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度过叛逆期?

谢谢悟空邀请,不甚荣幸。

笔者作为一名老师,一名孩子的家长,也经历了孩子的青春期,领教了孩子的叛逆。今天,孩子大学毕业已参加工作,但当笔者回答这一问题时,反思出当初自己的做法显得幼稚和不成熟。如果让我重当一回父亲,我会这样做:

一、理性。孩子进入青春期是孩子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是孩子从少年变成青年的阶段性象征。这一成长发育过程中,孩子会变得焦虑、压抑、叛逆、脾气大、顶撞家长老师同伴、甚者会在家里与父母对着干,更有甚者会出现过激行为。此类情况考验的是家长的理性,家长的态度,家长的耐心,家长的智慧。做为家长,万不可和孩子一样发怒、渲泄,而是将耐心、耐力、耐性有效结合起来,和孩子一起渡过这一特殊时段。

二、陪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说白了,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是相当有限的,是有时段的,是有时效的,特别是寄宿制学校的家长,留守儿童的家长,一年中和孩子全天候相处的时间屈指可数。所以说,父母应该利用有限的时间与孩子心心相印,平等对话,将心比心,充分体现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

三、满足。适当、合情、合理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成长需求。诸如孩子想购买有益的课外阅读书籍,因为,最美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再穷不能穷了孩子的教育,再苦不能苦了孩子的成长。因为,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是实现中国梦的接班人。

四、抗压。好孩子,好身体,大心脏。古人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是家庭教育的氛围,家长的胸怀,家长的格局,家长的视野,家长的边界。好家庭、好氛围、好家长培养的好孩子不但要有好身体,更需要好心理,孩子必须要有抗压受挫能力,一但失却这一能力,孩子在困难面前会畏缩。试问:这样的孩子能飞得更高吗?能走得更远吗?

五、挫折。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孩子青春期的叛逆现象告诉我们,光有抗压能力不够,还要有这一年龄段从生理到心理能够承受得住的受挫能力,当孩子受到挫折时,家长应第一时间观察、摸清、掌握孩子的心理动态,从正面帮孩子进行心理干预,心理疏导,帮孩子树立自尊心、自信心。这是因为,自信的孩子最可爱,自信的孩子更阳光、更健康。

陪伴孩子平安、幸福度过青春期叛逆,没有固定的模式,因为每个孩子的叛逆有轻有重,年龄段上下有幅度。为此,建议家长对孩子的青春期叛逆教育要抓铁有痕,踏石有印。从细节入手,于无声处显教育、见真情。

一家之言,敬请批评指正!

若水——2019-03-15夜匆匆




在大多数专业的儿童心理学著作中是没有儿童“叛逆期”这个概念的。我们所说的“叛逆期”是站在成年人角度的说法。通常指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监护。他们反对父母把自己当小孩,而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他们也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

参照个体发展阶段的特点和对“叛逆期”特征的界定,人的一生中会经历三个叛逆期,每个时期孩子“叛逆”的特点和心理需求是不一样的。

第一个“叛逆期”:2-4岁

孩子出现了反抗父母控制,要求行为活动自主和实现自我意志行为。比如:咬人、打人;对父母的要求说“不”;你说东,他偏往西等等。给大人的感觉是这孩子就像个惹事的“小魔头”。

但这一系列的行为都是孩子建立起强烈的自我意识的体现。说“不”和你说东他偏往西这在表达他长大了,不再是那个可以任意摆弄的小baby。咬人、打人是因为他们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想保护自己的利益,但言语发展的限制使他们不知道如何表达,又恰逢手脚的敏感期,情急之下不得已做出拳打脚踢的动作。

爸爸妈妈在面对这个时期的孩子时,要注意:

1.切忌太过民主。民主是个好事情,但对待这一时期的孩子,父母太过民主,反而会带来更多的麻烦。“我们吃饭好不好?” “天冷了,我们加衣服好不好?”孩子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回答“不好”。父母就会跟孩子讲道理,而孩子在这时期是根本听不进道理的,这样简单的事情反倒容易变复杂。

2.让孩子做选择题。在给孩子提要求时,给予孩子几个选项,让孩子自己做选择。如果孩子提出选项之外的答案,就告诉孩子只能在原来的选项中选择,并强调原来的选项。这样孩子就会觉得父母尊重了他的意见,满足了他当家作主的需求。

