几个特点:

1、2年内向不特定多人(包括单位和个人)以借款或其他名义出借资金10次以上。

2、个人非法放贷数额累计在20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放贷数额累计在1000万元以上的;

3、个人违法所得数额累计在80万元以上的,单位违法所得数额累计在400万元以上的;

4、个人非法放贷对象累计在5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放贷对象累计在150人以上的;

从目前各大垫资公司的实际情况来看,他们基本上都符合以上几个特点,如果按照法律规定,他们就构成非法经营罪。

但在现实当中,我们是很少看到这些垫资公司被起诉到法院,并被判非法经营罪的,实际上目前我国一些监管部门对于垫资公司都处于一种默认的状态。

为什么要允许这些垫资公司存在呢?其原因是目前我国有很多中小企业,从银行借到款之后,到期都有可能没法正常偿还,如果银行强制他们还款了会导致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这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因此一直以来我国监管部门都鼓励银行不要抽贷、断贷,比如2018年8月18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信贷工作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通知》:通知提到,对符合授信条件但遇到暂时经营困难的企业,要继续予以资金支持,不应盲目抽贷、断贷;按照市场化原则满足融资平台公司的合理融资需求,对必要的在建项目要避免资金断供、工程烂尾。

但对银行来说,企业贷款到期没法正常偿还,潜在的风险是非常大的,即便银行允许他们延期了,但期限也不会太长。

这时候过桥贷款就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作用,由这些过桥贷款公司帮企业还清贷款,然后银行再给企业继续放贷,这样就可以避免企业出现断贷抽贷的情况。

因为过桥贷款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目前我国并没有明确规定过桥贷款属于违法行为。

但是我国监管部门有明确规定,严禁银行工作人员通过内外结合参与到过桥贷款当中,如果银行工作人员参与过桥贷款并从中牟利,那就构成违法犯罪行为了。




过桥垫资,一直是“灰色地带”,及不犯法,又是犯法。为什么这么说呢?2019年以前,属于民事调整范围,之后,对非法贷款条例做出了修订,大致为非法放贷不仅违法而且构成刑事犯罪中的非法经营罪。2020年,高利贷利率也做了相对调整,修改之后高利贷的界限是一年期银行LPR贷款利率的4倍,现在大约为16%左右。

过桥垫资的利率有多高呢?我们还是先来看看过桥垫资是怎么一个事情,过桥垫资是一种短期资金的融通行为,期限一般不超过六个月,以临时周转为主,一般期限较短,几天、几周、几个月的时间,达到资金贷款之间的衔接,先垫资替代贷款或者其他方面的资金,然后再用长期资金替代过桥资金,是一种短暂需要资金的垫资行为。

当然了,因为时间短,需要资金一方又迫切需要资金,所以一般过桥垫资的利率以日利率计算,现阶段普遍在1‰-5‰不等,大多数日息在2‰左右,折算下来的年化利率大约73%左右。

按照现在年化16%以上的贷款利率就算高利贷,过桥垫资已经算是高利贷行为了。不过,由于其的特殊性,这种方式的“高利贷”也是一直存在,屡禁不止。为什么这么说呢?

前些年,还在做生意的时候,就经常有朋友致电帮“过桥”,有些关系好的,能帮就帮了一些忙。因为一些企业的资金周转,很不稳定,这与规模有很大的关系。一般,企业在生产之前,或者是扩建的时候,都会向银行贷款。而贷款部分一般的年限并不上,要么一年、要么三五年,而在生产的时候或是扩建的时候,经常出现延期的问题,所以导致回款也会延期。这样的情况,中间又有贷款,暂时又还不上,也只能是过桥垫资先还款,再将资金贷出来了。

虽然,按照年化利率计算,属于高利贷,但,市场确实有需求,算是“灰色地带”吧。




这是一个专业的好问题,事实上过桥垫资一直处于灰色地带,究竟算不算非法放贷值得大家探讨。

过桥垫资是一种超短期的过渡性贷款,应用场景非常广泛,比如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个人住房买卖中的赎楼贷,代还信用卡等等。其中,以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过桥最好典型。

2019年10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意见》明确了不具备相关金融贷款资质的企业和个人涉嫌非法经营罪的量化标准:年利息超过36%,2年内累计超过10次,放贷金额累计超过200万。

对比《意见》,过桥垫资的业务特点很尴尬,事实上属于非法放贷的居多。

1、垫资方的资质。因为过桥垫资时间短并且事先没有明确的资金使用期限,银行以及正规贷款公司在快捷灵活方面远不及民间机构和个人。目前垫资方基本以民间机构或者个人为主,基本不具备相关金融贷款资质,属于民间借贷的范围。

2、利息。过桥垫资业务中双方约定的资金费用事实上就是短期贷款利息。过桥垫资时间很短,一般是按天数来计算费用,基本在每天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三之间,低于千分之一的或者高于千分之三的也有,但比较少见。按每天千分之一计算,年利息就是36%了,已经到了《意见》规定的最高限,也就是说,只要日费用超过千分之一的过桥垫资都是不合法的。

3、放贷的频率。资本都是趋利的,过桥垫资因为是超短期,往往不超过7天,甚至三天,一笔垫资业务结束后,资金不能闲置,就得再寻找下一笔业务,以一年累计下来,一般放贷次数远远超过10次。

4、放贷的规模。过桥垫资的金额大小都有,小到信用卡代还,大到企业贷款动辄几千万几亿,事实上大都远远超过200万的累计限定。

对比以上几条,就可以发现,只有一种方式可以合法,那就是:领取小贷或典当牌照,每笔业务费用不超过每天千分之一,每笔业务额度不超过注册资金的10%,但新的问题就来了,由于过桥垫资属于超短期纯信用的贷款,期限短风险高,如果完全遵照这些限定,资金就失去了动力,积极性必定大打折扣。

但过桥垫资是现实的需求,从积极意义看,帮助中小企业和个人保持现金流的稳定,使贷款得以循环起来而不至于资金链断裂。因为是超短期的借款,一般是按天计算费用,好在期限短,总费用不算高,只要顺利过桥,企业能够承受也愿意承受。曾经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大风厂银行贷款过桥,山水集团提供5000万过桥资金,日息千分之4,用了6天,付出120万,折算月利息12%年利息都到144%了,就这样大风厂蔡老板还感激不尽。

一方面是确实有大量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是相关法规的限定,由此,过桥垫资业务事实上一直处于灰色地带。

这个结怎么解?还得从金融扶持政策层面找方法。

1、提倡银行等金融贷款机构在企业或个人贷款到期时直接续贷,也就是贷款到期后不用倒贷直接办理续贷手续,如果直接续贷能够真正落实到每笔贷款,那将是广大中小微企业的福音,大多数过桥垫资业务也就失去了市场需求,是从根上面解决了问题。

2、提倡成立过桥垫资专业基金。由行业主管部门、园区管理机构等设立过桥垫资基金,免息或低息为符合条件的民营中小微企业贷款过桥垫资。




什么是过桥垫资?

其实过桥垫资就类似于中介机构,只不过其中间的产品为——资金。

举例:张三目前经营着一家对外贸易公司,2020年受疫情的影响,企业海外贸易业务大幅度下降,企业资金周知出现紧张的情况,无力按时归还在银行的融资款1000万元;张三经朋友介绍,找到了经营着一家金融公司的李四,李四的企业资金较为充足,这时候张三找到了李四临时周转了1000万元用于归还银行的贷款,然后银行给企业续贷后,张三再把这续贷的资金以及临时周知的利息归还给李四。

拆借——归还——续贷——还款,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过桥垫资,为什么叫做过桥,简单的理解就是李四为张三搭了一座桥保证张三顺利渡过难关,所以叫过桥。

是否非法放贷?

目前没有任何的法律认定过桥垫资属于违法行为,过桥垫资本意其实也不算是放贷,而是临时间的周转拆借,甚至部分第三方中介公司为了避免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比如上述张三卷款潜逃或者说张三归还后银行不予续贷),会要求与借款人及银行签订三方协议,确保银行的贷款发放后流转至李四的账户里。

此外在部分不良贷款高发的地区,地方政府甚至直接组建这类应急资金周转公司的用于帮助企业续贷(政府的企业收取的费率远远低于个人企业收取的费率)。所以说过桥垫资应该还算不上违法放贷!