3.不要总是用命令的口气。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粗暴,孩子也会学习粗暴,亲子关系就会陷入“以暴制暴”地无限循环中。

4.下指令时给孩子留出缓冲时间。孩子不是机器,孩子的行为不是一个按钮就能启动停止的。给孩子下指令的时候给孩子一个准备的时间,例如:“再玩五分钟,五分钟后,我们洗手吃饭!”孩子的感受会更好。

第二个“叛逆期”:7-9岁

这个时期在心理发展来说其实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叛逆。但这个阶段的孩子常常会表现出“长本事了”的那种叛逆感,他们会因为自己在学校学习了一些知识和经验就会跟大人“唱反调”,好像有些目中无人。

对于这一时期的孩子,大人要适当放权,能由孩子自己做主的事情放权给孩子。此外,也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既可以保持孩子的学习热情,保护他们的“小大人”的感受,同时也对孩子今后的人格发展和学业进步有帮助。

第三个“叛逆期”:11、12岁-15、16岁

青春期的孩子有更强烈的成年感,他们除了追求行为的独立和自主,更渴望人格的独立。但这个时期的孩子因为处于半成熟的状态,在追求独立自主的道路上容易遭受挫折,在学习生活中也更加脆弱敏感。

这一时期孩子的父母要尊重孩子独立自主的要求,尊重孩子的人格。多与孩子进行开诚布公的交流,理解孩子的需求,知晓他们的困难,鼓励孩子自主应对困难,同时又要成为孩子背后的坚强后盾。




叛逆期的孩子,如何引导度过?

我的看法是,不用太刻意,那是他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涅槃重生的一个过程,我们要做的就是围观,静静的等,注意别吼叫,加强沟通,他提出需要支持的时候全力支持他,别有太强的掌控欲,一般情况下,他自己会冲破这个节点的,他自己冲出来了,你会发现他突然成熟不少了。

很多人说孩子在二到五岁的时候就有所谓的第一次叛逆期了,能觉得自己孩子那个阶段属于叛逆的家长,都来源于自己的掌控欲,孩子二到五岁的阶段,准确的说,那是他物权主义初步开始形成的阶段,比如他会很在意别人动他的玩具,他开始有了领域意识,不让陌生人进入他的房间,每次吃饭,他觉得他的筷子碗筷就是他的,用别的他就不吃,也不允许别人没经过他的同意就随意用他的东西……

很多家长在孩子这个阶段会做出不可理喻的所谓“爱心”,比如朋友家的孩子喜欢上了你孩子的某一个玩具,不经过自己孩子同意就把玩具送人了,然后哪怕自己的孩子大哭大闹也不管,然后说自己孩子自私,没有爱心啥啥的,作为家长,你这个阶段就应该学会尊重孩子了,尊重孩子的想法,他是他,你是你,虽然东西是你买给他的,但那个所有权归他了……,你无权自作主张,虽然那是你的孩子。

在实际亲子关系咨询中,发现很多家长在孩子初中,高中时期,面对孩子的各种问题开始手足无措,有力无处使,其实作为我们心理咨询师也没太多办法,每个家长都在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在教育自己孩子,实际往往欲速则不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小的时候你能强行压制,让他按照你给他的轨迹成长,可一旦他慢慢成熟,开始试图挑战成人权威的时候,其实一切都晚了。

尊重孩子的世界,尊重孩子的思想,他有他的社会群体,你有你的社会群体,很多事,让他们独自处理吧,你要做的,就是让他感觉到家的温暖,不管他如何,让他觉得,家,始终是他觉得最温馨的地方……

谢谢,我是正弦!欢迎一起交流!





谢谢邀请回答,叛逆期也是分年龄段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往往都会出现非常明显的叛逆行为,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首先我们的家长一定要理解、尊重孩子,不能以暴力的手段以暴制暴,压制孩子遵照家长的意见行事。

要跟孩子交朋友,要理解他,在理解、交流的过程中让孩子明白它的道理。

有时候甚至要孩子有一些经历,在一些经历的过程中陪伴他成长,指导他走出情绪的问题或者认知的一些误区。总而言之,家长的陪伴、指导和引导意义非常重大。

感谢支持,谢谢!