过桥垫资实质上就是过桥贷款,也就是短期、临时性的过渡性贷款,其主要特点一是周期短,最短的资金占用时间为几天的时间,二是费率高,年化利率高达70%以上;三是放款速度快。现实中,过桥贷款处于政策的边缘,但过桥贷款的需求还是很多的,尤其是企业在贷款偿还的过程中,在自身流动资金不足的前提下,多会采用这种方式。

一、非正常贷款相关的政策规定。

2019年10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政策中明确了规定了不具备相关金融贷款资质的企业和个人涉嫌非法经营罪的量化标准:即不具备金融贷款的资质、年化利率超过法律规定的界限、2年内累计超过10次,放贷金额累计超过200万元(单位累计超过1000万元)。

那么,如果从事过桥贷款的企业或个人,在发放过桥贷款资金时,违反了《意见》的相关规定,可能会存在涉嫌非法经营罪。



二、过桥贷款缘何存在。

我们知道,过桥贷款更多是用于企业或个人短期的资金需要,尤其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老板或企业做融资的财务人员都清楚,当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到期,且银行等金融机构同意再贷款给企业的前提下,银行需要贷款企业将流动资金贷款先还上,然后再贷给企业。

这其中的时间差,可以是3天,也可能是10天,而无论是3天还是10天,都需要企业将流动资金贷款还上,否则会产生逾期,即增加企业的财务费用,还会影响企业的征信。为此,企业必须将这部分资金还给银行,但企业没有钱,只能通过过桥资金的方式,来解决这部分的资金问题。

这是过桥贷款存在的主要原因,作为企业即便是不愿意承担这部分高额的成本费用,但有了这部分过桥资金,可以减轻企业日常经营中的资金压力,避免出现资金断裂的风险。



三、《意见》中对高利贷界限进行了重新修订,即一年期银行LPR贷款利率的4倍。按照一年期银行贷款利率3.85%计算,则4倍就是过桥贷款利率为15.4%,而如果过桥借贷利率超过15.4%,就会被认定为属于高利贷。

现实中,过桥贷款多以短期为主,且期限只有几天的时间,日利率一般在1‰~5‰不等,且大多数在日利息在2‰左右,则年化利率高达70%以上,远高于一年期银行贷款利率15.4%的水平。不言而喻年化利率高于70%,属于高利贷,而高利贷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应该说,过桥贷款很难完全规范运作,是由过桥贷款的特点决定的。站在银行的角度,如果企业银行贷款到期没有及时偿还,其风险还是很大的;而过桥贷款的过渡性贷款,即解决了企业短期的资金问题,银行也可以继续给企业贷款。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过桥贷款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解决短期的资金问题,而且单纯从过桥贷款的角度,如果规范运作的话,也没有经营风险,且国家也没有明确规定过桥贷款属于违法行为。但如果没有金融贷款资质的企业和个人涉嫌非法经营罪,那么其风险还是很大的。

我是智融聊管理,欢迎持续关注财经话题。

2021年5月31日




在过去,过桥垫资,到底如何定性?一直不清晰,属于法律的灰色地带。但是现在不同了,其实可以清楚定性,清楚看清楚是否违规或者违法。下面给大家分析下:

过桥垫资从字面就明白:一家企业的银行贷款要到期了,但是手头没有现金流,无法先一把还进去,之后再拿到新的贷款。这样情况下,找寻到个人或者第三方公司,他们出资将企业贷款还了,之后等待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再给企业新的贷款发放,贷款下来后,企业将钱拿出来,用于偿还这些个人或者第三方公司的资金。

那么此时就涉及三方公司:需要过桥垫资的企业,提供垫资的个人或者公司,以及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分别来说说其中的法律责任,以及风险。

对于企业来说,对外可以借款,也可以付利息,这都是合规的。但是如果拿去贷的资金去归还贷款,那可能是有一定风险的。因为一般银行发放贷款都是有专门用途的,企业拿去归还垫资的款,其实是违反合同约定的,如果被银行发现就有终止合同,提前收回贷款的风险。在之前银行可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现在银保监会管理的相对更严格,要求银行做贷后审查,如果发现必须处理。

对于银行来说,其实之前可能不知道有过桥贷款,但是贷款发放之后,要按照监管规定进行贷后检查。如果发现贷款挪作他用,必须终止合同,提前收回贷款。

对于垫资的个人和第三方公司来说:他们涉及的风险就更大了:

1.如果垫资的资金来源是自有资金,那么不构成任何违法或违规,但是如果垫资的资金是来源于向他人集资,那么可能构成非法集资,一旦被人举报或者被侦查,有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

2.垫资之后如果企业不能如期拿到新增贷款,那么它的资金是很难撤回来的,如果追讨不到的话,那么只能去法院打官司。针对法院来说,只会支持本金的要求,对于超过年息15.4%以上的利息都不会进行支持的。如果涉及到高利转贷或者高利贷,那还有可能去将线索交给经侦部门进行查处。

3.当然最大的风险就是放贷利率风险。一般过桥垫资都是按日息来计算,有些地方日利息可以达到1‰以上,那么年息就超过36.5%。这远远高于民间借贷最高利率15.4%的要求。那么按照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等四部委的文件《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三方公司和个人可能涉嫌非法经营罪,将会受到刑事处罚。

文件中,对于企业和个人涉嫌非法经营罪的量化标准:不具备相关金融贷款资质,也就是没有放贷资格(这只有金融机构才有);以营利为目的,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其中一个重要标准是2年向多人出借资金10次以上;个人非法放贷数额累计200万以上(单位累计超过1000万);年化利率超过民间借贷司法保护的最高界限15.4%。

现实情况是非法放贷一般都没有金融放贷资格,利率都很高。所以如果最后收不回,去法院打官司了,过桥垫资的公司一般都要吃亏。当然很多过桥垫资公司都同银行等金融机构事先沟通联系好,保证贷款可以如期发放,而且设置了一定的风控条件。不过如果真的企业想不还这个贷款这一切都白搭,银行的这种事先沟通也是违规操作。

当然这也是企业的实际困境,很多企业贷款到期时因为生产周转需要,确实没有那么多现金归还,这样才催生了这么一个灰色的生意地带。这需要金融监管部门也要解决。




过桥垫资,本质上应该算是一种短期的过渡性贷款,日常使用极其广泛。比如,借钱给企业代还到期贷款,购房先行垫付赎楼款,信用卡代还等行为,都属于过桥垫资的一种表现。其中,企业贷款续贷中,使用过桥垫资最为频繁和常见。

过桥垫资是否违法,关键得看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利率的高低

  • 2019年10月份之前,过桥垫资行为是否违法,其主要的判定依据就是利率
  • 以前凡是超过36%的利率,肯定是高利贷无疑。在不久之前,最新对高利贷利率界限的规定,是不超过1年期LPR的4倍。换句话来说,现如今借贷利率超过15.4%,即可被认定为高利贷咯!
  • 15.4%的年利率,折算到月息才1.28%,日息仅0.04%(万分之四)。而市场中的过桥资金,其日利息一般都在1‰~3‰之间,哪怕按最低1‰来算,年利率也在36%左右。这或许在之前,尚勉强算是允许的,可在现如今,这肯定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第二:过桥资金经营模式,具有明显非法放贷的特征

2019年10月21日,最高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其中明确了对企业和个人涉嫌非法经营罪的量化标准:

  1. 不具备相关金融贷款资质。【未经监管部门批准(或超过经营范围)】。
  2. 以营利为目的,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2年向多人出借资金10次以上】
  3. 个人非法放贷数额累计200万以上(单位累计超过1000万)。
  4. 年化利率达到法律规定的界限(最新标准为15.4%)。

以上这几点,过桥资金几乎每一条都踩了“红线”。

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说,现如今的过桥垫资,本身肯定是不受到法律保护的!