謝谢悟空问答的邀请

孩子的青春期叛逆,家长怎么应对呢?很长时间以来,各路专家学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为寻求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煞费苦心,取得了不小成效。但是,既然这个问题被重新提出,就足見解决这类问题的各种方法离人们的要求甚远。

我认为,包治百痛良药是不存在的。社会各阶层不同家庭里孩子的叛逆状况和解决办法也是不同的。

经济上贫困的家庭,如果孩子比较励志,想通过上学改变家庭现状,而家长却因为上有老下有小难以承受沉重的经济负担,想让孩子辍学去打工挣钱,孩子和家长各执己见,这就产生了叛逆现象。家长如何解决呢?家长可以稍退一步,嘱咐孩子,你不是要上学嘛,可以上学,但是,你得答应两条,一是学习要比别人努力,二是花钱要节俭,不能和别人攀比。孩子得到这样的结果,当然喜出望外满口答应。

也有的孩子初中阶段学习成绩较差,不愿继续上学,而家长虽然家庭贫困,倒是盼着孩子好好上学,通过上学改变家庭现状。孩子想辍学打工减轻家长负担。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可让孩子去学一项劳动技术,再打工挣钱。我在农村帮农民解决过几十起这类问题,都有一个很好的结果。

在中等收入和工薪阶层的家庭中,孩子的青春期叛逆现象特别令家长耽忧。因为这部分家庭对孩子的期望值较高,一旦孩子的表现达不到家长的予期,家长便心急如焚,如临世界末日,难以理性解决问题。孩子因家长的过高要求,虽经努力,难以达标,就对家长的絮絮叨叨十分反感,不但不听家长的话,有时还会顶撞家长。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就应该放平心态,对激化的矛盾进行冷处理。主动和孩子进行勾通,承认自己的过错,以平等的方式讨论:怎样做个好家长,怎样做个好孩子?这样,问题很快就会得到到解决。

实际上,不会每个家庭的孩子都会出現叛逆現象。可以不客气的说,一般出現叛逆現象的家庭,家长的家庭教育都存在缺失。试想,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把父母当成崇拜偶象的孩子,会发生叛逆现象吗?

所以,我们讨论如何应对孩子青春期叛逆的方法,倒不如首先防患于未然。主要就是加强家庭教育,让孩子知道遇事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就是说,家庭要有規矩。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国家没有法律会天下大乱,家里没有规矩而出现叛逆也就是必然结果了。

在比较富有的家庭里,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往往比较溺爱孩子。孩子有什么要求都能得到满足,所以孩子吃不得苦,受不得罪。这部分家庭的孩子青春期的叛逆往往上学学习不刻苦,在学校学习成绩上不去。对于这种家庭的孩子,家长要平心静气地给孩子多讲讲家庭由贫到富的创业史,多讲讲创业的艰辛历程,让孩子知道富有的家业是父母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而孩子做为接班人必须具有文化知识和经营管理能力,才能接好这个班。经常进行这方面的教育,问题也就逐渐解决了。

当然,人的思想意识问题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才能生效。俗话说,病来如山倒,去病如抽絲,就是这个道理。

以上为自己的一孔之见,望批评指正。




我曾经问过一些女孩的家长,也是想知道她们是如何处理孩子的叛逆问题。奇怪的是她们大都以理解的态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她们告诉我说:她们和孩子在血源上是母子关系。但在曰常生活中更多的象朋友,亲密朋友,闺密的那种关系。她们说只要你相信她们,她们才会相信你。你只有和她们交心,她们才会和你交心。你只有什么都和她们讲,她们才会什么都和你讲。你不可能象防贼似的防着她们。尤其是女孩,需要更多的关心。如象防贼似的防着她们,只会事得其反越弄越糟。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她们一般支持自己的孩子的同学交往。就是领男同学到家。也会象亲人般看待。不会节外生枝做打脸的事。更不会一天到晚弄的神经兮兮的。她们在父母的理解下,也愿意配合父母平安度过自己的心理成熟期。奇怪的是她们认为在人生旅途的列车上,不可能你认识和喜欢的人都会陪你到终点,大多只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只能珍藏,不能埋怨。这想法也真的够经典的了。




说服教育亮道理,多陪孩子搞互动,自己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少说多做,谁滴青春不迷茫,树大自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叛逆   孩子   好孩子   心理   都会   青春期   青少年   时期   家长   父母   阶段   时间   家庭   方法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