可目前,过桥垫资依旧处于灰色地带,基本处于“民不追、官不究”的状况。

一些银行为了尽可能减低放贷的风险,对于企业到期贷款,往往要求“先还钱、后续贷”。而中小企业,本身经营就很困难,为了生存、为了获得银行续贷,不得不临时借用过桥资金。

这些资金,尤其期限短、需求急,其年化利率必然是比较高的。但为了能顺利从银行续贷几百万、上千万的资金,与企业生存相比,支付几万元过桥资金成本,还是“很划算”的,这或许也是很多企业无奈之下的选择罢了!




既然能叫过桥垫资不叫私人拆借,定性上首先属于经营行为,既然是经营行为,你首先要有经营资质,但大部分是没有的。即使有,国家也对利率规定了,超过15.4%就属于高利贷,超过36那叫超利贷。19年都出了文件的。一般市面上的过桥资金都是千1~千3一天。现在银行解压、再抵押到放款时间那么久。你告诉我,这算不算非法放贷,不止是非法放贷,这犯的是刑事案件。




过桥也是一种借贷,利率在国家红线内,就是合法的。

实际过桥都是按天算息,一般千1到千3一天不等,看行情,如果算到月,利息肯定是超过3分的。但是过桥一般时间都比较短,几天,10多天,我觉得这是一种好的工具吧。借贷人无法偿还贷款,需要找资金过桥续贷,这其实是一种促进经济发展的好事情。减轻了贷款逾期率,具体问题会酌情考虑吧,看法官怎么认定。

不然,要是没有了这种过桥贷款,贷款逾期率应该会上升,也不见得什么好事吧。最好是办理相关放贷资质,再来从事这个业务,规范哈民间借贷的风险。




什么是过桥贷款?

过桥贷款又称搭桥贷款,假如有个公司找金融机构A借钱,A这个时候没钱,怎么办?

所以,A就找到同样的机构B来帮忙,让B给这个公司贷款。

过段时间之后,A的钱到位了,然后B退出。

对B来说,这笔贷款就是过桥贷款。

这个是合法的。


过桥垫资合法与否具体情况

但是,我们常说的过桥垫资,其实是短期借款,应急用的。

举个例子,《人民的名义》里面一开始就是大风厂的股权纠纷。

原因是什么?

就是山水集团为了侵吞大风厂的地设下的圈套。

本来,企业借贷经营是很正常的现象, 都是循环贷款,借新贷还旧贷款。

但是,新的贷款下来还有几天时间,所以大风厂的蔡成功就山水集团借款作为过桥资金,就是将新旧贷款连续起来,像桥一样。

但是,这是一个坑。所以京州城市银行突然不续贷,蔡成功又找不到其它的借款来源。

山水集团立刻起诉大风厂还钱,就是要吞掉这块地。

简单来说,就是山水集团给蔡成功下套,利用过桥资金的手段用低价拿地。

所以,过桥垫资的本质就是“拆东墙补西墙”,风险太大!

所以,如果不是电视剧中的圈套,银行经过评估之后抽贷或者贷款审核周期加长,那么会导致资金链断裂。

当然,从事过桥垫资多是小贷公司,这种借款是合法的,只要不超过人民银行规定最高贷款利率。

其实,炒股的时候,很多人也在垫资,比如有些庄家为了坐庄,也会临时短期借款,这也算是一种垫资。


个人也有过桥垫资

以前看过一个案例,为了过户房产,结果被民间借贷过桥垫资骗了。

比如,买房者由于无法偿还房屋贷款,购房者又急于过户,所以就从私人那里借到过桥资金。

但是,这个借钱的人为了坑购房者,就伙同买房者一起虚构借款合同,也就是造成这个房子被抵押的假象。然后再通过诉讼,拍卖房产。

套路跟大风厂的一样。

所以,在购房的时候,一定要查清楚房屋的有无抵押,这个很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过桥   高利贷   利息   界限   利率   资质   贷款   民间   风险   资金   业务   银行   金融   财经   公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